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卷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71560閱讀:2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卷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幅料狀材料(例如紙張或非織造片材)巻的 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在底部具有用于所述幅料狀 材料的出口和用于至少兩個巻的空間。所述空間的第一部分與所述出
口鄰近地定位并且用于處于分配或使用位置上的第一巻,所述空間的 笫二部分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二巻保持在備用位置上的鎖定裝置。所述 第一部分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一巻保持在使用位置上的保持裝置,所述 保持裝置是彈簧加載的并且與所述鎖定裝置配合,這樣使得當巻在第 一空間就位時,所述鎖定裝置阻止備用巻落下,但是當所述第一巻從 笫 一 空間被釋放時,所述鎖定裝置將被釋放并使得備用巻向下落到所 述第一空間中的分配位置。同時,所述第一巻被移動到剩余材料巻位 置。
背景技術
具有自動巻更換的分配器是已知的。在操作中,自動分配器通常 需要巻具有分開的芯,所述芯在巻用完時分成兩部分并且在進行巻更 換前從所述分配器掉出。雖然現(xiàn)有技術的解決方案中存在大量可供選 擇的方案,但是這些方案的功能和可靠性都會受到這種類型分配器典 型存在的大量固有問題的影響。
US3770222公開了一種分配器,該分配器包括用于在分配位置上 支撐第一巻的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具有沿軸向向外延伸超出其端 部的心軸裝置,從所述分配位置可以抽取柔性片材。所述支撐裝置可 操作以使第 一巻的心軸裝置從第 一巻完整的第 一位置運動到第 一巻基 本用完的第二位置。其它裝置設置用于可釋放地將第二巻保持在所述 分配位置上方的儲備位置上,并且包括從分配位置延伸到儲備位置的至少 一個可樞轉地安裝的杠桿部件,所述杠桿部件可與第 一巻的心 軸裝置接合并且操作用于感測其位置,所述杠桿部件還操作用于當所 述第一巻的心軸裝置從所述第一位置運動到所述第二位置時將第二巻 保持在儲備位置上,并且當所述第 一巻的心軸裝置運動到所述第二位
置時自動將第二巻從儲備位置釋放;和用于當所述杠桿部件釋放第二 巻時引導所述第二巻從儲備位置到分配位置的裝置。
這種方案的一個問題是難以確定巻何時基本用完。如果巻在用完 前被移除,就會導致紙張的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必須在巻完全 用完前將其移除。后一種情況會導致另一問題,其中已經(jīng)用完的巻在 運動到第二位置前會保留在分配位置或分配位置附近。這實際上將會
阻擋第二巻運動到分配位置。另一個問題涉及分配器中的巻支架與支 撐所述巻的心軸或適配器之間的摩擦。為了保證能夠容易地從分配位 置移除所述巻,所述摩擦力應當相對較小,但是同時所述摩擦力必須 足以避免在所述巻被相對猛地拉拽時分配過多的紙張。
這種分配器的基本問題通常是自動巻更換依賴于或多或少同時發(fā) 生的多個不同事件。多個因素會影響這種分配器的功能。例如,根據(jù) 巻的尺寸和接觸表面,巻和分配器之間的摩擦力必須被減小到預定限 度以下以允許巻移動。轉動的巻受到紙張拉力或重力而引起的力的作 用,并且應當在釋放機構被允許從靜止位置釋放一個新巻之前運動離 開位置。在這些操作過程中,所述紙應該完全或基本用完。在許多情 況下,這里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自動巻更換會被中斷。
上述問題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改進的自動巻更換分配器來解決。所 述分配器解決了關于巻基本用完時巻更換時機的問題,并且提供了改 進的用于釋放用完的巻并用備用巻替換用完的巻的機構。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該目的通過具有所附權利要求書中限定的特征的根據(jù)本 發(fā)明的用于分配巻的方法和用于執(zhí)行所述方法的分配器來實現(xiàn)。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分配柔性片材巻的方法,每個所述巻具有沿軸向向外延伸超出其端部的心軸裝置。所述心 軸裝置可以包括插入或粘接到巻芯、無芯巻或實心巻端部的任意適當 類型的插頭或適配器。 一對插頭或適配器可以是單獨的單元或者通過 巻中心結合的單元。所述心軸裝置可以在第一位置與第二延伸位置之 間移動,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心軸的外端與巻的端表面齊平 以便于包圍和運輸,在所述第二延伸位置上,所述心軸可以與巻分配
器中的引導槽和卡爪配合。在國際專利申請WO2006/050043中公開了 這種心軸裝置,這里通過引用而結合其內(nèi)容。然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分 配器還可以使用具有固定外端的心軸,假若所述端的形狀可以與所述 引導槽和卡爪配合的話。在所述分配器中,第一巻定位在分配位置上, 第二巻定位所述分配位置上方的儲備位置上。在下面的文字中,術語 "分配位置"是紙張或幅料(web)的大部分從巻上分配的位置。類 似地,術語"剩余材料巻(stub roll)位置"是紙張或幅料的剩余小 部分被分配的位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至少一個與巻的端表面接觸的第一感測裝置感測第一巻的 直徑,
-當所述直徑在預定值以下時觸發(fā)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從 而使所述笫一感測裝置移動越過所述端表面平面,
-釋放將所述第一巻保持就位的至少一個第一卡爪,所述至少一個 第一卡爪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的移動而被釋放,
畫使所述第一巻運動離開所述分配位置,以便隨后致動至少一個第 二感測裝置,
-釋放將所述第二巻保持在儲備位置上的至少 一 個第二卡爪,所述 至少一個第二卡爪通過所述第一巻運動離開分配位置而被釋放,
-使所述第二巻從所述儲備位置運動到所述分配位置。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過樞轉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的一部分 以與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接觸而保持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 述第一巻的所述端表面接觸。
根據(jù)一個實施例,可以通過使用彈性裝置(例如彈性材料或彈簧)來保持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述巻的端表面接觸??梢栽O置 類似的彈性裝置以對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作用,其與一個或兩個心 軸裝置配合以將所述第一巻保持在所述分配位置上。根據(jù)另 一實施例, 對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作用的彈性裝置還可以對所述至少一個第一 感測裝置作用。所述第一感測裝置在被觸發(fā)時可以相對于構成所述巻 的巻繞幅料的端表面平面以直角樞轉和/或軸向移動。
在觸發(fā)所述第 一感測裝置之后,所述第 一巻將運動離開分配位置, 然后致動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當所述第一巻移動越過所述第 一感測裝置時,可以通過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或其心軸裝置來移動所 述第二感測裝置,從而釋放所述第二卡爪并使所述第二卡爪運動脫離 與所述第二巻的接觸。所述第二感測裝置可以運動脫離與所述第二巻 的端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巻的心軸裝置的接觸??晒┻x擇地,所述第二 卡爪可以直接支撐所述第二巻的切線外表面。在后一種情況下,所述 第二卡爪運動脫離與第二巻外表面的接觸。這就使得所述第二巻從儲 備位置向下移動到分配位置。
當所述第一巻運動離開分配位置并移動越過所述第一和第二感測 裝置時,所述巻被移動到剩余材料巻位置,其中所述紙張或幅料的最 后部分可以由使用者移除。
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執(zhí)行上述方法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 一個或多個柔性片材巻,每個所述巻具有沿軸向向外延伸超出其端部 的心軸裝置,其中第一巻定位在分配位置上,第二巻定位在所述分配 位置上方的儲備位置上。所述巻優(yōu)選地但不是必須地設置在分配器中 使其軸與安裝在墻上的分配器后面部分基本上成直角。這種巻布置還 能給將相對較大直徑的巻放置在分配器中而從所述壁延伸相對較小的 距離。這個原因在于,雖然巻的尺寸會隨著直徑增加而增加,但是巻 的寬度基本上與要分配的相同類型的幅料相同。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分配器包括布置用于感測所述第一巻 的直徑的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其中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述 巻的一個端表面接觸,并且當所述巻的直徑在預定值以下時,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可以在與所述端表面接觸的第一位置和越過所述 端表面平面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所述第一感測裝置的一部分在其預 定的徑向位置與所述第一巻的巻繞幅料部分的端表面接觸。當所述巻 用到預定程度時,所述感測裝置不再由所述巻的端表面支撐并且將移 動越過所述端表面平面。然后所述第一感測裝置的接觸部分設置在所 述端表面平面與穿過所述第一巻中心的豎直平面之間。
所述分配器還包括保持所述第一巻在位置上的至少一個第一卡 爪。這種第一卡爪優(yōu)選地但不是必須地,放置成與設置在所述第一巻 兩側的心軸裝置接觸,可釋放地支撐所述可轉動第一巻在分配位置上。 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布置成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的移動 而被釋放。然后所述第一巻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通過使用者拉出所 述幅料部分所引起的力的作用而運動離開分配位置。
當所述第一巻運動離開分配位置,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可以被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梢酝ㄟ^當至少一個心軸裝置和/ 或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被移動脫離與第二感測裝置的接觸時作用在所 述第二感測裝置上的彈簧負載而引起所述移動。所述第二感測裝置直 接或間接地與將所述第二巻保持到儲備位置上的至少一個第二卡爪接 觸。所述第二卡爪布置成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的移動而被 釋放。
根據(jù)一個實施例,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基本上與所述第一 巻的端表面地安裝在一個樞軸關節(jié)上。所述第一感測裝置可以具有引 導槽以使所述心軸裝置延伸出所述巻的端表面以經(jīng)過所述第一感測裝 置。這種布置使得巻能夠從儲備位置移動并且至少部分經(jīng)過所述第一 感測裝置以與所述分配位置的第 一卡爪接觸。
當?shù)谝粠單挥诜峙湮恢蒙蠒r,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的遠離 所述樞軸關節(jié)的一部分布置成與所述端表面樞軸接觸。在所述位置, 所述第一感測裝置的主要部分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相鄰的第一巻 的端表面平面或者相對于所述平面成相對較小的角度。為了保持每個 第一感測裝置與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接觸,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還設有布置成直接或間接對所述第一感測裝置作用的彈性裝置。
類似地,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可以具有布置用于保持每個第一 卡爪與所述第 一巻上的心軸裝置接觸的彈性裝置。所述第 一卡爪可以 安裝在連接到所述分配器和/或第二感測裝置的樞軸關節(jié)上。
可供選擇地,可以對所述第一感測裝置和相鄰的第一-^爪使用相 同的彈性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彈性裝置可以布置成對所述至少一個 第一卡爪作用,其中所述第一卡爪布置成對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 置作用以保持其與第一巻的端表面的接觸。
所述第一感測裝置可以在巻任一側包括單個感測器或者在兩側包 括一個感測器。當?shù)谝桓袦y裝置設置在相對于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的 工作位置時,所述第一感測裝置上的偏壓力還可以使其作為制動裝置 對第一巻作用,以防止分配過多量的幅料。
第二感測裝置可以基本上與第一巻的端表面平行地安裝在樞軸關 節(jié)上。當?shù)谝粠單挥诜峙湮恢蒙蠒r,所迷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的遠 離所述樞軸關節(jié)的一部分被樞轉到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鄰近的位置。 根據(jù)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當所述第二感測裝置被移動脫離與第二巻的端 表面和/或第二巻的心軸裝置的接觸時,所述第二感測裝置可以朝著所 述分配器的中心樞轉。根據(jù)一個可供選擇的實施例,所述第二感測裝 置可以設有一個深度可變的引導槽,使得所述心軸裝置延伸出所述巻 的端表面以進入所述引導槽。隨著所述引導槽深度的減小,所述心軸 裝置將會與所述第二感測裝置接觸并使其移動。然后所述第一巻繼續(xù) 運動離開所述引導槽并且通過所述分配器中的導軌向下進入到剩余材 料巻位置,隨后它將在這里被用完。所述心軸裝置將會保持直到所述 分配器打開。所述第二感測裝置和第二卡爪還可以被布置在一個杠桿 臂上。這一杠桿臂可以包括設置在所述杠桿臂第一端上的第二感測臂 和設置在所述杠桿臂第二端上的第二卡爪。所述杠桿臂可以布置成在 所述巻運動離開分配位置之后,通過脫離與所述第 一巻的端表面或所 述第一巻的心軸裝置的接觸而致動。當被致動時,所述杠桿臂第二端 的第二卡爪布置成樞轉脫離與所述第二巻的至少一個心軸裝置的接
10觸,以便將所述第二巻從儲備位置釋放。如上所述,可供選擇地,所述第二卡爪可以直接支撐所述第二巻。所述第二巻可以通過所述分配
器中的導軌或在所述感測裝置自身的上部中向下移動到分配位置。
所述第二感測裝置優(yōu)選地但不是必須地,包括在所述笫一巻一側上的單個傳感器。并且,所述笫一感測裝置可以可樞轉地安裝到所述
第二感測裝置上,其中所述第 一感測裝置的樞軸關節(jié)可以安裝到所述第二感測裝置面對第一巻的相鄰側。根據(jù)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感測裝置的樞軸關節(jié)被安裝成與所述第二感測裝置的樞軸關節(jié)相鄰,優(yōu)選地位于所述第二感測裝置的樞軸關節(jié)和第二感測裝置布置用于接觸所述第一巻的部分之間??晒┻x擇地,所述第一感測裝置和第二感測裝置可以被安裝到一個公共轉動軸上。
在操作中,在多個連續(xù)步驟中順序執(zhí)行巻更換。通過使用者對所述幅料施加力以從所述分配器分配一定長度的幅料來啟動每個步驟。在所述步驟中的一個或多個啟動之后,使用者還可以協(xié)助移動巻通過分配器中的導軌病進入分配位置。在本說明書中,剩余材料巻位置在技術上定義為分配位置,但是使用術語"剩余材料巻位置"來與正常的分配位置相區(qū)分。首先,加栽一對彈簧,啟動巻更換,當?shù)谝粠喌闹睆綔p小到預定程度時,第一感測裝置開始移動。所述感測裝置移動將使得支撐第一巻在分配器中的分配位置的一對第一卡爪移動脫離它們的心軸裝置或巻支撐適配器。所述第一巻仍然有少量的紙殘留,在重力作用和/或使用者拉拽紙的作用下,所述巻會通過所述分配器中的
導軌移動到剩余材料巻位置。在所述剩余材料巻位置,紙張將被移除直到所述巻完全用完。當所述巻朝著剩余材料巻位置移動時,笫二彈簧加載感測裝置將被致動。所述第二感測裝置的致動將使得第二卡爪將第二巻從儲備位置釋放。當被釋放時,所述第二巻將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所述分配器中的導軌移動以到達分配位置。為了控制所述巻在分配器中的移動,上述導軌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具有一個基本豎直的第
一部分以確保各個巻在釋放時向下移動。跟隨(following)所述豎直部分,所述導軌可以具有一個與所述豎直部分成一個封閉角度的成角度第二部分,所述角度在130-180°的范圍內(nèi)選擇。所述成角度第二部分能夠一定程度上控制所述移動巻的速度,所述速度可以通過選擇所述第二部分的合適角度來調(diào)節(jié)。當然,這兩個成角度的引導部分可以
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角度,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處優(yōu)選地但不是必須地是圓的??晒┻x擇地, 一個或兩個導軌可以包括單個的豎直或成角度的部分。通過控制所述巻的速度,可以執(zhí)行巻更換而不會在巻到達其預定位置時產(chǎn)生過多噪聲。隨著第二巻移動到分配位置,所述巻的端表面同時使所述第一感測裝置相對一個彈簧負載向外移動以與第二巻的對應端表面接觸,并且移動所述第一卡爪以與其對應的心軸裝置接觸。從而所述第二巻將會被可轉動地保持到分配位置上。然后重置所述感測裝置和卡爪以用于隨后的巻更換,這將會在新的儲備巻被放置到分配器中時執(zhí)行。
通過這種方式,在巻更換期間,笫一巻上的紙總是可用的。所述相對較小的第一巻需要從通常的分配位置移走以便為新的第二巻讓出
空間,使其落下到位置上。所述第一巻可以通過重力、使用者取紙時的拉力或者二者的組合作用而移動到其剩余材料巻位置上。為了保證
所述第一巻正確地設置到所述剩余材料巻位置上,所述第二巻可以剛好在到達其分配位置之前將所述第一巻推動到所述剩余材料巻位置。這時,足夠的慣性被傳遞給所述剩余材料巻以將其推動到次巻位置。同時,第二巻的速度被減小,使得新的巻相對較緩和地到達分配位置。


在下面的文字中,將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地說明。這些示意圖僅用于舉例說明而絕不是要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在附圖中圖1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壁裝式分配器的示意性底板;圖2示出圖1中的后面部分R的透視圖;圖3示出圖1中的蓋的后部的透視圖;圖4a示出巻更換機構在第一位置的透視圖;圖4b示出巻更換機構在第二位置的透視圖;圖5示出圖4a中的巻更換機構的分解圖;和圖6-9示出自動巻更換操作中包括的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壁裝式分配器的示意性底板。在所述圖中,為清楚起見,圍繞所述分配器的前面和側面的外蓋C被移除并且僅用虛線表示。在下面的文字中,除非特別說明,術語"內(nèi)部"和"外部"用于表示部件相對于后面部分R的位置。所述后面部分R用于安裝到墻壁上或類似的豎直或近似豎直的表面上。在下面描述的例子中,巻被放置在分配器中,并且所述巻的軸與壁裝式分配器的后面部分R基本上成直角。該特定例子中的分配器可以與任何適當類型的無芯巻、有芯巻和實心巻一起使用,如上所述。然而,下面的例子僅僅描述了
有芯巻,心軸裝置S,、 S2插入所述巻的端部中并且沿軸向向外延伸超
出所述巻的端部。
所述分配器布置用于接收插在所述分配器頂部的兩個巻A、 B,這通過相對于所述后面部分R中的會聚引導表面1、 2和安裝在所述后面部分上并且向外延伸以在所迷分配器前面基本包圍所述巻A、 B的框架3定位心軸裝置而實現(xiàn)。所述框架3在頂部開口以允許插入巻,并且在底部開口以允許移除幅料狀材料。引導槽4、 5分別與后面部分R和框架3的內(nèi)表面鄰近地設置,以用于引導巻A、 B向下通過所述分配器進入分配位置6和儲備位置7。
圖2示出圖1中的后面部分R的透視圖,其中為清楚起見框架3被移除。所述分配器設有自動巻更換機構,所述自動巻更換機構包括用于確定定位在分配位置上的第一巻A (見圖1)差不多用完的第一感測裝置11;用于在分配位置支撐所述第一巻的第一卡爪12;用于確定所述第一巻已經(jīng)從分配位置釋放的第二感測裝置13;和用于在儲備位置支撐第二巻B的第二卡爪14 (見圖1)。在圖1和2中所示的分配器中,相同的第一感測裝置和第一卡爪定位在第一巻A的兩側。所述第二感測裝置和第二卡爪優(yōu)選地但不是必須地僅設置在一側上。下面結合圖4和5詳細描述所述巻更換機構。
在后面部分R中,所述第一感測裝置11包括基本平坦的板15,所述板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在分配位置上的第一巻的端表面。所述板15在其上端設有樞軸關節(jié)16,在其相對的下端設有切口 (cut-out)部分17。所述切口部分17的形狀制成為與具有預定直徑的巻的中心軸線成直角地截取的圓形橫截面一致。所述切口部分的形狀可以是任何合適的形狀,這種與巻的外周的一部分基本一致的、彎曲的或成角度的形狀具有所述預定的直徑。所述板15還在穿過板15的基本豎直的平面上設有中心引導槽18,所述引導槽18布置成使得定位在巻芯中的心軸裝置朝著分配位置穿過板15。所述板15的下端被加載彈簧而朝著所述巻的端表面,從而所述板的下端被推動而與定位在分配位置上的巻的端表面接觸。在板15的下端、引導槽18的兩側上設置接觸表面。當板15處于其工作位置時,所述接觸表面平行于所述巻的端表面,并且將提供制動力以防止第一巻的不受控制的分配。當所述第一巻減小到所述預定直徑時,所述切口部分17將脫離與所述巻的端表面的接觸,并且所述板15將向外樞轉,如圖2所示。通過彈簧裝置對定位在板15下方的第一卡爪12作用而將板15彈簧加載到第一巻A的所述側。所述第一卡爪12布置用于將所述可轉動的第一巻的第一心軸裝置S!(見圖1)可釋放地支撐在所述分配位置。
圖3示出圖1中所示蓋的后部的透視圖,包括框架3的內(nèi)表面。分別定位在后面部分R和框架3上的許多部件是基本上相同的并且執(zhí)行相同的功能。在下面的文字中,定位在框架3中的這些部件將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加撇號表示。在框架3中,所述第一感測裝置ll,包括定位成基本上平行于分配位置上的第一巻的端表面的基本平坦的板15,。所述板15,在其上端設有樞軸關節(jié)16,,在其相對的下端設有切口部分17,。所述板15,還在穿過板15,的基本豎直的平面上設有中心引導槽18,。通過彈簧裝置對定位在板15,下方的第一卡爪12,作用而將板15,彈簧加載到第一巻A的所述側。
圖4a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巻更換機構的透視圖。該圖示出圖2中的機構沿著x-x剖切的部分橫截面。所示機構定位在所述分配器的后面部分R中。如上所述,所述機構包括用于確定定位在分配位置上的第一巻A (見圖1)差不多用完的第一感測裝置11;用于在分配位置支撐第一巻的第一卡爪12;用于確定所述第一巻已經(jīng)從分配位置釋放的第二感測裝置13;和用于在儲備位置支撐第二巻B的第二卡爪14(見圖1)。從圖4a可以看出,具有板15的第一感測裝置11和第一卡爪12安裝在第二感測裝置13上,第二感測裝置則剛性地結合到第二卡爪14。所述板15定位在第一感測裝置13中的凹槽中,從而在所述板與巻的端表面接觸時,所述板的外表面基本上與第二感測裝置13的表面齊平。這在圖1中示出,圖1中還可以看出第二感測裝置13定位在所述后面部分R中的凹槽中,從而第二感測裝置的外表面基本上與所述后面部分的面對巻的表面齊平。所述第一卡爪12可樞轉地安裝到后面部分R中的樞軸關節(jié)19上。
第一彈簧20a安裝在第一卡爪12和板15之間,以便朝分配位置上的巻的端表面彈簧加載所述第一感測裝置11的板15。所述第一彈簧20a還將第 一卡爪12保持在其工作位置,從而將第 一巻支撐在分配位置。當所述巻的直徑減小到預定直徑時,板15的切口部分17將移動脫離與分配位置上的巻的端表面的接觸,由此使得板15移動越過所述巻的端表面平面,如圖4b所示。第二彈簧20b安裝在第二感測裝
位置上。在該移動期間,從板15的后表面延伸的突起22布置用于與在第一卡爪12端部處的對應突起23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爪12脫離與所述巻中的心軸裝置的接觸。然后所述巻被釋放而向下通過在第二感測裝置13下端的引導通道24。所述相互作用的突起22、 23還用作用于限制板15的角位移的止動件。圖3中示出定位在框架3中的板15,的相似布置。
內(nèi)部和外部第一感測裝置11、 ll,以及內(nèi)部和外部第一<)^爪12、12,之間的主要區(qū)別是安裝在框架3中的部件定位在框架3的內(nèi)表面中的凹槽中,并且第一彈簧20a,定位在框架3和板15,之間。類似地,第一卡爪12,定位在框架3中的引導通道24,中。所述內(nèi)部和外部第一感測裝置ll、 11,以及內(nèi)部和外部第一卡爪12、 12,的功能是相同的。
通過將板15、15,移動到圖4b中所示的位置觸發(fā)第一感測裝置11、11,將同時使第一卡爪12、 12,分別樞轉離開第二感測裝置13和框架3的引導通道24、 24,。當支撐所述巻的心軸的內(nèi)部和外部卡爪12收回時,所述巻將在重力的作用下或者通過使用者拉拽幅料端部而開始從分配位置向下朝著剩余材料巻位置25落下。在該運動期間,第一巻的巻心軸將首先穿過相應第一感測裝置11、 ll,下方的引導通道24、 24,。隨后,所述巻心軸將分別進入后面部分R和框架3中的一對下部引導槽26、 26,中。所述下部引導槽26、 26,向下通向定位在下方的剩余材料巻位置25并通向所述分配位置的一側。第二感測裝置13及其引導通道24被保持與所述巻的內(nèi)部心軸的端表面的接觸。所述巻的向下運動最終將導致所述心軸離開第二感測裝置13中的引導通道24并進入相鄰的下部引導槽26。然后所述引導通道24脫離與所述心軸端部的接觸,并且隨著所述感測裝置13在一對彈簧21a、 21b的力的作用下繞樞軸關節(jié)27樞轉,所述第二感測裝置13的下端將朝所述巻的端表面偏轉。所述彈簧21a、 21b定位在第二感測裝置13和后面部分R之間。樞軸關節(jié)27布置用于將第二感測裝置13保持在后面部分R中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感測裝置13的樞轉運動將觸發(fā)第二卡爪14。
第二卡爪14是第二感測裝置13的整體部分并且具有布置用于在儲備位置支撐第二巻B的內(nèi)部心軸S2 (見圖1)的上支撐表面29。第二卡爪14定位在與所述分配器的后面部分R鄰近的內(nèi)部第一感測裝置11上方的上引導槽28的上端。在該例子中,上引導槽28是第二感測裝置13的整體部分,并且布置成從樞軸關節(jié)27向上延伸。上支撐表面29定位在所述引導槽28的上端。對應的上引導槽28,定位在框架3中位于外部第一感測裝置ll,上方。所述引導槽28、 28,布置用于與巻端部處的心軸裝置配合,并且在頂部開口以允許將巻從上方插入分配器中。兩個上引導槽28、 28,向下通向第一感測裝置11、 ll,中的板15、 15,的中心引導槽18、 18,。當?shù)诙袦y裝置13被觸發(fā)時,其下端在第一巻的內(nèi)端表面的方向上向外樞轉。所述下端的向外樞轉運
動使得支撐表面29同時向內(nèi)移動,從而其脫離與第二巻B的內(nèi)部心軸S2的接觸(見圖1)。然后,第二巻將從其儲備位置落下,經(jīng)過上引導槽28、 28,并朝分配位置降下,以便完成自動巻更換操作。
圖5示出結合圖4a描述的巻更換機構的分解圖。該圖示出如何將第 一感測裝置的板15和中間位置的第一彈簧20a定位在第二感測裝置13的外表面中的凹槽中。另外,用于在分配位置支撐第一巻的第一卡爪12和中間位置的第二彈簧20b定位在第二感測裝置13的內(nèi)表面中的凹槽中。定位在第二感測裝置13和后面部分R(未示出)之間的彈簧21a、 21b還與第二感測裝置13的內(nèi)表面接觸。
圖4a-4b和5所示的機構僅僅被描述為定位在后面部分R中,但是所述機構也可以安裝在框架3中或者安裝在所述后面部分和框架二者中。
圖6-9示出自動巻更換操作中包含的步驟。相對于安裝在分配器后面部分R中的機構對所述步驟進行描述。圖6示出一個巻分配器,所述分配器設有定位在分配位置上的第一巻A和定位在儲備位置上的第二巻B。所述第一巻A由第一卡爪12保持就位,第二巻B由第二卡爪14保持就位(見圖2)。所述第一感測裝置11的板15由彈簧加載以與第一巻A的端表面接觸。
圖7示出在巻移位操作的第一階段中的分配器。第一巻A的直徑已經(jīng)減小到預定尺寸以下,由此板15脫離與第一巻A的端表面的接觸。這就使得板15繞其樞軸關節(jié)16樞轉,從而在彈簧20a、 20b對板15和第一-^爪12的力的作用下,切口端部17移動越過第一巻A的端表面平面(見圖4a)。所述板15的移動使得支撐第一巻A的心軸S,的第一卡爪12同時縮回。這就使得第一巻A向下運動到引導通道24中,并且隨后將觸發(fā)第二感測裝置13。
圖8示出在巻移位操作的第二階段中的分配器。差不多用完的第一巻A已經(jīng)進入下引導槽26并且在朝剩余材料巻位置25的途中。這觸發(fā)笫二感測裝置13以釋放第二卡爪14。通過觸發(fā)第二感測裝置13所述第二巻B被從儲備位置釋放并從上引導槽28向下朝分配位置運動。第二巻B的內(nèi)端表面接觸板15并將所述板樞轉到其在第二感測裝置13中的凹槽中以重置所述巻更換機構。
圖9示出在完成巻移位操作之后的分配器。差不多用完的第一巻A已經(jīng)進入剩余材料巻位置25。第二巻B已經(jīng)經(jīng)過板15中的中心引導槽18,并且重置在分配位置支撐所述第二巻的第一卡爪12(見圖2 )。在使用者抓住分配位置上的第二巻B的幅料端部之后,第 一巻A最終將在剩余材料巻位置25完全用完。用完的第一巻A的心軸將被保留在剩余材料巻位置,直到移除所述分配器蓋以重新裝填所述分配器。
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自由變化。例如,所述心軸裝置可以包括任意類型的插入或粘接到巻芯、無芯巻或實心巻端部的插頭或適配器。 一對插頭或適配器可以是單獨的單元或通過巻中心被結合的單元。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分配柔性片材卷的方法,每個所述卷具有沿軸向向外延伸超出其端部的心軸裝置,其中第一卷位于分配位置上,第二卷位于所述分配位置上方的儲備位置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至少一個與所述第一卷的端表面接觸的第一感測裝置感測第一卷的直徑,-當所述直徑在預定值以下時觸發(fā)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從而使所述第一感測裝置移動越過所述端表面平面,-釋放將所述第一卷保持就位的至少一個第一卡爪,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的移動而被釋放,-使所述第一卷運動離開所述分配位置,以便隨后致動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釋放將所述第二卷保持在所述儲備位置上的至少一個第二卡爪,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卡爪通過所述第一卷運動離開所述分配位置而被釋放,-使所述第二卷從所述儲備位置運動到所述分配位置。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將所述至少一個 第一感測裝置的一部分樞轉成與所述巻的端表面接觸而保持所述至少 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述巻的所述端表面接觸。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使用彈性裝置對 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作用來保持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述 巻的端表面接觸。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使第二感測裝置 朝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運動并使所述第二卡爪運動脫離與所述第二巻 的接觸而同時致動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和釋放所述第二卡爪。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巻從所述 分配位置運動到剩余材料巻位置。
6. —種用于柔性片材巻的分配器,每個所述巻具有沿軸向向外延伸超出其端部的心軸裝置,其中第一巻定位在分配位置上,第二巻定位在所述分配位置上方的儲備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包括 -布置用于感測所述第一巻的直徑的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述巻的端表面接觸,并且當所述第一巻的直徑在預定值以下時,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可在與所述端表面接觸的第一位置和越過所述端表面平面的笫二位置之間移動,-將所述第一巻保持就位的至少一個第一卡爪,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布置成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的移動而被釋放,-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在所述第一巻運動離開所述分配位置時通過所述第一巻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和-將所述第二巻保持就位的至少一個第二卡爪,所述至少一個第二 卡爪布置成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感測裝置的移動而被釋放。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 感測裝置基本上與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平行地安裝在一個樞軸關節(jié) 上。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測裝置 的遠離所述樞軸關節(jié)的部分布置用于被樞轉成與所述端表面接觸。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 感測裝置設有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布置用于保持每個第一感測裝 置與所述端表面接觸。
10.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 一卡爪設有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布置用于保持每個笫一卡爪與所 述第一巻上的所述心軸裝置接觸。
11.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通過使用彈性裝 置對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卡爪作用,使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感測裝置與所 述巻的端表面接觸。
12.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測裝 置在所述巻的兩側包括 一 個感測器。
13.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測裝 置基本上與所述第一巻的端表面平行地安裝在一個樞軸關節(jié)上。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測裝 置和所述第二卡爪布置在一個杠桿臂上。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臂布置 成在所述巻移動離開所述分配位置之后樞轉脫離與所述第一巻的接 觸。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臂布置 成可樞轉脫離與所述第二巻的接觸。
1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測裝 置在所述巻的一側包括單個感測器。
1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測裝 置安裝在所述第二感測裝置上。
1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測裝 置和所述第二感測裝置安裝在單個樞軸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幅料狀材料(例如紙張或非織造片材)卷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在底部具有用于所述幅料狀材料的出口和用于至少兩個卷的空間。所述空間的第一部分與所述出口鄰近地定位并且用于處于分配或使用位置上的第一卷,所述空間的第二部分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二卷保持在備用位置上的鎖定裝置。所述第一部分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一卷保持在使用位置上的保持裝置,所述保持裝置是彈簧加載的并且與所述鎖定裝置配合,這樣使得當卷在第一空間就位時,所述鎖定裝置阻止備用卷落下,但是當所述第一卷從第一空間被釋放時,所述鎖定裝置將被釋放并使得備用卷向下落到所述第一空間中的分配位置。
文檔編號A47K10/36GK101484056SQ200680055270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7月7日
發(fā)明者E·約爾特, P·默勒, S·波默 申請人:Sca衛(wèi)生產(chǎn)品股份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峨眉山市| 含山县| 大埔县| 阳原县| 榆社县| 佛坪县| 辽阳县| 容城县| 长治县| 万安县| 巴马| 万荣县| 盐城市| 大连市| 平和县| 大庆市| 铁岭市| 长宁县| 楚雄市| 阳东县| 勃利县| 紫阳县| 横峰县| 新绛县| 通山县| 淳化县| 德钦县| 博客| 崇礼县| 当雄县| 隆昌县| 保定市| 乌审旗| 文登市| 涡阳县| 都安| 永和县| 新民市| 濮阳县| 营山县|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