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酒刺、暗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見于青春發(fā)育期男 女,通常好發(fā)于面部、頸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痤瘡屬于毛囊皮脂腺單位的慢性炎癥性皮 膚病,臨床以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等為主要表現(xiàn),對于青春發(fā)育 期的年輕人尤其為甚,但也不完全受年齡階段的限制,從兒童到成人,幾乎所有年齡段的人 都可以發(fā)病。雖然對其形成機理眾說紛紜,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與人體內分 泌失調和外部感染有關。
[0003]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痤瘡的發(fā)生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精神緊張,微量元素缺乏,遺 傳等諸多因素有關,主要因素是青春期發(fā)育成熟,雄性激素水平增高刺激皮脂分泌增多,難 以排出而聚集于毛囊內,產生丘疹性損害,皮脂腺排泄和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又給細菌的感染繁 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繼發(fā)毛囊與毛囊周圍發(fā)生炎癥膿腫及結節(jié)。中醫(yī)研究認為,痤瘡的發(fā)病根源 與腎陰不足,腎之陰陽(內分泌)失調有關,導致相火妄動,郁滯肌膚,或沖任不調,肺胃血 熱郁滯上熏頭面而致。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治療痤瘡效果顯著。
[0005] 本發(fā)明的治療痤瘡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背蛇生6~8份、香薷 8~10份、蘭花參12~14份、稻槎菜10~12份、百兩金8~10份、禿瘡花10~12份、石 上柏14~16份、山捻子17~20份、三七20~24份。
[0006] 作為優(yōu)化,該治療痤瘡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背蛇生7份、香薷9 份、蘭花參13份、稻槎菜11份、百兩金9份、禿瘡花11份、石上柏15份、山捻子18份、三七 21份。
[0007] 制備該治療痤瘡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重量份數(shù), a) 將三七6份粉碎成300目的細粉,備用; b) 取背蛇生7份、香薷9份、蘭花參13份、稻槎菜11份、百兩金9份、禿瘡花11份、石上 柏15份、山捻子18份、三七15份粉碎成30目的粉末,混合均勻后,按料液比1:8,加入95% 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時,合并回流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26~1. 35 (35°C )的 浸膏; c) 將步驟b中的浸膏和步驟a中的細粉,混合均勻,干燥,粉碎,裝入膠囊。
[0008] 本發(fā)明組方中,背蛇生清熱解毒,平肝熄風,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主治小兒高熱 驚搐,肺熱咳嗽,咳血,百日咳,癲狂,癇疾,瘡瘍腫毒,瘰疬,毒蛇咬傷,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0009] 香薷能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主治夏月感寒飲冷,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 胸痞腹痛,嘔吐腹瀉,水腫,腳氣。
[0010] 蘭花參補虛,解表;治虛損勞傷,咳血、衄血,自汗、盜汗,婦女白帶,傷風咳嗽,胃 痛,瀉痢,刀傷。
[0011] 稻槎菜清熱解毒,發(fā)表透疹;主治咽喉腫痛;痢疾;瘡瘍腫毒;蛇咬傷;麻疹透發(fā)不 暢。
[0012] 百兩金清熱利咽;祛痰利濕;活血解毒;主咽喉腫痛;咳嗽咯痰不暢,濕熱黃疸;小 便淋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疔瘡;無名腫毒;蛇咬傷。
[0013] 禿瘡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用于扁桃體炎,牙痛,淋巴結結核;外用治頭 癬,體癬。
[0014] 石上柏具有清熱解毒,抗癌,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肺熱咳嗽, 乳腺炎,濕熱黃疸,風濕痹痛,外傷出血。
[0015] 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 跌撲腫痛。
[0016] 山捻子養(yǎng)血,止血,澀腸 ,固精;治血虛,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脫肛,耳鳴,遺精, 血崩,帶下。
[0017] 以上諸藥配伍,協(xié)同效果突出,共同起到清熱解表、活血解毒、消腫定痛、補虛解表 的作用,對痤瘡等治療效果明顯。
[0018] 臨床上應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痤瘡,總有效率達到92. 8%,臨床實驗總結報告如下。
[0019] 一般資料:痤瘡患者168例,隨即分為兩組,每組84例。治療組男43例,女41例, 年齡14~35歲,平均(20. 0 ± 3. 3)歲,病程2個月~8年,平均(3. I ± 2. 1)年。對照組男 45例,女39例,年齡12~34歲,平均(21. 3±2. 8)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3. 2±2. 2) 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大致相似,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 0.05)。
[0020] 診斷標準:依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痤 瘡的的診斷標準:1)初起在毛囊口呈現(xiàn)小米粒大小之紅色丘疹,可演變?yōu)槟撍ǎ撕罂尚纬?硬結樣白色粉刺或黑頭粉刺,嚴重病例可形成硬結性囊腫;2)多發(fā)于青春期男女之面部,胸 背部,常有皮脂溢出;3)多由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誘發(fā);4)婦女多伴有i 經不調;5)病程反復,呈慢性經過,可形成追疸。
[0021] 排除標準:1)年齡在35歲以上者;2)妊娠期婦女;3)職業(yè)性痤瘡;4)有嚴重心、 肝、腎損害及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
[0022] 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本發(fā)明膠囊劑,每日3次,每次2粒,連續(xù)服用3個月。對照 組口服西咪替丁片劑(規(guī)格〇. 2g),每日3次,每次1片,一個月為一療程。
[0023] 療效標準:依據《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痤瘡的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皮膚損 害消失,自覺癥狀消失;好轉: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皮損消退30%以上;未愈:皮損及癥狀無 變化或消退不足30%。治療結果詳見表1。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背蛇生6~8份、 香薷8~10份、蘭花參12~14份、稻槎菜10~12份、百兩金8~10份、禿瘡花10~12 份、石上柏14~16份、山檢子17~20份、二七20~24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痤瘡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 背蛇生7份、香薷9份、蘭花參13份、稻槎菜11份、百兩金9份、禿瘡花11份、石上柏15份、 山捻子18份、三七21。
3. -種制備權利要求2所述治療痤瘡藥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shù), a) 將三七6份粉碎成300目的細粉,備用; b) 取背蛇生7份、香薷9份、蘭花參13份、稻槎菜11份、百兩金9份、禿瘡花11份、 石上柏15份、山捻子18份、三七15份粉碎成30目的粉末,混合均勻后,按料液比1:8,加入 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時,合并回流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26~1. 35 (35°C ) 的浸膏; c) 將步驟b中的浸膏和步驟a中的細粉,混合均勻,干燥,粉碎,裝入膠囊。
【專利摘要】制備該治療痤瘡藥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重量份數(shù),a)將三七6份粉碎成300目的細粉,備用;b)取背蛇生7份、香薷9份、蘭花參13份、稻槎菜11份、百兩金9份、禿瘡花11份、石上柏15份、山棯子18份、三七15份粉碎成30目的粉末,混合均勻后,按料液比1:8,加入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時,合并回流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6~1.35(35℃)的浸膏;c) 將步驟b中的浸膏和步驟a中的細粉,混合均勻,干燥,粉碎,裝入膠囊。以上諸藥配伍,協(xié)同效果突出,共同起到清熱解表、活血解毒、消腫定痛、補虛解表的作用,對痤瘡等治療效果明顯。
【IPC分類】A61P17-10, A61K36-66
【公開號】CN104644764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24111
【發(fā)明人】饒燁
【申請人】饒燁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