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隔熱鍋具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隔熱鍋具把手。
技術背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家庭中的炊具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鐵鍋、鋁鍋等。越來越多的不銹鋼鍋具相繼走進家庭,特別是在提倡環(huán)保、清潔的理念下,更多的鍋具都采用全鋼式的設計,這些新式的鍋具,不僅綠色環(huán)保且易清潔,但也因為金屬的良好導熱性而導致不少的燙傷事故,為了減少這些燙傷事故的發(fā)生,在保持環(huán)保、清潔的理念的前提下,設計更加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產品成為未來產品創(chuàng)新的必然方向。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隔熱鍋具把手,能減少鍋身的熱量向金屬把手傳遞,從而達到隔熱的目的,減少燙傷事故的發(fā)生。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隔熱鍋具把手,包括鍋蓋、鍋身,所述鍋蓋及鍋身連接有金屬把手,所述金屬把手端部設有圓柱凸臺,所述圓柱凸臺外圓面設有硅膠套,金屬把手通過圓柱凸臺與鍋蓋及鍋身連接。所述金屬把手焊接在所述鍋蓋及鍋身上,所述圓柱凸臺外設環(huán)槽,在所述硅膠套上對應環(huán)槽處設有凸起,所述圓柱凸臺直徑小于金屬把手直徑。所述硅膠套外圓面與金屬把手外圓面平齊,所述硅膠套一端與金屬把手貼合,另一端與鍋身貼合,其貼合面弧度與鍋身及鍋蓋表面弧度一致。所述金屬把手為U形。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金屬把手兩端的圓柱凸臺套上硅膠套,一方面,減少金屬把手截面面積,另一方面,利用硅膠絕熱的性能,從而減少鍋身的熱量向把手傳遞,達到隔熱的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把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把手裝配結構示意圖;其中,1、硅膠套,2、金屬把手,3鍋蓋,4鍋身,21、腳位處,22、環(huán)槽,23、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實施例1 如圖1所示,隔熱鍋具把手,包括鍋蓋3、鍋身4,所述鍋蓋3及鍋身4連接有金屬把手2,所述金屬把手2端部設有圓柱凸臺21,所述圓柱凸臺21外表面設有硅膠套1,金屬把手2通過圓柱凸臺21與鍋蓋3及鍋身4連接。所述金屬把手2焊接在所述鍋蓋3及鍋身4上,所述圓柱凸臺21外設環(huán)槽22,所述圓柱凸臺21直徑小于金屬把手2直徑。所述硅膠套1外圓面與金屬把手2外圓面平齊,所述硅膠套1 一端與金屬把手2 貼合,另一端與鍋身4貼合,其貼合面弧度與鍋身4及鍋蓋3表面弧度一致。所述金屬把手2為U形。裝配時,將硅膠套1套入金屬把手2的圓柱凸臺21外圓面,并使得硅膠套1上的凸起23與圓柱凸臺21上的環(huán)槽22卡緊,然后與鍋身4貼合,并焊接即可,裝配完成后如圖 3所示。
權利要求1.隔熱鍋具把手,包括鍋蓋(3)、鍋身G),所述鍋蓋C3)及鍋身(4)上連接有金屬把手 O),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把手(2)端部設有圓柱凸臺(21),所述圓柱凸臺外圓面設有硅膠套(1),金屬把手( 通過圓柱凸臺與鍋蓋C3)及鍋身(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熱鍋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把手( 焊接在所述鍋蓋C3)及鍋身(4)上,所述圓柱凸臺(21)外設環(huán)槽(22),在所述硅膠套(1)上、對應環(huán)槽 (22)處設有凸起(23),所述圓柱凸臺直徑小于金屬把手(2)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熱鍋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膠套(1)外圓面與金屬把手(2)外圓面平齊,所述硅膠套⑴一端與金屬把手⑵貼合,另一端與鍋身⑷貼合,其貼合面弧度與鍋身(4)及鍋蓋( 表面弧度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熱鍋具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把手( 為U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隔熱鍋具把手,包括鍋蓋、鍋身,所述鍋蓋及鍋身上連接有金屬把手,所述金屬把手端部設有圓柱凸臺,所述圓柱凸臺外圓面設有硅膠套,金屬把手通過圓柱凸臺與鍋蓋及鍋身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金屬把手兩端圓柱凸臺外圓面套上硅膠套,一方面,減少金屬把手截面面積,另一方面,利用硅膠絕熱的性能,從而減少鍋身的熱量向把手傳遞,達到隔熱的目的。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2154553SQ201120287970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9日
發(fā)明者梁進輝 申請人:新興縣德納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