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動器材,特別涉及一種高抬腳踏步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人注重身體的健康,且為了避免天氣的限制,越來越多人會在室內從事運動,一般的有氧運動器材包括:跑步機、腳踏車機、劃船機、滑步機以及踏步機等。
現(xiàn)有的踏步機是基于基座上以上下交錯、左右配置的方式樞設于一連桿,于連桿的自由端上分別設有一踏板,并且于樞接連桿的樞軸上裝設有油壓或氣壓阻尼器,或者是直接于連桿中裝設有阻尼器,當使用者左右交錯地踩踏踏板以驅動連桿上下擺動時,通過阻尼器所產(chǎn)生的阻力,藉此達到運動效果。
然而,現(xiàn)有的踏步機僅有上下擺動的運動軌跡,無法使腳部運動呈現(xiàn)多變化的運動模式,且用戶的雙手亦無充分的運動,并且上下擺動的運動軌跡并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另有一種可使雙腳前后交錯滑動的滑步機,其是于基座的傳動輪上樞設連桿組件,并于連桿組件上裝設踏板,當使用者踩踏踏板時,可帶動連桿組件擺動并且轉動傳動輪,此時踏板呈現(xiàn)前后交錯地滑動軌跡,藉此達到運動效果。
然而,滑步機僅能提供前后方向的滑動軌跡,無法有效的進行縱向的有氧運動,就運動量上稍顯不足,尚有待改進之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抬腳踏步機,本實用新型主要在連桿組上加入兩相間隔的第一擺臂以及第二擺臂,使得該連桿組在操作過程中更為順暢,且握持桿與該旋轉軸相固接,讓使用者的雙手也可進行運動。
本實用新型解決先前技術問題所提出的高抬腳踏步機,其包括:
一基座,其包括一安裝軸、兩擺動軸、一傳動輪、一配重輪以及一傳動皮帶,該安裝軸設置于該基座的前側頂部,該兩擺動軸上、下間隔地設置于該基座的前側下部,該傳動輪可直立轉動地設置于該基座的上部,該配重輪設置于該基座上,且該傳動皮帶繞設于該傳動輪及該配重輪;
兩連桿組,所述兩連桿組分別組設于該基座兩側,并交錯地連動結合于傳動輪上,各連桿組包括一旋轉桿、一帶動曲柄、一連動曲柄、一第一擺臂以及一第二擺臂,該旋轉桿的頂端樞接于該安裝軸上,該帶動曲柄的頂端可連動樞轉地套設于該傳動輪上,該連動曲柄的頂端可連動樞轉地與該旋轉桿的底端相結合,該第一擺臂的前端樞設于上方的擺動軸上,并該帶動曲柄、連動曲柄分別以底端樞設銜接于該第一擺臂上,該第二擺臂的前端樞設于下方的擺動軸上,使得該第一擺臂與該第二擺臂上、下間隔設置;以及
兩踏板組,所述兩踏板組分別固設于該第一擺臂以及該第二擺臂的后端,使得該兩踏板組形成弧形的運動軌跡。
前述的高抬腳踏步機,其中各連桿組包括一握持桿,該握持桿與該旋轉桿的頂端外側面相固接。
前述的高抬腳踏步機,其中該傳動輪的中心處樞接有一轉動板,該轉動板于遠離該傳動輪中心處的一端形成有一傳動軸,該帶動曲柄的頂端可連動樞轉地套設于該轉動板的傳動軸上。
前述的高抬腳踏步機,其中各踏板組包括一支撐件以及一踩踏板,該支撐件固接于該第一擺臂以及該第二擺臂的后端,該踩踏板固設于該支撐件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包括:
本實用新型的連桿組中設計有兩相上、下間隔的第一擺臂以及第二擺臂,該第一擺臂更與帶動曲柄以及連動曲柄以樞設的方式銜接,當該帶動曲柄的頂端旋轉360°時,所述兩擺臂上的踩踏板沿呈弧形的運動軌跡擺動,達到高抬腳的運動效果,相較于現(xiàn)有踏步機僅有上下擺動的運動軌跡,以及滑步機僅能提供前后方向的滑動軌跡,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使用者的雙腳能交錯的沿呈弧形的軌跡運動,不僅符合人體工學也提升運動的變化性。
本實用新型握持桿與該旋轉軸相固接,讓使用者的雙手也可進行運動,相較于現(xiàn)有踏步機以及滑步機皆僅有腿部運動,本實用新型的全身運動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系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角度外觀立體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分解立體圖。
圖4系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5及圖6系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為能詳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及實用功效,并可依照實用新型內容來實現(xiàn),茲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后: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抬腳踏步機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至圖4所示,該高抬腳踏步機包括一基座10、兩連桿組20以及兩踏板組30,其中:
該基座10包括一座體11、一組裝框12、一安裝軸13、兩擺動軸14、一傳動輪15、一配重輪16以及一傳動皮帶17,該座體11位于該基座10的底部且呈一工字型狀,該組裝框12呈四邊形且位于該基座10的中段處,該組裝框12的底緣結合于該座體11的頂面,該組裝框12包括一前立桿121、一后立桿122、一下橫桿123以及一上橫桿124,該前立桿121斜向設置于該座體11的頂面,該后立桿122與該前立桿121相平行且設置于該座體11的頂面,該下橫桿123連結于該前立桿121的下部以及該后立桿122的下部,該上橫桿124連結于該前立桿121的上部以及該后立桿122的上部并位于該下橫桿123的上方,該安裝軸13設置于該組裝框12的前立桿121頂部,所述兩擺動軸14上、下間隔地設置于該組裝框12的前立桿121下部,該傳動輪15可直立轉動地設置于該組裝框12的上橫桿124上,該傳動輪15的中心處樞接有一轉動板150,該轉動板150于遠離該傳動輪中心處的一端形成有一傳動軸151,該配重輪16設于該組裝框12的下橫桿123,該配重輪16可直立轉動,該傳動皮帶17繞設于該傳動輪15以及該配重輪16上。
所述兩連桿組20分別組設于該基座10的組裝框12以及安裝軸13兩側,并交錯地連動結合于傳動輪15的傳動軸151兩端,各連桿組20包括一旋轉桿21、一握持桿22、一帶動曲柄23、一連動曲柄24、一第一擺臂25以及一第二擺臂26,該旋轉桿21的頂端樞接于該安裝軸13上,該握持桿22與該旋轉桿21的頂端外側面相固接,該帶動曲柄23的頂端可連動樞轉地套設于該傳動輪15的傳動軸151上,該連動曲柄24的頂端可連動樞轉地與該旋轉桿21的底端相結合,該第一擺臂25的前端樞設于上方的擺動軸14上,并該帶動曲柄23、連動曲柄24分別以底端樞設銜接于該第一擺臂25上,該第二擺臂26的前端樞設于下方的擺動軸14上,使得該第一擺臂25與該第二擺臂26上、下間隔設置。
所述兩踏板組30分別固設于該第一擺臂25以及該第二擺臂26的后端,較佳的是,各踏板組30包括一支撐件31以及一踩踏板32,其中,該支撐件31固接于該第一擺臂25以及該第二擺臂26的后端,該踩踏板32固設于該支撐件31上。
如圖1至圖3及圖5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操作使用時,使用者將雙腳分別踩踏于該兩踏板組30的踩踏板32上,并雙手抓住該兩連桿組20的握持桿22,當雙腳分別施力于所述兩踩踏板32上做上下交錯的踩踏運動時,該第一擺臂25以及該第二擺臂26以該兩擺動軸14為軸心上下擺動,因該帶動曲柄23、該連動曲柄24分別以底端樞設銜接于該第一擺臂25上,故該第一擺臂25通過該帶動曲柄23帶動該轉動板150繞圓形軌跡轉動,進而讓該傳動輪15開始轉動,同時通過傳動皮帶17連動配重輪16轉動,以調整運動阻力的大??;此外,因該第一擺臂25擺動,故通過連動曲柄24與該旋轉桿21的樞接關系,讓所述兩握持桿22相對該安裝軸13進行擺動,而使用者的手部亦能進行運動。
當該轉動板150繞圓形軌跡轉動時,該帶動曲柄23帶動該第一擺臂25做上下方向的連續(xù)搖擺,因該第一擺臂25以及該第二擺臂26系形成上、下間隔連桿設置,且該支撐件31固接于該第一擺臂25以及該第二擺臂26的后端,在使用者連續(xù)踩踏的過程中,該兩踩踏板32形成弧形的移動軌跡(如圖5及圖6的斷續(xù)線表示),讓使用者在踩踏過程中達到高抬腳的運動效果,同時運動過程也更為順暢。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連桿組20中設計有兩相上、下間隔的第一擺臂25以及第二擺臂26,該第一擺臂25更與帶動曲柄23以及連動曲柄24以樞設的方式銜接,當該帶動曲柄23的頂端旋轉360°時,所述兩擺臂25、26上的踩踏板32沿呈弧形的運動軌跡擺動,達到高抬腳的運動效果,此外,因該第一擺臂25擺動,故通過連動曲柄24與該旋轉桿21的樞接關系,讓該兩握持桿22相對該安裝軸13進行擺動,而使用者的手部亦能進行運動,相較于現(xiàn)有踏步機是利用阻尼器做為運動阻力,使用者的抬腳過程僅為上下擺動而不符合人體工學,且用戶的手部皆未進行運動,本實用新型通過兩擺臂25、26的上、下間隔設計,以及握持桿22相對該安裝軸13進行擺動,達到提供手部運動以及整體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