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蜜丸,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及其制備方法。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地龍8-10份,蟬蛻8-10份,全蝎8-10份,蜈蚣5-8份,僵蠶5-8份,天麻6-8份,天南星10-15份,羚羊角6-8份,白礬10-15份,石菖蒲10-15份,礞石6-8份,牽牛子10-15份,牛黃6-8份,丹參10-15份,柴胡6-8份,酸棗仁6-8份,知母10-15份,茯苓10-15份,鉤藤6-8份,硼砂1-3份。本發(fā)明的中藥蜜丸能夠平肝熄風,鎮(zhèn)靜活血,祛風通絡,清熱解毒、和營補虛,從而達到治療癲癇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蜜丸,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癲癇,其俗稱為"羊癲瘋",早在兩千二百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人們對 這種疾病并不陌生,常常被人們通俗的稱為"抽風"。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fā)性異常放電,導 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發(fā)作(epileptic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 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xiàn)象。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 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可以是運動、感覺、精神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和警覺 程度的變化。對臨床上確實無癥狀而僅在腦電圖(EEG)上出現(xiàn)異常放電者,不稱之為癲癇 發(fā)作。因為癲癇是腦的疾患,身體其他部位的神經元(如三叉神經元或脊髓前角神經元) 異常和過度放電不屬于癲癇發(fā)作。
[0003] 祖國醫(yī)學將癲癇的發(fā)病原因分為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兩類。先天原因主要是孕婦 失于調養(yǎng)以及胎兒發(fā)育不全。后天原因分為外源性與內源性兩類。外源性包括產傷、顱腦 外傷、驚嚇、熱度內蘊、腦內蟲證、食積、痰熱、瘀滯等。內源性主要是脾虛久瀉所致慢脾風, 逐漸轉化為病。
[0004]目前治療癲癇多服用西藥,但是西藥一方面是不能根治,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副 作用,如藥物依賴性強,產生精神抑郁、情感反應失調,會有智商、智力障礙等。目前雖然也 有相應的治療癲癇的藥物,但是組方復雜、治療費用高。
【發(fā)明內容】
[0005] 根據(jù)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力圖從養(yǎng)生保健的角度,提供一種開竅醒神、豁痰熄 風、療效顯著、安全無毒副作用的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及其制備方法。
[0006]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地 龍8-10份,蟬蛻8-10份,全蝎8-10份,蜈蚣5-8份,僵蠶5-8份,天麻6-8份,天南星10-15 份,玲羊角6-8份,白研! 10-15份,石菖蒲10-15份,礞石6-8份,牽牛子10-15份,牛黃6-8 份,丹參10-15份,柴胡6-8份,酸棗仁6-8份,知母10-15份,茯苓10-15份,鉤藤6-8份, 硼砂1 _3份。
[0007]-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優(yōu)選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地龍 9份,蝶脫9份,全蝎9份,蜈蟻7份,僵蠶7份,天麻7份,天南星13份,玲羊角7份,白研^ 13份,石菖蒲13份,礞石7份,牽牛子12份,牛黃7份,丹參12份,柴胡7份,酸麥仁7份, 知母13份,茯苓12份,鉤藤7份,硼砂2份。
[0008]-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先將嫩蜜放入鍋內,直火加熱, 文火煉制成棕紅色煉蜜;其次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按一定的比例與煉蜜混合,揉和成蜜 團條;最后將揉好的蜜團條放入制丸板上,從而得到統(tǒng)一規(guī)格的蜜丸。
[0009] 優(yōu)選方案:
[0010]細粉與煉蜜的比例在夏天制藥時為1 :1,在冬天時為1:5。要根據(jù)藥物性質及季節(jié) 不同而異。一般含糖類、油脂類的中草藥用蜜少;含纖維素較多和質地疏松的藥物用蜜量 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
[0011] 制丸板可涂上甘油、麻油或花生油潤滑。為避免藥團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時可用適 量的潤滑劑;夏季潤滑劑可適當多加一點。
[0012] 蜜丸可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裝封后,貯存于陰涼干燥處。
[0013]蜜丸規(guī)格為8-12克/個。進一步優(yōu)選為10克/個。
[0014] 服用方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2丸,溫水送服。7天為一個療程。
[0015] 藥理分析:
[0016] 地龍:味咸,性寒。歸肝、脾、膀胱經。主治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于高熱 神昏,驚癇抽搐,關節(jié)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
[0017] 蟬蛻:味甘,性寒;歸肺、肝經。功能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 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0018] 全蝎:主入肝經,性善走竄,既平息肝風,又搜風通絡,有良好的息風止痙之效,為 治痙攣抽搐之要藥。熄風鎮(zhèn)痙、消炎攻毒、通絡止痛。
[0019] 蜈蚣:味辛,性溫;有毒,歸肝經。息風鎮(zhèn)痙,功毒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小兒驚風, 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疬,毒蛇咬傷。
[0020] 僵蠶:味咸、辛,性平。歸肝、肺、胃經。能夠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于驚風抽搐, 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0021] 天麻: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 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 疫活性;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有平肝潛陽和熄風 止痙的作用,能改善腦血流灌注和改善腦微循環(huán)、降血壓、降血脂,并可以止痛鎮(zhèn)痙。
[0022] 天南星:味苦、辛,性溫;歸肺、肝、脾經。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之功能。主治中風 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風痰眩暈、癲閑、驚風、破傷風、咳嗽多痰、癰腫、瘰疬、 跌打麻痹、毒蛇咬傷。
[0023] 羚羊角:味咸,性寒。歸肝、心經。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熱驚癇, 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癇發(fā)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
[0024] 白礬:味酸、潘,性寒。歸肺、脾、肝、大腸經。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止血止 瀉,祛除風痰。外治用于濕疹,疥癬,聹耳流膿;內服用于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fā)狂。
[0025] 石菖蒲:味辛、苦,性溫。歸心、胃經。能夠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 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改善記憶能力、擴張血管、降壓等作用。常用于治 療老年癡呆病,對痰濁阻閉腦絡癥尤其適宜。
[0026] 礞石:味甘咸,平。人肝、肺、胃經。主治墜痰,消食,下氣,平肝。治頑痰癖積,宿食 癥瘕,癲狂驚癇,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0027] 牽牛子:味苦、性寒。歸肺、腎、大腸經。主治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 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
[0028] 牛黃:味甘,性涼。歸心、肝經。能夠清心,豁痰,開鸞,涼肝,息風,解毒。用于熱病 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fā)狂,咽喉腫痛,□舌生瘡,癰腫疔瘡。
[0029] 丹參:味苦,性微寒。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 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0030] 柴胡:味苦、平,無毒。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 身、明目、益精。清虛熱中藥,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 宮脫落、月經不調。
[0031]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肝、膽、心經。能夠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用于虛煩不 目民,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0032] 知母:具有活血、利尿、通經、滋陽、潤燥、調血脂、通九竅、利關節(jié)、養(yǎng)氣血等功能, 主治腹痛、水腫、產后瘀血、跌打損傷等癥。
[0033]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 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加免疫力, 提高大腦細胞活性的作用。茯苓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可治療腎炎、心衰水腫。另外還有鎮(zhèn)靜 作用,對神經衰弱有效。味淡性平,善益氣養(yǎng)血,寧心安神,敗毒抗癌;藥性平和,利濕而不傷 正氣,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zhèn)靜、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 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細胞壞死,抗菌等功效。
[0034] 鉤藤:味甘,性涼。歸肝、心經。功能:清熱平肝,息風定驚。用于頭痛眩暈,感冒夾 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血壓。
[0035] 硼砂:味甘、咸,性涼。入肺、胃經。清熱,消痰,解毒,防腐。用于急性扁桃體炎,咽 喉炎,口腔炎,齒齦炎,中耳炎,目赤腫痛,汗斑。
[0036] 本發(fā)明的中藥蜜丸能夠平肝熄風,鎮(zhèn)靜活血,祛風通絡,清熱解毒、和營補虛,從而 達到治療癲癇的目的。
[0037] 收集120癲癇患者,男60例,女60例;年齡15-60歲,平均30歲;服用方法:早晚 各一次,每次1-2丸,溫水送服。7天為一個療程。
[0038] 統(tǒng)計如下表:
[0039]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地 龍8-10份,蟬蛻8-10份,全蝎8-10份,蜈蚣5-8份,僵蠶5-8份,天麻6-8份,天南星10-15 份,玲羊角6-8份,白研^ 10-15份,石菖蒲10-15份,礞石6-8份,牽牛子10-15份,牛黃6-8 份,丹參10-15份,柴胡6-8份,酸棗仁6-8份,知母10-15份,茯苓10-15份,鉤藤6-8份, 硼砂1_3份。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數(shù)計,由 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地龍9份,蝶脫9份,全蝎9份,蜈蟻7份,僵蠶7份,天麻7份,天 南星13份,羚羊角7份,白礬13份,石菖蒲13份,礞石7份,牽牛子12份,牛黃7份,丹參 12份,柴胡7份,酸棗仁7份,知母13份,茯苓12份,鉤藤7份,硼砂2份。
3. -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先 將嫩蜜放入鍋內,直火加熱,文火煉制成棕紅色煉蜜;其次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按一定 的比例與煉蜜混合,揉和成蜜團條;最后將揉好的蜜團條放入制丸板上,從而得到統(tǒng)一規(guī)格 的蜜丸。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細粉與煉蜜的比例在夏天制藥時為1 :1,在冬天時為1:5。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制丸板可涂上甘油、麻油或花生油潤滑。
6.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蜜丸可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裝封后,貯存于陰涼干燥處。
7.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蜜丸規(guī)格為8-12克/個。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蜜丸規(guī)格為10克/個。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4398856SQ201410687536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fā)明者】孫莉莉 申請人:孫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