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具體的說,是一種能夠自動調節(jié)切削 量的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木質集成、復合板塊或者竹質集成、復合板 塊,被廣泛地應用于 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中(例如椅子的座墊、靠背、扶手)。為了符合規(guī)?;藴驶a的需 要,人們在集成或者復合的板塊中切割出所需要的坯料后,再對坯料的邊沿進行銑削加工, 以滿足零件外形尺寸的一致,所以人們發(fā)明了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其不足之處在于,坯料 邊沿的銑削加工余量不盡相同,在加工余量少的情況下,銑削加工非常正常;在加工余量大 的情況下,就有可以發(fā)生工件位移、刀具損壞、人身和設備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加工余量大的情況下能 夠杜絕工件位移、刀具損壞、人身和設備事故的自動調節(jié)切削量的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本實用新型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包括工件夾緊旋轉機構和銑刀旋轉機構。 所述工件夾緊旋轉機構具有機座,機座內安裝工件電機、減速箱并且有皮帶連接傳動,減 速箱的動力輸出軸垂直向上伸出機座,動力輸出軸的上端部具有靠模,機座的后側具有支 撐連接板,支撐連接板安裝著垂直向下的壓緊氣缸;所述銑刀旋轉機構具有連接板,連接 板安裝著切削電機、銑刀并且有傳動帶連接傳動,銑刀的下端部具有導輪;所述支撐連接板 與連接板之間具有連接氣缸和鉸鏈連接,所述靠模與導輪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的上 部設有光電管、銑刀的下部設有光電板、所述機座設有光電控制器。本實用新型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工余量大的情況下能 夠杜絕工件位移、刀具損壞、人身和設備事故。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的主視圖;圖2是圖1中沿A-A切面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所示的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包括工件夾緊旋轉機構20和銑刀旋轉 機構21。所述工件夾緊旋轉機構20 具有機座17,機座17內安裝工件電機13、減速箱15 并且有皮帶10連接傳動,減速箱15的動力輸出軸19垂直向上伸出機座17,動力輸出軸19 的上端部具有靠模14,機座17的后側具有支撐連接板18,支撐連接板18安裝著垂直向下 的壓緊氣缸8 ;所述銑刀旋轉機構21 具有連接板5,連接板5安裝著切削電機1、銑刀3并且有傳動帶2連接傳動,銑刀3的下端部具有導輪11 ;所述支撐連接板18與連接板5之間具有連接氣缸6和鉸鏈7連接,所述靠模14與導輪11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3的上 部設有光電管4、銑刀3的下部設有光電板12、所述機座17設有光電控制器16。操作時,在靠模14的上部與壓緊氣缸8的下部之間,裝夾四塊(可以是一塊或者 多塊)待加工的坯料(工件)9,啟動壓緊氣缸8壓緊。啟動切削電機1,帶動銑刀3沿圖2中箭頭方向旋轉。啟動工件電機13帶動坯料 (工件)9沿圖2中箭頭方向旋轉。當坯料(工件)9的加工余量少時,光電板12能夠接收 到光電管4發(fā)出的信號,切削加工正常進行;當坯料(工件)9的加工余量大時,光電板12 被坯料(工件)9的加工余量遮蓋,接收不到光電管4發(fā)出的信號時,光電控制器16發(fā)出信 號使工件電機13減速,坯料(工件)9的旋轉速度同時下降,減少了銑刀3的切削負荷,杜 絕了工件位移、刀具損壞、人身和設備事故的發(fā)生。
權利要求一種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包括工件夾緊旋轉機構(20)和銑刀旋轉機構(21),所述工件夾緊旋轉機構(20)具有機座(17),機座(17)內安裝工件電機(13)、減速箱(15)并且有皮帶(10)連接傳動,減速箱(15)的動力輸出軸(19)垂直向上伸出機座(17),動力輸出軸(19)的上端部具有靠模(14),機座(17)的后側具有支撐連接板(18),支撐連接板(18)安裝著垂直向下的壓緊氣缸(8);所述銑刀旋轉機構(21)具有連接板(5),連接板(5)安裝著切削電機(1)、銑刀(3)并且有傳動帶(2)連接傳動,銑刀(3)的下端部具有導輪(11);所述支撐連接板(18)與連接板(5)之間具有連接氣缸(6)和鉸鏈(7)連接,所述靠模(14)與導輪(11)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3)的上部設有光電管(4)、銑刀(3)的下部設有光電板(12)、所述機座(17)設有光電控制器(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銑削板塊邊沿的機械,包括工件夾緊旋轉機構和銑刀旋轉機構,所述銑刀旋轉機構的銑刀上部設有光電管、銑刀下部設有光電板、所述機座設有光電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在加工余量大的情況下能夠杜絕工件位移、刀具損壞、人身和設備事故。
文檔編號B27C5/02GK201559229SQ200920198339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田緒軍 申請人:田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