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靠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靠枕,尤指一種提供使用者短暫休息時頭部枕靠的手靠枕。
背景技術:
據(jù)報導指出,當人們工作一段時間后,若能經(jīng)過短暫的休息例如午休,則能有效提高之后的工作效率。
目前一般人們進行午休時,由于辦公室或是教室的空間有限,因此,大部份的人們系以手臂作為臨時靠枕,而將頭部直接倚靠在手臂上,然而,此一方式往往由于手臂不若枕頭柔軟有彈性以及較大的枕靠面積,而使得人們依靠在手臂上時,仍不如直接躺靠在枕頭上舒服,且易造成手臂的酸麻。
因此,目前既有其中一種靠枕系如圖9所示,該靠枕50形成有一較大面積的抵靠部51以供使用者頭部枕靠,且該靠枕50的兩側中央處系形成一貫穿孔52,該貫穿孔52可供使用者的手臂60穿過(如圖10所示),當人們欲進行午休休息時,系將手臂60穿過該貫穿孔52后,將手放置在桌面上,頭部再枕靠在該抵靠部51上,由于頭部與手臂60之間具有一較柔軟且枕靠面積較大的靠枕50,而使得人們進行休息時將較為舒適。
然而,上述的靠枕50由于其貫穿孔52為固定大小,因此,若使用者的手較為粗大,則不易穿過,且亦無法適合所有使用者的手臂大小,尤其是大人的手臂寬度往往較小孩的手臂寬度來的大,此外,由于上述靠枕50的貫穿孔52孔徑固定,因此當使用者欲進行清洗時,該貫穿孔52的內(nèi)側壁往往易產(chǎn)生有不易清洗的角落。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設計人系有鑒于目前既有的靠枕,由于其貫穿孔大小固定,而使手掌粗大的人不易穿過該貫穿孔,且亦無法符合每個人的手臂寬度,因此,往往需要使用者依據(jù)自己手臂的寬度購買適當大小的貫穿孔,且該貫穿孔的內(nèi)側壁易造成清洗的死角。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手靠枕,該手靠枕可依據(jù)使用者的手臂寬度調(diào)整上述貫穿孔的孔徑大小,且進一步方便使用者的清洗。
為達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段系令一手靠枕具有兩枕靠部,該枕靠部彼此相鄰處系形成一連接部,而使兩枕靠部間連接在一起,此外,兩枕靠部不相鄰處設有一扣合裝置。
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靠枕,系令一手靠枕具有兩枕靠部,該枕靠部彼此相鄰處系形成一連接部,而使兩枕靠部間連接在一起,又兩枕靠部不相鄰處設有一扣合裝置。
當使用者欲利用本實用新型時,系將手臂置放在其中一枕靠部上,再將另一枕靠部由該連接部向上彎折,而使兩枕靠部上下相迭在一起,之后再利用該扣合裝置將兩枕靠部扣合在一起,進一步使本實用新型固定環(huán)繞在使用者的手臂上;待使用者欲休息時,將環(huán)繞有本實用新型的手放置在桌面上,頭部再枕靠在該枕靠部上即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兩枕靠部系可進行開合的動作,當使用者將手臂置放在兩枕靠部中間后,再將該扣合裝置扣起即可,因此使用者將不會因為手掌較為粗大而發(fā)生不易穿過的情況,此外,使用者亦可將兩枕靠部相對內(nèi)側面開啟而方便清洗。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折迭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攤開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扣合狀態(tài)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外觀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9為既有的靠枕外觀圖。
圖10為既有的靠枕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手靠枕11枕靠部12連接部12’連接帶121’通氣管 13扣合帶14黏扣塊15黏扣塊16拉鏈裝置 17扣環(huán)18鈕扣 19吹氣孔20公母扣50靠枕51抵靠部52貫穿孔60手臂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與圖3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折迭外觀圖、攤開外觀圖與扣合狀態(tài)外觀圖。本實用新型系令一手靠枕10具有兩枕靠部11,于本實施例中,該枕靠部11的內(nèi)部系盛裝有柔軟具彈性的棉絮或類似材料,且該枕靠部11彼此相鄰處形成一連接部12,而使兩枕靠部11間連接在一起,于本實施例中,該枕靠部11間系直接相連在一起,此外,于本實施例中,兩枕靠部11不相鄰的外側端且相對處設有一扣合裝置,該扣合裝置系于其中一枕靠部11的外側面上設有一往外延伸的扣合帶13,該扣合帶13的內(nèi)側面上系設有一黏扣塊14,而另一枕靠部11的外側面上設有一相對應的黏扣塊15,使得該扣合帶13上的黏扣塊14系對應而可黏扣在該黏扣塊15上,此外,該枕靠部11于外側端上系設有一拉煉裝置16,而方便使用者拆洗該枕靠部11內(nèi)的棉花。
請再參閱圖4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外觀圖。使用時系將兩枕靠部11相對攤開,再將手臂60置放在其中一枕靠部11上,令另一枕靠部11由該連接部12向上翻折,而使兩枕靠部11上下相迭在一起,且將該扣合帶13的黏扣塊14與另一枕靠部11上的黏扣塊15相對而黏扣在一起,而使該枕靠部11固定環(huán)繞在使用者的手臂上;待使用者欲進行午休休息時,將環(huán)繞有枕靠部11的手放置在桌面上后,頭部再枕靠在該枕靠部11上。
請配合參閱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于本實施例中,兩枕靠部11間系以一連接帶12’連接固定在一起。
請再次參閱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該枕靠部11的形狀為一可愛的熊臉造型,且于本實施例中,該扣合裝置系于該扣合帶13上形成一扣環(huán)17,而另一枕靠部11的外側面上設有一相對應的鈕扣18,使得該扣合帶13上的扣環(huán)14系對應而可套設在該鈕扣18上。
請再配合參閱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于本實施例中,該枕靠部11內(nèi)部形成一充氣式氣囊,且于該枕靠部11上設有至少一吹氣孔19,于本實施例中,系于兩枕靠部11上分別形成一吹氣孔19,且該扣合裝置系于兩枕靠部11相對內(nèi)側面設有兩公母扣20,而使兩枕靠部11可相互扣合,使用前系將氣體打入該枕靠部11內(nèi),再將手臂60置放在其中一枕靠部11上,令另一枕靠部11由該連接部12向上彎折,而使兩枕靠部11上下相迭在一起后,再將公母扣20扣合在一起。
請再次配合參閱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于本實施例中,兩枕靠部11間的連接帶12’內(nèi)系設有通氣管121’,以提供氣體的流通。
綜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兩枕靠部系可進行開合的動作,因此使用者將不會因為手掌較為粗大而發(fā)生不易穿過的情況,此外,使用者亦可將兩枕靠部相對內(nèi)側面開啟而方便清洗,且若枕靠部內(nèi)部系以棉絮充填,則可利用該拉鏈裝置將棉絮取出后,進行清洗。
權利要求1.一種手靠枕,其特征在于,系令一手靠枕具有兩枕靠部,該枕靠部彼此相鄰處系形成一連接部,而使兩枕靠部間連接在一起,又兩枕靠部不相鄰處設有一扣合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扣合裝置系于其中一枕靠部的外側面上設有一往外延伸的扣合帶,該扣合帶的內(nèi)側面上系設有一黏扣塊,而另一枕靠部的外側面上設有一相對應的黏扣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扣合裝置系于該扣合帶上形成一扣環(huán),而另一枕靠部的外側面上設有一相對應的鈕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扣合裝置系于兩枕靠部相對內(nèi)側面設有公母扣。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枕靠部的內(nèi)部系盛裝有棉絮或其它具彈性且柔軟的材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枕靠部于外側端上系設有一拉鏈裝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兩枕靠部間系以一連接帶連接固定在一起。
8.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枕靠部內(nèi)部形成一充氣式氣囊,且于該枕靠部上設有至少一吹氣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兩枕靠部間系以一連接帶連接固定在一起。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手靠枕,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帶內(nèi)系設有通氣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一種手靠枕,系令一手靠枕具有兩枕靠部,該枕靠部彼此相鄰處系形成一連接部,而使兩枕靠部間連接在一起,此外,兩枕靠部不相鄰處設有一扣合裝置;使用時,系將手臂置放在其中一枕靠部上,再將另一枕靠部由該連接部向上彎折后,以該扣合裝置將兩枕靠部扣合在一起,由于本實用新型可將兩枕靠部攤開,而便于使用者手臂的進出,且亦方便清洗。
文檔編號A47G9/00GK2907436SQ200620117018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2日
發(fā)明者郝廣才 申請人:郝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