本發(fā)明涉及輕化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吸色布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該方法的吸色劑。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的衣物清洗中,一般都是將所有需要洗滌的衣物一起放置于洗衣機中,然后加水攪拌或滾筒式洗滌。由于是所有衣物放在一起,因此,如果有容易掉色的衣物,從這些易掉色的衣物上脫落下來的染料就會分散在水中,串染其他白色或淺色的衣物,從而導致被染衣物的外觀嚴重損毀。
為了解決衣物串色的問題,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吸色布,洗衣服時,只要在洗衣機中放入幾片吸色布,與需要洗滌的衣物一起洗,從易掉色衣物上脫落的染料就會被吸色布吸附掉,從而避免了其他的衣物被染色。
目前,吸色布的常規(guī)生產工藝是:第一步,先在裝有粘膠纖維的高溫染色機中緩慢加入化學吸色助劑,緩慢升溫到70℃,保溫40~50分鐘,然后反復排液、水洗(目的是洗掉沒有與粘膠纖維結合的吸色基團,消除吸色布的異味,并防止吸色布烘干之后發(fā)黃),最后在100~120℃下烘干;第二步,加30%滌綸纖維,與第一步處理好的粘膠纖維開松混合,梳理均勻后,進行交/直鋪網、牽伸、預濕處理、正反水刺工藝處理,最后在150~180℃下烘干,卷繞;第三步,將制作好的吸色布切割、折疊成要求的尺寸。例如,申請?zhí)枮?01310020353.3的中國專利申請?zhí)岢龅囊环N吸色纖維及吸色非織造布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首先用堿性的陽離子纖維素醚水溶液處理粘膠纖維,然后將處理好的聚季胺鹽粘膠纖維干燥,加≦40%滌綸短纖維開松混合,梳理,交/直鋪網,固網成布,最后切割成要求的尺寸。這種工藝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產品的生產成本高。第一步用化學品處理粘膠纖維,不僅工藝流程復雜,而其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并需要反復水洗、排液,因此會消耗大量的水電,造成能源的浪費。2)產品的使用范圍比較單一,用該方法生產出來的吸色無紡布通常只能解決棉質衣物的串色問題,而無法解決洗衣過程中由滌綸材質的衣物造成的串色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吸色布的制造方法,它不僅工藝簡單、成本低,而且可以擴大吸色布的應用范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吸色布的制造方法,步驟包括:
1)將粘膠纖維和滌綸纖維送入開松箱中,混合均勻;
2)將開松混合后的纖維送入梳理機,梳理均勻;
3)將梳理后的纖維送入鋪網機,鋪成網狀結構的松散面料;
4)對網狀結構的面料進行牽伸成型;
5)對牽伸后的面料進行預加濕處理,然后用正反水刺工藝加固;
6)將經水刺工藝加固后的面料送入軋槽,浸到吸色劑中處理,然后用軋輥脫水;
7)對軋輥脫水后的面料烘干;
8)烘干后,浸入軋槽,用固著劑處理,再用軋輥脫水;
9)將經步驟8)處理后的面料依次進行烘干、打卷、分切、折疊,制作成需要的尺寸。
上述的吸色布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驟1),粘膠纖維的比例為50%~80%,滌綸纖維的比例為20%~50%。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是提供用于上述吸色布制造方法的吸色劑、固著劑的配方。
該吸色劑中包含有:吸色助劑、堿和水。其中,吸色助劑的配方中包含有50%~60%質量份的環(huán)氧丙烷與陽離子載體化合物的聚合產物,1%質量份的季胺鹽抗菌劑,39%~49%質量份的水。所述陽離子載體化合物可以使用咪唑啉。所述季胺鹽抗菌劑可以使用3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銨。吸色劑中吸色助劑和水的配比為每升水加100~150克吸色助劑。吸色劑中的堿可以使用氫氧化鈉等,作用是調節(jié)吸色劑的pH值,吸色劑的較佳pH值范圍是9~11;
該固著劑中包含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70-80%,二烯丙基胺5-10%,水10%-25%。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通過改進吸色布的生產工藝,一方面完全省去了現有工藝中用化學品處理粘膠纖維的步驟,簡化了吸色布的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現有工藝的生產成本約41800~47200元/噸,本發(fā)明的生產成本只有26000~31000元/噸);另一方面擴大了吸色布的適用范圍,用本發(fā)明的方法制造的吸色布不僅對各種材質的織物都具有很好的防串色效果,而且還可以用于紡織印染企業(yè)的廢水處理(由于利用的是物理吸附雜質原理,因此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相比傳統(tǒng)的廢水化學處理方法更環(huán)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吸色布與現有吸色布的吸色效果比較表。
注:圖1中Dr.Beckmann牌進口吸色布的生產商是德國delta pronatura公司;范耐斯牌吸色布的生產商是上海劍良無紡無紡制品有限公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配制吸色助劑
將50%~60%質量份的環(huán)氧丙烷與咪唑啉的聚合產物、1%質量份的季胺鹽抗菌劑(品牌:Herst,規(guī)格:ATB9800)、39%~49%質量份的去離子水放入反應釜中,開啟攪拌器,在100~120轉/分鐘轉速下,攪拌120分鐘,制備成吸色助劑。
二、制造吸色布
吸色布生產線的車速為50米/分鐘。
1.將粘膠纖維和滌綸纖維按80%:20%的比例送入開松箱,混合均勻后,送入梳理機,將纖維梳理均勻。
2.將梳理后的纖維送入鋪網機,鋪成一層層網狀結構的松散面料。
3.對網狀結構的面料進行牽伸成型,使面料均勻度達到最佳。
4.用帶孔滾筒或夾持式輸網簾對成型纖網進行預加濕處理。
5.送入水刺機,用正反水刺工藝對纖網進行加固。讓水刺頭噴水板的噴水孔噴射出多股微細水射流,垂直射向纖網,使纖網中的一部分表層纖維發(fā)生移位,包括向纖網反面的垂直運動,當水流穿過纖網后,受到拖網簾或轉鼓的反彈作用,會以不同的方位散射到纖網的反面,在水射流直接沖擊和反彈水流的雙重作用下,纖網中的纖維發(fā)生位移﹑穿插﹑纏結﹑抱合,形成無數個柔性纏結點,從而使纖網加固。
6.將正反水刺加固后的面料送入軋槽,浸到吸色劑中進行處理,然后借助軋槽的軋輥脫除面料中的大部分水(帶液率100%)。軋槽中的吸色劑的配比為:吸色助劑100~150克每升水,30%濃度的氫氧化鈉10~20克每升水。
這一步吸色助劑在堿的催化作用下,使面料中的粘膠纖維完成改性,粘膠纖維表面帶上了很強的陽離子電荷。由于所有的固體類染料在水溶液中都呈現為陰離子,因此,在洗衣液中,陰離子染料會被帶陽離子的粘膠纖維吸附,這樣染料就不會氈色到衣物上,從而達到防氈色效果。
7.將面料送入150~180℃的烘箱中,烘干2分鐘。然后打卷,分切,折疊,制作成需要的尺寸。
三、吸色效果對比
用以下方法檢測本實施例制造的吸色布與市場上現有的吸色布的吸色效果:
染料配液:1%濃度的標準色樣(分散紅,活性紅,活性黑,活性翠蘭)染液
洗衣液:每升水兌1克奧妙中性洗衣液
向100毫升配好的洗衣液中加入0.4毫升染料配液,加入1克吸色布、0.5克純白的全棉梭織布、0.5克純白的全滌梭織布,放入震蕩機中震蕩30分鐘,查看白布的氈色情況。檢測結果參見圖1所示(面料氈色情況用+表示,+越少氈色越嚴重,不氈色為+++++)。
圖1本發(fā)明的吸色布與現有吸色布的吸色效果比較,由圖1可以看到,本發(fā)明的吸色布的吸色效果要明顯好于市場上現有的吸色布,能夠完全吸附掉活性紅、活性黑、活性翠蘭染料,對于分散紅染料和靛藍也具有優(yōu)異的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