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膏藥,尤其涉及一種小兒止咳膏藥,還涉及一種小兒止咳膏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呼吸道疾病多是因為細菌、病毒感染或交叉感染引起,抗生素對細菌引起的感染已取得明顯的療效,但以病毒或細菌病毒交叉感染療效不盡理想,無論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還是肺炎,就醫(yī)生診斷水平、確診手段、確診時間等已不是問題,至病原因的確定方法也很成熟,但要進行細菌培養(yǎng)過程較長,篩選敏感藥物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作為常見病、多發(fā)病診斷方法,而小孩子的耐藥性較差,目前用于止咳的通常是西藥,具有抗生素類和磺胺類,長期使用具有抗藥性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嚴重的會影響小孩的生長發(fā)育。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小兒止咳膏藥,還提供一種小兒止咳膏藥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生麻黃 10-15份;
蟬衣 5-6份;
半夏 6-8份;
蕓香草 1-3份;
山藥 18-20份;
桃仁 8-10份;
枇杷葉 20-25份;
白蘭花 10-12份;
茯苓 10-15份。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麻黃、枇杷葉、蕓香草和白蘭花入水浸泡1-2小時,然后進行蒸煮、冷卻,反復2-3次,收集濾液,待用;
b、將蟬衣、半夏、山藥、桃仁和茯苓磨成細粉過200-300目篩,然后加入到步驟a中的濾液中,蒸煮至稠狀,得到膏藥。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a中蒸煮時間為1-2小時。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止咳膏藥采用中藥制成,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止咳效果好,該膏藥貼合小孩的背部,起來止咳的效果,無任何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fā)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生麻黃 10份;
蟬衣 5份;
半夏 6份;
蕓香草 1份;
山藥 18份;
桃仁 8份;
枇杷葉 20份;
白蘭花 10份;
茯苓 10份。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麻黃、枇杷葉、蕓香草和白蘭花入水浸泡1小時,然后進行蒸煮、冷卻,蒸煮時間為1小時,反復2次,收集濾液,待用;
b、將蟬衣、半夏、山藥、桃仁和茯苓磨成細粉過200目篩,然后加入到步驟a中的濾液中,蒸煮至稠狀,得到膏藥。
實施例2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生麻黃 12份;
蟬衣 5.5份;
半夏 7份;
蕓香草 2份;
山藥 19份;
桃仁 9份;
枇杷葉 22份;
白蘭花 11份;
茯苓 13份。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麻黃、枇杷葉、蕓香草和白蘭花入水浸泡1.5小時,然后進行蒸煮、冷卻,蒸煮時間為1.5小時,反復3次,收集濾液,待用;
b、將蟬衣、半夏、山藥、桃仁和茯苓磨成細粉過250目篩,然后加入到步驟a中的濾液中,蒸煮至稠狀,得到膏藥。
實施例3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生麻黃 15份;
蟬衣 6份;
半夏 8份;
蕓香草 3份;
山藥 20份;
桃仁 10份;
枇杷葉 25份;
白蘭花 12份;
茯苓 15份。
一種小兒止咳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麻黃、枇杷葉、蕓香草和白蘭花入水浸泡2小時,然后進行蒸煮、冷卻,蒸煮時間為2小時,反復3次,收集濾液,待用;
b、將蟬衣、半夏、山藥、桃仁和茯苓磨成細粉過300目篩,然后加入到步驟a中的濾液中,蒸煮至稠狀,得到膏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止咳膏藥采用中藥制成,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止咳效果好,該膏藥貼合小孩的背部,起來止咳的效果,無任何副作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發(fā)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