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牌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全自動牌桌
技朮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牌桌,具體是一種應用于娛樂行業(yè)的全自動牌桌。背景技朮
現(xiàn)有市場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用于打各種牌類或麻將的牌桌,其大部分牌桌包 括桌板以及設置于桌板底部的支撐架。當打完牌后,必須先后完成收牌、洗牌 以及發(fā)牌動作,使用者才能進行下一回合打牌。所有動作必須需要人工參與, 使得浪費使用者的時間,同時容易導致在人工參與過程舞弊、發(fā)錯或少發(fā)的現(xiàn) 象發(fā)生。另外,還增加了使用者的勞動強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技術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不僅可節(jié) 省時間、降低使用者的勞動強度以及洗牌均勻,而且還可避免因人工參與而引 起的舞弊、發(fā)錯或少發(fā)的現(xiàn)象發(fā)生的全自動牌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全自動牌桌,其包括桌板以及
設置于桌板底部的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包括與支撐架一體成型的下桌板以及 設置于下桌板上面的上桌板,在上下桌板之間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用于啟閉入 牌口的入牌設備,入牌設備下部設置有用于進牌的進牌設備,進牌設備外圍設 置有用于整理牌的理牌設備,理牌設備一側設置有分牌設備,分牌設備的一端設置有翻牌設備,翻牌設備一端分別設置有發(fā)牌設備,置于發(fā)牌設備一側的推 牌設備以及置于發(fā)牌設備另 一側的升牌設備。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入牌設備包括安裝于安裝架上的升降臺、 設置于升降臺上面的蓋板、設置于升降臺四周的與蓋板一端固定一起的升降絲
杠以及用于控制升降絲杠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的升降臺包括上、下 柱體,固定于上下柱體兩端的升降絲杠以及置于升降絲杠上的蓋板支撐架;所 述的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升降臺一側的第一電機、設置于安裝架上的第一 電機固定板、設置于第一電機上的轉軸、設置于轉軸上的帶動板以及與帶動板 連接的穿設于升降臺上的凹槽內部傳動軸,該傳動軸與升降絲杠活動連接。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理牌設備包括轉動盤、設置于安裝架上的轉 動盤外壁、設置于安裝架上的轉動盤內壁、設置于轉動盤外壁上的轉動盤蓋板、 設置于轉動盤底部的連接件、設置于連接件底面的第一基座以及固定于第一基 座底部的第二電機;所述的轉動盤外壁上端設有用于輸送牌到分牌設備的過渡 槽;所述轉轉動盤蓋板上分別設有用于進牌設備進牌的缺口和用于進牌設備進 牌的擋板。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進牌設備包括設置于理牌設備上的轉動盤蓋 板、設置于轉動盤蓋板上的第一輸送機構;所述的第一輸送帶機構包括設置于 轉盤蓋板上的第一、二輸送壁,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上的第一輸送壁固定軸, 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上的第一滾軸,設置于第一滾軸一端上的第三電機,設 置于轉盤蓋板上的第三電機固定板,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上的反向滾軸,固 定于第一、二輸送壁上的擋板以及置于第一滾軸、反向滾軸之間的第一皮帶, 安裝于第一輸送壁與第三電機固定板之間的第一齒輪組。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分牌設備包括固定于安裝架上的第三、第四 輸送壁,固定于安裝架上的第四、五電機固定板,固定于第四、五電機固定板上的第四、五電機,連接于第四電機上的第二滾軸,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上 的第二輸送壁固定軸,安裝于第二滾軸上的第二皮帶,安裝于第三輸送壁與第 四電機固定板之間的第二齒輪組,設置于第五電機上的第三齒輪組,設置于第 三輸送壁上的第四齒輪組,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上的反向滾輪,設置于第三、 四輸送壁的上的第二、三擋板,設置于第三、四輸送壁上的存牌底板,安裝于 第三、四輸送壁上的分牌滾輪和拉牌滾輪以及共同安裝于分牌滾輪和拉牌滾輪 上的同步輪同步帶;第二滾軸與反向滾輪之間存在一定間隙,第四電機驅動第 一齒輪組,帶動第二滾軸使第二皮帶運行,同時也帶動反向滾輪反向轉動;第
三、四輸送壁通過第二輸送壁固定軸固定的,存牌底板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分牌 滾輪的凹槽。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翻牌設備包括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和安裝 于安裝架上的第五、六輸送壁,分別安裝于第五、六輸送壁上的第三輸送壁固 定軸及第三滾軸,固定于第六輸送壁上的第五齒輪組以及安裝于第三滾軸上的
第三皮帶;所述的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包括固定于安裝架上的第六電機固定板、 固定于第六電機固定板的第六、七電機、安裝于第七電機上的翻牌桿;該翻牌 桿偏移動力機構設置有用于感應正反面牌的光電感應器。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發(fā)牌機構包括置于安裝架上的接牌盒、插 入接牌盒內部的絲桿、用于固定絲桿的絲桿固定架、安裝于安裝架上的第九電 機固定板、安裝于第九電機固定板上的第九電機、安裝于第九電機上的第七齒 輪組以及與第七齒輪組相互齒合的安裝于接牌盒底部邊緣的第二齒條。
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推牌機構包括固定于安裝架上的第二基座、 安裝于第二基座上的推牌卡,安裝于推牌卡上的第八電機、安裝于推牌卡內的 第六齒輪、與第六齒輪相互齒合的且安裝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一齒條、設置于第 二基座上的復數(shù)根導軌桿。依據(jù)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升牌結構包括置于安裝架上的第三基座、 安裝于第三基座上的第八齒輪組、安裝于安裝架上的第十電機固定板、安裝于 第十電機固定板上的第十電機、安裝于安裝架上的升牌側壁、安裝于第三基座 上的復數(shù)根升牌導桿及安裝于第三基座上的升牌板
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上下桌板之間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用于啟閉入 牌口的入牌設備、進牌設備、理牌設備、分牌設備、翻牌設備、發(fā)牌設備、推 牌設備和升牌設備;使用時,整個收牌、洗牌以及發(fā)牌的全過程不需要人工參 與,從而避免因人工參與而引起的舞弊、發(fā)錯或少發(fā)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只要將打完
的牌放置于進牌設備內,即可進行下一回的使用,不需要人工參與收牌、洗牌 以及發(fā)牌等動作,使得可以節(jié)省使用者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達到降低使用者 的勞動強度。又因發(fā)牌過程是隨機發(fā)牌,使得其可達到洗牌均勻。
為對本發(fā)明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附圖詳細
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fā)明中內部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中入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1中入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4為圖1中進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圖1中進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6為圖1中理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圖1中理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8為圖1中分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圖9為圖1中分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10為圖1中翻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11為圖1中翻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12為圖1中發(fā)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13為圖1中發(fā)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14為圖1中推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15為圖1中推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圖16為圖1中升牌設備的立體分解圖; 圖17為圖1中升牌設備的立體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17所示,下面結合一種實施例來說明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全
自動牌桌,其包括桌板以及設置于桌板底部的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包括與支 撐架一體成型的下桌板以及設置于下桌板上面的上桌板。在上下桌板之間形成
的空間內安裝有入牌設備l、進牌設備3、理牌設備2、分牌設備4、翻牌設備 5、發(fā)牌設備6、推牌設備7和升牌設備8。
請參考圖2及圖3所示,所述的入牌設備包括設置于升降臺上面的蓋板11、 設置于升降臺四周的與蓋板11 一端固定一起的升降絲杠12以及用于控制升降 絲杠12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的升降臺包括上、下柱體13、 14,固 定于上下柱體13、14兩端的升降絲杠12以及置于升降絲杠12上的蓋板支撐架 16;所述的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升降臺一側的第一電機17、設置于安裝架 0上的第一電機固定板18、設置于第一電機17上的轉軸、設置于轉軸上的帶動 板101以及與帶動板101連接的穿設于升降臺上的凹槽102內部傳動軸,該傳動軸與升降絲杠12活動連接。
在本實施中,所述的兩根升降絲桿12的上端與蓋板11固定連接一起,而
兩根升降絲桿12的下端與下柱體14固定連接一起,在蓋板11與下柱體14之 間安裝有一可活動的帶動板101。第一電機固定板18固定于安裝架0上,并穿 過轉軸,該傳動軸一端與第一電機17上的轉軸連接,而傳動軸的另一端活動插 設與上柱體13的凹槽102內部。使用時,利用第一電機17帶動傳動軸轉動驅 動帶動板101上下移動,該帶動板101推動兩根升降絲桿12上下移動。
請參考圖6及圖7所示,所述理牌設備2包括轉動盤21、設置于安裝架O 上的轉動盤外壁22、設置于安裝架0上的轉動盤內壁23、設置于轉動盤外壁 22上的轉動盤蓋板24、設置于轉動盤21底部的連接件25、設置于連接件25 底面的第一基座26以及固定于第一基座26底部的第二電機27;所述的轉動盤 外壁22上端設有用于輸送牌到分牌設備4的過渡槽28;所述轉轉動盤蓋板24 上分別設有用于進牌設備3進牌的缺口 29和用于進牌設備3進牌的擋板30。
在本實施中,第一基座26安裝于轉動盤內壁23的內部,所述的第二電機 27安裝于第一基座26的底部,連接件25連接于第一基座26上端,所述的轉 動盤內壁23安裝于轉動盤外壁22的內部,所述的轉動盤21固定于連接件25 上端,所述的轉動盤蓋板24安置于轉動盤外壁22上面。所述的轉動盤21內壁 與轉動盤外壁22配合,設置于轉動盤外壁22上的過渡槽28用于使牌進入到分 牌設備4內部。
請參考圖4及圖5所示,所述進牌設備3包括設置于理牌設備2上的轉動 盤蓋板24上的第一輸送機構;所述的第一輸送帶機構包括設置于轉盤蓋板24 上的第一、二輸送壁31、 32,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31、 32上的第一輸送壁 固定軸33,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31、 32上的第一滾軸34,設置于第一滾軸 34—端上的第三電機35,設置于轉盤蓋板24上的第三電機固定板350,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31、 32上的反向滾軸36,固定于第一、二輸送壁31、 32上 的擋板37以及置于第一滾軸34、反向滾軸36之間的第一皮帶38,安裝于第一 輸送壁31與第三電機固定板35之間的第一齒輪組39。
在本實施中,兩根第一輸送壁固定軸33固定在第一、二輸送壁31、 32兩 端,所述的第一滾軸34分別安裝于第一、二輸送壁31、 32兩端,且位于兩端 的第一輸送壁固定軸33的下端。在安裝有第一滾軸34的一端的上面安裝有反 向滾軸36,在設有反向滾軸36—側的第一、二輸送壁31、 32的外圍安裝有第 三電機35,該第三電機35上的轉軸穿過第三電機固定板350、第一齒輪組39, 并固定在第一輸送壁31上。在反向滾軸36的兩端,且位于第一、二輸送壁31、 32的內側處安裝有擋板37,所述的第一皮帶38安裝第一、二輸送壁31、 32 兩端的第一滾軸34的外圍。
請參考圖8及圖9所示,所述分牌設備4包括固定于安裝架0上的第三、 第四輸送壁41、 42,固定于安裝架0上的第四、五電機固定板43、 44,固定于 第四、五電機固定板43、 44上的第四、五電機45、 46,連接于第四電機45上 的第二滾軸47,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上的第二輸送壁固定軸48,安 裝于第二滾軸47上的第二皮帶49,安裝于第三輸送壁41與第四電機固定板43 之間的第二齒輪組401,設置于第五電機46上的第三齒輪組402,設置于第三 輸送壁41上的第四齒輪組403,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上的反向滾輪 404,設置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的上的第二、三擋板405、 406,設置于第 三、四輸送壁41、 42上的存牌底板407,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上的 分牌滾輪408和拉牌滾輪409以及共同安裝于分牌滾輪408和拉牌滾輪409上 的同步輪同步帶411;第二滾軸47與反向滾輪404之間存在一定間隙,第四電 機45驅動第二齒輪組401,帶動第二滾軸47使第二皮帶49運行,同時也帶動 反向滾輪404反向轉動;第三、四輸送壁41、 42通過第二輸送壁固定軸48固定的,存牌底板407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分牌滾輪408的凹槽。
在本實施中,所述的第二皮帶49通過第二滾軸47將所述第二皮帶49安裝 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形成的空間內的一端,所述的存牌底板407通過反向 滾輪404、拉牌滾輪409以及分牌滾輪408共同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 形成的空間內的另一端。
所述的第二皮帶49的一端通過一根第二滾軸47固定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的首端,第二皮帶49的另一端通過另外一根第二滾軸47安裝在上述的空間 內部,所述的第四電機45通過第四電機固定板43、第四齒輪組403以及設置 于第四電機固定板44上的轉軸將其固定位于空間內部的第二滾軸47的外側, 該位于空間內部的第二滾軸47的上部安裝有第二擋板405,該第二擋板405的 一側安裝有反向滾輪404,該反向滾輪404與第二滾軸47之間安裝有存牌底板 407的一端,該存牌底板407的另一端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41、 42的尾端, 存牌底板407另一端置于分牌滾輪408之間,分牌滾輪408和拉牌滾輪409的 一端安裝有第二、四齒輪組401、 403,分牌滾輪408和拉牌滾輪409另一端安 裝有同步輪同步帶411,所述的第五電機46通過第四齒輪組403、第五電機固 定板44以及設置于第五電機固定板44上的轉軸固定于分牌滾輪408 —端上, 所述的第五電機46與第四電機46位于所述的第三、四輸送壁41 、42的同一側。 所述的第三、四輸送壁41、 42的上分別開設有復數(shù)個大小軸孔,該大小軸孔分 別與第二滾軸47、第二輸送壁固軸48固定一起。
請參考圖10及圖11所示,所述的翻牌設備5包括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和 安裝于安裝架O上的第五、六輸送壁51、 52,分別安裝于第五、六輸送壁51、 52上的第三固定軸53及第三滾軸54,固定于第六輸送壁52上的第五齒輪組 55以及安裝于第三滾軸54上的第三皮帶56;所述的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包括 固定于安裝架0上的第六電機固定板57、固定于第六電機固定板57的第六、七電機58、 59、安裝于第七電機59上的翻牌桿590;該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設 置有用于感應正反面牌的光電感應器。
在本實施中,所述第三皮帶56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三滾軸54固定于第五、 六輸送壁51、 52之間,復數(shù)根第三固定軸53分別安裝于第五、六輸送壁51、 52之間,以便固定第五、六輸送壁51、 52的目的。所述的第六、七電機58、 59通過第六電機固定板57、第五齒輪組55以及翻牌桿590固定于第六輸送壁 52上。
請參考圖12及圖13所示,所述的發(fā)牌機構6包括置于安裝架0上的接牌 盒61、插入接牌盒61內部的絲桿62、用于固定絲桿62的絲桿固定架63、安 裝于安裝架0上的第九電機固定板64、安裝于第九電機固定板64上的第九電 機65、安裝于第九電機65上的第七齒輪組66以及與第七齒輪組66相互齒合 的安裝于接牌盒61底部邊緣的第二齒條67。
在本實施中,所述的接牌盒61安裝于絲桿固定架63上面,所述的第九電 機65通過第九電機固定板64以及第七齒輪組66固定絲桿固定架63的底面。 接牌盒61上面安裝有第二齒條67。
請參考圖14及圖15所示,所述的推牌機構7包括固定于安裝架0上的第 二基座71、安裝于第二基座71上的推牌卡72,安裝于推牌卡72上的第八電機 73、安裝于推牌卡72內的第六齒輪74、與第六齒輪74相互齒合的且安裝于第 二基座71上的第一齒條75、設置于第二基座71上的復數(shù)根導軌桿76。
在本實施中,所述的推牌卡72穿過導軌桿76,并安裝于第二基座71的側 壁上,所述第八電機73安裝第二基座71上部,設置于第八電機73下端的第六 齒輪74與設置于推牌卡72內部的第一齒條75相互齒合,所述的第一齒條75 的另一端穿過第二基座71,并置于第二基座71外部,第一齒條75置于設置于 第二基座71上兩根導軌桿76的中間位置處。推牌卡72外側安裝有外殼77。請參考圖16及圖17所示,所述的升牌結構8包括置于安裝架0上的第三 基座81、安裝于第三基座81上的第八齒輪組82、安裝于安裝架O上的第十電 機固定板83、安裝于第十電機固定板83上的第十電機84、安裝于安裝架0上 的升牌側壁85、安裝于第三基座81上的復數(shù)根升牌導桿86及安裝于第三基座 81上的升牌板87。
在本實施中,第八齒輪組82安裝于第三基座81左側壁上,該第八齒輪組 82外壁和第三基座81右側壁所述的分別升牌導桿86,所述的升牌側壁85安裝 升牌導桿86上面,所述升牌板87安裝于升牌側壁85上面,第十電機84通過 第十電機固定板83安裝于第八齒輪組82 —端上。
使用時,第一電機19驅動升降絲桿12提升,升降絲桿12帶動入牌設備1 蓋板11上升,蓋板11打開,將全部打完的牌推到進牌設備3的第一皮帶38 上,入牌設備1上蓋板11在升降絲桿12的驅動下,降到初始位置,入牌口封 閉,即完成收牌的動作。隨后,進牌設備3、理牌設備2、分牌設備4、翻牌設 備5、發(fā)牌設備6及接牌設備7同時運轉。進牌設備2的第一皮帶38開始運行, 把推進來的牌慢慢分批次輸送進理牌設備2的轉動盤21上。轉動盤21通過高 速轉動,將輸送進來的牌調整成統(tǒng)一的方向后通過設置于轉動盤21外壁上的過 渡槽28輸送到分牌設備4的第二皮帶49上。通過第二皮帶49和反向滾輪將牌 分成一張張再輸送到翻牌設備5上,通過翻牌桿590和第三皮帶56將正反不一 的牌形成統(tǒng)一背面朝上。最后由第三皮帶56將翻轉好的牌送到發(fā)牌設備6,發(fā) 牌設備6將第三皮帶56輸送來的單張牌由發(fā)牌結構的接牌盒61隨機接收后, 等待指令進入推牌和升牌程序。
綜上所述,在上下桌板之間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用于啟閉入牌口的入牌設 備l、進牌設備3、理牌設備2、分牌設備4、翻牌設備5、發(fā)牌設備6、推牌設 備7和升牌設備8;使用時,整個收牌、洗牌以及發(fā)牌的全過程不需要人工參與,從而避免因人工參與而引起的舞弊、發(fā)錯或少發(fā)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只要將打完 的牌放置于進牌設備內,即可進行下一回的使用,不需要人工參與收牌、洗牌 以及發(fā)牌等動作,使得可以節(jié)省使用者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達到降低使用者 的勞動強度。又因發(fā)牌過程是隨機發(fā)牌,使得其可達到洗牌均勻。
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牌桌,其包括桌板以及設置于桌板底部的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包括與支撐架一體成型的下桌板以及設置于下桌板上面的上桌板,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桌板之間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用于啟閉入牌口的入牌設備,入牌設備下部設置有用于進牌的進牌設備,進牌設備外圍設置有用于整理牌的理牌設備,理牌設備一側設置有分牌設備,分牌設備的一端設置有翻牌設備,翻牌設備一端分別設置有發(fā)牌設備,置于發(fā)牌設備一側的推牌設備以及置于發(fā)牌設備另一側的升牌設備。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牌設備包括 安裝于安裝架上的升降臺、設置于升降臺上面的蓋板、設置于升降臺四周的與 蓋板一端固定一起的升降絲杠以及用于控制升降絲杠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機 構;所述的升降臺包括上、下柱體,固定于上下柱體兩端的升降絲杠以及置于 升降絲杠上的蓋板支撐架;所述的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升降臺一側的第一 電機、設置于安裝架上的第一電機固定板、設置于第一電機上的轉軸、設置于 轉軸上的帶動板以及與帶動板連接的穿設于升降臺上的凹槽內部傳動軸,該傳 動軸與升降絲杠活動連接。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牌設備包括轉 動盤、設置于安裝架上的轉動盤外壁、設置于安裝架上的轉動盤內壁、設置于 轉動盤外壁上的轉動盤蓋板、設置于轉動盤底部的連接件、設置于連接件底面 的第一基座以及固定于第一基座底部的第二電機;所述的轉動盤外壁上端設有 用于輸送牌到分牌設備的過渡槽;所述轉轉動盤蓋板上分別設有用于進牌設備 進牌的缺口和用于進牌設備進牌的擋板。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牌設備包括設置于理牌設備上的轉動盤蓋板、設置于轉動盤蓋板上的第一輸送機構;所述的 第一輸送帶機構包括設置于轉盤蓋板上的第一、二輸送壁,設置于第一、二輸 送壁上的第一輸送壁固定軸,設置于第一、二輸送壁上的第一滾軸,設置于第 一滾軸一端上的第三電機,設置于轉盤蓋板上的第三電機固定板,設置于第一、 二輸送壁上的反向滾軸,固定于第一、二輸送壁上的擋板以及置于第一滾軸、 反向滾軸之間的第一皮帶,安裝于第一輸送壁與第三電機固定板之間的第一齒 輪組。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牌設備包括固 定于安裝架上的第三、第四輸送壁,固定于安裝架上的第四、五電機固定板, 固定于第四、五電機固定板上的第四、五電機,連接于第四電機上的第二滾軸, 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上的第二輸送壁固定軸,安裝于第二滾軸上的第二皮帶, 安裝于第三輸送壁與第四電機固定板之間的第二齒輪組,設置于第五電機上的 第三齒輪組,設置于第三輸送壁上的第四齒輪組,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上的 反向滾輪,設置于第三、四輸送壁的上的第二、三擋板,設置于第三、四輸送 壁上的存牌底板,安裝于第三、四輸送壁上的分牌滾輪和拉牌滾輪以及共同安 裝于分牌滾輪和拉牌滾輪上的同步輪同步帶;第二滾軸與反向滾輪之間存在一 定間隙,第四電機驅動第一齒輪組,帶動第二滾軸使第二皮帶運行,同時也帶 動反向滾輪反向轉動;第三、四輸送壁通過第二輸送壁固定軸固定的,存牌底 板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分牌滾輪的凹槽。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牌設備包括 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和安裝于安裝架上的第五、六輸送壁,分別安裝于第五、 六輸送壁上的第三輸送壁固定軸及第三滾軸,固定于第六輸送壁上的第五齒輪 組以及安裝于第三滾軸上的第三皮帶;所述的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包括固定于 安裝架上的第六電機固定板、固定于第六電機固定板的第六、七電機、安裝于第七電機上的翻牌桿;該翻牌桿偏移動力機構設置有用于感應正反面牌的光電 感應器。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fā)牌機構包括 置于安裝架上的接牌盒、插入接牌盒內部的絲桿、用于固定絲桿的絲桿固定架、 安裝于安裝架上的第九電機固定板、安裝于第九電機固定板上的第九電機、安 裝于第九電機上的第七齒輪組以及與第七齒輪組相互齒合的安裝于接牌盒底部 邊緣的第二齒條。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牌機構包括 固定于安裝架上的第二基座、安裝于第二基座上的推牌卡,安裝于推牌卡上的 第八電機、安裝于推牌卡內的第六齒輪、與第六齒輪相互齒合的且安裝于第二 基座上的第一齒條、設置于第二基座上的復數(shù)根導軌桿。
9、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牌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牌結構包括 置于安裝架上的第三基座、安裝于第三基座上的第八齒輪組、安裝于安裝架上 的第十電機固定板、安裝于第十電機固定板上的第十電機、安裝于安裝架上的 升牌側壁、安裝于第三基座上的復數(shù)根升牌導桿及安裝于第三基座上的升牌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涉及一種全自動牌桌,其包括桌板以及設置于桌板底部的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包括與支撐架一體成型的下桌板以及設置于下桌板上面的上桌板,因在上下桌板之間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用于啟閉入牌口的入牌設備、進牌設備、理牌設備、分牌設備、翻牌設備、發(fā)牌設備、推牌設備和升牌設備;使用時,整個收牌、洗牌以及發(fā)牌的全過程不需要人工參與,從而避免因人工參與而引起的舞弊、發(fā)錯或少發(fā)的現(xiàn)象發(fā)生;只要將打完的牌放置于進牌設備內,即可進行下一回的使用,不需要人工參與收牌、洗牌以及發(fā)牌等動作,使得可以節(jié)省使用者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達到降低使用者的勞動強度。又因發(fā)牌過程是隨機發(fā)牌,使得其可達到洗牌均勻。
文檔編號A63F1/00GK201399221SQ200920053309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25日
發(fā)明者陳雄兵 申請人:陳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