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具體涉及新型晾衣架。
背景技術:
晾衣架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日常用品,目前國內家庭大多數還是使用在陽臺或天臺高處拉起的鐵絲、鐵桿或不可折疊的立式新型晾衣架晾曬衣物,對于晾曬空間較小的家庭來說,這樣的布置占用空間較大,且不夠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晾衣架,能充分利用空間來晾衣服、鞋等日用品,不使用時可折疊收納,使用時組裝起來即可,可節(jié)省空間、便于存放。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新型晾衣架,包括外框架和內框架,此外框架包括第一外框架管和第二外框架管,此內框架包括第一內框架管和第二內框架管,外框架和內框架之間通過對接件鉸接,內框架在外框架內部旋轉,內框架與外框架之間活動連接有至少一個曬網。進一步,所述對接件為相對旋轉的錯層結構,包括中空的第一鉸鏈和與其徑向鉸接的第二鉸鏈。第一鉸鏈中部設有朝向第二鉸鏈的鉸軸,第二鉸鏈相對于鉸軸位置處設有鉸孔,鉸軸插入鉸孔中,使得第一鉸鏈與第二鉸鏈鉸接。進一步,所述內框架側邊上設有至少一個層網支撐,所述外框架側邊上設有至少一個鉤型支撐;所述曬網的一端與層網支撐配合活動連接,另一端與鉤型支撐活動卡接。所述層網支撐設有突出的卡柱;所述鉤型支撐設有突出的支撐鉤;所述曬網的一端設有與卡柱配合活動連接的卡鉤,所述另一端設有與支撐鉤配合活動卡接的支撐槽。進一步,所述外框架底端螺紋連接外框架腳輪;所述內框架底端螺紋連接內框架腳輪。所述外框架腳輪設有外腳輪螺紋柱,此外腳輪螺紋柱穿過所述外框架底端與螺母配合旋緊。所述內框架腳輪設有內腳輪螺紋柱,此內腳輪螺紋柱穿過所述內框架底端與螺母配合旋緊;內腳輪螺紋柱套設有支撐軸承。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以上結構,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易于折疊和展開,能充分利用空間來晾衣服、鞋等日用品,由于可折疊收納,可節(jié)省空間、便于存放和攜帶、使用方便,具有方便生活、美化生活、容易保存等優(yōu)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晾衣架使用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6]圖2為圖I所示新型晾衣架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中A部位的分解示意圖。圖4為圖2中B部位的配合示意圖。圖5為圖2中B部位的分解示意圖。圖6為圖2中C部位的配合示意圖。圖7為圖2中C部位的分解示意圖。圖8為圖2中D部位的放大示意圖。圖9為圖2中E部位的放大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外框架與內框架折疊時的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外框架與內框架展開安裝時的示意圖。圖中,I-外框架;11_第一外框架管;12_第二外框架管;2-內框架;21_第一內框架管;22_第二外框架管;3_曬網;31_卡鉤;32_支撐槽;4_層網支撐;41_卡柱;5_鉤型支撐;51_支撐鉤;6_外框架腳輪;61_外腳輪螺紋柱;7_內框架腳輪;71_內腳輪螺紋柱;72-支撐軸承;8_懸臂;9_對接件;91_第一鉸鏈;911_鉸軸;92_第二鉸鏈;921_鉸孔。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晾衣架,包括外框架和內框架,此外框架包括第一外框架管和第二外框架管,此內框架包括第一內框架管和第二內框架管,外框架和內框架之間通過對接件鉸接,內框架在外框架內部旋轉,內框架與外框架之間活動連接有至少一個曬網。如圖I至圖11所示,本實施例新型晾衣架,包括外框架I和設于其內部的內框架
2;內框架2上端和下端分別與外框架I上端和下端通過對接件9活動鉸接,內框架2在外框架I內部繞它們的連接處軸線旋轉;內框架2與外框架I之間設有三層與它們活動連接的曬網組。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外框架I包括第一外框架管11和第二外框架管12 ;內框架2包括第一內框架管21和第二內框架管22。對接件9為相對旋轉的錯層結構,包括中空的第一鉸鏈91和與其中部徑向鉸接第二鉸鏈92 :第一鉸鏈91中部設有朝向第二鉸鏈92的鉸軸911,第二鉸鏈92相對于鉸軸911位置處設有鉸孔921,鉸軸911插入鉸孔921中,使得第一鉸鏈91與第二鉸鏈92鉸接,第一鉸軸91和第二鉸軸92可繞鉸接處相對旋轉。第一外框架管11和第二外框架管12相對插入第一鉸軸91中構成外框架I ;第一內框架管21和第二內框架管22相對插入第二鉸軸92構成內框架2。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說明第一外框架管11和第二外框架管12也可相對插入第二鉸軸92中構成外框架I ;第一內框架管21和第二內框架管22也可相對插入第一鉸軸91中構成內框架2,只要內框架2都可在外框架I內部旋轉,框架管與第一鉸軸91還是第二鉸軸92配都可以。折疊收納時內框架2旋轉至與外框架I同一平面上,使用時內框架2旋轉至與外框架I成90°夾角位置處。如圖4至圖7所示,內框架2活動連接三層曬網組,每層曬網組包括兩個相對放置的曬網3,每對曬網3和內框架2之間通過層網支撐4活動連接,可相對折疊展開。曬網3一端兩側邊框與內框架2內壁活動連接,另一端邊框中部與外框架活動卡接。內框架2兩側邊上相對位置處套設有三對層網支撐4,層網支撐4向內設有突出的凹形卡柱41。曬網
3一端兩側邊框在與卡柱41相對位置處設有與其活動配合的卡鉤31,曬網3繞每對層網支撐4的連接軸線旋轉。外框架I兩側邊上與層網支撐4相對位置處套設有三對鉤型支撐5,每個鉤型支撐5向內設有突出的支撐鉤51,曬網3的框架另一端邊框中部設有與支撐鉤51配合活動卡接的支撐槽32。如圖8和圖9所示,外框架I底端螺紋連接了一對外框架腳輪6 ;內框架2底端螺紋連接了一對內框架腳輪7。外框架腳輪6設有外腳輪螺紋柱61,外框架I底端設有與外腳輪螺紋柱61配合的螺紋孔,外腳輪螺紋柱61穿過螺紋孔后用螺母夾緊,可防止外框架腳輪6在使用過程中突然脫落。內框架腳輪7設有內腳輪螺紋柱71,內框架I底端設有與內腳輪螺紋柱71配合的螺紋孔,內腳輪螺紋柱71穿過螺紋孔后用螺母夾緊,可防止內框架腳輪6在使用過程中突然脫落。而且內腳輪螺紋柱71套設有支撐軸承72,其可保證內腳輪螺紋柱71插入螺紋孔后輪體與內框架間的間距,進而保證組裝后外框架I和內框架2的放置 時的平衡穩(wěn)定。外框架I的側邊上套設有一對懸臂8,便于新型晾衣架折疊或展開時施加力。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進一步說明,懸臂的數量可以至少為一個。如圖10和圖11所示,組裝時,內框架2旋轉至與外框架I成90°夾角位置處,套設支撐鉤5和懸臂8 ;然后曬網3旋轉展開至鉤型支撐5支撐曬網3,將外框架腳輪6套設于外框架I底端,內框架腳輪7套設于內框架2底端,在外框架I和內框架2安裝懸臂8,新型晾衣架則組裝完畢。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設有的曬網組可以是一層、二層、四層等多層結構,其余結構同以上實施咧。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1.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和內框架,此外框架包括第一外框架管和第二外框架管,此內框架包括第一內框架管和第二內框架管,外框架和內框架之間通過對接件鉸接,內框架在外框架內部旋轉,內框架與外框架之間活動連接有至少一個曬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件為相對旋轉的錯層結構,包括中空的第一鉸鏈和與其徑向鉸接的第二鉸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第一鉸鏈中部設有朝向第二鉸鏈的鉸軸,第二鉸鏈相對于鉸軸位置處設有鉸孔,鉸軸插入鉸孔中,使得第一鉸鏈與第二鉸鏈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框架側邊上設有至少一個層網支撐,所述外框架側邊上設有至少一個鉤型支撐;所述曬網的一端與層網支撐配合活動連接,另一端與鉤型支撐活動卡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層網支撐設有突出的卡柱;所述鉤型支撐設有突出的支撐鉤;所述曬網的一端設有與卡柱配合活動連接的卡鉤,所述另一端設有與支撐鉤配合活動卡接的支撐槽。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何一項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底端螺紋連接外框架腳輪;所述內框架底端螺紋連接內框架腳輪。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腳輪設有外腳輪螺紋柱,此外腳輪螺紋柱穿過所述外框架底端與螺母配合旋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新型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框架腳輪設有內腳輪螺紋柱,此內腳輪螺紋柱穿過所述內框架底端與螺母配合旋緊;內腳輪螺紋柱套設有支撐軸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新型晾衣架,包括外框架和內框架,此外框架包括第一外框架管和第二外框架管,此內框架包括第一內框架管和第二內框架管,外框架和內框架之間通過對接件鉸接,內框架在外框架內部旋轉,內框架與外框架之間活動連接有至少一個曬網。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結構簡單、組裝方便、易于折疊和展開,能充分利用空間來晾衣服、鞋等日用品,由于可折疊收納,可節(jié)省空間、便于存放和攜帶、使用方便,具有方便生活、美化生活、容易保存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47G25/40GK202397207SQ20112047606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謝秉軒 申請人:廣東偉經金屬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