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特別是供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患者使用的湯劑藥物及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氣滯血瘀癥,是氣機郁滯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現(xiàn)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所致。氣滯血瘀是許多疾病的發(fā)病基礎,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說法。很多女性都有或輕或重的婦科病,多半也都是由“氣血淤滯”造成的。
精神障礙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fā)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總稱。常見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征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huán)境因素等。許多精神障礙患者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意志減退,絕大多數(shù)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常見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fā)的精神障礙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藥組藥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上述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毒副作用小、費用低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上述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以解決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具有見效快、療效顯著等特點,并可有效治療上述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
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甘草3~11g、桃仁8~16g、木香8~16g、地龍5~10g、丹參8~16g、紅花5~12g、菟絲子(鹽炒)9~16g、當歸7~16g、
枸杞子6~16g、生地10~28g、五味子3~8g、柏子仁10~16g、棗仁3~20g。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甘草5~10g、桃仁10~14g、木香10~14g、地龍6~9g、丹參10~14g、紅花8~11g、菟絲子(鹽炒)10~14g、當歸8~14g、
枸杞子8~14g、生地11~25g、五味子5~7g、柏子仁11~14g、棗仁10~17g。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甘草9g、桃仁13g、木香13g、地龍8g、丹參13g、紅花10g、菟絲子(鹽炒)13g、當歸13g、枸杞子13g、生地23g、五味子6g、柏子仁13g、棗仁15g。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分別粉碎成粗粒狀包煎;
B、將包好的原料中藥放入冷開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后再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藥機內,注入過藥36mm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45分鐘,濾取藥液后,再次注入過藥33mm的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0分鐘,二次混合濃縮成50%的中藥液600毫升備用。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中藥液以一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200毫升/次,飯前服。服藥15~60天,病情逐漸好轉或痊愈。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之功效,用于治療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臟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等癥;
桃仁,性味:苦甘、平,無毒,具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經(jīng)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等癥;
木香,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調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安神、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熱痹腫痛、跌打損傷、熱入營血、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癰瘡腫毒等癥;
地龍,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勢止痙、平肝熄風、通經(jīng)活絡、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發(fā)熱狂燥、驚癇抽搐、肝陽頭痛、中風偏癱、風濕痹痛、肺熱喘咳、小便不通等癥;
丹參,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調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安神、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熱痹腫痛、跌打損傷、熱入營血、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癰瘡腫毒等病癥;
紅花,性味: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能經(jīng)、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關節(jié)疼痛、中風偏竣、斑疹等癥;
菟絲子(鹽炒),性味:溫、甘,具有滋補肝腎,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用于治療陽痿遺精、尿有余瀝、遺尿尿頻、藥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當歸,性味: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和血、調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之功效,用于治療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或兼有瘀滯的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癥;
枸杞子,性味:甘、平,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療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生地,性味:味甘、苦、微寒,具有滋陰清熱、涼血補血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fā)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jīng)閉等癥;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用于治療久瀉不止、久咳虛喘、心悸、失眠、多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消渴、遺精、滑精;
柏子仁,性味:甘、性平,具有養(yǎng)心安神、斂汗、潤腸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療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盜汗、腸燥便秘;
棗仁,性味:甘、平,具有寧心安神,斂汗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虛煩不眠、驚悸健忘、虛汗煩渴;
龜板,性味:咸甘、平,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之功效,用于治療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骨痿、陰虛風動、久痢、久瘧、痔瘡、小兒囟門不合等病癥。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從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認為:就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甘草9g、桃仁13g、木香13g、地龍8g、丹參13g、紅花10g、菟絲子(鹽炒)13g、當歸13g、枸杞子13g、生地23g、五味子6g、柏子仁13g、棗仁15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甘草10g、桃仁14g、木香14g、地龍9g、丹參14g、紅花11g、菟絲子(鹽炒)14g、當歸14g、枸杞子14g、生地25g、五味子7g、柏子仁14g、棗仁17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甘草11g、桃仁16g、木香16g、地龍10g、丹參16g、紅花12g、菟絲子(鹽炒)16g、當歸16g、枸杞子16g、生地28g、五味子8g、柏子仁16g、棗仁20g。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氣滯血瘀型精神障礙患者共103例,年齡為32歲以上的61例,只有42例為32歲以下。103例患者中痊愈的68例,顯效的35例,總有效率達100%。經(jīng)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或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