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復(fù)方護臀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lǐng)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嬰兒復(fù)方防治護臀膏。
【背景技術(shù)】
[0002]俗稱的嬰兒紅屁股,是指尿布疹(紅臀),是嬰兒中常見的皮膚病,發(fā)生在寶寶裹尿布部位,有局限性片狀紅斑或生水泡的病癥,是一種皮膚炎性的病變。紅臀為新生嬰兒多見的皮膚炎癥,多因小兒血熱之體,皮肉嬌嫩,尿布潮濕浸潰過久,濕熱之氣交蒸,致皮膚湮尻所致。其多發(fā)生在尿布覆蓋部位,如會陰、陰囊、大腿內(nèi)側(cè)、臀部等處。其初可見片狀紅斑,與尿布覆蓋面積相吻合,邊緣清楚,因尿液浸潰,紅斑上有小水泡,糜爛、滲液的現(xiàn)象,且日久紅斑干燥,脫皮,皮膚粗糙,嬰兒的啼哭吵鬧其因主要是由于患部常潮濕不舒所致。
[0003]紅臀表現(xiàn)癥狀為皮膚發(fā)紅,皮膚上有紅色的斑點狀疹子,破皮、甚至潰爛流水。紅臀開始時,在每側(cè)臀部中心處可發(fā)現(xiàn)兩塊“胭脂樣紅暈”;繼而出現(xiàn)丘疹,徐徐發(fā)生糜爛、破損的現(xiàn)象;嚴重時皮膚會發(fā)生糜爛、潰瘍,甚至會引起敗血癥的并發(fā)。因此,紅臀是由于臀部長期過于潮濕及尿便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0004]護臀膏的作用機理是,將膏體涂抹于嬰兒臀部后,當有排泄物排出后,多種油性成分起到隔離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細菌滋生,護臀霜中的殺菌成分便可發(fā)揮殺菌作用,減少皮膚感染,而一些舒緩成分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肌膚的不適。由于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排泄次數(shù)較多,臀部經(jīng)常會受到一些摩擦,因而護臀霜中有一定的滋潤作用也是比較好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并防護嬰兒紅屁股的藥膏,具體地說是一種嬰兒復(fù)方護臀膏,首先從根本上入手,通過柏脂、柏樹葉、柳葉、檸條籽、對葉散花、南五味子葉、南蛇藤葉、白茄根、蘆薈葉、薄荷葉配伍完全清除熱氣、除濕;其次,殺死和消除皮膚表皮下面的真菌,使紅屁股現(xiàn)象得到緩解和消除,從而使嬰兒達到康復(fù)的目的,并使用維生素E、蘆薈花、牡丹花增加其保濕效果,保護皮膚,同時也具有治療作用,使用過程中減少了皮膚的干燥、緊張感,而且刺激性小,嬰幼兒易于接受,因此應(yīng)用前景廣闊。
[0006]本發(fā)明所述嬰兒復(fù)方護臀膏,是由以下重量配份的原料制成:
柏脂1-10份、柏樹葉1-10份、柳葉1-10份、檸條籽1-10份、對葉散花1-10份、南五味子葉1-10份、南蛇藤葉1-10份、白茄根1-10份、蘆薈葉10-20份、薄荷葉1-10份、維生素E 50-60份、蘆薈花10-20份、牡丹花10-20份;
制備方法:
按配方比例取柏脂、柏樹葉、柳葉、檸條籽、對葉散花、南五味子葉、南蛇藤葉、白茄根、蘆薈葉、薄荷葉、蘆薈花、牡丹花加入5-10倍量的60-90%乙醇浸泡1-2小時,熱提取2次,每次1-2小時,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80-120目濾過,再經(jīng)截流分子量為5000-10000的超濾柱超濾,超濾液減壓濃縮相對密度為80°C時1.36的浸膏,加熱濃縮,30分鐘?45分鐘,提取活性成份,將濃縮液靜置成浸膏狀,藥糊繼續(xù)加熱濃縮至浸膏狀,靜置后加入維生素E攪拌均勻,再經(jīng)過冷藏、壓平、殺菌封裝工藝即成嬰兒復(fù)方護臀膏。
[0007]本發(fā)明所述嬰兒復(fù)方護臀膏,是由以下重量配份的原料制成:
柏脂2-8份、柏樹葉2-8份、柳葉2-8份、檸條籽2-8份、對葉散花2_8份、南五味子葉
2-8份、南蛇藤葉2-8份、白茄根2-8份、蘆薈葉12-18份、薄荷葉2_8份、維生素E52-58份、蘆薈花12-18份、牡丹花12-18份。
[0008]本發(fā)明所述嬰兒復(fù)方護臀膏,是由以下重量配份的原料制成:
柏脂5份、柏樹葉5份、柳葉5份、檸條籽5份、對葉散花5份、南五味子葉5份、南蛇藤葉5份、白茄根5份、蘆薈葉15份、薄荷葉5份、維生素E 55份、蘆薈花15份、牡丹花15份。
[0009]本發(fā)明所選用藥物的藥性及藥理分別為:
柏脂:
【性味】甘;性平
【功效】除溫清熱,解毒殺蟲
【主治】疥癬;癩瘡;禿瘡;黃水瘡;丹毒;贅疣
柏樹葉:
【性味】苦、澀,溫。
[0010]【功用】止血活血。治燒傷,嘔血,血痢,痔瘡,消炎和去腐生肌。
[0011]柳葉:
清熱解毒,解毒透疹,利尿通淋。治痧疹透發(fā)不暢,白濁,疔瘡癤腫,乳腺炎,甲狀腺腫,丹毒,燙傷,牙痛。
[0012]檸條籽:
【功用主治】止癢,殺蟲。
[0013]對葉散花:性味:平,澀,無毒。功用主治:祛風散寒,祛濕止癢。
[0014]南五味子葉:
①《福建民間草藥》:治癰疽背瘡,鮮葉一握和冬蜜搗勻外敷
②《浙江民間草藥》:治刀傷,搗爛涂敷。
[0015]南蛇藤葉:
【性味】苦;辛;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瘡瘍癤腫;皰疹;濕疹;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白爺根:
【性味】甘,寒。
[0016]【效用】活血,消腫,凍瘡,關(guān)節(jié)腫痛。
[0017]蘆薈花:
【性味】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肝熱,通便。用于便秘,小兒疳積,驚風;外治濕癬。
[0018]蘆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如是說性味與歸經(jīng):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與主治:清肝熱,通便;用于便秘,小兒疳積,驚風;外治濕癬?!侗静菥V目》如是說性味:苦,寒,無毒;主治:熱風煩悶,胸隔間熱氣,明目鎮(zhèn)心,小兒癲癇驚風,療五疳,殺三蟲及痔病瘡瘺,解巴豆毒。《中華本草》如是說集中草藥之大成的《中華本草》將蘆薈的保健功能概括為:(1)泄下,即潤腸通便;⑵調(diào)節(jié)人體免疫力;ω抗腫廇;⑷保護肝臟;(5)抗胃損傷;(6)抗菌;(7)修復(fù)組織損傷;(8)對皮膚的保護作用???,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與主治:泄下,即潤腸通便;調(diào)節(jié)人體免疫力;抗腫廇;保護肝臟;抗胃損傷;抗菌;修復(fù)組織損傷;對皮膚的保護作用。
[0019]薄荷: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辛;
【功用】抗刺激作用導(dǎo)致氣管產(chǎn)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殺菌的作用。
[0020]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fā)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處用可治神經(jīng)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光朋溫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節(jié)餐桌上的鮮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薄荷有極強的殺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預(yù)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氣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預(yù)防口臭。用薄荷茶霧蒸面,還有縮細毛孔的作用。拿泡過茶的葉片敷在眼睛上會感覺到清涼,能解除眼睛疲勞。據(jù)說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別稱,可用于治療眼疾。
[0021]牡丹花:
牡丹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將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貴的中草藥。其性微寒,味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jīng),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經(jīng)之作用,還有降低血壓、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養(yǎng)血和肝,散郁祛瘀、適用于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氣血活肺,容顏紅潤,改善月經(jīng)失調(diào),痛經(jīng),止虛汗,盜汗。
[0022]維生素E:
E族維生素油可有明顯的潤膚性,不刺激嬰兒的細嫩皮膚。
[0023]【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配方:
柏脂lmg、柏樹葉lmg、柳葉lmg、朽1條籽lmg、對葉散花lmg、南五味子葉lmg、南蛇藤葉lmg、白爺根lmg、蘆薈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