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藥物制劑領域,特別涉及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
背景技術:
慢性腹瀉為常見病、多發(fā)病,中醫(yī)稱之為泄瀉,病程長而纏綿難愈,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稀溏或如水樣,或有粘液,腸鳴腹痛,但無里急后重為特征。有的病程多年,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之腹瀉為頑固性腹瀉。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病癥,包括慢性結腸炎、慢性痢疾、胃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癥及飲食生冷、葷腥油膩、感受風寒、過敏、精神緊張等引起腸胃疾病。常見癥狀有腹瀉、大便急迫、腹瀉稀便及衡水樣便,或夾粘胨,日行數(shù)次或十數(shù)次,病程達3個月以上。
雖然也有一些治療慢性腹瀉之中成藥及西藥,但由于效果不明顯,或只有近期效果而無遠期及根本療效,長期服用增加肝腎負擔,有毒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中醫(yī)認為,“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辈《嘁蚋惺芡庑?,如濕熱、暑濕、寒濕之邪;情志所傷,憂思郁怒導致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而成泄瀉;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或進食不潔腐敗之物。《內經》中關于本證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溏泄”、“鶩泄”等記載,并對其病因病機等有較全面論述。
《醫(yī)宗必讀》為本病治療設有九法,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泄瀉的治法,是泄瀉治療學上的里程碑。辨證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寒濕暑熱之邪均可引起泄瀉,其中以濕邪最為多見。有“無濕不成瀉”之說。
(2)飲食所傷:飲食不節(jié)或過食肥甘,致使宿食內停,滯礙腸胃,影響脾胃之運化;或多食生冷,誤食不潔之物,則損傷脾胃,致使水谷精微不能輸布,水濕內停,而發(fā)生泄瀉。
(3)情志失調:素體脾胃虛弱,復因情志影響,憂思惱怒則傷脾,致使脾胃氣機失調;惱怒傷肝,肝氣郁結,橫逆犯脾,脾傷則運化失常而成泄瀉。
(4)脾胃虛弱:脾陽不振則運化功能減弱,不能腐熟水谷運化精微,以至水谷停滯,并入大腸而泄瀉。
(5)腎陽虛衰:泄瀉日久不愈,損傷腎陽,腎陽受損又可影響脾陽之不足,致成脾腎陽虛,則泄瀉纏綿不止。
治瀉九法: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
本發(fā)明基于以上辨證認知,兼顧各種類型,搭配組方,經過臨床驗證,對各種類型的腹痛、腹瀉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對于慢性腹痛、腹瀉效果尤為顯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該藥物膠囊能顯著降低慢性腹瀉的發(fā)生及進展,具有改善腸道內環(huán)境,促進腸粘膜修復再生,抗御有害微生物的侵襲及腸道對水份的吸收和改善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健脾益腎,扶正固本,標本兼治的作用。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60-80g、蒼術60-80g、干姜60-80g、茯苓60-90g、炙甘草30-40g、防風60-80g、陳皮60-70g、白芍50-70g、肉蔻50-70g、吳萸30-40g、補骨脂60-75g、白芷50-70g、生苡仁180-240g、蘇梗50-80g、藿香50-80g、芡實米60-100g、炒山藥60-80g、五味子60-8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4-6倍量水浸泡1-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1.5-2.5倍量水煎煮0.5-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進一步,粘合劑為95%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填充劑為蔗糖、磷酸二氫鈣、淀粉、海藻多糖、殼寡糖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進一步,所述潤滑劑為滑石粉、硬脂酸富馬酸鈉、硬脂酸鋅、硬脂酸鎂、二氧化硅、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55℃。
本發(fā)明所述原料藥的來源如下。
蒼術:為菊科植物茅蒼術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摘去須根。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蹙,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澀。
白術:別名桴薊,于術,冬白術,淅術,楊桴,吳術,片術、蒼術等,屬于菊科、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氣候,以根莖入藥,具有多項藥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等山區(qū)濕地。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夺t(y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安胎。”
干姜: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冬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趁鮮切片曬干或低溫干燥者稱為“干姜片”。
茯苓: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shù)次至現(xiàn)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炙甘草: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稱炮制,就是將蜂蜜置鍋中煉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勻,3~5min出鍋,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即可。炙甘草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層環(huán)明顯,射線放射狀。炙甘草湯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脈治療功效。
防風:別名銅蕓、回云、回草、百枝、百種。是一種藥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涼爽氣候,耐寒,耐干旱,主產于河北、黑龍江、四川、內蒙古等地。防風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溫。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采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
白芍:也稱白花芍藥,是芍藥科芍藥屬植物。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馳名中外,其稱白花芍藥。其根可入藥。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植。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肉蔻:常綠喬木。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全緣,葉面暗綠色??偁罨ㄐ?,腋生,花單性,異株,花冠黃白色。果實梨形,淡黃色或橙黃色,成熟時縱裂成兩瓣,露出緋紅色的假種皮,稱為“豆蔻瓣”(mace),內含種子1枚,稱“肉豆蔻”。種皮紅褐色,木質堅硬。肉豆蔻所含揮發(fā)油,少量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及胃腸蠕動,而有開胃和促進食欲,消脹止痛的功效;但大量服用則有抑制作用,且有較顯著的麻醉作用;揮發(fā)油中的萜類成分對細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肉豆蔻醚對正常人有致幻、抗炎作用;肉豆蔻及肉豆蔻醚能增強色胺的作用,體內外試驗均對單胺氧化酶有中度的抑制作用。肉豆蔻對mca和dmba誘發(fā)的小鼠子宮癌及皮膚乳頭狀瘤有抑制作用。
吳萸: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10m。樹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細小圓形的皮孔;幼技、葉軸及花軸均被銹色絨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對生,連葉柄長20-40cm;葉柄長4-8cm,小葉柄長2-5mm;小葉5-9,橢圓形至卵形,長5.5-15cm,寬3-7cm,先端驟狹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廣楔形或圓形,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鈍鋸齒,側脈不明顯,兩面均被淡黃褐色長柔毛,脈上尤多,有明顯的油點,厚紙質或紙質。雌雄異株,聚傘圓錐花序,頂生;花軸粗壯,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花軸基部有小葉片狀的狹小對生苞片2枚;萼片5,廣卵形,長約1-2mm,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長4-6mm;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極小的花盤上,花藥基著,橢圓形,花絲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鱗片狀,子房上位,長圓形,心皮5,花后增寬成扁圓形,有粗大的腺點,花柱粗短,柱頭先端4-5錢裂。果實扁球形,成熟時裂開成5個果瓣,呈蓇葖果狀,紫紅色,表面有粗大油腺點,每分果有種子1個,黑色,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9-10月?!侗静萁浖ⅰ罚恨崬橹埂旱?、消石、白堊。畏紫石英。配黃連:清肝和胃;配黨參:溫中補氣;配五味子:溫斂固澀;配當歸:溫經治血,調經止痛;配木瓜:和胃化濕,溫中止痛。
補骨脂:又名:破故紙,婆固脂,胡韭子。屬薔薇目,豆科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50cm。葉為單葉,長7-8mm;葉柄長2-4.5cm,葉寬卵形,花序腋生,有花10-30朵,花冠黃色或藍色,花瓣明顯具瓣柄,旗瓣倒卵形,莢果卵形,花、果期7-10月。
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莖基部徑2-5厘米,基生葉一回羽狀分裂,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
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赤白帶下、痛癤腫毒等癥,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區(qū)有栽培,多自產自銷,少數(shù)調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和山谷草地。白芷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體外試驗對11種菌株有抗菌作用;歐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對人型結核桿菌h37rv的米ic為100米cg/米l。水浸劑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上行頭目,下抵腸胃,中達肢體,遍通肌膚以至毛竅,而利泄邪氣。如頭風頭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腳弱痿痹;如瘡潰糜爛,排膿長肉;如兩目作障,痛癢赤澀;如女人血閉,陰腫漏帶;如小兒痘瘡,行漿作癢,白芷皆能治之。第性味辛散,如頭痛、麻痹、眼目、漏帶、癰瘍諸癥,不因于風濕寒邪,而因于陰虛氣弱及陰虛火熾者,俱禁用之。
生苡仁: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由吸附膽鹽(負責消化脂肪),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脂肪、降血糖??梢源龠M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并可幫助排便,所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苡仁內含的薏苡脂有阻止癌細胞生長及傷害作用。
蘇梗:是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莖。含揮發(fā)油,其中主要為紫蘇醛、左旋檸檬稀及少量a-蒎烯等。蘇葉煎劑有緩和的解熱作用;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的作用;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本品水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藿香:藿香有殺菌功能,口含一葉可除口臭,預防傳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劑。
芡實米:別名雞頭米、雞頭蓮、刺蓮等。是我國較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地。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fā)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癥發(fā)生的機會。
炒山藥: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山藥含有可溶性纖維,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控制飯后血糖升高。還能助消化、降血糖。用于糖尿病脾虛泄瀉,小便頻數(shù)。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或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后者習稱“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果梗及雜質。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古醫(y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實驗動物谷丙轉氨酶升高.γ-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具抗肝損傷作用。五味子素有廣泛的中樞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點。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協(xié)同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睡眠作用,對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興奮,對抗咖啡因、煙堿引起的小鼠驚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隨劑量的增加而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10mg/kg腹腔注射對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興奮;60-120mg/kg腹腔注射明顯延長小鼠巴比妥鈉及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對抗電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驚厥。五味子素有廣泛的中樞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點。五味子有強心作用,其水浸液及稀醇浸液,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血管張力。煎劑離體實驗對大鼠心肌細胞膜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的中藥采用提取物,服用劑量小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在患者長期服藥過程中,不良反應少,同時,劑型為膠囊劑,中藥成分提取效果好,明顯提高了患者服藥的耐受性。
2、本藥品針對頑固性腹瀉(又稱為慢性腹瀉)的脾腎陽虛、肝氣乘脾,寒濕內阻、下注大腸的病機而設。肝腎陽虛,寒從中生,脾運失鍵則用蒼術、白術、干姜、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溫陽散寒,補火暖脾;濕阻氣機,中焦不運,脘腹脹滿,則用蘇梗、藿香、白芷、生苡仁、茯苓、蒼術、白術、陳皮,燥濕健脾,理氣除滿;脾胃氣虛,肝木橫侮,腸鳴腹痛,則用白芍、吳茱萸、防風、炙甘草,疏肝理氣,緩急止痛;五味子、芡實米、炒山藥,則補脾澀腸。炙甘草和諸藥性,使君臣佐使諸藥配伍,互為輔助,各味藥協(xié)同起效,強化脾腎肝功能,平衡體內氣血陰陽,保障氣體正常升降疏通運行,使正氣存內,邪有去路,起到健脾和胃,止瀉固腸的作用,而且簡便易行,費用低,無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小。
3、本發(fā)明為中藥制劑,不但抗?jié)裥詮姡翌w粒流動性好,易于填充,裝量差異準確,崩解快,溶出度好,生物利用度高。與各類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相比,其特征是見效快、無毒副作用,且能調節(jié)人體神經系統(tǒng)功能,調整機體失調,增加機體免疫力,對陽虛體質及氣血兩虛患者均有顯著療效,副作用小。
4.本藥劑從慢性腹瀉的病機出發(fā),調節(jié)肝脾腎三臟的虛實寒熱錯雜,綜合痛瀉藥方、腎著湯、四神丸多方化裁加減,中藥制劑具有見效快、標本兼治、兼顧調理、不易復發(fā)的效果,尤其對于慢性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的治療,有很顯著的調理治療作用,治愈后不復發(fā),患者的消化功能變強,可解決患者病程長且纏綿難愈,大便次數(shù)多且大便稀溏或如水樣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60g、蒼術60g、干姜60g、茯苓60g、炙甘草30g、防風60g、陳皮60g、白芍50g、肉蔻50g、吳萸30g、補骨脂60g、白芷50g、生苡仁180g、蘇梗50g、藿香50g、芡實米60g、炒山藥60g、五味子6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4倍量水浸泡1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1.5倍量水煎煮0.5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95%乙醇。
填充劑為蔗糖。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滑石粉。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
實施例2。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80g、蒼術80g、干姜80g、茯苓90g、炙甘草40g、防風80g、陳皮70g、白芍70g、肉蔻70g、吳萸40g、補骨脂75g、白芷70g、生苡仁240g、蘇梗80g、藿香80g、芡實米100g、炒山藥80g、五味子8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6倍量水浸泡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2.5倍量水煎煮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選自聚乙烯吡咯烷酮。
填充劑為磷酸二氫鈣。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富馬酸鈉。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5℃。
實施例3。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75g、蒼術75g、干姜75g、茯苓75g、炙甘草35g、防風75g、陳皮65g、白芍65g、肉蔻60g、吳萸35g、補骨脂70g、白芷65g、生苡仁200g、蘇梗65g、藿香65g、芡實米85g、炒山藥70g、五味子7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5倍量水浸泡1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2倍量水煎煮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
填充劑為淀粉。
崩解劑為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鋅。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2℃。
實施例4。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65g、蒼術70g、干姜65g、茯苓68g、炙甘草35g、防風70g、陳皮62g、白芍58g、肉蔻60g、吳萸32g、補骨脂72g、白芷55g、生苡仁190g、蘇梗70g、藿香75g、芡實米85g、炒山藥75g、五味子75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4倍量水浸泡1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2倍量水煎煮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填充劑為海藻多糖。
崩解劑為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二氧化硅。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5℃。
實施例5。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60-80g、蒼術60-80g、干姜60-80g、茯苓60-90g、炙甘草30-40g、防風60-80g、陳皮60-70g、白芍50-70g、肉蔻50-70g、吳萸30-40g、補骨脂60-75g、白芷50-70g、生苡仁180-240g、蘇梗50-80g、藿香50-80g、芡實米60-100g、炒山藥60-80g、五味子60-8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4-6倍量水浸泡1-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1.5-2.5倍量水煎煮0.5-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95%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種。
填充劑為蔗糖、磷酸二氫鈣、淀粉、海藻多糖、殼寡糖中的一種或幾種。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種。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滑石粉、硬脂酸富馬酸鈉、硬脂酸鋅、硬脂酸鎂、二氧化硅、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55℃。
實施例6。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75g、蒼術72g、干姜75g、茯苓85g、炙甘草35g、防風72g、陳皮68g、白芍65g、肉蔻65g、吳萸38g、補骨脂60g、白芷68g、生苡仁235g、蘇梗78g、藿香76g、芡實米90g、炒山藥75g、五味子75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6倍量水浸泡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2.5倍量水煎煮0.5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95%乙醇、。
填充劑為殼寡糖。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聚乙二醇6000。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
實施例7。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60g、蒼術80g、干姜60g、茯苓90g、炙甘草30g、防風80g、陳皮60g、白芍50g、肉蔻70g、吳萸40g、補骨脂60g、白芷50g、生苡仁240g、蘇梗80g、藿香50g、芡實米100g、炒山藥60g、五味子8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6倍量水浸泡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1.5倍量水煎煮0.5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95%乙醇。
填充劑為蔗糖。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滑石粉。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
實施例8。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60-80g、蒼術60-80g、干姜60-80g、茯苓60-90g、炙甘草30-40g、防風60-80g、陳皮60-70g、白芍50-70g、肉蔻50-70g、吳萸30-40g、補骨脂60-75g、白芷50-70g、生苡仁180-240g、蘇梗50-80g、藿香50-80g、芡實米60-100g、炒山藥60-80g、五味子60-8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4-6倍量水浸泡1-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1.5-2.5倍量水煎煮0.5-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95%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種。
填充劑為蔗糖、磷酸二氫鈣、淀粉、海藻多糖、殼寡糖中的一種或幾種。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種。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滑石粉、硬脂酸富馬酸鈉、硬脂酸鋅、硬脂酸鎂、二氧化硅、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55℃。
實施例9。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80g、蒼術80g、干姜65g、茯苓85g、炙甘草35g、防風60g、陳皮60-70、白芍50g、肉蔻70g、吳萸35g、補骨脂75g、白芷50-0g、生苡仁220g、蘇梗75g、藿香70g、芡實米85g、炒山藥75g、五味子7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4倍量水浸泡1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2.5倍量水煎煮1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
填充劑為殼寡糖。
崩解劑為交聯(lián)聚乙烯吡咯烷酮。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二氧化硅。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5℃。
實施例10。預防并治療慢性腹瀉的藥物膠囊,由主藥組分和膠囊輔料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藥組分由白術、蒼術、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生苡仁、蘇梗、藿香、芡實米、炒山藥、五味子的提取物組成。
以每一千粒膠囊計,該藥物膠囊各主藥組分的用量分別為:白術80g、蒼術80g、干姜60g、茯苓60g、炙甘草30g、防風60g、陳皮70g、白芍50g、肉蔻70g、吳萸30g、補骨脂75g、白芷50g、生苡仁240g、蘇梗50g、藿香80g、芡實米60g、炒山藥80g、五味子60g。
主藥組分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
步驟1:將白術、蒼術、生苡仁、炒山藥、芡實米研成細粉,過篩,備用;
步驟2:取干姜、茯苓、炙甘草、防風、陳皮、白芍、肉蔻、吳萸、補骨脂、白芷、蘇梗、藿香、五味子,加5倍量水浸泡1.5小時,第一煎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煎1.5小時,潷出藥汁備用;第二煎加1.5倍量水煎煮0.5小時,潷出藥液與第一煎汁合并、過濾制得濾液;
步驟3:將步驟1制得的粉末與步驟2制得的濾液混合,熬成糊狀物;
步驟4:將步驟3制得的糊狀物低溫烘干,粉碎,制得粉末。
膠囊輔料包括粘合劑、填充劑、崩解劑、吸濕劑、潤滑劑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所述填充劑為紅薯淀粉。
主藥組分制備完成后加入膠囊輔料混合攪拌,干燥,裝入膠囊,即制得藥物膠囊。
粘合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填充劑為淀粉。
崩解劑為羧甲基淀粉鈉。
吸濕劑采用微粉硅膠。
所述潤滑劑為滑石粉。
所述低溫烘干的溫度控制在50℃。
試驗例。本發(fā)明中藥對慢性腹瀉的防治效果,臨床選擇172例作為觀察對象,并隨機分為治療組136例。治療組腹痛46例,發(fā)燒21例,嘔吐14例,稀水樣便49例,粘液便56例,均是采用其它中西藥無明顯療效者。服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腹瀉的膠囊,每日3次,每次6粒,30天為1療程,一般1-3個療程,必要時加服1-2個療程。
服用方法:對觀察對象口服實施例的口服液,每日三次,一次一劑200ml,3天為一療程,觀察期6天,共兩個療程。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療效評定標準如下:
1、治愈:大便正常,腹痛腸鳴和發(fā)熱等其他癥狀消失,臨床檢驗正常。
2、好轉: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腹痛腸鳴和發(fā)熱等其他癥狀改善。
3、未愈:癥狀未見改善。
治療效果:治愈的有95例,好轉的有36例,未愈的5例,總有效率96.3%,并且在觀察期間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毒副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