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及畜牧養(yǎng)殖業(y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動物一種剪子。
背景技術:
隨著畜牧養(yǎng)殖業(yè)的不斷擴大,群羊圈舍動物互咬尾巴問題日益突出,目前國內相近的一種剪子較多,傳統(tǒng)的外科手術斷尾或者閹割方法,尤其是去勢鉗。此類去勢鉗主要存在如下特征:去勢鉗類似于一把大鉗子,其構造包括把手、杠桿機構、鉗子部分;刃刀部分安裝在把手以及鉗子末端位置,容易造成動物尾巴或者陰囊外受傷出血,導致去勢鉗刃口和把手的杠桿機構出現卡死現象,需要人工手動操作;并且操作不方便,安全性能不好,容易感染,并且影響動物的厭食等癥狀,存在安全隱患。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輕便耐用、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安全隱患低、結構簡單、術后護理簡單的一種剪子。
本發(fā)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剪子,由1、上把手柄,2、上限位塊,3、上扭簧固定套,4、鉚釘一,5、固定套,6、金屬棍一,7、金屬棍二,8、下把手,9、鉚釘二,10、下扭簧固定套,11、下限位塊,12、扭簧,13、杠桿機構,14、鉚釘三,15、上下拉桿,16、鉚釘四,17、上把手柄護環(huán),18、鉚釘五,19、固定螺栓,20、金屬棍三,21、弧形凹槽和22、塑膠環(huán)組成,所述金屬棍一、金屬棍二、金屬棍三設在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的內側上中下方,并通過固定套5、鉚釘四、扭簧12、上扭簧固定套3、下扭簧固定套10和杠桿機構連接組成。
所述一種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金屬棍一、金屬棍二、金屬棍三20安裝在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的內側,并通過固定套5、鉚釘四、扭簧12、上扭簧固定套3、下扭簧固定套10和杠桿機構連接組成。
所述一種剪子,其特征在于:金屬輥一和金屬輥二分別安裝在不銹鋼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的內側,金屬輥三可隨固定套5、上扭簧固定套3和下扭簧套10前后移動,扭簧12通過固定螺栓19固定在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中間部分,扭簧12兩側的上限位塊2和下限位塊11與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固定連接。
所述一種剪子的塑膠環(huán)內直徑的使用范圍為2-5mm,使用厚度范圍為4--15mm。
所述一種剪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不銹鋼金屬棍上設置有杠桿機構13,杠桿機構13上有固定套5、上扭簧固定套3、下扭簧固定套10、并通過鉚釘三、鉚釘四、鉚釘五和上下拉桿15連接組成。
所述一種剪子,其特征在于:一種剪子設有三根不銹鋼金屬棍,金屬棍上的弧形凹槽20可將塑膠環(huán)22卡住張開,通過杠桿機構13可將一枚塑膠環(huán)22裝在彈力無血一種剪子上的三根金屬棍上,然后用力握住鉗子的上下把手,金屬棍在杠桿機構13的作用下張開,同時中間的扭簧12呈壓緊狀態(tài),使金屬棍產生收縮,即將塑膠環(huán)22撐成一個三角形,然后用手抓住動物尾巴或者陰囊,讓塑料環(huán)22達到尾巴三分之二處或者陰囊根部,確定塑膠環(huán)22到位后,搬動鉗子中間的杠桿機構13上的凸起,金屬撐腳相對于鉗子呈豎著運動,從而脫離塑膠環(huán)22。
所述一種剪子,其特征在于:塑膠環(huán)22在失去支撐后迅速回縮成原來的大小,緊緊扎住動物尾巴或者陰囊。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解決了使用傳統(tǒng)外科手術和普通去勢鉗工具的安全衛(wèi)生隱患,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簡單,安全性能好,術后護理簡單,輕松打開橡皮圈。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實現無血斷尾和去勢的效果,無需切除家畜的陰囊或尾巴,不會流血,從而降低了副作用,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獸醫(yī)手術器械,具有無痛、不流血、無感染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塑膠環(huán)的示意圖。
圖中:1、上把手柄,2、上限位塊,3、上扭簧固定套,4、鉚釘一,5、固定套,6、金屬棍一,7、金屬棍二,8、下把手,9、鉚釘二,10、下固定套,11、下限位塊,12、扭簧,13、杠桿機構,14、鉚釘三,15、上下拉桿,16、鉚釘四,17、上把手柄護環(huán),18、鉚釘五,19、固定螺栓,20、金屬棍三,21、弧形凹槽,22、塑膠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一種剪子,其特點:所述一種剪子,包括上把手柄1、上限位塊2、上扭簧固定套3、鉚釘一、固定套5、金屬棍一、金屬棍二、下把手柄8、鉚釘二9、下扭簧固定套10、下限位塊11、扭簧12、杠桿機構13、鉚釘三、上下拉桿15、鉚釘四、上把手柄護環(huán)17、鉚釘五、固定螺栓19、金屬棍三、弧形凹槽21、塑膠環(huán)22。不銹鋼金屬棍一、金屬棍二、金屬棍三設在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柄8的內側,并通過固定套5、鉚釘四、扭簧12、上扭簧固定套3、下扭簧固定套10和杠桿機構13連接組成。金屬輥一和金屬輥二分別安裝在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的內側,金屬輥三可隨固定套5、上扭簧固定套3和下扭簧固定套10前后移動,扭簧12通過固定螺栓19固定在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中間部分。扭簧12兩側的上限位塊2和下限位塊11等與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連接,三根金屬棍后方設置有杠桿機構13,杠桿機構13上設置有上下拉桿15、并通過鉚釘三、鉚釘四和鉚釘五18固定連接。不銹鋼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中間設置有杠桿機構13,杠桿機構13上有固定套5、上固定套3、下扭簧固定套10、通過鉚釘三、鉚釘四、鉚釘五和上下拉桿15連接組成。
工作時,通過杠桿機構13將一枚塑膠環(huán)22裝在彈力無血一種剪子上的金屬棍一、金屬輥二和金屬棍三上,然后用力握住不銹鋼鉗子的上把手柄1和下把手8,三根金屬輥在杠桿機構13的作用下張開,同時中間的扭簧12呈壓緊狀態(tài),使金屬輥三產生收縮,即將塑膠環(huán)22撐成一個三角形,然后用手抓住動物尾巴或者陰囊,讓塑膠環(huán)22達到尾巴或者陰囊根部,確定塑膠環(huán)到位后,搬動鉗子中間的杠桿機構13上的凸起部分,金屬撐腳相對于鉗子呈豎直運動,從而脫離塑膠環(huán)22,塑膠環(huán)22在失去支撐后迅速回縮成原來的大小,緊緊扎住動物三分之二處的尾巴或者陰囊根部,從而完成仔豬羊羔的斷尾或者閹割,實現了畜牧養(yǎng)殖業(yè)的機械實用化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