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健脾壯元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祖國中醫(yī)藥,尤其涉及一種用中草藥制成的用于治療和保健的健脾壯元袋。
在已知的技術(shù)產(chǎn)品中,已有多種醫(yī)療保健袋、中藥保健袋等,這些技術(shù)產(chǎn)品對人們的健康保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挖掘祖國中醫(yī)藥學(xué)寶庫,提供一種中醫(yī)綜合治本、標本兼治,以治療和預(yù)防保健并行的健脾壯元袋。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術(shù)措施實現(xiàn)的;一種健脾壯元袋、由外袋、內(nèi)袋和藥芯組成,其特殊之處是藥芯包括下列中藥組分麝香0.04-0.25% 西洋參0.5-2.0% 冬蟲夏草0.5-2.0%牛黃0.04-0.25% 玳瑁 0.5-2.0% 虎骨(豹骨代)0.04-0.5%紅參0.5-2.0%鹿茸 0.5-2.5% 肉桂0.5-3.0%艾葉 0.5-3.5%海馬0.5-2.0%黨參 1.5-3.5% 蛤蚧0.4-1.5%藏紅花0.1-1.0%白術(shù)1.5-3.5%甘草 0.5-2.0% 生地1.5-3.5%半夏 0.5-3.5%山楂0.5-2.5%六曲 0.5-3.0% 雞內(nèi)金 0.5-3.0%紫蘇 0.5-2.5%冬花1.0-3.0%益智仁0.5-2.5% 良姜0.5-2.0%仙茅 1.0-3.5%遠志0.5-2.0%雄蠶蛾0.5-3.5% 天麻0.5-2.5%獨活 1.0-3.0%羌活1.0-3.5%葛根 1.0-3.0% 柴胡1.0-3.5%黃芩 1.0-2.5%沉香0.5-2.5%乳香 0.5-2.5% 安息香 1.0-2.0%三七粉1.0-3.0%鐵棒錘 1.0-2.0%盤龍七1.0-2.0% 鐵燈臺 0.5-2.0%大九架1.0-2.0%鈕子七 1.0-2.5%血三七1.0-2.5% 白銀耳 1.0-3.0%豬牙皂1.0-2.0%料江石土1.0-4.5%浙貝母0.5-2.0% 杜仲1.0-3.0%川斷 1.0-3.0%枯礬1.0-2.5%茵陳 0.5-2.5% 梔子1.0-2.5%虎杖 1.0-3.0%香元1.0-2.0%地龍 1.0-2.5% 白毛根 1.0-3.0%草叩 1.0-2.0%血靈脂 1.0-3.5%蒲黃 1.0-3.5% 穿山甲 1.0-3.0%冰片 0.5-2.5%上述中藥組分總重量為百分之百。
另一特殊之處是藥芯結(jié)構(gòu)有兩層艾絨和一層中藥粉,層間有塑料薄膜和其上的緩釋孔,可以均衡藥物釋放量,增加藥物持久時間。
本發(fā)明的中醫(yī)藥理分析;針對本發(fā)明的目的,在藥芯的中藥組分篩選上,依據(jù)和挖掘祖國醫(yī)學(xué)的傳統(tǒng)理論。
其一是,“正氣內(nèi)存、邪不可干”,“元氣充沛、臟腑強盛”,臍下腎間元氣是“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jīng)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源”。因此應(yīng)選用增強人體抗病或免疫能力的藥物,促進增強體質(zhì)恢復(fù)正氣,抵御病菌病毒的入侵。
其二是,“外治之理即內(nèi)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nèi)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y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因此本發(fā)明雖為外治之藥,但運用的是內(nèi)治之理,施藥于外,起效于內(nèi),有針對性的通過“神闕穴”給藥,主通行三氣、經(jīng)歷于五臟六腑,扶正元氣,調(diào)治全身,增強體質(zhì)。
其三是,篩選藥物依據(jù)還在于“皮膚透入、經(jīng)絡(luò)傳導(dǎo)、粘膜吸收”,“切于皮膚、切于肉理、攝于透氣、融于滲液,外治之學(xué)與內(nèi)治之學(xué)并行,并能補內(nèi)治之不及”。藥物經(jīng)“神闕穴”和臍腎、臍肝部位或經(jīng)皮膚透入、粘膜吸收,或經(jīng)孔竅、腧穴、而循經(jīng)絡(luò)入臟腑,使臟腑氣血條達、經(jīng)絡(luò)疏通、陰陽平衡、強壯元氣,擴大了本發(fā)明的綜合治療和保健范圍,且作用迅速、效果顯著。
其四是,根據(jù)祖國醫(yī)學(xué)陰陽氣血、表里、寒熱虛實、臟腑辯證、異病同治、有病治病、無病先防的治療保健原則,因此藥物組分的篩選立足于治,也立足于保健預(yù)防。
其五是,運用中醫(yī)藥四氣五味、歸經(jīng)等藥性藥理篩選每味中藥,還運用“君、臣、佐、使”四個藥群組進行配伍,使藥群組內(nèi)各味藥及藥群組之間,互為提升與強化,互為補充與協(xié)調(diào),使本發(fā)明所篩選的中藥組分構(gòu)成了治療和保健預(yù)防功能完整的有機整體。其中;君藥群組包括;麝香、西洋參、冬蟲夏草、牛黃、玳瑁、虎骨(豹骨代)、紅參、鹿茸、肉桂、艾葉、海馬、黨參、蛤蚧、藏紅花、雄蠶蛾。臣藥群組包括;白術(shù)、甘草、生地、半夏、山楂、六曲、雞內(nèi)金、紫蘇、冬花、益智仁、良姜、仙茅、遠志、天麻、獨活、羌活、葛根、柴胡、黃芩。佐藥群組包括;三七粉、鐵棒錘、盤龍七、鐵燈臺、大九架、鈕子七、血三七、白銀耳、豬牙皂、浙貝母、杜仲、川斷、枯礬、茵陳、梔子、虎杖、香元、地龍、白毛根、血靈脂、蒲黃、穿山甲。使藥群組包括;沉香、安息香、乳香、草叩、料江石土、冰片。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根據(jù)以上分析和臨床實驗表明本發(fā)明可以綜合治本、標本兼治,其治療和保健預(yù)防并行,適用范圍寬功能強,可以調(diào)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增強免疫,補養(yǎng)精、氣、神,扶正祛邪,溫腎壯陽,善固下元,通三關(guān),壯五臟,滋陰潤肺,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活血化淤,芳香化濕,祛痰平喘,補虛瀉實,預(yù)防感冒和瘟疫,抗衰防老,延年益壽,且作用迅速,藥效持久,效果顯著。
附圖及
附圖是健脾壯元袋中的藥芯層間結(jié)構(gòu)剖面示意圖。
圖中藥芯的層間結(jié)構(gòu)為;在塑料薄膜1無孔的一端上是艾絨層I,其上是有緩釋孔2的塑料薄膜3,再上依次是艾絨層II、中藥粉層4,塑料薄膜1有緩釋孔5的一端折回蓋在最上層,外層由內(nèi)袋6包果,經(jīng)縫紉扎制成片狀。
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fā)明技術(shù)措施實施例1在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首先對所選的中藥材進行清理、清洗、除雜、炮制,粉碎、過篩、混合,成人型產(chǎn)品藥芯各中藥組分含量的重量百分比配料為麝香0.2% 西洋參 1.2% 冬蟲夏草1.2% 牛黃 0.1% 玳瑁 1.1%虎骨(豹骨代)0.2% 紅參1.1% 鹿茸1.4% 肉桂 1.6% 艾葉 2.2%海馬1.1% 黨參2.4% 蛤蚧1.1% 藏紅花0.6% 白術(shù) 2.4%甘草1.6% 生地2.6% 半夏2.2% 山楂 1.7% 六曲 1.7%雞內(nèi)金 1.6% 紫蘇1.9% 冬花1.9% 益智仁0.9% 良姜 0.9%仙茅2.4% 遠志1.5% 雄蠶蛾 1.9% 天麻 1.7% 獨活 1.9%羌活2.4% 葛根1.9% 柴胡2.4% 黃芩 1.7% 沉香 1.5%乳香1.6% 安息香 1.7% 三七粉 1.9% 鐵棒錘1.6% 盤龍七1.6%鐵燈臺 1.3% 大九架 1.4% 鈕子七 1.6% 血三七1.7% 白銀耳2.2%豬牙皂 1.5% 料江石土2.2% 浙貝母 1.1% 杜仲 2.2% 川斷 2.1%枯礬1.6% 茵陳 1.6% 梔子1.7% 虎杖 1.9% 香元 1.6%地龍1.5% 白毛根 1.7% 草叩1.3% 血靈脂2.2% 蒲黃 1.9%穿山甲 1.6% 冰片 1.5% 上述中藥組分總重量為百分之百。
實施例2在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首先對所選的中藥材進行清理、清洗、除雜、炮制、粉碎、過篩、混合,婦女專用型產(chǎn)品藥芯各中藥組分含量的重量百分比配料為麝香0.2% 西洋參 1.1% 冬蟲夏草1.1% 牛黃 0.1% 玳瑁 1.0%虎骨(豹骨代)0.2% 紅參1.0% 鹿茸1.3% 肉桂 1.7% 艾葉 2.6%海馬1.0% 黨參2.2% 蛤蚧1.0% 藏紅花0.7% 白術(shù) 3.0%甘草1.5% 生地3.0% 半夏2.0% 山楂 1.5% 六曲 1.6%雞內(nèi)金 1.4% 紫蘇1.8% 冬花1.8% 益智仁0.8% 良姜 0.8%仙茅2.2% 遠志1.4% 雄蠶蛾 1.8% 天麻 1.5% 獨活 1.8%羌活2.2% 葛根1.8% 柴胡2.6% 黃芩 2.1% 沉香 1.4%乳香1.5% 安息香 1.6% 三七粉 1.7% 鐵棒錘1.5% 盤龍七1.4%鐵燈臺 1.2% 大九架 1.3% 鈕子七 1.4% 血三七1.6% 白銀耳2.0%豬牙皂 1.4% 料江石土2.0% 浙貝母 1.0% 杜仲 2.6% 川斷 2.1%枯礬1.5% 茵陳1.5% 梔子1.6% 虎杖 1.8% 香元 1.7%地龍2.1% 白毛根 1.6% 草叩1.2% 血靈脂3.0% 蒲黃 3.0%穿山甲 2.1% 冰片1.4% 上述中藥組分總重量為百分之百。
實施例3實施例1和實施例2藥芯的結(jié)構(gòu)與生產(chǎn)過程相同。在塑料薄膜1無孔的一端上是艾絨層I,其上是有緩釋孔2的塑料薄膜3,再上依次是艾絨層II、中藥粉層4,塑料薄膜1有緩釋孔5的一端折回蓋在最上層,外層由內(nèi)袋6包果,經(jīng)縫紉扎制成片狀,即為藥芯,該藥芯置于健脾壯元袋中外加密封包裝即為成品。分成人型、婦女專用型、兒童型等,每個藥芯的重量為10-30克,兩層艾絨重量共為3-8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健脾壯元袋、由外袋、內(nèi)袋和藥芯組成,其特征是藥芯包括下列中藥組分麝香0.04-0.25% 西洋參0.5-2.0% 冬蟲夏草0.5-2.0%牛黃0.04-0.25% 玳瑁 0.5-2.0% 虎骨(豹骨代)0.04-0.5%紅參0.5-2.0%鹿茸 0.5-2.5% 肉桂 0.5-3.0% 艾葉 0.5-3.5%海馬0.5-2.0%黨參 1.5-3.5% 蛤蚧 0.4-1.5% 藏紅花0.1-1.0%白術(shù)1.5-3.5%甘草 0.5-2.0% 生地 1.5-3.5% 半夏 0.5-3.5%山楂0.5-2.5%六曲 0.5-3.0% 雞內(nèi)金0.5-3.0% 紫蘇 0.5-2.5%冬花1.0-3.0%益智仁0.5-2.5% 良姜 0.5-2.0% 仙茅 1.0-3.5%遠志0.5-2.0%雄蠶蛾0.5-3.5% 天麻 0.5-2.5% 獨活 1.0-3.0%羌活1.0-3.5%葛根 1.0-3.0% 柴胡 1.0-3.5% 黃芩 1.0-2.5%沉香0.5-2.5%乳香 0.5-2.5% 安息香1.0-2.0% 三七粉1.0-3.0%鐵棒錘 1.0-2.0%盤龍七1.0-2.0% 鐵燈臺0.5-2.0% 大九架1.0-2.0%鈕子七 1.0-2.5%血三七1.0-2.5% 白銀耳1.0-3.0% 豬牙皂1.0-2.0%料江石土1.0-4.5%浙貝母0.5-2.0% 杜仲 1.0-3.0% 川斷 1.0-3.0%枯礬1.0-2.5%茵陳 0.5-2.5% 梔子 1.0-2.5% 虎杖 1.0-3.0%香元1.0-2.0%地龍 1.0-2.5% 白毛根1.0-3.0% 草叩 1.0-2.0%血靈脂 1.0-3.5%蒲黃 1.0-3.5% 穿山甲1.0-3.0% 冰片 0.5-2.5%上述中藥組分總重量為百分之百。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健脾壯元袋,其特征是成人型藥芯各中藥組分重量百分比為麝香0.2% 西洋參 1.2% 冬蟲夏草1.2% 牛黃 0.1% 玳瑁 1.1%虎骨(豹骨代)0.2% 紅參1.1% 鹿茸1.4% 肉桂 1.6% 艾葉 2.2%海馬1.1% 黨參2.4% 蛤蚧1.1% 藏紅花0.6% 白術(shù) 2.4%甘草1.6% 生地2.6% 半夏2.2% 山楂 1.7% 六曲 1.7%雞內(nèi)金 1.6% 紫蘇1.9% 冬花1.9% 益智仁0.9% 良姜 0.9%仙茅2.4% 遠志1.5% 雄蠶蛾 1.9% 天麻 1.7% 獨活 1.9%羌活2.4% 葛根1.9% 柴胡2.4% 黃芩 1.7% 沉香 1.5%乳香1.6% 安息香 1.7% 三七粉 1.9% 鐵棒錘1.6% 盤龍七1.6%鐵燈臺 1.3% 大九架 1.4% 鈕子七 1.6% 血三七1.7% 白銀耳2.2%豬牙皂 1.5% 料江石土2.2% 浙貝母 1.1% 杜仲 2.2% 川斷 2.1%枯礬1.6% 茵陳1.6% 梔子1.7% 虎杖 1.9% 香元 1.6%地龍1.5% 白毛根 1.7% 草叩1.3% 血靈脂2.2% 蒲黃 1.9%穿山甲 1.6% 冰片1.5% 上述中藥組分總重量為百分之百。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健脾壯元袋,其特征是婦女專用型的藥芯各中藥組分重量百分比為麝香0.2% 西洋參 1.1% 冬蟲夏草1.1% 牛黃 0.1% 玳瑁 1.0%虎骨(豹骨代)0.2% 紅參1.0% 鹿茸1.3% 肉桂 1.7% 艾葉 2.6%海馬1.0% 黨參2.2% 蛤蚧1.0% 藏紅花0.7% 白術(shù) 3.0%甘草1.5% 生地3.0% 半夏2.0% 山楂 1.5% 六曲 1.6%雞內(nèi)金 1.4% 紫蘇1.8% 冬花1.8% 益智仁0.8% 良姜 0.8%仙茅2.2% 遠志1.4% 雄蠶蛾 1.8% 天麻 1.5% 獨活 1.8%羌活2.2% 葛根1.8% 柴胡2.6% 黃芩 2.1% 沉香 1.4%乳香1.5% 安息香 1.6% 三七粉 1.7% 鐵棒錘1.5% 盤龍七1.4%鐵燈臺 1.2% 大九架 1.3% 鈕子七 1.4% 血三七1.6% 白銀耳2.0%豬牙皂 1.4% 料江石土2.0% 浙貝母 1.0% 杜仲 2.6% 川斷 2.1%枯礬1.5% 茵陳1.5% 梔子1.6% 虎杖 1.8% 香元 1.7%地龍2.1% 白毛根 1.6% 草叩1.2% 血靈脂3.0% 蒲黃 3.0%穿山甲 2.1% 冰片1.4% 上述中藥組分總重量為百分之百。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健脾壯元袋,其特征是藥芯結(jié)構(gòu)為;在塑料薄膜1無孔的一端上是艾絨層I,其上是有緩釋孔2的塑料薄膜3,再上依次是艾絨層II、中藥粉層4,塑料薄膜1有緩釋孔5的一端折回蓋在最上層,外層由內(nèi)袋6包果,經(jīng)縫紉扎制成片狀,分成人型、婦女型、兒童型,藥芯的重量分別為10-30克,兩層艾絨重量共為3-8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祖國中醫(yī)藥,尤其涉及一種用中草藥制成的用于治療和保健的健脾壯元袋。其藥芯包括麝香,西洋參、冬蟲夏草、牛黃、玳瑁、虎骨(豹骨代),紅參、鹿茸、肉桂、艾葉、海馬、黨參、蛤蚧、藏紅花等六十二味中草藥制成。藥芯結(jié)構(gòu)有兩層艾絨和一層中藥粉,層間有塑料薄膜和其上的緩釋孔,可以均衡藥物釋放量,增加藥物持久時間。本發(fā)明可以綜合治本、標本兼治,其治療和保健預(yù)防并行,適用范圍寬功能強,且作用迅速,藥效持久,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61M37/00GK1178691SQ9710852
公開日1998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7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閻康會 申請人:閻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