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麻醉導管。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臨床上使用的麻醉導管,大多材料為PVC或尼龍經擠出加工而成,其導管外徑為0.5mm~3.0mm,內徑為0.2mm~1.8mm,導管端部又細又硬,在人體手術麻醉中極易觸及硬膜外腔產生痙攣,嚴重時將導致刺破和導管誤置入血管中。麻醉導管端部軟化一直是生產廠商和醫(yī)生所期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麻醉導管,使麻醉導管端部的軟化程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麻醉導管,包括導管本體和位于導管本體一端的軟化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軟化端部內部設有與導管本體連通的液體流動槽,液體流動槽的直徑小于導管本體的內直徑設置,液體流動槽與導管本體連接的一側端部為漏斗狀結構的過渡連接面,軟化端部的側壁內部設有螺旋狀結構分布的緩沖槽體,緩沖槽體內側通過若干均勻分布的第一通孔與液體流動槽連通,緩沖槽體外側通過若干均勻分布的第二通孔與軟化端部外側連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設計合理,在導管本體的軟化端部內開設有大體積的緩沖槽體,且緩沖槽體呈螺旋狀結構分布,使得軟化端部的軟化程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導管本體內的液體依次通過第一通孔、緩沖槽體和第二通孔流出,使各第一通孔均通過緩沖槽體與各第二通孔相互連通,具有麻醉效果均勻、防堵塞的功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緩沖槽體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管本體、2第二通孔、3軟化端部、4第一通孔、5緩沖槽體、6液體流動槽、7過渡連接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根據(jù)附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麻醉導管,包括導管本體1和位于導管本體1一端的軟化端部3,其中:
所述的軟化端部3內部設有與導管本體1連通的液體流動槽6,液體流動槽6的直徑小于導管本體1的內直徑設置,液體流動槽6與導管本體1連接的一側端部為漏斗狀結構,漏斗狀結構為連接液體流動槽6和導管本體1的過渡連接面7,使液體流動槽6的直徑和導管本體1的內直徑得到匹配,液體在流動過程中無阻力,由于液體流動的空間變化,使液體流動槽6內的液體壓力增加,便于液體主動流出軟化端部3。
所述的軟化端部3的側壁內部設有螺旋狀結構分布的緩沖槽體5,緩沖槽體5內側通過若干均勻分布的第一通孔4與液體流動槽6連通,緩沖槽體5外側通過若干均勻分布的第二通孔2與軟化端部3外側連通,導管本體1的軟化端部3內開設有大體積的緩沖槽體5,使得軟化端部3的軟化程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各第一通孔4均通過緩沖槽體5與各第二通孔2相互連通,具有麻醉效果均勻、防堵塞的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