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屬于肺炎中藥配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支原體是細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類缺乏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大 小一般在〇. 3~0. 5um之間,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桿形、絲狀,分枝狀等多種態(tài)。它不同 于細胞,也不同于病毒,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造成的危害相當大,涉及人、動物、植物及昆蟲 等多個領域,給人類健康和科研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從人體分離的16種支原體中,5種對人 有致病性。致病支原體中,肺炎支原體起肺炎,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和生殖器支原體主 要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體肺炎又稱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支原體肺炎全年均可發(fā)病,以冬季 多見,可有小流行,支原體腦炎是學齡前兒童及青年人常見的一種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通 過飛沫傳播,潛伏期較長,可達2~3周,支原體肺炎雖然病程較長,肺部病變較重,炎癥吸 收較慢,但絕大多數(shù)預后都是良好的,病原為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 生物,無細胞壁結構,兼性厭氧,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噴嚏時 噴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病原體通常存在于呼吸道纖毛上皮之間,不侵入肺實質,通過 細胞膜上的神經氨酸受體位點,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抑制纖毛活動并破壞上 皮細胞。合并癥亦少,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是近年新明確的一種性接觸傳播疾病,成人主要通 過性接觸傳播,新生兒則由母親生殖道分娩時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黏膜,女性 感染部位在宮頸,新生兒主要引起結膜炎和肺炎。
【發(fā)明內容】
[0003]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以便更好地針對支原體感染 進行治療。
[0004]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 一種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組分組成:魚腥草8~12份、粉瘤 菌10~14份、胖大海6~10份、威靈仙10~14份、酢衆(zhòng)草4~8份、天胡荽10~14份、 鉤藤6~10份、荊芥12~16份、六一散6~10份、烏梅10~14份、郁李仁6~10份、 根10~14份、栝樓6~10份、山蓮藕10~14份、蘇子6~10份、知母10~14份、蘆根 6~10份、射干10~14份、牛黃6~10份。
[0006]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組分組成:魚腥草8 份、粉瘤菌10份、胖大海6份、威靈仙10份、酢漿草4份、天胡荽10份、鉤藤6份、荊芥12 份、六一散6份、烏梅10份、郁李仁6份、豆根10份、栝樓6份、山蓮藕10份、蘇子6份、知 母10份、蘆根6份、射干10份、牛黃6份。
[0007]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組分組成:魚腥草10 份、粉瘤菌12份、胖大海8份、威靈仙12份、酢漿草6份、天胡荽12份、鉤藤8份、荊芥14 份、六一散8份、烏梅12份、郁李仁8份、豆根12份、栝樓8份、山蓮藕12份、蘇子8份、知 母12份、蘆根8份、射干12份、牛黃8份。
[0008]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的組分組成:魚腥草12 份、粉瘤菌14份、胖大海10份、威靈仙14份、酢漿草8份、天胡荽14份、鉤藤10份、荊芥16 份、六一散10份、烏梅14份、郁李仁10份、豆根14份、栝樓10份、山蓮藕14份、蘇子10份、 知母14份、蘆根10份、射干14份、牛黃10份。
[0009] 上述各組分的中藥藥理和作用如下:
[0010] (1)魚腥草:味辛、性寒涼。能清熱解毒、排痛消腫療瘡、利尿除濕、健胃消食。用 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
[0011] (2)粉瘤菌:味淡;性微寒。清熱消炎。主治粘膜發(fā)炎。
[0012] (3)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肺熱、利咽喉、解毒、潤腸 通便之功效。用于肺熱聲啞、咽喉疼痛、熱結便秘以及用嗓過度等引發(fā)的聲音撕啞等癥。
[0013] (4)威靈仙:味辛、咸、微苦,性溫;小毒;歸膀胱、肝經。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主治 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腳氣腫痛;瘧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飲積聚。
[0014] (5)酢漿草:味酸,性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泄瀉,痢疾,黃疸,淋 病,赤白帶下,麻瘆,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疔瘡,癰腫,疥癬,痔疾,脫肛,跌打損傷。
[0015] (6)天胡荽:味苦、辛,性寒。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黃疸,赤白痢疾,淋病,小 便不利,目翳,喉腫,癰疽疔瘡,跌打瘀腫。
[0016] (7)鉤藤:味甘,性涼。入肝、心經。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瘋,大人 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0017] (8)荊芥: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肝經。祛風;解表;透瘆;止血。主感冒發(fā)熱;頭 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瘆;癰腫;瘡疥;紐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
[0018] (9)六一散:清暑利濕。用于暑熱身倦,口渴泄瀉,小便黃少。
[0019] (10)烏梅:味酸、微濕,性平。歸肝、脾、肺、胃、大腸經。質潤斂澀。斂肺,澀腸,生 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
[0020] (11)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歸脾、大小腸經。潤燥,滑腸,下氣,利水。治大腸 氣滯,燥澀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腫,四肢浮腫,腳氣。
[0021] (12)豆根:味苦,性寒。歸肺、胃經。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用于火毒蘊結,咽喉腫 痛,齒齦腫痛,腸炎痢疾、風濕痹痛。
[0022] (13)栝樓:清熱化痰;寬胞散結;潤燥滑腸。主肺熱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癰腫 瘡毒。
[0023] (14)山蓮藕:味甘,性平。歸肺、腎經。補虛潤肺,強筋活絡。用于腰肌勞損,風濕 性關節(jié)炎,治肺熱,肺虛咳嗽,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遺精,白帶。
[0024] (15)蘇子:味辛,性溫。歸肺經。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 腸燥便秘。
[0025] (16)知母:味苦、甘,性寒。歸肺、胃、腎經。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 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0026] (17)蘆根:性寒;味甘;歸肺、胃經。清熱,生津,除煩,止嘔。治熱病煩渴,胃熱嘔 吐,噎膈,反胃,肺瘺,肺癰。
[0027] (18)射干:味苦,性寒。入肺、肝經。清熱解毒,利咽喉,消痰涎。用于感受風熱或 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等癥。
[0028] (19)牛黃:清心,化痰,利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