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鐵型高爾夫球桿組。
背景技術:
在鐵型高爾夫球桿組中,提出一種關于桿底形狀的提案。在日本特公平6-96049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隨著從長鐵球桿至短鐵球桿而桿底的曲率半徑變小的高爾夫球桿組。日本專利第3095052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具備如下桿頭的高爾夫球桿組,該桿頭在桿底具有桿頭趾部側引導面和桿頭跟部側引導面。桿頭趾部側引導面以及桿頭跟部側引導面從背面?zhèn)葪U頭后緣朝桿面?zhèn)葪U頭前緣向斜上方傾斜。在所述組中,按照從長鐵桿變成中鐵桿、短鐵桿,所述傾斜變大。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6-9604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095052號公報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鐵型高爾夫球桿組(鐵桿組)中,各高爾夫球桿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另外,鐵球桿對直接放置于草坪上的球進行打擊的機會多,在地面的傾斜等不同的各種各樣的狀況下使用。此外,例如熟練者具有通過各種各樣的揮桿而得到所期望的打出的球的趨勢,尋求在操作性上優(yōu)良的鐵球桿。因此,鐵桿組中的各高爾夫球桿要求各種各樣的性能。
本發(fā)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是,明確了鐵桿組的各高爾夫球桿所尋求的性能比以往考慮的更加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滿足組內的各高爾夫球桿所要求的多樣的性能的鐵型高爾夫球桿組。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鐵型高爾夫球桿組具備桿面傾角不同的兩根以上的鐵型高爾夫球桿。所述高爾夫球桿分別具有:桿身;安裝于所述桿身的頂端部的桿頭;以及安裝于所述桿身的后端部的握把。所述桿頭具有桿底面和具有桿面線的桿面。所述桿底面具有桿頭前緣和桿頭后緣。在所述桿底面的俯視圖中,所述桿頭后緣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所述桿面線的中央位置處的桿底寬度wsc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
優(yōu)選的是,桿頭趾部基準位置處的桿底寬度wst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優(yōu)選的是,桿頭跟部基準位置處的桿底寬度wsh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
優(yōu)選的是,差(wst–wsc)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小。優(yōu)選的是,差(wsh–wsc)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小。
優(yōu)選的是,所述俯視圖中的所述桿頭后緣的曲率半徑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
優(yōu)選的是,所述桿底面具有:從桿頭趾部側向桿頭跟部側延伸的棱線;在所述棱線與所述桿頭前緣之間延伸的桿頭前緣面;以及在所述棱線與所述桿頭后緣之間延伸的桿頭后緣面。優(yōu)選的是,所述桿頭前緣面以越靠近桿面?zhèn)仍匠蔀樯蟼鹊姆绞絻A斜。優(yōu)選的是,所述桿頭后緣面以越靠近背面?zhèn)仍匠蔀樯蟼鹊姆绞絻A斜。
發(fā)明效果
能夠達成鐵型高爾夫球桿組所要求的多樣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鐵型高爾夫球桿組的圖。
圖2是從桿面的正面觀察圖1的組所包含的桿頭(4號鐵桿)的主視圖。
圖3是圖2的桿頭的側視圖。
圖4是圖2的桿頭的仰視圖。
圖5是沿著圖2的f5–f5線的剖視圖。
圖6是沿著圖2的f6–f6線的剖視圖。
圖7是沿著圖2的f7–f7線的剖視圖。
圖8是從桿面的正面觀察圖1的組所包含的桿頭(7號鐵桿)的主視圖。
圖9是圖8的桿頭的側視圖。
圖10是圖8的桿頭的仰視圖。
圖11是沿著圖8的f11–f11線的剖視圖。
圖12是沿著圖8的f12–f12線的剖視圖。
圖13是沿著圖8的f13–f13線的剖視圖。
圖14是從桿面的正面觀察圖1的組所包含的桿頭(p桿)的主視圖。
圖15是圖14的桿頭的側視圖。
圖16是圖14的桿頭的仰視圖。
圖17是沿著圖14的f17–f17線的剖視圖。
圖18是沿著圖14的f18–f18線的剖視圖。
圖19是沿著圖14的f19–f19線的剖視圖。
圖20是表示基準狀態(tài)的水平面hp以及基準垂直面vp的立體圖。
符號說明
2···鐵型高爾夫球桿組
4···球桿
10···桿頂面
12···桿底面
14···桿面
16···桿頭栓
s1···桿頭前緣面
e1···桿頭前緣
s2···桿頭后緣面
e2···桿頭后緣
rl···棱線
gt···桿頭后緣上的點,位于桿頭趾部基準位置的點
gc···桿頭后緣上的點,位于桿面線的中央位置的點
gh···桿頭后緣上的點,位于桿頭跟部基準位置的點
gv···桿面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適當參照附圖,一邊基于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地說明。
[用語的定義]
本申請的用語的定義如下。
[基準狀態(tài)]
基準狀態(tài)是在桿面線gv與水平面hp平行的狀態(tài)下桿頭載置于水平面hp上的狀態(tài)。在該基準狀態(tài)下,桿頭的桿身孔的中心軸線z(桿身軸線z)配于基準垂直面vp內(參照圖20)?;鶞蚀怪泵鎣p是相對于水平面hp垂直的平面。在該基準狀態(tài)下,桿面線gv平行于水平面hp,并且,平行于基準垂直面vp。
[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
在所述基準狀態(tài)的桿頭中,所述基準垂直面vp與所述水平面hp的交線的方向是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該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平行于桿面線gv。
[桿面–背面方向]
與所述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垂直并且平行于所述水平面hp的方向是桿面–背面方向。桿面–背面方向也是前后方向。桿面?zhèn)纫卜Q為前側。
[上下方向]
與所述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垂直并且與所述桿面–背面方向垂直的方向是上下方向。
[桿面線的中央位置]
最長桿面線gv1的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中心位置是桿面線的中央位置pc(參照后述的圖2)。中央位置pc是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位置。此外,在存在多個最長桿面線gv1的情況下,基于最下側的最長桿面線gv1決定中央位置pc。
[桿頭趾部基準位置]
最長桿面線gv1的桿頭趾部側的端的位置是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參照后述的圖2)。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是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位置。此外,在存在多個最長桿面線gv1的情況下,基于最下側的最長桿面線gv1決定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
[桿頭跟部基準位置]
最長桿面線gv1的桿頭跟部側的端的位置是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參照后述的圖2)。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是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位置。此外,在存在多個最長桿面線gv1的情況下,基于最下側的最長桿面線gv1決定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
[桿頭前緣]
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桿頭的截面中位于最前側(桿面?zhèn)?的點是桿頭前緣。
[桿頭后緣]
桿頭后緣是桿底面的背面?zhèn)鹊木?。在起因于圓角等而不能確認桿底面的背面?zhèn)鹊木壍那闆r下,桿頭后緣能夠如下那樣地決定。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中,在將桿頭后緣面的各點的曲率半徑向后方依次算出時,將該曲率半徑最先變成5mm以下的點設為桿頭后緣。
[桿底寬度]
桿頭前緣與桿頭后緣之間的距離是桿底寬度。該桿底寬度是桿面–背面方向的距離。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鐵型高爾夫球桿組2的圖。在本申請中,鐵型高爾夫球桿組也稱為高爾夫球桿組、球桿組、鐵桿組或者組。鐵型高爾夫球桿的桿面傾角通常在15度以上70度以下。此外,只要不特別地進行說明,在本申請中桿面傾角意味著實際桿面傾角。實際桿面傾角是桿面相對于桿身軸線z的桿面傾角。
組2包含桿面傾角彼此不同的兩根以上的鐵型高爾夫球桿4。組2包含球桿長度彼此不同的兩根以上的鐵型高爾夫球桿4。組2包含球桿長度以及桿面傾角彼此不同的兩根以上的鐵型高爾夫球桿4。在組2中,隨著球桿長度變短,桿面傾角變大。
球桿組的球桿根數(shù)為兩根以上。在組2中,球桿根數(shù)是七根。只要在兩根以上,組2的根數(shù)不限定。從使組的本發(fā)明的效果表面化的觀點來看,組2的球桿根數(shù)優(yōu)選三以上,進一步優(yōu)選四以上,進一步優(yōu)選五以上,進一步優(yōu)選六以上。在高爾夫規(guī)則中,在比賽中能夠使用的球桿根數(shù)被限制。從該觀點來看,組2的球桿根數(shù)優(yōu)選十一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十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九以下。
高爾夫球桿4分別具有桿身sf、桿頭hd以及握把gp。在桿身sf的頂端部安裝有桿頭hd。在桿身sf的后端部安裝有握把gp。
組2包含高爾夫球桿c1~c7。高爾夫球桿c1具有桿身sf1、桿頭hd1以及握把gp。高爾夫球桿c2具有桿身sf2、桿頭hd2以及握把gp。高爾夫球桿c3具有桿身sf3、桿頭hd3以及握把gp。高爾夫球桿c4具有桿身sf4、桿頭hd4以及握把gp。高爾夫球桿c5具有桿身sf5、桿頭hd5以及握把gp。高爾夫球桿c6具有桿身sf6、桿頭hd6以及握把gp。高爾夫球桿c7具有桿身sf7、桿頭hd7以及握把gp。隨著桿面傾角變大,桿身sf的長度變短。
在組2中,按照球桿長度由長到短的順序依次是高爾夫球桿c1、高爾夫球桿c2、高爾夫球桿c3、高爾夫球桿c4、高爾夫球桿c5、高爾夫球桿c6以及高爾夫球桿c7。隨著球桿長度變短,桿面傾角變大。此外,在一部分的高爾夫球桿之間(例如,劈起桿彼此),也可以桿面傾角不同并且球桿長度相同。
雖未圖示,但是在組2中,隨著球桿長度變短,桿頭傾角變大。
在組2中,各球桿的編號如下。高爾夫球桿c1是4號鐵桿,高爾夫球桿c2是5號鐵桿,高爾夫球桿c3是6號鐵桿,高爾夫球桿c4是7號鐵桿,高爾夫球桿c5是8號鐵桿,高爾夫球桿c6是9號鐵桿,以及高爾夫球桿c7是p桿(pw)。在本發(fā)明中,組2所包含的高爾夫球桿4的編號不限定。
在組2中,隨著編號變大,球桿長度變短。隨著編號變大,桿面傾角變大。此外,相鄰的編號之間的桿面傾角之差通常在2°以上6°以下。
若考慮組的本發(fā)明的效果(后述),優(yōu)選組2包含從由以下的第一球桿、第二球桿以及第三球桿構成的群中選擇的至少兩根球桿。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組2包含以下的第一球桿、第二球桿以及第三球桿。
·[第一球桿]:桿面傾角在22°以上且小于28.5°、并且球桿長度在37.25英寸以上且38.5英寸以下的球桿。
·[第二球桿]:桿面傾角在28.5°以上且小于36.5°、并且球桿長度在36.25英寸以上且小于37.25英寸的球桿。
·[第三球桿]:桿面傾角在36.5°以上且47°以下、并且球桿長度在35英寸以上且小于36.25英寸的球桿。
組2也可以包含以下的第四球桿。
·[第四球桿]:桿面傾角比47°大且在70°以下、并且球桿長度在35英寸以上且36英寸以下的球桿。
接著,對桿頭hd進行說明。以下,對4號鐵桿、7號鐵桿以及p桿進行示例性地圖示。列舉出的這三個高爾夫球桿只不過是示例。
圖2是從與桿面垂直的方向觀察4號鐵桿(所述的第一球桿)的桿頭hd1的主視圖。圖3是桿頭hd1的側視圖。圖4是從桿底側觀察桿頭hd1的仰視圖。圖5是沿著圖2的f5–f5線的剖視圖。圖6是沿著圖2的f6–f6線的剖視圖。圖7是沿著圖2的f7–f7線的剖視圖。
圖8是從相對于桿面垂直的方向觀察7號鐵桿(所述的第二球桿)的桿頭hd4的主視圖。圖9是桿頭hd4的側視圖。圖10是從桿底側觀察桿頭hd4的仰視圖。圖11是沿著圖8的f11–f11線的剖視圖。圖12是沿著圖8的f12–f12線的剖視圖。圖13是沿著圖8的f13–f13線的剖視圖。
圖14是從與桿面垂直的方向觀察p桿(所述的第三球桿)的桿頭hd7的主視圖。圖15是桿頭hd7的側視圖。圖16是從桿底側觀察桿頭hd7的仰視圖。圖17是沿著圖14的f17–f17線的剖視圖。圖18是沿著圖14的f18–f18線的剖視圖。圖19是沿著圖14的f19–f19線的剖視圖。
以下,作為桿頭hd被說明的部分是全部的高爾夫球桿共同的事項。
如圖2至圖19所示,桿頭hd具有桿頂面10、桿底面12、桿面14以及桿頭栓16。桿面14是擊球面。桿底面12形成桿頭hd的下表面。桿底面12作為整體形成向下方凸出的面。桿頭栓16位于桿頭hd的桿頭跟部側。桿頭栓16具有桿身孔18(參照圖2、圖8以及圖14)。桿身孔18的中心軸線z與桿身的軸線一致。
此外,桿頭hd具有背面20。背面20是桿面14的相反側的面。在背面20形成有空腔(凹部)。即,桿頭hd是所謂的凹背鐵桿。
此外,桿頭hd的材質不限定。桿頭hd可以是金屬,也可為是非金屬。作為該金屬的例子,列具有鐵、不銹鋼、馬氏體鋼、純鈦以及鈦合金。作為鐵的例子,列舉有熟鐵(碳含有率小于0.3wt%的低碳素鋼)。作為非金屬的例子,列舉有cfrp(碳纖維強化塑料)。在桿面部分與其他部分之間材質不同也可以。
桿面14具有桿面線gv。桿面線gv也稱為刻痕線或者桿面槽。桿頭hd1具有多個桿面線gv。作為桿面線gv的形成方法,示例有鍛造、沖壓加工、鑄造以及切削加工(雕刻)。多個桿面線gv包含最長桿面線gv1。此外,除圖2外,桿面線gv的記載被省略。
在桿面14的一部分施行對表面粗糙度進行調整的處理(參照圖2、圖8以及圖14)。該處理的典型例是噴丸處理。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噴丸處理。如圖2所示,在進行噴丸處理的區(qū)域與未進行噴丸處理的區(qū)域的邊界,目視確認邊界線k1。該邊界線k1是桿頭趾部側的邊界線k1t以及桿頭跟部側的邊界線k1h。在邊界線k1t與邊界線k1h之間的區(qū)域施行噴丸處理。在進行噴丸處理的區(qū)域設有全部桿面線gv。在桿頭趾部側的邊界線k1t的桿頭趾部側的區(qū)域未施行噴丸處理。在桿頭跟部側的邊界線k1h的桿頭跟部側的區(qū)域未施行噴丸處理。通過該噴丸處理的有無,目視確認桿頭趾部側的邊界線k1t以及桿頭跟部側的邊界線k1h。通過該噴丸處理,表面粗糙度變大。通過該大的表面粗糙度,回旋量能夠增加。
桿面14具有著陸區(qū)域la。著陸區(qū)域la是指桿面14中的未形成桿面線gv的部分。如果無視由噴丸處理等產生的細小的凹凸,該著陸區(qū)域la實際上是平面。因此,在本申請中將桿面14看作平面。在鐵桿頭hd中,通常桿面14是平面。
如圖4、圖10以及圖16所示,桿底面12具有:從桿頭趾部側向桿頭跟部側延伸的棱線rl;位于棱線rl的桿面?zhèn)鹊臈U頭前緣面s1;以及位于棱線rl的背面?zhèn)鹊臈U頭后緣面s2。棱線rl是桿頭前緣面s1與桿頭后緣面s2的邊界線。桿頭前緣面s1在棱線rl與桿頭前緣e1之間延伸。桿頭后緣面s2在棱線rl與桿頭后緣e2之間延伸。
桿頭前緣面s1是作為整體平滑地連續(xù)的凸曲面。桿頭后緣面s2是作為整體平滑地連續(xù)的凸曲面。
棱線rl由桿底面12的頂點形成。棱線rl是能夠目視確認的線。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中,棱線rl構成桿底面12的頂點。該頂點也可以具有圓角,但是該圓角的曲率半徑優(yōu)選在7mm以下。
在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全部的位置中,能夠定義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但是在全部的這些截面中,棱線rl構成最下點。
棱線rl的突出高度隨著從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向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靠近而變低。突出高度是將桿頭前緣e1與桿頭后緣e2連結的直線與棱線rl的距離(最短距離)。在三次元中,棱線rl以向下側凸出的方式彎曲。
桿頭前緣面s1從棱線rl向桿面?zhèn)妊由?。桿頭前緣面s1的桿面?zhèn)鹊亩耸菞U頭前緣e1(參照圖4、圖10以及圖16)。桿頭前緣面s1以越靠近桿面?zhèn)仍匠蔀樯蟼鹊姆绞絻A斜。桿頭前緣面s1是向外側凸出的曲面,但是接近于平面。從后述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桿頭前緣面s1是平面或者接近于平面。因此,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中,桿頭前緣面s1的曲率半徑優(yōu)選在20mm以上。桿頭前緣面s1也可以是平面。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中,桿頭前緣面s1也可以是直線。
桿頭后緣面s2從棱線rl向背面?zhèn)妊由臁U頭后緣面s2的背面?zhèn)鹊亩耸菞U頭后緣e2(參照圖4、圖10以及圖16)。桿頭后緣面s2以越靠近背面?zhèn)仍匠蔀樯蟼鹊姆绞絻A斜。桿頭后緣面s2是向外側凸出的曲面,但是接近于平面。從后述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桿頭后緣面s2是平面或者接近于平面。因此,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中,桿頭后緣面s2的曲率半徑優(yōu)選在30mm以上。桿頭后緣面s2也可以是平面。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中,桿頭后緣面s2也可以是直線。
這樣一來,在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的桿底面12的截面形狀是以棱線rl為頂點的山形。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下與水平面hp相接的僅有棱線rl。另外,像能夠根據(jù)圖2等理解的那樣,沿著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截面的桿底面12的截面形狀以向下方凸出的方式彎曲。在上述基準狀態(tài)下與水平面hp相接的部分(接觸部分)是棱線rl上的一個部位。在基準狀態(tài)下,該棱線rl與水平面hp的間隙隨著從所述接觸部分向桿頭趾部側靠近而變大。在基準狀態(tài)下,該棱線rl與水平面hp的間隙隨著從所述接觸部分向桿頭跟部側靠近而變大。
[棱線桿底的效果]
將這樣的棱線rl作為邊界而具有桿頭前緣面s1以及桿頭后緣面s2的構造起到以下那樣的效果。
在臨近擊球時,在棱線rl通過地面之前,桿頭前緣面s1與地面相向。但是,因為桿頭前緣面s1未向地面大幅突出,所以從地面承受的阻力減低。其結果,能夠抑制伴隨著接地阻力的桿頭速度的降低。
進一步進行揮桿時,棱線rl接地。因為桿底面12在棱線rl突出,所以桿底面12在棱線rl集中地承受來自地面的阻力。因此,伴隨著棱線rl的接地桿頭hd一口氣地旋轉。桿頭hd以將棱線rl作為中心向前方倒下的方式旋轉。該桿頭hd的旋轉是向桿頭hd的桿面傾角(相對于鉛直線的桿面傾角)變小的方向的旋轉。通過該桿頭hd的旋轉,產生齒輪效果。即,因為由棱線rl集中地承受來自地面的阻力,所以一口氣地產生齒輪效果。起因于該齒輪效果,回旋量増大。此外,在桿底面僅是凸面的情況下,因為相對于棱線rl在桿面?zhèn)韧姑嬉呀洺惺茏枇?,所以桿底面12承受的阻力分散。因此,未產生上述那樣的急劇的桿頭hd的旋轉,齒輪效果少。因此,回旋量的増大效果也少。
另外,棱線rl通過地面之后,桿頭后緣面s2與地面相向。但是,與桿頭前緣面s1同樣地,因為桿頭后緣面s2未朝向地面大幅突出,所以從地面承受的阻力(接地阻力)減低。其結果,能夠抑制伴隨著接地阻力的桿頭速度的降低,擺脫性能能夠提高。
在圖5、圖6、圖7等中用兩箭頭θ1表示的是桿頭前緣面s1的傾斜角度。在所述基準狀態(tài)下,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被考察。在該截面中,沿著桿頭前緣面s1的直線l1被定義。在桿頭前緣面s1的截面線是曲線的情況下,該截面線的中點的切線被定義為直線l1。直線l1與水平面hp形成的角度是桿頭前緣面s1的傾斜角度θ1。所述中點是指將桿頭前緣面s1的截面線的桿面–背面方向寬度兩等分的點。
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傾斜角度θ1是角度θ1t(參照圖5、圖11以及圖17)。在中央位置pc的傾斜角度θ1是角度θ1c(參照圖6、圖12以及圖18)。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傾斜角度θ1是角度θ1h(參照圖7、圖13以及圖19)。
在組2中,隨著桿面傾角變大,傾斜角度θ1變大。更詳細而言,隨著桿面傾角變大,傾斜角度θ1t變大。另外,隨著桿面傾角變大,傾斜角度θ1c變大。另外,隨著桿面傾角變大,傾斜角度θ1h變大。
對于比較短的球桿4(例如,所述的第三球桿),在果嶺等的比較狹小的區(qū)域進行瞄準的擊球多。因此,對于短的球桿4,尋求回旋量的増大。在組2中,在短的球桿4中傾斜角度θ1大,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接地阻力朝向棱線rl的集中。因此,所述的桿頭旋轉被進一步促進,所述齒輪效果進一步提高。其結果,回旋量進一步増大。另一方面,對于比較長的球桿4(例如,所述的第一球桿),傾斜角度θ1小,因此過度的桿頭旋轉被抑制。其結果,擊球的初始條件(例如,打出角、自轉量)穩(wěn)定。此外,防止由于過量的回旋而引起的失勢。
此外,在組2的各高爾夫球桿中,傾斜角度θ1t、傾斜角度θ1c以及傾斜角度θ1h之間的差異比較小。根據(jù)該結構,即使在接地位置在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變動的情況下,也能夠穩(wěn)定地得到接地阻力朝向棱線rl的集中。因此,所述的齒輪效果的變動少,回旋量穩(wěn)定。從該觀點來看,在各桿頭hd中,優(yōu)選傾斜角度θ1t與傾斜角度θ1c之差在3°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在2°以下。同樣地,在各桿頭hd中,優(yōu)選傾斜角度θ1h與傾斜角度θ1c之差在3°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在2°以下。
在圖5、圖6、圖7等中用兩箭頭θ2表示的是桿頭后緣面s2的傾斜角度。在所述基準狀態(tài)下,沿著桿面–背面方向的截面被考察。在該截面中,沿著桿頭后緣面s2的直線l2被定義。在桿頭后緣面s2的截面線是曲線的情況下,該截面線的中點的切線被定義為直線l2。直線l2與水平面hp形成的角度是桿頭后緣面s2的傾斜角度θ2。所述中點是指將桿頭后緣面s2的截面線的桿面–背面方向寬度兩等分的點。
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傾斜角度θ2是角度θ2t(參照圖5、圖11以及圖17)。在中央位置pc的傾斜角度θ2是角度θ2c(參照圖6、圖12以及圖18)。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傾斜角度θ2是角度θ2h(參照圖7、圖13以及圖19)。
在桿頭hd中,傾斜角度θ2t比傾斜角度θ2c大(θ2t>θ2c)。在桿頭hd中,傾斜角度θ2h比傾斜角度θ2c大(θ2h>θ2c)。
在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中,θ2t>θ2c。在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中,θ2t>θ2c。在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中,θ2t>θ2c。在組2的全部的高爾夫球桿中,θ2t>θ2c。
在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中,θ2h>θ2c。在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中,θ2h>θ2c。在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中,θ2h>θ2c。在組2的全部的高爾夫球桿中,θ2h>θ2c。
隨著從中央位置pc向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傾斜角度θ2逐漸或者斷續(xù)地變化。隨著從中央位置pc向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傾斜角度θ2逐漸地或者斷續(xù)地變化。此外,“斷續(xù)地”是指也可以包含傾斜角度θ2一定的部分。
隨著從中央位置pc向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傾斜角度θ2逐漸或者斷續(xù)地增加。隨著從中央位置pc向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傾斜角度θ2逐漸地或者斷續(xù)地增加。
[桿底寬度ws、桿頭前緣面s1的寬度w1、桿頭后緣面s2的寬度w2]
在圖4中用兩箭頭w1表示的是桿頭前緣面s1的寬度。寬度w1是沿著桿面–背面方向而測定的。在圖4中用兩箭頭w2表示的是桿頭后緣面s2的寬度。寬度w2是沿著桿面–背面方向而測定的。在圖4中用兩箭頭ws表示的是桿底面12的寬度。桿底寬度ws是桿頭前緣e1與桿頭后緣e2之間的距離。寬度ws是沿著桿面–背面方向而測定的。桿底寬度ws是寬度w1與寬度w2之和。
[寬度wst、寬度wsc、寬度wsh]
如圖5所示,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所述寬度ws是wst。如圖6所示,在中央位置pc的所述寬度ws是wsc。如圖7所示,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所述寬度ws是wsh。
[寬度w1t、w1c、w1h、w2t、w2c、w2h]
如圖5所示,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所述寬度w1是w1t。如圖6所示,在中央位置pc的所述寬度w1是w1c。如圖7所示,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所述寬度w1是w1h。如圖5所示,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所述寬度w2是w2t。如圖6所示,在中央位置pc的所述寬度w2是w2c。如圖7所示,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所述寬度w2是w2h。所述桿底寬度wst是寬度w1t與寬度w2t之和。所述桿底寬度wsc是寬度w1c與寬度w2c之和。所述桿底寬度wsh是寬度w1h與寬度w2h之和。
在桿頭hd,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中,寬度w2t比寬度w1t大。在桿頭hd,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中,寬度w2h比寬度w1h大。因此,在桿頭趾部側以及桿頭跟部側中桿頭后緣面s2的效果提高。
從提高桿頭后緣面s2的功能并確保桿頭前緣面s1的功能的觀點來看,w2t/wst優(yōu)選比0.5大且在0.75以下。從提高桿頭后緣面s2的功能并確保桿頭前緣面s1的功能的觀點來看,w2h/wsh優(yōu)選比0.5大且在0.75以下。
[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
在圖4、圖10以及圖16中,點gt是桿頭后緣e2上的點,是位于所述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點。點gc是桿頭后緣e2上的點,是位于所述中央位置pc的點。點gh是桿頭后緣e2上的點,是位于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點。在本申請中,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被定義。在圖4那樣的俯視圖中,通過點gt、點gc以及點gh三點的圓的曲率半徑被定義為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另外,在該俯視圖中,通過點gt、點gc以及點gh三點的圓被定義為曲率確定圓。
在桿底寬度ws急劇地變化時,桿頭hd從草皮承受的阻力容易變得不穩(wěn)定。因此,在桿頭hd中,優(yōu)選桿底寬度ws逐漸地變化。從該觀點來看,優(yōu)選桿頭hd的桿頭后緣e2大致沿著所述曲率確定圓。換言之,優(yōu)選桿頭后緣e2與所述曲率確定圓的偏差少的結構??紤]到這一點,在從點gt至點gh的桿頭后緣e2中,所述曲率確定圓與桿頭后緣e2之間的距離(偏差距離)優(yōu)選在4mm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在2mm以下。該偏差距離是沿著桿面–背面方向而測定的。
[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臈U頭后緣e2]
在圖4的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中,桿頭后緣e2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在圖10的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中,桿頭后緣e2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T趫D16的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中,桿頭后緣e2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在桿頭hd中,桿頭后緣e2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在組2中,在全部的球桿4(高爾夫球桿)中,桿頭后緣e2以向桿面?zhèn)韧钩龅姆绞綇澢?/p>
[彎曲成凸狀的桿頭后緣e2的效果]
因為通過向桿面?zhèn)韧钩龅貜澢臈U頭后緣e2而使桿頭趾部側以及桿頭跟部側的桿底寬度ws變大,所以大多的重量通過這些部位被分配。因此,桿頭的左右慣性力矩變大。其結果,在擊球時的桿頭hd的朝向左右的抖動(伴隨著繞沿著上下方向的軸的旋轉的抖動)變小,打出的球的方向穩(wěn)定。此外,在將沿著上下方向并且通過桿頭的重心的軸定義為上下方向軸時,左右慣性力矩是繞所述上下方向軸的慣性力矩。
特別是因為長的球桿4(例如,所述的第一球桿)的飛行距離大,所以擊球時的桿頭的抖動對打出的球的方向性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長的球桿4中,將左右慣性力矩變大是有效的。
對于長的球桿4,因為桿頭hd的旋轉半徑(桿頭軌道的半徑)大,所以與草皮接觸期間的桿頭hd的移動距離長。因此,對于長的球桿4,與草皮接觸期間的桿頭軌道對打出的球的方向性以及飛行距離產生較大影響。在組2中,長的球桿4的桿底寬度ws在桿頭趾部側以及桿頭跟部側大。因此,在桿頭趾部側以及桿頭跟部側,球桿與草皮的接觸面積變大。該大的接觸面積在桿頭hd滑過草面時起引導的功能,桿頭軌道穩(wěn)定。其結果,在長的球桿4中,方向性以及飛行距離穩(wěn)定。
在組2中,關于多個規(guī)格,采用“流程”。該“流程”意味著伴隨著桿面傾角(或者球桿長度)的變化的規(guī)格的階段性的變化。
[桿底寬度wsc的流程]
在組2中,在中央位置pc的桿底寬度wsc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換言之,桿底寬度wsc隨著球桿長度變短而變大。因此,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的桿底寬度wsc比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底寬度wsc大。另外,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底寬度wsc比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的桿底寬度wsc大。
[桿底寬度wsc的流程的效果(比較長的球桿)]
對于長的球桿4,因為桿頭hd的旋轉半徑(桿頭軌道的半徑)大,所以與草皮接觸期間的桿頭hd的移動距離長。因此,對于長的球桿4,由球桿與草皮接觸而產生的阻力對擺脫性能產生較大影響。另外,桿底面12的中央部分因為最深入草皮,所以來自草皮的阻力大。通過在長的球桿4中將中央位置pc的桿底寬度wsc變小,能夠有效地減低所述阻力。
[桿底寬度wsc的流程的效果(比較短的球桿)]
對于短的球桿4,因為桿頭hd的旋轉半徑(桿頭軌道的半徑)小,所以桿頭hd相對于草面銳角地侵入(攻擊角度大)。因此,桿頭hd太過深入草皮,容易產生碰撞。通過在短的球桿4中將中央位置pc的桿底寬度wsc變大,桿底面12與草皮的接觸面積增加,桿頭hd從草皮承受的朝向上方的阻力(浮力)變大。因此,所述碰撞被抑制。桿頭hd容易在草面滑動,擺脫性能提高。
如上述那樣,對于短的球桿4,桿頭hd相對于草面銳角地侵入(攻擊角度大)。因此,桿面14的擊打點容易在上下方向上分散,在擊球時易產生桿頭的抖動。該抖動是伴隨著繞沿著桿頭趾部–桿頭跟部方向的軸系的桿頭hd的旋轉的抖動。通過在短的球桿4中桿底寬度wsc變大而使分配至桿底面12的重量增加,相對于所述旋轉的慣性力矩增加,因此所述抖動變小。因此,打出的球的打出角度穩(wěn)定。作為結果,弾道的高度以及飛行距離穩(wěn)定。
此外,在鐵型高爾夫球桿桿頭中,分配比較多的重量至桿頭栓16。在將分配至桿底面12的重量增加的情況下,在桿頭hd的全體中,重量被分散至桿頭栓16和桿底面12。因為桿頭栓16與桿底面12比較分離,所以通過該質量分散而慣性力矩增加,由于擊打點在上下方向的偏差而引起的上述抖動被抑制。
[桿底寬度wst以及桿底寬度wsh的流程]
在組2中,在桿頭趾部基準位置pt的桿底寬度wst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換言之,在組2中,桿底寬度wst隨著球桿長度變短而變大。因此,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的桿底寬度wst比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底寬度wst大。另外,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底寬度wst比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的桿底寬度wst大。
在組2中,在桿頭跟部基準位置ph的桿底寬度wsh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換言之,在組2中,桿底寬度wsh隨著球桿長度變短而變大。因此,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的桿底寬度wsh比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底寬度wsh大。另外,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底寬度wsh比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的桿底寬度wsh大。
[桿底寬度wst以及桿底寬度wsh的流程的效果(比較長的球桿)]
這些流程將所述的桿底寬度wsc的流程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對于長的球桿4,因為桿頭hd的旋轉半徑(桿頭軌道的半徑)大,所以與草皮接觸期間的桿頭hd的移動距離長。因此,對于長的球桿4,球桿與草皮接觸產生的阻力對擺脫性能產生較大影響。在長的球桿4中,通過將中央部分和桿頭趾部側以及桿頭跟部側的桿底寬度ws減小,來自草皮的阻力能夠進一步減低。
[桿底寬度wst以及桿底寬度wsh的流程的效果(比較短的球桿)]
這些流程將所述的桿底寬度wsc的流程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對于短的球桿4,因為桿頭hd的旋轉半徑(桿頭軌道的半徑)小,所以桿頭hd相對于草面銳角地侵入(攻擊角度大)。因此,桿頭hd過于深入草皮,容易產生碰撞。在短的球桿4中,通過將中央部分和桿頭趾部側以及桿頭跟部側的桿底寬度ws變大,桿頭hd從草皮承受的朝向上方的阻力(浮力)變大,所述碰撞被進一步抑制。其結果,桿頭hd變得容易在草面滑動,擺脫性能提高。
[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的流程]
在組2中,在俯視圖中的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大。換言之,在俯視圖中的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隨著球桿長度變短而變大。因此,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的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比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該曲率半徑大。另外,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桿頭后緣e2的曲率半徑比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的該曲率半徑大。通過該曲率半徑的流程,上述的各高爾夫球桿的設計變容易,并且上述效果分別有效地達成。
[差(wst–wsc)以及差(wsh–wsc)的流程]
在組2中,差(wst–wsc)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小。換言之,差(wst–wsc)隨著球桿長度變短而變小。因此,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的差(wst–wsc)比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差(wst–wsc)小。另外,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差(wst–wsc)比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的差(wst–wsc)小。通過該差(wst–wsc)的流程,上述的各高爾夫球桿的設計變容易,并且上述效果分別有效地達成。
在組2中,差(wsh–wsc)隨著桿面傾角變大而變小。換言之,差(wsh–wsc)隨著球桿長度變短而變小。因此,桿頭hd7(所述第三球桿)的差(wsh–wsc)比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差(wsh–wsc)小。另外,桿頭hd4(所述第二球桿)的差(wsh–wsc)比桿頭hd1(所述第一球桿)的差(wsh–wsc)小。通過該差(wsh–wsc)的流程,上述的各高爾夫球桿的設計變容易,并且上述效果分別有效地達成。
此外,差(wst–wsc)以及差(wsh–wsc)也可以是負數(shù)的值。
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以具有棱線rl的桿底面12作為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限定于具有棱線rl的形態(tài)。
產業(yè)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fā)明能夠應用于所有的鐵型高爾夫球桿組。本申請的鐵桿型包含桿面為平面的鐵型混合球桿(鐵型實用球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