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按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綠色有氧抗疲勞搖椅及按摩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由于人們長期處于高負荷的工作中,所以經(jīng)常性伴有肌肉酸痛等身體問題,現(xiàn)今市場上的搖椅/逍遙椅等只能提供人們舒適的休息放松,卻不能隨時的針對現(xiàn)今人們的身體問題起到治療作用,因此傳統(tǒng)的搖椅/逍遙椅等仍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綠色有氧抗疲勞搖椅及按摩方法,可實現(xiàn)人們在坐搖椅休息的同時享受不帶電按摩帶來的舒適感,并且使任意使用者都可以輕松加壓,以緩解工作,學習時帶來的肌肉酸痛等身體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綠色有氧抗疲勞搖椅,包括帶有扶手以及弧形搖桿的搖椅本體,還包括:
按摩氣墊2,設置于搖椅本體的扶手以及椅腿位置,用于對手臂和腿部進行按摩;
充氣泵1,設置于搖椅本體的弧形搖桿前后受力位置,在搖椅搖動時受力為按摩氣墊2充氣;
重物3,設置于搖椅本體的腳踏處兩側,充氣泵1的上方,用于通過重力作用給充氣泵1加壓。
所述按摩氣墊2成筒狀,內(nèi)部有圓形突起。
所述按摩氣墊2上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其壓力大小的可調節(jié)氣孔4。
所述充氣泵1為按壓式充氣泵,包括充氣泵一1-a、充氣泵二1-b、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充氣泵一1-a和充氣泵二1-b位于腳踏處兩側,下方位置,在搖椅向前搖擺時通過兩側重物3向下滾動按壓實現(xiàn)充氣,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位于靠背位置,在搖椅向后搖擺時通過使用者背部按壓實現(xiàn)充氣。
所述按摩氣墊2包括按摩氣墊一2-a、按摩氣墊二2-b、按摩氣墊三2-c和按摩氣墊四2-d,其中,按摩氣墊一2-a和按摩氣墊二2-b設置在扶手位置,分別與充氣泵一1-a和充氣泵二1-b連接;按摩氣墊三2-c和按摩氣墊四2-d設置在椅腿位置,分別與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連接。
所述重物3包括位于腳踏處兩側上方位置的重物一3-a和重物二3-b,重物一3-a位于充氣泵一1-a正上方,重物二3-b位于充氣泵二1-b正上方,搖椅向前搖擺時,重物一3-a、重物二3-b從圓弧軌道上滑下按壓充氣泵一1-a、充氣泵二1-b為其充氣。
所述搖椅的底腳為弧形結構,例如弧形板或者弧形鋼管,均為常規(guī)的底腳形式。所述充氣泵1可有多個,分別設置在弧形搖桿的下部受力點位置,搖椅前后搖擺時,弧形搖桿對充氣泵1施加壓力進行充氣。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利用所述綠色有氧抗疲勞搖椅的按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按摩前將充氣泵1固定在搖椅的腳踏處兩側向下處和后背處;
步驟二:人躺在搖椅上并將胳膊、腿放入按摩氣墊2內(nèi)部,通過在搖的過程中按壓充氣泵1,達到給按摩氣墊2充氣的效果;
步驟三:在按摩過程中可調節(jié)氣孔放氣,以調節(jié)按摩氣墊2的壓力大小,提高舒適度。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可以讓使用者在搖椅上休息的同時享受無需供電的局部按摩,并且使任意使用者都可以輕松加壓,既省電又可以緩解工作,學習時帶來的肌肉酸痛等身體問題,一舉兩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總體硬件連接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充氣連接硬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搖椅的底腳為弧形結構,例如弧形板或者弧形鋼管,均為常規(guī)的底腳形式。本發(fā)明綠色有氧抗疲勞搖椅,包括:
按摩氣墊2,設置于扶手以及椅腿位置,用于對手臂和腿部進行按摩;如圖2所示,按摩氣墊2成桶狀,可將胳膊,腿放入其中,內(nèi)部有圓形突起,起到按摩作用。按摩氣墊2上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其壓力大小的可調節(jié)氣孔4,可隨時放氣以調節(jié)按摩氣墊2的壓力,提高舒適度。
充氣泵1,設置于前后受力位置,在搖椅搖動時受力為按摩氣墊2充氣。
重物3,設置于搖椅本體的腳踏處兩側,充氣泵1的上方,用于通過重力作用給充氣泵1加壓。
其中,充氣泵1均為按壓式充氣泵1,包括充氣泵一1-a、充氣泵二1-b、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重物3包括位于腳踏處兩側上方位置的重物一3-a和重物二3-b,重物一3-a位于充氣泵一1-a正上方,重物二3-b位于充氣泵二1-b正上方,搖椅向前搖擺時,重物一3-a、重物二3-b從圓弧軌道上滑下按壓充氣泵一1-a、充氣泵二1-b為其充氣。充氣泵一1-a和充氣泵二1-b位于腳踏處兩側向下位置,在搖椅向前搖擺時通過兩側重物一3-a,重物二3-b向下滾動按壓實現(xiàn)充氣,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位于靠背位置,在搖椅向后搖擺時通過使用者背部按壓實現(xiàn)充氣。
按摩氣墊2包括按摩氣墊一2-a、按摩氣墊二2-b、按摩氣墊三2-c和按摩氣墊四2-d,其中,按摩氣墊一2-a和按摩氣墊二2-b設置在扶手位置,分別與充氣泵一1-a和充氣泵二1-b連接;按摩氣墊三2-c和按摩氣墊四2-d設置在椅腿位置,分別與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連接。
基于上述結構,按摩實施方法如下:
步驟一:在使用前先調節(jié)充氣泵一1-a、充氣泵二1-b、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的位置,使其分別位于搖椅腳踏處兩側向下位置和背部的舒適位置,并使其受力均勻;
步驟二:在使用中,使用者平躺在搖椅上并將手臂和腿放入按摩氣墊一2-a、按摩氣墊二2-b、按摩氣墊三2-c和按摩氣墊四2-d中;
步驟三:使用者開始前后搖擺;
步驟四:在搖擺過程中,向前搖擺時充氣泵一1-a和充氣泵二1-b通過兩側重物一3-a,重物二3-b向下滾動按壓開始給按摩氣墊一2-a和按摩氣墊二2-b充氣,在向后搖擺時充氣泵三1-c和充氣泵四1-d通過使用者背部按壓開始給按摩氣墊三2-c和按摩氣墊四2-d充氣。當氣體逐漸充盈,按摩氣墊2開始接觸皮膚時起到按摩效果;
步驟五:當按摩氣墊2氣壓達到一定成度或使用者感覺壓力過大時可打開可調節(jié)氣孔4給氣墊放氣。
通過上述實施例的具體方案可以認識到,該系統(tǒng)及方法可以讓使用者在搖椅上休息的同時享受無需供電的局部按摩,并且使任意使用者都可以輕松加壓,既省電又可以緩解工作,學習時帶來的肌肉酸痛等身體問題,一舉兩得。
最后需要說明:
1、充氣泵1的數(shù)量和位置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調整,只要滿足其便于受力即可,例如,可分別設置在弧形板或弧形管結構的下部前后兩端受力點位置,搖椅前后搖擺時,弧形結構對充氣泵1施加壓力進行充氣。
2、按摩氣墊2所處位置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特征,非對其限制,實際設計應用中可根據(jù)實際需求調節(jié)按摩氣墊2位置,達到按摩效果。
3、重物3的質量、形狀可進行隨意調節(jié),目的只為于使使用者可以輕松給充氣泵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