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臨床醫(yī)學(xué)檢測
技術(shù)領(lǐng)域:
,具體涉及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超聲波入射到兩種不同媒質(zhì)的分界面上時,二者拮抗越大,穿過界面進入另一媒質(zhì)的聲能越少。如果讓超聲探頭與皮膚直接接觸,有空氣存在,所發(fā)超聲波根本無法到達并進入人體,故而通常會使用醫(yī)用超聲耦合劑,將其涂抹于探頭和皮膚表面之間,可以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使超聲波能夠順暢的傳播。對于醫(yī)用超聲耦合劑有幾項基本要求: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醫(yī)療用品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即在24h以內(nèi)接觸無細胞毒性,同時對皮膚無刺激、無致敏;2)使用安全無毒,對于成分的限定:必須排除羧甲基纖維素和石蠟油制品;以及含醇類僅限于丙二醇等無毒化合物。在超聲檢測過程中,由于超聲探頭與患者皮膚或或者黏膜進行直接接觸,帶菌量相對較多,且種類也比較繁雜,很可能帶來各種潛在的感染,因此相對于非抗菌型醫(yī)用超聲耦合劑,抗菌型醫(yī)用超聲耦合劑發(fā)展前景更好。目前,基于抗菌的活性成分的不同,可將醫(yī)用超聲耦合劑分為三類,即中藥型超聲耦合劑、有機小分子型超聲耦合劑和高分子型超聲耦合劑。其中中藥型超聲耦合劑由于其使用更安全、抗菌廣和抗過敏性佳而備受關(guān)注。然而,大部分的中藥提取物不溶于水,因此往往需要添加非水性溶劑和乳化劑,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會腐蝕超聲探頭和影響超聲診斷的準確度。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至少一種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4-9份、卡波姆2.2-7.5份、薄荷腦1.4-5份、賴氨酸0.6-2.5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1.5-3.2份、大茴香醛1.2-2.4份、茶螺烷0.8-2.1份、黃芩苷1.3-2.7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1.8-2.9份、三異丙醇胺0.6-2份、磷酸0.3-1.2份、甘油16-22份、蒸餾水38-50份。進一步的,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進一步的,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質(zhì)量比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進一步的,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提取步驟為:按重量份稱重各中藥原料,碎成粗粉顆粒,過20目篩,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時以上,藥液過濾濃縮成浸膏,將浸膏脫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進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4.5-8.6份、卡波姆2.4-7.6份、薄荷腦1.8-4.2份、賴氨酸0.8-2.3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1.7-3份、大茴香醛1.5-2.2份、茶螺烷1.1-2份、黃芩苷1.5-2.4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2.1-2.7份、三異丙醇胺0.8-1.7份、磷酸0.5-0.9份、甘油18-21份、蒸餾水40-47份。上述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加入1-4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24-48小時,再轉(zhuǎn)移至3-6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24-72小時,將兩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備用;s2.將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薄荷腦、賴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餾水中攪拌均勻;s3.將瓜爾膠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勻,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黃芩苷,研磨均勻;s4.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和步驟s2中的溶液依次緩慢加入步驟s3中,研磨均勻,然后加入三異丙醇胺,研磨均勻,即制得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進一步的,步驟s1中先浸泡時間為30小時,再浸泡時間為48小時。進一步的,步驟s2中攪拌速度為100-300轉(zhuǎn)/分鐘,攪拌時間為30-60分鐘。進一步的,步驟s4中所述緩慢加入時間控制在20-40分鐘。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醫(yī)用耦合劑對不同的菌種作用1min后,對細菌滅菌率高達97.4及以上,且對致病性真菌滅菌率高達95.8及以上,顯示對細菌和致病性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滅菌效果,抗菌廣,滅菌快。此外醫(yī)用耦合劑的超聲衰減值小,僅介于0.018-0.027db/(cm·mhz)的范圍內(nèi),并且無任何受刺激現(xiàn)象,不腐蝕和損傷探頭,室溫存放一年,各項性能指標幾乎無變化,穩(wěn)定性佳,同時遲發(fā)性超敏試驗物致敏性,各項性能指標良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4份、卡波姆2.2份、薄荷腦1.4份、賴氨酸0.6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1.5份、大茴香醛1.2份、茶螺烷0.8份、黃芩苷1.3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1.8份、三異丙醇胺0.6份、磷酸0.3份、甘油16份、蒸餾水38份。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質(zhì)量比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提取步驟為:按重量份稱重各中藥原料,碎成粗粉顆粒,過20目篩,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時以上,藥液過濾濃縮成浸膏,將浸膏脫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所述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加入1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24小時,再轉(zhuǎn)移至3-6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24小時,將兩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備用;s2.將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薄荷腦、賴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餾水中攪拌均勻,其攪拌速度為100轉(zhuǎn)/分鐘,攪拌時間為30分鐘;s3.將瓜爾膠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勻,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黃芩苷,研磨均勻;s4.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和步驟s2中的溶液依次緩慢加入(控制在20分鐘)步驟s3中,研磨均勻,然后加入三異丙醇胺,研磨均勻,即制得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實施例2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9份、卡波姆7.5份、薄荷腦5份、賴氨酸2.5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3.2份、大茴香醛2.4份、茶螺烷2.1份、黃芩苷2.7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2.9份、三異丙醇胺2份、磷酸1.2份、甘油22份、蒸餾水50份。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質(zhì)量比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提取步驟為:按重量份稱重各中藥原料,碎成粗粉顆粒,過20目篩,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時以上,藥液過濾濃縮成浸膏,將浸膏脫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所述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加入4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48小時,再轉(zhuǎn)移至6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72小時,將兩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備用;s2.將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薄荷腦、賴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餾水中攪拌均勻,其攪拌速度為300轉(zhuǎn)/分鐘,攪拌時間為60分鐘;s3.將瓜爾膠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勻,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黃芩苷,研磨均勻;s4.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和步驟s2中的溶液依次緩慢加入(控制在40分鐘)步驟s3中,研磨均勻,然后加入三異丙醇胺,研磨均勻,即制得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實施例3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4.5份、卡波姆2.4份、薄荷腦1.8份、賴氨酸0.8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1.7份、大茴香醛1.5份、茶螺烷1.1份、黃芩苷1.5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2.1份、三異丙醇胺0.8份、磷酸0.5份、甘油18份、蒸餾水40份。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質(zhì)量比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提取步驟為:按重量份稱重各中藥原料,碎成粗粉顆粒,過20目篩,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時以上,藥液過濾濃縮成浸膏,將浸膏脫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所述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加入3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36小時,再轉(zhuǎn)移至4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48小時,將兩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備用;s2.將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薄荷腦、賴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餾水中攪拌均勻,其攪拌速度為200轉(zhuǎn)/分鐘,攪拌時間為45分鐘;s3.將瓜爾膠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勻,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黃芩苷,研磨均勻;s4.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和步驟s2中的溶液依次緩慢加入(控制在30分鐘)步驟s3中,研磨均勻,然后加入三異丙醇胺,研磨均勻,即制得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實施例4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8.6份、卡波姆7.6份、薄荷腦4.2份、賴氨酸2.3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3份、大茴香醛2.2份、茶螺烷2份、黃芩苷2.4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2.7份、三異丙醇胺1.7份、磷酸0.9份、甘油21份、蒸餾水47份。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質(zhì)量比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提取步驟為:按重量份稱重各中藥原料,碎成粗粉顆粒,過20目篩,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時以上,藥液過濾濃縮成浸膏,將浸膏脫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所述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加入3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30小時,再轉(zhuǎn)移至5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40小時,將兩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備用;s2.將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薄荷腦、賴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餾水中攪拌均勻,其攪拌速度為250轉(zhuǎn)/分鐘,攪拌時間為50分鐘;s3.將瓜爾膠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勻,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黃芩苷,研磨均勻;s4.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和步驟s2中的溶液依次緩慢加入(控制在25分鐘)步驟s3中,研磨均勻,然后加入三異丙醇胺,研磨均勻,即制得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實施例5一種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瓜爾膠5.3份、卡波姆4.6份、薄荷腦2.8份、賴氨酸1.6份、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2.4份、大茴香醛1.9份、茶螺烷1.8份、黃芩苷1.6份、復(fù)合中藥提取物2.5份、三異丙醇胺1.3份、磷酸0.6份、甘油20份、蒸餾水42份。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為質(zhì)量比為1:1.3:1.8:0.4:1.2:2.7:1.3:0.9:1.6的川滇香薷、蕓香葉、蕎麥花、珊瑚姜、蒔蘿、羅勒、蛤蟆衣、狗尾巴草和半枝蓮。其中,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提取步驟為:按重量份稱重各中藥原料,碎成粗粉顆粒,過20目篩,然后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煎煮10小時以上,藥液過濾濃縮成浸膏,將浸膏脫水干燥制成植物提取物干粉。所述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加入4倍重量份的60wt.%乙醇中先浸泡30小時,再轉(zhuǎn)移至6倍重量份的40wt.%乙醇中再浸泡48小時,將兩次提取的上清液混合備用;s2.將三乙酯二胺四乙酸鉀、薄荷腦、賴氨酸和磷酸加入蒸餾水中攪拌均勻,其攪拌速度為200轉(zhuǎn)/分鐘,攪拌時間為50分鐘;s3.將瓜爾膠和卡波姆加入甘油和大茴香醛中充分研磨均勻,然后加入茶螺烷和黃芩苷,研磨均勻;s4.將復(fù)合中藥提取物和步驟s2中的溶液依次緩慢加入(控制在40分鐘)步驟s3中,研磨均勻,然后加入三異丙醇胺,研磨均勻,即制得中藥型醫(yī)用耦合劑。對比例1本對比例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之處為:不包含賴氨酸和大茴香醛,且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中不添加川滇香薷和蒔蘿。對比例2本對比例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之處為:不包含黃芩苷和薄荷腦,且所述復(fù)合中藥提取物的原料中不添加蕓香葉、蛤蟆衣和羅勒。性能測試下面為實施例1-5和對比例1、2所制備的產(chǎn)品的理化性能和滅菌性能(1ml待測耦合劑)進行測試,其測試結(jié)果詳見下表: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對比例1對比例2細菌滅菌率/%,1min97.498.298.498.999.183.281.5致病性真菌滅菌率/%,1min95.896.396.797.298.080.482.7超聲衰減值/db/(cm·mhz)0.0270.0250.0200.0220.0180.0380.036遲發(fā)性超敏試驗無致敏性無致敏性無致敏性無致敏性無致敏性無致敏性無致敏性由以上測試結(jié)果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醫(yī)用耦合劑對不同的菌種作用1min后,對細菌滅菌率高達97.4及以上,且對致病性真菌滅菌率高達95.8及以上,顯示對細菌和致病性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滅菌效果,抗菌廣,滅菌快。此外醫(yī)用耦合劑的超聲衰減值小,僅介于0.018-0.027db/(cm·mhz)的范圍內(nèi),并且無任何受刺激現(xiàn)象,不腐蝕和損傷探頭,室溫存放一年,各項性能指標幾乎無變化,穩(wěn)定性佳,同時遲發(fā)性超敏試驗物致敏性,各項性能指標良好。當(dāng)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