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瓷器制作領(lǐng)域,涉及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shù):
明代中期以后,中國逐漸流行用茶壺泡茶,而宜興紫砂壺因其具有“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文震亨《長物志》)的實用優(yōu)勢一躍成為飲茶的主要用具。紫砂壺不但具有泡茶烹香的實用價值,還因其用材特殊考究、做工精巧細致、外形不媚不俗、內(nèi)涵委婉含蓄而具有把玩收藏的價值。從明代起,紫砂壺就成為追索求藏的對象?!肮ぁ笔亲仙皦貎r值的靈魂所在。一把壺的制成要經(jīng)過幾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才能使壺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紫砂泥的溫潤,才能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礎(chǔ),才能使不同紫砂壺的“款”和“功”有了相互比較的根本。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流、把、鈕、蓋、 肩、腹、圈足應(yīng)與壺身整體比例協(xié)調(diào)外,點、線、面的過渡轉(zhuǎn)折也一定要交待清楚、流暢。目前紫砂壺的制作已由小作坊、個人制作發(fā)展為工業(yè)化、標準化生產(chǎn)。然而不管是紫砂手工藝人,還是工廠化生產(chǎn)的紫砂壺常存在由于泥性或水份以及溫度掌握不到位而形成成品率低以及壺口和壺蓋不想吻合的現(xiàn)象。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壺身坯體制作采用把泥片反復均勻拍打到3 5mm厚,根據(jù)茶壺的規(guī)格,丈量后切除不需要部分,卷起泥片的同時用塑料拍拍打成型,然后用明針對拍打起來的壺身坯體進行反復磨光;(2)附件坯體制作包括茶壺嘴、把和蓋在內(nèi)的附件裝飾物坯體分別根據(jù)擬設(shè)計的造型單獨制成;(3)茶壺坯體安裝壺嘴坯體與壺身坯體的連接采用相同制壺泥料的泥漿連接而成,并在連接時采用45°度坡斜口連接,待干燥0. 5-1小時后用明針修復;(4)茶壺燒成在茶壺坯體燒成前,先把茶壺放進室內(nèi)50°C溫度的烘房中烘干 3-4小時,使茶壺進窯燒成時,其含水率控制在8% -10%之間,然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00°C -120°C之間,恒溫1 1. 5小時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 11700C -1200°C之間,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C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降到55°C 45°C 時才能取出茶壺。其中,步驟(3)所述的茶壺嘴開口的位置優(yōu)選在茶身的2/5高-3/5高處。所述的步驟(4)之前先將坯體逐步晾干,冬天一般36-40小時,夏季24_32小時, 春秋季節(jié)為20-26小時。這樣在燒成時可確保茶壺有一定的可塑性,成品率較高。燒成后壺蓋任意調(diào)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口蓋準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在 0. 5mm以內(nèi)。壺蓋和壺身為避免失圓或口徑寬的缺陷采用先完成茶身,特別是在茶壺口和壺蓋的吻合上,采用先制作完成壺身和壺口,然后根據(jù)茶壺口的尺寸,按照不大于0. 5mm的要求,再制作壺蓋,這樣達到茶壺蓋放上去后既不失圓又不能有寬松的要求。步驟(1)在制作圓壺時茶壺的底片和壺身采用拍打成型法,制作方壺時,其工藝采用相接成型法。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通過在傳統(tǒng)紫砂茶壺制作工藝的改進,使紫砂茶壺更具實用性、美觀性,同時避免了紫砂茶壺由于泥性或水份以及溫度掌握不到位而形成成品率低的現(xiàn)象,而且還節(jié)約了勞動力和原材料成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勞動生產(chǎn)率。同時采用本本發(fā)明新工藝還可使茶壺重量更輕,倒水更順暢,更具欣賞和收藏價值,也避免了傳統(tǒng)工藝制作茶壺壺身與茶蓋\茶嘴與茶把的收縮率及含水率不能達到同步,而嚴重影響燒成質(zhì)量的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壺身坯體制作采用把泥片反復均勻拍打到3mm厚,根據(jù)茶壺的規(guī)格,丈量后切除不需要部分,卷起泥片的同時用塑料拍拍打成型,然后用明針對拍打起來的壺身坯體進行反復磨光;(2)附件坯體制作包括茶壺嘴、把和蓋在內(nèi)的附件裝飾物坯體分別根據(jù)擬設(shè)計的造型單獨制成;壺蓋和壺身為避免失圓或口徑寬的缺陷采用先制作完成壺身和壺口,然后根據(jù)茶壺口的尺寸,按照不大于0. 5mm的要求,再制作壺蓋.(3)茶壺坯體安裝壺嘴坯體與壺身坯體的連接采用相同制壺泥料的泥漿連接而成,并在連接時采用45 °度坡斜口連接,茶壺嘴開口的位置選在茶身的2/5高處,待干燥 0.5小時后用明針修復;(4)茶壺燒成先將坯體逐步晾干,冬天一般36-40小時,夏季24_32小時,春秋季節(jié)為20-26小時。這樣在燒成時可確保茶壺有一定的可塑性,成品率較高。燒成后壺蓋任意調(diào)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口蓋準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在0. 5mm 以內(nèi)。再將茶壺放進室內(nèi)50°C溫度的烘房中烘3小時,使茶壺進窯燒成時,其含水率控制在8% -10%之間。最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進行燒結(jié),具體程序是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00°C -110°C之間,恒溫1. 5小時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1170°C, 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C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溫度降到50°C左右時才能取出茶壺。實施例2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壺身坯體制作采用把泥片反復均勻拍打到4mm厚,根據(jù)茶壺的規(guī)格,丈量后切除不需要部分,卷起泥片的同時用塑料拍拍打成型,然后用明針對拍打起來的壺身坯體進行反復磨光;(2)附件坯體制作包括茶壺嘴、把和蓋在內(nèi)的附件裝飾物坯體分別根據(jù)擬設(shè)計的造型單獨制成;壺蓋和壺身為避免失圓或口徑寬的缺陷采用先制作完成壺身和壺口,然后根據(jù)茶壺口的尺寸,按照不大于0. 5mm的要求,再制作壺蓋.(3)茶壺坯體安裝壺嘴坯體與壺身坯體的連接采用相同制壺泥料的泥漿連接而成,并在連接時采用45°度坡斜口連接,茶壺嘴開口的位置選在茶身的3/5高處,待干燥45 分鐘后用明針修復;(4)茶壺燒成先將坯體逐步晾干,冬天一般36-40小時,夏季小時,春秋季節(jié)為2016小時。這樣在燒成時可確保茶壺有一定的可塑性,成品率較高。燒成后壺蓋任意調(diào)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口蓋準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在0. 5mm 以內(nèi)。再將茶壺放進室內(nèi)50°C溫度的烘房中烘4小時,使茶壺進窯燒成時,其含水率控制在8% -10%之間。最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進行燒結(jié),具體程序是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10°C _120°C之間,恒溫1小時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1180°C,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C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溫度降到50°C左右時才能取出茶壺。實施例3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壺身坯體制作采用把泥片反復均勻拍打到3. 5mm厚,根據(jù)茶壺的規(guī)格,丈量后切除不需要部分,卷起泥片的同時用塑料拍拍打成型,然后用明針對拍打起來的壺身坯體進行反復磨光;(2)附件坯體制作包括茶壺嘴、把和蓋在內(nèi)的附件裝飾物坯體分別根據(jù)擬設(shè)計的造型單獨制成;壺蓋和壺身為避免失圓或口徑寬的缺陷采用先制作完成壺身和壺口,然后根據(jù)茶壺口的尺寸,按照不大于0. 5mm的要求,再制作壺蓋.(3)茶壺坯體安裝壺嘴坯體與壺身坯體的連接采用相同制壺泥料的泥漿連接而成,并在連接時采用45°度坡斜口連接,茶壺嘴開口的位置選在茶身的3/5高處,待干燥1 小時后用明針修復;(4)茶壺燒成先將坯體逐步晾干,冬天一般36-40小時,夏季小時,春秋季節(jié)為2016小時。這樣在燒成時可確保茶壺有一定的可塑性,成品率較高。燒成后壺蓋任意調(diào)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口蓋準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在0. 5mm 以內(nèi)。再將茶壺放進室內(nèi)50°C溫度的烘房中烘4小時,使茶壺進窯燒成時,其含水率控制在8% -10%之間。最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進行燒結(jié),具體程序是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10°C _115°C之間,恒溫75分鐘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1190°C, 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C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溫度降到50°C左右時才能取出茶壺。實施例4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壺身坯體制作采用把泥片反復均勻拍打到3mm厚,根據(jù)茶壺的規(guī)格,丈量后切除不需要部分,卷起泥片的同時用塑料拍拍打成型,然后用明針對拍打起來的壺身坯體進行反復磨光;(2)附件坯體制作包括茶壺嘴、把和蓋在內(nèi)的附件裝飾物坯體分別根據(jù)擬設(shè)計的造型單獨制成;壺蓋和壺身為避免失圓或口徑寬的缺陷采用先制作完成壺身和壺口,然后根據(jù)茶壺口的尺寸,按照不大于0. 5mm的要求,再制作壺蓋.(3)茶壺坯體安裝壺嘴坯體與壺身坯體的連接采用相同制壺泥料的泥漿連接而成,并在連接時采用45°度坡斜口連接,茶壺嘴開口的位置選在茶身的3/5高處,待干燥1 小時后用明針修復; (4)茶壺燒成先將坯體逐步晾干,冬天一般36-40小時,夏季小時,春秋季節(jié)為2016小時。這樣在燒成時可確保茶壺有一定的可塑性,成品率較高。燒成后壺蓋任意調(diào)換方位,都能與壺口相吻,口蓋準縫嚴密,二者之間的空隙(或稱位移公差)在0. 5mm 以內(nèi)。再將茶壺放進室內(nèi)50°C溫度的烘房中烘4小時,使茶壺進窯燒成時,其含水率控制在8% -10%之間。最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進行燒結(jié),具體程序是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15°C _120°C之間,恒溫1小時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1200°C,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C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溫度降到50°C左右時才能取出茶壺。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壺身坯體制作采用把泥片反復均勻拍打到3 5mm厚,根據(jù)茶壺的規(guī)格,丈量后切除不需要部分,卷起泥片的同時用塑料拍拍打成型,然后用明針對拍打起來的壺身坯體進行反復磨光;(2)附件坯體制作包括茶壺嘴、把和蓋在內(nèi)的附件裝飾物坯體分別根據(jù)擬設(shè)計的造型單獨制成;(3)茶壺坯體安裝壺嘴坯體與壺身坯體的連接采用相同制壺泥料的泥漿連接而成, 并在連接時采用45°度坡斜口連接,待干燥0. 5-1小時后用明針修復;(4)茶壺燒成在茶壺坯體燒成前,先把茶壺放進室內(nèi)50°C溫度的烘房中烘干3-4小時,然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00°C -120°C之間,恒溫1 1. 5小時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1170°C-120(TC之間,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C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降到55 45°C時才能取出茶壺。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茶壺嘴開口的位置在茶身的2/5高-3/5高處。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之前先將坯體逐步晾干,冬天一般36-40小時,夏季24-32小時,春秋季節(jié)為20-26小時。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先制作完成壺身和壺口的坯體,然后根據(jù)茶壺口的尺寸,按照不大于0. 5mm的要求,再制作壺蓋坯體。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在制作圓壺時茶壺的底片和壺身采用拍打成型法,制作方壺時,其工藝采用相接成型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瓷器制作領(lǐng)域,涉及一種新型的紫砂茶壺的制作工藝。具體包含壺身坯體制作,附件坯體制作,茶壺坯體安裝,以及茶壺燒成步驟,其中茶壺燒成步驟是在茶壺坯體燒成前,先把茶壺放進室內(nèi)50℃溫度的烘房中烘干3-4小時,然后將茶壺坯體送入窯爐中升溫到100℃-120℃之間,恒溫1~1.5小時后,再逐步升高溫度,最高溫度控制在1170℃-1200℃之間,然后逐步降溫,待降到100℃時再停留1小時后,在降到55℃~45℃時才能取出茶壺。本發(fā)明通過在傳統(tǒng)紫砂茶壺制作工藝的改進,使紫砂茶壺更具實用性、美觀性,同時避免了紫砂茶壺由于泥性或水份以及溫度掌握不到位而形成成品率低的現(xiàn)象。
文檔編號A47G19/22GK102327022SQ201110318839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0月19日
發(fā)明者顧美群, 魏臻 申請人:宜興市美陶緣陶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