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機芯,尤其涉及一種升降按摩機芯。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壓力的日益增加,按摩座椅作為一個很好的減壓舒緩身心的工具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按摩座椅的體積比較大,因此很多家庭選擇用按摩座椅替代傳統(tǒng)的沙發(fā)使用。但是按摩座椅的靠背處具有外凸的按摩頭,因此作為普通座椅使用時,按摩頭與人體背部頂?shù)?,會讓使用者很不舒服,因此按摩座椅座椅作為沙發(fā)使用時的舒適度相較于傳統(tǒng)沙發(f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升降按摩機芯,按摩機構沿著垂直于按摩機構所在平面升高或降低,從而使得按摩機構無論在升高或降低時,始終位于按摩位置所在的豎直平面內(nèi)。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上述升降按摩機芯的按摩座椅。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升降按摩機芯,包括:按摩機構、驅動機構和垂直升降機構;
所述垂直升降機構的一端與驅動機構連動設置,另一端與按摩機構連動設置;所述垂直升降機構驅動按摩機構沿著垂直于按摩機構所在平面的方向升高或降低;
所述按摩機構升高至高位時,為按摩狀態(tài);所述按摩機構降低至低位時,為隱藏收納狀態(tài)。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一驅動電機,其輸出轉軸通過一減速機構驅動一轉軸轉動;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偏心輪。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偏心輪在偏心位置設置第一插柱,第一連桿的一端通過該第一插柱與偏心輪連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還包括一框體,所述框體具有一容置腔,該容置腔的內(nèi)壁兩側分別設有一沿著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滑槽;第一滑塊置于該第一滑槽內(nèi)并與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鉸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垂直升降機構包括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其在中部相互鉸接組成剪叉機構。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與第一滑塊鉸接;第三連桿的一端與框體的內(nèi)壁鉸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按摩機構的側面設有一沿著水平方向設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nèi)設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設有一第二插柱,其穿過第二滑槽后暴露于按摩機構的側面。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按摩機構的側面在第二滑槽外還設有第三插柱。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柱與第三連桿的另一端鉸接,第三插柱與第二連桿的另一端鉸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按摩座椅,按摩座椅的靠背處裝配了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升降按摩機芯;
所述升降按摩機芯升高至高位時,按摩機構的按摩頭外凸于靠背的表面;所述升降按摩機芯降低至低位時,按摩機構的按摩頭低于靠背的表面。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升降按摩機芯,通過升降機構驅動按摩機構升高或者降低,從而實現(xiàn)了按摩機構在高位時處于按摩狀態(tài),低位時處于隱藏收納狀態(tài)。使用這種結構的升降按摩機芯后,按摩座椅的靠背在不需按摩的時候靠背為一完整的平面,不會因為按摩頭外凸而影響靠背的舒適度。
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升降按摩機芯,升降機構沿著垂直于按摩機構所在的平面升高或者降低,因此無論按摩機構處于高位或者低位時,其按摩頭都位于按摩位置所在的豎直平面內(nèi)。因此長期使用后,按摩頭的位置也不易發(fā)生偏差,按摩位置也就能夠長期保持穩(wěn)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中升降按摩機芯處于最低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中升降按摩機芯處于最高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中按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中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中垂直升降機構和框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參考圖1-5,一種升降按摩機芯,包括:框體1、按摩機構2、驅動機構3和垂直升降機構4;
所述驅動機構3包括一驅動電機31,其輸出轉軸通過一減速機構驅動一轉軸32轉動;所述轉軸32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偏心輪33。所述偏心輪33在偏心位置設置第一插柱331,第一連桿34的一端通過該第一插柱331與偏心輪33連接。
所述框體1具有一容置腔11,該容置腔11的內(nèi)壁兩側分別設有一沿著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滑槽12;第一滑塊13置于該第一滑槽12內(nèi)并與所述第一連桿34的另一端鉸接。通過上述設置后,轉軸32帶動偏心輪33偏心轉動,從而帶動第一連桿34偏心轉動,但是由于第一連桿與第一滑塊13鉸接,因此,其被第一滑槽12限位而無法轉動,只能沿著第一滑槽12的分布方向平移。
所述垂直升降機構4包括第二連桿41和第三連桿42,其在中部相互鉸接組成剪叉機構。所述第二連桿41的一端與第一滑塊13鉸接;第三連桿42的一端與框體1的內(nèi)壁鉸接。
所述按摩機構2的側面設有一沿著水平方向設置的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內(nèi)設有第二滑塊22,所述第二滑塊22設有一第二插柱23,其穿過第二滑槽21后暴露于按摩機構2的側面。所述按摩機構2的側面在第二滑槽21外還設有第三插柱24。
所述第二插柱23與第三連桿42的另一端鉸接,第三插柱24與第二連桿41的另一端鉸接。
因此,當?shù)谝换瑝K13沿著第一滑槽12平移時,第二連桿41被拉動而沿著第一滑槽12平移,由于第二連桿41的另一端與第三插柱24鉸接,因此就第二連桿41在平移的過程中就拉動按摩機構2的一端上升或者下降。而由于剪叉機構的運動特點,第三連桿42與第二連桿41也同步移動,第三連桿42的一端沿著第二滑槽21的方向移動,另一端與第二插柱23插接。
采用上述設置后,第二連桿41和第三連桿42形成的剪叉機構在垂直升降的同時也沿著水平方向發(fā)生平移;而由于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21的存在,第二連桿41和第三連桿42的平移始終同步發(fā)生在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21,因此,按摩機構2和框體1在水平方向上保持了相對靜止,按摩機構2相對于框體1,僅沿著垂直于框體1的方向上升或者下降,這樣就能夠保證無論按摩機構2處于高位或者低位時,都是位于按摩位置所在的豎直平面內(nèi),保證了按摩位置的穩(wěn)定和準確。
將上述的升降按摩機芯裝配至一種按摩座椅的靠背處后,由于按摩機芯的可升降性,調整該按摩機芯的位置就可以實現(xiàn):當所述升降按摩機芯升高至高位時,按摩機構的按摩頭外凸于靠背的表面;所述升降按摩機芯降低至低位時,按摩機構的按摩頭低于靠背的表面。因此,當人們無需使用按摩功能時,將按摩機構降低,此時按摩座椅的靠背為一平面,不再具有外凸的按摩頭,使用者的背部不會有異物感,保證了按摩座椅作為普通沙發(fā)使用時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實施例并不應視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閱讀并理解了前述詳細說明的同時,可以進行修改和變化。具體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