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攀登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和手部攀繩器配合使用的管式杠桿增壓攀繩器。
背景技術:
攀高是一種常見的攀爬作業(yè)方式,在軍事、攀巖、搶險、救援、探險、高空作業(yè)、粉刷清洗外墻、戶外運動等過程中經(jīng)常需要利用繩索攀爬,目前現(xiàn)有技術中配合手部攀繩器使用的腳部攀繩器重量大、安全系數(shù)低,可靠性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重量輕、操作簡單、鎖緊可靠的多重保險的管式杠桿增壓攀繩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腳部攀繩器安全可靠性差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管式杠桿增壓攀繩器,包括繩管主體、壓繩板、設置在繩管兩側其上分別設置有踏板腳扣的左、右腳踏板和設置在繩管主體右側與右腳踏板連接的主壓緊裝置,所述繩管主體的中間設置有豎直方向的導繩孔,繩管主體上的繩管右側壁中間開設有與導繩孔連通的第一開口,設置在第一開口內的壓繩板的下端與繩管主體鉸接,壓繩板在第一開口內擺動;
所述主壓緊裝置包括一上一下豎直設置的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第一杠桿設置在壓繩板外側,第一杠桿的下端與第二杠桿的上端鉸接,繩管右側壁的上方和下方分別向外延伸出一對與繩管主體垂直的轉軸耳,第一杠桿靠近上端的位置與設置在上方的轉軸耳鉸接,第二杠桿的中間與設置在下方的轉軸耳鉸接,與第二杠桿垂直的右腳踏板的一端與第二杠桿固定連接,當右腳踏板帶動第二杠桿向外轉動時,第二杠桿的上端帶動第一杠桿的下端向外轉動,第一杠桿的上端向里運動對壓繩板的上端施加作用力,壓繩板壓緊繩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杠桿的上端設置有穿過第一杠桿與第一杠桿螺紋配合并且與繩管主體垂直的第一調節(jié)螺栓,通過調節(jié)第一調節(jié)螺栓露在第一杠桿外面的長度來調節(jié)第一調節(jié)螺栓對壓繩板的作用力。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杠桿的下端設置有朝向繩管主體(1)伸出的第二凸起,繩管主體上設置有與第二凸起相對應的與導繩孔連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截面大于第二凸起的橫截面,第二凸起伸入第一通孔內部,當對右腳踏板施加向下的外力時,右腳踏板帶動第二杠桿轉動,第二杠桿的上端向外運動,第二杠桿的下端向里運動,第二凸起的前端壓緊繩索。
進一步的,所述繩管主體的左側設置有次壓緊裝置,次壓緊裝置包括一上一下豎直設置的第三杠桿和第四杠桿,第三杠桿的下端與第四杠桿的上端鉸接,繩管左側壁的上方和下方分別向外延伸出一對與繩管主體垂直的轉軸耳,第三杠桿靠近上端的位置與上方的轉軸耳鉸接,第四杠桿的中間與設置在下方的轉軸耳鉸接,與第四杠桿垂直的左腳踏板的一端與第四杠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杠桿的上端設置有朝向繩管主體(1)伸出的第三凸起,繩管主體上設置有與第三凸起相對應的與導繩孔連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截面大于第三凸起的橫截面,第三凸起伸入第二通孔內部,當對左腳踏板施加向下的外力時,左腳踏板帶動第四杠桿轉動,第四杠桿的上端向外運動,第三杠桿的下端向外運動,第三杠桿的上端向里運動,從而帶動第三凸起的前端壓緊繩索。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杠桿的下端設置有朝向繩管主體(1)伸出的第四凸起,繩管主體上設置有與第四凸起相對應的與導繩孔連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孔截面大于第四凸起的橫截面,第四凸起伸入第三通孔內部,當對左腳踏板施加向下的外力時,左腳踏板帶動第四杠桿轉動,第四杠桿的上端向外運動,第四杠桿的下端向里運動,從而帶動第四凸起的前端壓緊繩索。
進一步的,所述繩管主體的繩管前側壁設置有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突出于繩管主體且中間設置有與繩管主體垂直的螺紋通孔的矩形塊和設置有操作圓盤的與螺紋通孔相對應的第五調節(jié)螺栓,繩管主體上設置有與第五調節(jié)螺栓相對應的與導繩孔連通的第四圓柱孔,當需要停留在高空進行作業(yè)或者休息時,可以旋轉操作圓盤,第五調節(jié)螺栓旋入第四圓柱孔內將繩索鎖死。
進一步的,所述繩管主體的繩管前側壁設置有自鎖裝置,所述自鎖裝置包括突出于繩管主體的自鎖安裝架和伸入繩管主體內與繩索抵接的自鎖板,自鎖板的最外端與自鎖安裝架鉸接,自鎖板在自鎖安裝架內上下擺動,自鎖板上端的長度小于下端的長度,繩管主體上設置有與自鎖板相對應的第二開口,自鎖板在第二開口內擺動。當向上攀爬時,自鎖板不起作用,當下降時,如果攀繩器下降的速度過快,自鎖板相對于攀繩器向上擺動,由于自鎖板下端的長度長,所以自鎖板向上擺動到一定距離時,自鎖板將繩索鎖緊,起到保險的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自鎖安裝架的上方設置有豎直方向的伸入自鎖安裝架內部與自鎖安裝架螺紋配合的抗鎖螺栓,自鎖安裝架的下方設置有豎直方向的與自鎖安裝架螺紋配合的保鎖螺栓,與保鎖螺栓配合的螺紋通孔內設置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保鎖螺栓的小頭抵接,彈簧的另外一端與自鎖板的下部抵接??规i螺栓用于保證自鎖板將繩索鎖死后,如果繼續(xù)上升或者下滑時,旋轉抗鎖螺栓推動自鎖板向下擺動,用抗鎖螺栓解除裝置的自鎖狀態(tài);保鎖螺栓和彈簧為了保證自鎖板始終能和繩索抵接,保證兩者之間一直有摩擦力。
進一步的,所述導繩孔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增加導繩孔和繩索之間的摩擦力。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管式杠桿增壓攀繩器具有以下優(yōu)勢:
(1)利用杠桿原理將壓繩板對繩索的鎖緊力加大,使攀繩器更加安全可靠;
(2)通過在第一杠桿上安裝第一調節(jié)螺栓,可以使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不同粗細的繩索,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3)通過在第二杠桿的下端增加第二凸起,增加了攀繩器對繩索的壓緊點,使繩索的鎖緊更加安全可靠;
(4)增加了次壓緊裝置,也就是次壓緊裝置,在腳部對左右踏板施加外力的同時,繩索的左右兩側都會受到壓緊力而且是面壓和點壓的結合,比繩索單獨一面受到壓緊力的鎖緊效果更好,更安全;
(5)增加了鎖緊裝置,在高空停留作業(yè)或休息時,可以短暫的防松雙腳;
(6)增加自鎖裝置,在下降時,如果下降過快,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xiàn)自鎖,起到保險的作用;
(7)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多道保險,大大的減少了利用繩索攀高時的意外事故,保障了使用人員的人身安全,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結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縱向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A-A方向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繩管主體;101-導繩孔;102-繩管右側壁;103-繩管左側壁;104-第一開口;105-壓繩板轉動軸耳;106-轉軸耳;107-第二圓柱孔;108-第一圓柱孔;109-第三圓柱孔;110-第二開口;111-第四圓柱孔;2-壓繩板;3-第一杠桿;4-第二杠桿;5-第一調節(jié)螺栓;6-第二調節(jié)螺栓;7-第三調節(jié)螺栓;8-第四調節(jié)螺栓;9-第二杠桿;10-第四杠桿;11-右腳踏板;12-左腳踏板;13-踏板腳扣;14-矩形塊;141-螺紋通孔;15-操作圓盤;151-第五調節(jié)螺栓;16-自鎖安裝架;17-自鎖板;18-抗鎖螺栓;19-保鎖螺栓;20-第一墊圈;21-第二墊圈;22-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管式杠桿增壓攀繩器,包括繩管主體1、壓繩板2、設置在繩管主體1兩側其上分別設置有踏板腳扣13的左、右腳踏板(12、11)和主壓緊裝置,繩管主體1的中間設置有豎直方向的導繩孔101,導繩孔101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可以增加導繩孔101和繩索之間的摩擦力。繩管主體1上設置有右腳踏板11的繩管右側壁102中間開設有與導繩孔101連通的第一開口104。第一開口104下端兩側的繩管右側壁102上設置有突出于繩管右側壁102向外延伸的壓繩板轉動軸耳105,設置在第一開口104內的壓繩板2的下端與壓繩板轉動軸耳105鉸接,壓繩板2的一部分突出于繩管主體1,露在第一開口104的外側,壓繩板2可以在第一開口104內擺動。
主壓緊裝置包括一上一下豎直設置的第一杠桿3和第二杠桿4,第一杠桿3設置在壓繩板2外側,與壓繩板2相對應。第一杠桿3的下端與第二杠桿4的上端鉸接,繩管右側壁102的上方和下方分別向外延伸出一對兒與繩管主體1垂直的轉軸耳106,第一杠桿3靠近上端的位置與設置在上方的轉軸耳106通過螺栓鉸接,轉軸耳106和第一杠桿3之間通過第一墊圈20進行定位。第二杠桿4的中間與設置在下方的轉軸耳106通過螺栓鉸接,第二杠桿4與轉軸耳106之間通過第二墊圈21進行定位。與第二杠桿4垂直的右腳踏板11的一端與第二杠桿4固定連接,兩者組合后的形狀類似于榔頭結構。第一杠桿3的上端比下端大,第一杠桿3的上端設置有第一調節(jié)螺栓5,第一調節(jié)螺栓5穿過第一杠桿3,第一調節(jié)螺栓5與繩管主體1和第一杠桿3垂直。通過調節(jié)第一調節(jié)螺栓5露在第一杠桿3外面的長度可以調節(jié)第一調節(jié)螺栓5對壓繩板2的作用力。
第二杠桿4的下端設置有第二調節(jié)螺栓6,第二調節(jié)螺栓6穿過第二杠桿4與第二杠桿4螺紋配合并且與繩管主體1和第二杠桿4垂直,繩管主體1上設置有與第二調節(jié)螺栓6相對應的與導繩孔101連通的第一圓柱孔108,第一圓柱孔108的孔徑大于第二調節(jié)螺栓6的直徑,保證第二調節(jié)螺栓6可以在第一圓柱孔108內擺動。第二調節(jié)螺栓6伸入第一圓柱孔108內部。
繩管主體1的左側設置有次壓緊裝置。次壓緊裝置包括一上一下豎直設置的第三杠桿9和第四杠桿10,第三杠桿9的下端與第四杠桿10的上端鉸接,繩管左側壁103的上方和下方分別向外延伸出一對兒與繩管主體1垂直的轉軸耳106,第三杠桿9靠近上端的位置與上方的轉軸耳106通過螺栓鉸接,第三杠桿9和轉軸耳106之間通過第一墊圈20進行定位。第四杠桿10的中間與設置在下方的轉軸耳106通過螺栓鉸接,第四杠桿10和轉軸耳106之間通過第二墊圈21進行定位。左腳踏板12與第四杠桿10垂直,左腳踏板12的一端與第四杠桿10固定連接。
第三杠桿9的上端設置有穿過第三杠桿9與第三杠桿9螺紋配合且與繩管主體1垂直的第三調節(jié)螺栓7,繩管主體1上設置有與第三調節(jié)螺栓7相對應的與導繩孔101連通的第二圓柱孔107,第二圓柱孔107的孔徑大于第三調節(jié)螺栓7的直徑,第三調節(jié)螺栓7伸入第二圓柱孔107內部。第三杠桿9帶動第三調節(jié)螺栓7向里運動時,第三調節(jié)螺栓7壓緊繩索。
第四杠桿10的下端設置有穿過第四杠桿10與第四杠桿10螺紋配合且與繩管主體1垂直的第四調節(jié)螺栓8,繩管主體1上設置有與第四調節(jié)螺栓8相對應的與導繩孔101連通的第三圓柱孔109,第三圓柱孔109的孔徑大于第四調節(jié)螺栓8的直徑,第四調節(jié)螺栓8伸入第三圓柱孔109內部,當?shù)谒母軛U10帶動第四調節(jié)螺栓8向里運動時,第四調節(jié)螺栓8壓緊繩索。
繩管主體1的繩管前側壁設置有鎖緊裝置,鎖緊裝置包括突出于繩管主體1且中間設置有與繩管主體1垂直的螺紋通孔141的矩形塊14和設置有方便操作的操作圓盤15的與螺紋通孔141相對應的第五調節(jié)螺栓151,繩管主體1上設置有與第五調節(jié)螺栓151相對應的與導繩孔101連通的第四圓柱孔111,第五調節(jié)螺栓151與操作圓盤15垂直。第五調節(jié)螺栓151穿過螺紋通孔141后伸入第四圓柱孔111。當需要停留在高空進行作業(yè)或者休息時,可以旋轉操作圓盤15,將第五調節(jié)螺栓151旋入第四圓柱孔111內并且延伸至導繩孔101內部將繩索鎖死。
繩管主體1的繩管前側壁設置有自鎖裝置,自鎖裝置包括突出于繩管主體1的自鎖安裝架16和伸入繩管主體1內與繩索抵接的自鎖板17,自鎖安裝架16為中空的矩形框架。自鎖板17的最外端與自鎖安裝架16的兩個豎直方向的側壁鉸接,自鎖板17可以在自鎖安裝架16內上下擺動,自鎖板17上端的長度小于下端的長度,繩管主體1上設置有與自鎖板17相對應的第二開口110,自鎖板17在第二開口110內擺動。當向上攀爬時,自鎖板17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自鎖板17不起作用。當下降時,如果攀繩器下降的速度過快,自鎖板17相對于攀繩器向上擺動,由于自鎖板17下端的長度長,所以自鎖板17向上擺動時,自鎖板17對繩索的壓緊力也會越來越大,當自鎖板17向上擺動到一定距離時,自鎖板17將繩索鎖緊,起到保險的作用。
自鎖安裝架16的上方設置有豎直方向的伸入自鎖安裝架16內部可以旋入旋出的與自鎖安裝架16螺紋配合的抗鎖螺栓18,自鎖安裝架16的下方設置有豎直方向的與自鎖安裝架16螺紋配合的保鎖螺栓19,保鎖螺栓19的大頭在下方,與保鎖螺栓19配合的螺紋通孔內設置有彈簧22,彈簧22的一端與保鎖螺栓19的小頭抵接,彈簧22的另外一端與自鎖板17的下部抵接。抗鎖螺栓18用于保證自鎖板17將繩索鎖死后,如果繼續(xù)上升或者下降時,旋轉抗鎖螺栓18推動自鎖板17向下擺動,用抗鎖螺栓18解除裝置的自鎖狀態(tài);保鎖螺栓19為了保證自鎖板17始終能和繩索抵接,保證兩者之間一直有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當雙腳站在左、右腳踏板(12、11)上后,左、右腳踏板(12、11)受到向下的作用力,第二杠桿4和第四杠桿10分別在左、右腳踏板(12、11)的帶動下圍繞著其各自中間的螺栓向外旋轉,第二杠桿4和第四杠桿10的上端分別相對于繩管主體1向外旋轉,分別與第二杠桿4和第四杠桿10上端鉸接的第一杠桿3和第三杠桿9的下端也相對于繩管主體1向外旋轉,根據(jù)杠桿原理,第一杠桿3和第三杠桿9的上端則相對于繩管主體1向里旋轉,第一杠桿3的上端對壓繩板2施加作用力,壓繩板2用面壓的方式將繩索鎖死。第三杠桿9的上端的第三調節(jié)螺栓7采用點壓方式將繩索鎖緊。第二杠桿4和第四杠桿10的下端分別相對于繩管主體1向里旋轉,則第二杠桿4上的第二調節(jié)螺栓6和第四杠桿10上的第四調節(jié)螺栓8采用點壓的方式在攀繩器的底部將繩索鎖死。
當需要停留在高空進行作業(yè)或者休息時,可以旋轉操作圓盤15,將第五調節(jié)螺栓151旋入第四圓柱孔111內并且延伸至導繩孔101內將繩索鎖死,如果要解鎖則將操作圓盤15往相反的方向旋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