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的固色堿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染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活性染料軋-供-蒸染色的固色堿劑。
背景技術:
活性染料是纖維素類纖維及其混紡或交織物最主要的染料品種,而活性染料軋染エ藝由于其染色效率高、相對于浸染用水量少、可適用大批量連續(xù)化生產而廣泛采用。目前,活性染料軋染主要采用的染色方法及其優(yōu)缺點如下(I)軋-供-蒸或軋-烘-焙エ藝此エ藝的主要特點是將染色織物同時浸軋含有活性染料和固色堿劑(常用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或其混合物)的混和溶液,其生產效率高,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活性染料在軋和烘的過程中會發(fā)生水解,導致染料利用率不高,甚至某些易水解的活性染料不能采用此エ藝;(2)軋-烘-軋-蒸エ藝此エ藝的主要特點是先將染色織物浸軋含有活性染料 的溶液,烘干后的織物再浸軋含有固色堿劑和中性電解質(常用食鹽或元明粉)的溶液,然后汽蒸固色,該エ藝很好的解決了活性染料的水解問題,但是染色流程長,印染廢水中含有高濃度的中性電解質加大了印染廢水的處理難度和成本;(3)濕短蒸エ藝此エ藝是近年來開發(fā)的ー種活性染料新型染色エ藝,其主要步驟為軋-預烘-高溫汽蒸,其主要特點是浸軋染料和堿劑后的織物采用紅外線預烘(預烘后含濕率30%左右),然后在140°C的半濕狀態(tài)下汽蒸,由于織物含有水分且汽蒸溫度高,所以此エ藝最大的優(yōu)點是生產效率高、節(jié)約能源,但由于汽蒸時需要很高的溫度,故目前此エ藝推廣的最大問題是設備成本較高,常規(guī)軋染設備無法進行濕短蒸エ藝。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纖維素類纖維及其混紡或交織物活性染料軋染染色エ藝的缺點,提供一種新的染色處方,該法利用三氯こ酸鈉和三氯こ酸混合組分作為活性染料車し-供-蒸軋染的固色堿劑,既解決了常規(guī)軋-供-蒸染色時活性染料的水解問題,又避免了軋-烘-軋-蒸染色時生產成本高和エ序復雜等缺點,且克服了濕短蒸エ藝的設備成本高的問題。制得的產品色澤均勻,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活性染料軋-供-蒸染色的固色堿劑,活性染料軋-供-蒸染色方法包括將織物放入浸軋液中染色、烘干、汽蒸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所述浸軋液由活性染料、固色堿劑、尿素、滲透劑、防染鹽S、防泳移劑組成,所述固色堿劑由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三氯こ酸鈉10 100g/L,三氯こ酸I 5g/L。所述浸軋液由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活性染料2_50g/L,三氯こ酸鈉10 100g/L,三氯こ酸I 5g/L,尿素10-100g/L,滲透劑l-10g/L,防染鹽S 5_20g/L,防泳移劑5_30g/L,余量為水。所述滲透劑為滲透劑JFC或滲透劑T。所述防泳移劑為防泳移劑MS或海藻酸鈉。所述活性染料的化學式如下其中D表示染料的母體結構,R表示取代基(鹵素除外)。所述活性染料的活性基為以下活性基中的至少ー種,其中D表示染料的母體結構,R表示取代基(鹵素除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的固色堿劑,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方法包括將織物放入浸軋液中染色、烘干、汽蒸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所述浸軋液由活性染料、固色堿劑、尿素、滲透劑、防染鹽S、防泳移劑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堿劑由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三氯乙酸鈉10 100g/L,三氯乙酸I 5g/L。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的固色堿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軋液由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活性染料2-50g/L,三氯乙酸鈉10 100g/L,三氯乙酸I 5g/L,尿素10-100g/L,滲透劑l-10g/L,防染鹽S 5_20g/L,防泳移劑5_30g/L,余量為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的固色堿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滲透劑為滲透劑JFC或滲透劑T。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的固色堿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泳移劑為防泳移劑MS或海藻酸鈉。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的固色堿劑,活性染料軋-烘-蒸染色方法包括將織物放入浸軋液中染色、烘干、汽蒸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所述浸軋液由活性染料、固色堿劑、尿素、滲透劑、防染鹽S、防泳移劑組成,所述固色堿劑由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三氯乙酸鈉10~100g/L,三氯乙酸1~5g/L。本發(fā)明采用三氯乙酸鈉和三氯乙酸的混合物代替?zhèn)鹘y(tǒng)工藝中用到的堿劑對纖維素纖維及其混紡或交織物進行軋-烘-蒸軋染工藝;制得的產品顏色均勻,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工藝簡單、便于操作,對設備無特殊要求,利用常規(guī)的軋染染色設備就可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D06P5/10GK102767103SQ20121021774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
發(fā)明者孟春麗, 張曉峰, 曹機良, 李曉春, 許志忠 申請人: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