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護理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方便老年人及傷病患者洗澡如廁的護理椅。
背景技術:
根據(jù)民政部門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去年末全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達2.22億,占總人口比重的16.1%。據(jù)測算,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shù)量還將達到4億峰值。目前,我國養(yǎng)老服務行業(yè)仍處于起步階段,行業(yè)集中度低,養(yǎng)老服務處于低端水平,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員。傳統(tǒng)依靠子女照料的家庭養(yǎng)老難以實現(xiàn),老人對上門家政護理服務、機構養(yǎng)老及社區(qū)日托養(yǎng)老服務需求增加。
護理椅已經(jīng)成為養(yǎng)老機構、醫(yī)院和家庭為護理老年人和傷病患者的必備用品,老年人和傷病患者坐在洗澡椅上洗澡及如廁,能有效防止老年人和傷病患在濕滑的浴室中摔傷。目前國內(nèi)的護理椅結構簡單,功能單一,而且需要人力輔助使用,這就給使用護理椅的護理者帶來極其不方便,滿足不了使用護理椅的護理者對護理椅的人機工學和人性化的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老年人和傷病患者洗澡及如廁的護理椅,用以解決現(xiàn)有的護理椅結構簡單,功能單一,而且需要消耗更多體力輔助護理椅使用的缺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護理椅,所述護理椅包括:椅子本體、底座、連接架和升降裝置,所述椅子本體包括:呈四方形的坐板、安裝在所述坐板左右兩側的左扶手和右扶手、活動安裝在所述坐板前側的腿部支板以及安裝在所述坐板后側的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理椅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椅子本體下方的底座、活動安裝在所述椅子本體和所述底座之間的連接架、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推動所述連接架轉動進而實現(xiàn)所述椅子本體抬升或下降的升降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架包括:兩端分別活動安裝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右扶手上的右連桿、兩端分別活動安裝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左扶手上的左連桿、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左連桿上和所述右連桿上的橫桿、兩端分別活動安裝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右扶手上的右拉桿以及兩端分別活動安裝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左扶手上且左拉桿。
優(yōu)選的,所述右連桿平行于所述左連桿。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具有空腔結構的液壓缸、一端活動安裝在所述橫桿上另一端插入所述液壓缸的空腔中可以伸縮的液壓桿、與所述液壓缸連接并為所述液壓缸提供動力的電油泵以及與所述電油泵連接控制所述電油泵轉動的控制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液壓缸連接用于泄掉所述液壓缸內(nèi)壓力的緊急操作桿,和套設在所述液壓缸和所述液壓桿上的升降罩。
優(yōu)選的,所述升降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控制所述電油泵轉動的遙控器,所述遙控器包括:無線遙控器或有線遙控器。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包括:呈H字形的底盤和至少三個安裝在所述底盤下方可以自由轉動的腳輪,所述腳輪上設置有制動所述腳輪轉動的制動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椅子本體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腿部支板和所述坐板之間用于調節(jié)所述腿部支板與所述坐板夾角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調節(jié)裝置為棘輪和棘爪組成的棘輪棘爪組件或氣彈簧組件。
優(yōu)選的,所述椅子本體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坐板上用于用戶如廁的如廁孔和安裝在所述如廁孔中可以來回推拉的擋板;所述坐板、椅背、以及腿部支板的上表面均設置有防水墊,所述椅背下表面設置有用于護理者推動所述護理椅的把手。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通過將升降裝置安裝底座上,利用升降裝置推動連接架轉動,通過連接架的轉動來帶動椅子本體抬升或下降,通過調整腿部支板與坐板的夾角,使得護理椅達到用戶所需的最佳狀態(tài)。本發(fā)明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能大大減少護理工作者工作勞動強度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2、3和4為本發(fā)明護理椅的結構圖;
圖5為本發(fā)明護理椅的升降裝置的結構圖;
圖6為本發(fā)明護理椅的角度調節(jié)裝置的結構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護理椅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2、3和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護理椅,該護理椅包括:椅子本體1、底座2、連接架3以及升降裝置4。本發(fā)明通過將升降裝置4安裝底座2上,利用升降裝置4推動連接架3轉動,通過連接架3的轉動來帶動椅子本體1抬升或下降,通過調整腿部支板14與坐板13的夾角,使得護理椅達到用戶所需的最佳狀態(tài)。本發(fā)明具有自動化程度高,結構合理,使用方便,能大大減少護理工作者工作勞動強度的特點。
在本實施例中,一切方向以用戶坐在該護理椅上為參照方向,即用戶左手邊定義為左邊,用戶右手邊定義為右邊,用戶面朝的方向定義為前方,用戶背對的方向定義為后方。
該椅子本體1用來承載用戶的身體,椅子本體1包括:坐板13、角度調節(jié)裝置11、椅背12、腿部支板14、防水墊17、如廁孔18、擋板19、以及左扶手15和右扶手16。
該坐板13為四方形的平板,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用防止用戶跌落的左扶手15和右扶手16,在本實施例中,該左扶手15和右扶手16均為C字形的扶手,可以理解的,左扶手15和右扶手16還可以為L形扶手或者其他形狀的扶手,具體可以根據(jù)實際效果決定。該坐板13為金屬坐板13或者木質坐板13,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坐板13。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用戶在如廁或者洗澡過程中,用戶由于身體濕滑或者沒有坐穩(wěn)不慎跌落,給用戶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可以在護理椅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對安全帶,可以將用戶身體固定在護理椅上,避免給用戶身體造成傷害。
該如廁孔18為設置在坐板13靠近椅背12處的橢圓形孔,用于方便用戶如廁用。如廁孔18的尺寸和設置的具體位置,可以根據(jù)用戶身材尺寸確定。該如廁孔18中安裝有可以推拉的擋板19,用戶如廁時拉開擋板19,確保如廁孔18與馬桶孔相對齊便可使用,如廁完畢后,對用戶的下部進行沖洗后將擋板19推進去便可。這就避免了護理者耗費大量的體力去搬運用戶去如廁,減少了護理者工作量。
該椅背12安裝在坐板13的后側,椅背12可以與坐板13呈一定夾角固定安裝在坐板13后側,椅背12與坐板13的夾角可以滿足用戶感覺最舒適的角度設定。
如圖6所示,該角度調節(jié)裝置11用于調節(jié)腿部支板14和坐板13的夾角,該角度調節(jié)裝置11為棘輪1111和棘爪1112組成的棘輪棘爪組件111,也可以采用氣彈簧組件112或者其他裝置。
該腿部支板14為活動安裝在坐板13前測的平板,用于承載用戶小腿和腳。腿部支板14通過角度調節(jié)裝置11來改變腿部支板14和坐板13的夾角,因此通過調整角度調節(jié)裝置11可以調整腿部支板14與坐板13的夾角,使用戶達到最舒適的體驗。
進一步的,為了增加護理椅的舒適感,又能做到防水目的,可以在椅背12、坐板13、以及腿部支板14的上表面設置一層防水墊17,即解決了護理椅過硬的問題,又能解決了普通墊子難以防水的問題。為了方便護理者推動護理椅,在椅背12的后表面設置有一個把手20,在本實施例中,把手20的形狀是C字形,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L字形或者其他形狀。為了方便用戶如廁,可以在擋板19的下方設置一個與可拆卸的容器,用于容納用戶的排泄物,當需要清理時,只需要卸下容器,然后進行沖洗,沖洗完畢后安裝上去便可再次使用。
該底座2用于承載椅子本體1,包括底盤21和腳輪22,在本實施例中,該底盤21呈H字形,底座2可以橫跨在馬桶兩側,可以理解的,底盤21也可以是C字形或者其他形狀。底盤21可以是金屬底盤、碳纖維底盤、木材底盤或者其他材料的底盤,具體可以根據(jù)成本和實際需要而定。底盤21下方設置有可以自由滾動的腳輪22,在本實施例中,底盤21下方的四個角各設置一個腳輪22,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設置五個或者更多的腳輪22,腳輪22的數(shù)量根據(jù)底盤21的形狀和實際需要而定。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在用戶洗澡或者如廁過程中,護理椅自行跑動,可以在腳輪22安裝制動裝置221,防止因為護理椅自行跑動對用戶造成意外的傷害。
該連接架3為連接底座2和椅子本體1的連接裝置,連接架3活動安裝在底座2和椅子本體1之間,連接架3包括:左連桿31、右連桿32、左拉桿33、右拉桿34、以及橫桿35,該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均為兩端設有安裝孔金屬桿,活動安裝可以選用螺釘連接、拉釘連接或者其他連接方式。該左拉桿33和右拉桿34均為兩端設有安裝孔的金屬桿,左拉桿33和右拉桿34兩端分別活動安裝在底座2和椅子本體1上,且左連桿31平行于左拉桿33,右連桿32平行于右拉桿34。該橫桿35固定在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之間偏下位置,液壓桿43活動連接在該橫桿35上。當升降裝置4開始啟動后,液壓桿43向前推動著橫桿35移動,橫桿35帶動著左連桿31和左連桿31圍繞著各自活動安裝在底座2上的安裝孔為圓心開始轉動,由于左連桿31與左拉桿33相互平行,且兩端均活動安裝在左扶手15和底座2上,因此左連桿31的兩個安裝孔和左拉桿33的兩個安裝孔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由于左連桿31開始轉動使得椅子本體1的高度不斷的升高,而左拉桿33并沒有轉動,因此在左拉桿33的拉動下,椅子本體1開始轉動,用戶由坐姿轉變成平躺狀態(tài)。同理由于右連桿32和右拉桿34的作用和運動狀態(tài)相同,此處不再說明。當液壓桿43向后拉動動著橫桿35移動,橫桿35帶動著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圍繞著各自活動安裝在底座2上的安裝孔為圓心開始轉動,由于左連桿31轉動使得椅子本體1的高度不斷的降低,而左拉桿33并沒有轉動,因此在左拉桿33的拉動下,椅子本體1開始轉動,用戶由平躺狀態(tài)轉變成坐姿。同理由于右連桿32和右拉桿34的作用和運動狀態(tài)相同,此處不再說明。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例中,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之間相互平行設置,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之間還可以采用互稱一定角度的八字形方式設置。
如圖1和5所示,該升降裝置4為安裝底座2上推動連接架3轉動的動力裝置,用于推動著連接架3的轉動,進而實現(xiàn)椅子本體1的抬升與下降,該升降裝置4包括:液壓缸42、液壓桿43、電油泵41以及控制裝置45。
該液壓缸42和液壓桿43為常見得液壓千斤頂?shù)慕饘僖簤焊?2和金屬液壓桿43,液壓缸42內(nèi)裝有液壓油,液壓桿43活動安裝在液壓缸42內(nèi),組成了一個小型的液壓千斤頂。
該電油泵41為普通的高速電油泵41,電油泵41用于為液壓缸42內(nèi)泵入或泵出液壓油,通過泵入或泵出液壓油顯示液壓桿43的伸張與收縮。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例中,該升降裝置4由液壓缸42、液壓桿43、電油泵41以及控制裝置45組成,可以理解的,升降裝置還可以由電機、齒輪以及升降桿組成的電動推動橫桿35移動的升降裝置4。
該控制裝置45為常見的控制開關,控制裝置45與電油泵41連接,控制著電油泵41的轉動,控制裝置45設置有四個控制按鈕,一個電源按鈕,一個抬升按鈕,一個下降按鈕,一個停止按鈕??刂蒲b置45通過抬升按鈕來控制電油泵41的正轉來向液壓缸42內(nèi)泵入液壓油,進而實現(xiàn)控制椅子本體1的抬升功能,通過下降按鈕來控制電油泵41的反轉來將液壓缸42內(nèi)的液壓油泵出,進而實現(xiàn)控制椅子本體1的下降功能,通過停止按鈕來控制電油泵41轉動的停止,實現(xiàn)了椅子本體1的停止升降。通過電源按鈕來切斷向電油泵41供電,在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45安裝在椅背12的下表面,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安裝左右扶手16或者其他地方。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在椅子本體1升高后在使用過程中,因為突然停電而沒法降低椅子本體1的高度,升降裝置4還設置有與液壓缸42連接,用于通過泄掉液壓缸42內(nèi)的壓力而控制液壓桿43收縮的緊急操作桿47,這樣即使是突然停電,控制裝置45沒法控制升降裝置4降低椅子本體1的高度,護理者同樣可以通過操作緊急操作桿47對液壓缸42內(nèi)的進行泄壓,從而實現(xiàn)了椅子本體1高度的降低。
工作時,當用戶需要洗澡時,只需要坐在護理椅上后,護理者只需按下依次控制裝置45上的電源按鈕和抬升按鈕,電油泵41便開始正轉,并不斷的向液壓缸42內(nèi)泵入液壓油,液壓油推動的液壓桿43伸出液壓缸42,同時液壓桿43帶動橫桿35移動,移動的橫桿35又帶動著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以安裝孔為圓形開始轉動,由于左連桿31和右連桿32的轉動,椅子本體1的高度開始升高,同時由于左拉桿33和右拉桿34拉動作用,椅子本體1開始轉動,用戶從剛開始的坐姿慢慢轉變成平躺狀態(tài),當達椅子本體1達到合適的高度時,護理者按下停止按鈕,電油泵41停止工作,護理者便可以對用戶進行身體清洗工作。在清洗過程中,如果用戶需要如廁,護理者通過安裝椅背12上的把手20將護理椅推到馬桶旁邊,使底盤21橫跨在馬桶兩邊,將如空孔對中馬桶孔,拉出擋板19后,將椅子本體1降到馬桶上方合適的高度,用戶便可以開始如廁。如廁完畢后,護理者只需按控制裝置45上的抬升按鈕,椅子本體1便自動抬升,在對用戶下部進行沖洗后,將擋板19推入如廁孔18,便可繼續(xù)完成對用戶身體的清洗工作。
實施例2
以上所述實施例1為基礎,提出實施例2。
如圖7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升降裝置4還增加了升降罩46和遙控器。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液壓裝置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接觸灰塵和污水而發(fā)生銹蝕現(xiàn)象,液壓缸42和液壓桿43上套設了升降罩46,減少液壓缸42和液壓桿43與灰塵和污水接觸的機會,進而延長了液壓缸42和液壓桿43的壽命,升降罩46可以是橡膠升降罩46或柔性塑料升降罩46,也可以是其他材料的升降罩46。在本實施例中,升降罩46采用可伸縮的橡膠升降罩46,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狀的升降罩46。
進一步的,為了方便護理者的使用,該升降裝置4還包括與控制裝置45連接,控制電油泵41轉動的遙控器,遙控器的功能和作用與控制裝置45的作用相同,此處不再介紹。在本實施例中,遙控器是通過電線與控制裝置45連接的有線遙控器,可以理解的,還可以是通過無線信號與控制裝置45連接的無線遙控器。
由于本實施例2的工作方式與實施例1工作方式相同,在此便不再敘述。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fā)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