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控響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慶典用品,特別是替代火藥爆竹的電子控制響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慶典所用的內(nèi)裝火藥的爆竹,經(jīng)常發(fā)生人身傷害和火災事故,不少城市已禁放煙花爆竹,但爆竹聲仍為不少中國人的傳統(tǒng)所需。已出現(xiàn)能替代火藥爆竹的電子炮技術,利用電控點火器引燃炮管內(nèi)的可燃氣體,使其產(chǎn)生爆炸聲。由于可燃氣體由空氣和燃油混合而成,需用空氣壓縮泵、油泵、電機驅(qū)動電源等,結構復雜,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價格較低的電控響炮,以替代目前不安全的火藥爆竹。
本實用新型包括炮管,其下端安裝點火器,其點火頭伸入炮管內(nèi);炮管下端還與氣管連通,其特征在于該連通結構采用射流三通,其射流端與燃油管連接。點火器采用火花塞,其高壓線通過高壓發(fā)生器與控制器連接??刂破鬏敵龆伺c電磁氣閥連接。射流三通連接的燃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油箱內(nèi)。炮管可多根排列,每根炮管各配置高壓發(fā)生器、電磁氣閥、點火器、三通,由一個油箱、一個氧氣瓶和一個控制器與上述部件對應連接控制。炮管頂端制有加強箍。
本實用新型將燃氣通道制成射流結構,省略了油泵,用氧氣瓶代替空氣壓縮泵,從而使本裝置僅需配置供控制器,電磁閥所需的弱電源,無需強電,既較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使用狀態(tài)靈活性。
圖1為實施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單炮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多根炮管排列構成的組合炮,通過控制器編程,按程序控制高壓發(fā)生器13和電磁氣閥2的工作狀態(tài),可實現(xiàn)多炮并響、依次響、間隔響等多種形式,還可以控制氣閥開啟時間的長短,控制音量大小,這些只需按單板機公知技術簡單編程輸入即可。多根炮管1由固定架14焊連成矩陳,一個內(nèi)裝汽油的油箱7安裝在支架底部,每根炮管1均配一個電磁氣閥2、高壓發(fā)生器13、火花塞10、射流三通,其中每個射流三通的一個入口通過油管均與油箱7連通。
參照圖2,炮管1下端開有2個通孔,分別安裝火花塞10和射流三通9??刂破?分別輸出信號控制各高壓發(fā)生器13的工作狀態(tài),高壓發(fā)生器13輸出端各與對應的火花塞10通過高壓電線11連接。各射流三通的一個入氣口通過氣管5與對應電磁氣閥2出氣口連接,其另一個入口通過油管8均與油箱7連通。氣源由氧氣瓶4構成,其出氣口通過氣壓調(diào)整器3與電磁氣閥2的入氣口連通,各電磁氣閥2的控制端均連接到控制器6對應輸出端。圖中標記12為炮口加強箍,以防止炮口被炸裂。
工作時,首先由控制器6給出氣閥開啟信號,氣路打開,經(jīng)氣管5送入三通9后進入炮管1底部,由于高速氣流的射流作用,油箱7內(nèi)的汽油通過三通9隨氧氣被吸入并構成混合燃氣進入炮管內(nèi),此時控制器6給出信號使高壓發(fā)生器13產(chǎn)生高壓,火花塞10打火,引燃混合燃氣,從炮管口噴出時發(fā)生類似爆竹的巨響聲。為更加安全,可在油箱7與三通9之間串接一單向閥,防止回火進入油箱。
權利要求1.一種電控響炮,包括炮管(1),其下端安裝點火器(10),其點火頭伸入炮管內(nèi);炮管(1)下端還與氣管(5)連通,其特征在于該連通結構采用射流三通(9),其射流端與燃油管(8)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控響炮,其特征在于點火器(10)采用火花塞,其高壓線(11)通過高壓發(fā)生器(13)與控制器(6)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響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6)輸出端與電磁氣閥(2)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控響炮,其特征在于射流三通(9)連接的燃油管(8)的另一端伸入到油箱(7)內(nèi)。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控響炮,其特征在于炮管(1)多根排列,每根炮管各配置高壓發(fā)生器(13)、電磁氣閥(2)、點火器(10)、三通(9),由一個油箱(7)、一個氧氣瓶(4)和一個控制器(6)與上述部件對應連接控制。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控響炮,其特征在于炮管(1)頂端制有加強箍(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控響炮,包括炮管,其下端安裝點火器,其點火頭伸入管內(nèi);炮管下端還與氣管連通,該連通結構采用射流三通,其射流端與燃油管連接。本實用新型將燃氣通道制成射流結構,省略了油泵,用氧氣瓶代替空氣壓縮泵,從而使本裝置僅需配置供控制器,電磁閥所需的弱電源,無需強電,既較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使用狀態(tài)靈活性。
文檔編號A63H5/00GK2698424SQ20042002300
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5月17日
發(fā)明者陳高財 申請人:陳高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