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0001]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fā)明屬于中醫(yī)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3] 小兒疳積是指由于喂養(yǎng)不當,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fā)枯等影響 生長發(fā)育的病癥。它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疳積是疳癥和積滯的 總稱,府癥是指由喂養(yǎng)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fā)育的病癥,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 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癥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 疳之母"的說法。目前,針對小兒疳積的治療,西醫(yī)無明顯療效,又因小兒臟腑功能薄弱,應 用藥物副作用大,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因此人們對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存在需求,經過發(fā)明 人的長期實踐得出,中藥治療小兒疳積具有較好作用,取得不錯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小 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鐵箭矮 陀、火炭母草根、欒樨、長筒馬先蒿、荷蓮豆菜、紅豆蔻、水寥、雞內金、隔山消、胡頹子按照一 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
[0006] 制備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制成:鐵箭矮陀30-50份、火炭母草根20-40 份、欒樨20-40份、長筒馬先蒿20-40份、荷蓮豆菜15-25份、紅豆蔻15-25份、水寥15-25份、雞 內金9-15份、隔山消9-15份、胡頹子9-15份。
[0007]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鐵箭矮陀40份、火炭母草根30份、欒樨 30份、長筒馬先蒿30份、荷蓮豆菜20份、紅豆蔻20份、水寥20份、雞內金12份、隔山消12份、胡 頹子12份。
[0008] 本發(fā)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鐵箭矮陀:微苦,平。消食化滯,健脾利濕。主治宿食不消,小兒疳積,泄瀉,水腫,腳氣脹 滿。
[0009] 火炭母草根:辛、甘,平。補益脾腎,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體虛乏力,耳鳴耳聾, 頭目眩暈,白帶,乳癰,肺癰,跌打損傷。
[0010] 欒樨:甘,微溫。暖胃去積,軟堅散結,祛風除濕。主治小兒食積,癭瘤,痰核,風濕骨 痛。
[0011] 長筒馬先蒿:甘、澀,平。健脾利濕,澀精止遺。主治小兒疳積,食積不化,脘腹脹滿, 水腫,遺精,耳鳴,口舌干燥。
[0012] 荷蓮豆菜:苦,涼。歸肝、胃、膀胱經。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主治黃疸,水腫,瘧疾,驚 風,風濕腳氣,瘡癰癤毒,小兒疳積,消化不良,氣脹腹痛,癖塊,目翳,胬肉。
[0013] 紅豆蔻:辛,溫。歸脾、胃、肺經。溫中燥濕,醒脾消食。主治脘腹冷痛,食積腹脹,嘔 吐泄瀉,噎膈反胃,痢疾。
[0014] 水寥:辛、苦,平。歸脾、胃、大腸經。行滯化濕,散瘀止血,祛風止癢,解毒。主治濕滯 內阻,脘悶腹痛,泄瀉,痢疾,小兒疳積,崩漏,血滯經閉,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痹痛,便血,外 傷出血,皮膚瘙癢,濕疹,風疹,足癬,癰腫,毒蛇咬傷。
[0015] 雞內金:甘、澀,平。歸脾、胃、膀胱經。健脾胃,消食積,化石。主治食積,泄瀉,小兒 疳積,膽石癥,石淋,砂淋,癥瘕經閉,喉痹乳蛾,牙疳口瘡。
[0016]隔山消:甘、微苦,微溫。歸肝、腎、脾經。補肝腎,強筋骨,健胃。主治肝腎兩虛,頭昏 眼花,失眠健忘,須發(fā)早白,陽痿,遺精,腰膝酸軟,脾虛不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泄瀉,產 后乳少,魚口瘡毒。
[0017] 胡頹子:酸、濕,平。收斂止瀉,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治泄瀉,痢疾,食欲不 振,消化不良,咳嗽氣喘,崩漏,痔瘡下血。
[0018] 中醫(yī)認為,小兒疳積多因喂養(yǎng)不當,脾胃受傷所致。本發(fā)明中鐵箭矮陀消食化滯、 健脾利濕,為君藥;火炭母草根補益脾腎、清熱解毒,欒樨暖胃去積、祛風除濕,長筒馬先蒿 健脾利濕,為臣藥;荷蓮豆菜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紅豆蔻溫中燥濕、醒脾消食,水寥行滯化 濕,雞內金健脾胃、消食積,隔山消補肝腎、健胃,胡頹子收斂止瀉、健脾消食。經過臨床實踐 發(fā)現(xiàn),對小兒疳積具有獨特的療效,諸藥共奏消食化滯、補益脾腎、暖胃去積、健脾利濕、醒 脾消食、行滯化濕、收斂止瀉、健脾消食之功效,達到治療小兒疳積的目的。
[0019]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于2008年至2012年臨床觀察小兒疳積128例患者,臨床報告如 下: 1、一般資料 128例患者中,男孩66例,女孩62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4.5歲。
[0020] 2、診斷標準 診斷依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發(fā)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①飲食異常,大便干稀不調,或脘腹膨脹等明顯脾胃功能失調者; (?形體消瘦,體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華,毛發(fā)稀疏枯黃,嚴重者干枯羸 瘦; (?兼有精神不振,或好發(fā)脾氣,煩躁易怒,或喜柔美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癥; (?有喂養(yǎng)不當或病后飲食失調及長期消瘦史; 因蛔蟲引起者,謂之"蛔府",大便鏡檢可查見蛔蟲卵; 貧血者,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減少; (S)出現(xiàn)肢體浮腫,屬于營養(yǎng)性水腫者,血清總蛋白量大多在45g/L,血清白蛋白約在 20g/L以下。
[0021] 并有如下癥狀:形體消瘦明顯,脘腹脹大,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毛發(fā)稀疏易 落,煩躁,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欲減退,或善食易饑,大便下蟲,或嗜食生米、泥土等 異物,舌質偏淡,苔淡黃而膩,脈濡細而滑。
[0022] 3、治療方法: 3.1處方:鐵箭矮陀40g、火炭母草根30g、欒樨30g、長筒馬先蒿30g、荷蓮豆菜20g、紅豆 蔻20g、水寥20g、雞內金12g、隔山消12g、胡頹子12g。
[0023] 3.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guī)工藝制成湯劑,每日1劑,每日2次,3天為1療 程。
[0024] 4、治療結果: 4.1參照《中醫(yī)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指定: 治愈:體重增加,接近正常健康小兒體重,各種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好轉:體重有所增加,精神、食欲及其他癥狀改善; 未愈: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
[0025] 4.2結果:128例患者中,治愈110例(85.9%),好轉16例(12.5%),未愈2例(1.6%),總 有效率為98.4%。
[0026] 5、典型病例 5.1孔某,男,2歲。癥狀:患者常夜間啼哭,睡眠不安,厭食,嘔吐,腹部脹滿,體型偏瘦, 不增長。診斷為小兒疳積。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1個療程,夜間哭鬧、睡眠不安癥狀明顯好 轉,食欲增加,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各項不良癥狀完全消失,痊愈,停藥至今無復發(fā)。
[0027] 5.2張某,男,5歲。癥狀:患者消瘦面黃,毛發(fā)焦枯,飯量小,腹部脹滿,常見精神萎 靡,揉眉挖鼻,吮指磨牙。診斷為小兒疳積。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每日1劑,1個療程后,飯量增 加,腹部脹滿癥狀消失,毛發(fā)焦枯癥狀好轉,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各項不良癥狀完全消失,痊 愈,停藥至今無復發(fā)。
[0028] 5.3陳某,女,7歲。癥狀:患者總是咳嗽,容易發(fā)燒,飯量開始減少,腹脹,且精神不 振,好發(fā)脾氣,睡眠不實,身體明顯消瘦,面色蠟黃,毛發(fā)稀疏。診斷為小兒疳積。服用本發(fā)明 藥物,每日1劑,1個療程后,咳嗽消失,精神狀況好轉,晚上睡眠正常,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各 項不良癥狀完全消失,痊愈,停藥至今無復發(fā)。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對 本發(fā)明沒有限制。
[0030] 實施例1,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是由鐵箭矮陀30g、火炭母草根20g、欒 樨20g、長筒馬先蒿20g、荷蓮豆菜15g、紅豆蔻15g、水寥15g、雞內金9g、隔山消9g、胡頹子9g 制成。
[0031 ]實施例2,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是由鐵箭矮陀40g、火炭母草根30g、欒 樨30g、長筒馬先蒿30g、荷蓮豆菜20g、紅豆蔻20g、水寥20g、雞內金12g、隔山消12g、胡頹子 12g制成。
[0032]實施例3, 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是由鐵箭矮陀50g、火炭母草根40g、欒 樨40g、長筒馬先蒿40g、荷蓮豆菜25g、紅豆蔻25g、水寥25g、雞內金15g、隔山消15g、胡頹子 15g制成。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鐵箭矮陀 30-50份、火炭母草根20-40份、欒樨20-40份、長筒馬先蒿20-40份、荷蓮豆菜15-25份、紅豆 蔻15-25份、水寥15-25份、雞內金9-15份、隔山消9-15份、胡頹子9-15份。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鐵箭矮陀 40份、火炭母草根30份、欒樨30份、長筒馬先蒿30份、荷蓮豆菜20份、紅豆蔻20份、水寥20份、 雞內金12份、隔山消12份、胡頹子12份。
【專利摘要】<b>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是由鐵箭矮陀、火炭母草根、欒樨、長筒馬先蒿、荷蓮豆菜、紅豆蔻、水蓼、雞內金、隔山消、胡頹子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小兒疳積。</b>
【IPC分類】A61K35/57, A61K36/9062, A61P1/14
【公開號】CN105582439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47177
【發(fā)明人】柏躍龍
【申請人】柏躍龍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