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為了達到這個目地,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藥配比提取制備而成:滇苦菜12份、幌傘楓8份、樗葉花椒14份、桑黃10份等,并采用了水提醇沉、噴霧干燥得制備方法,該中藥具有治療風熱感冒的功效。
【專利說明】-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制劑【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和制法及應 用。
【背景技術(shù)】
[0002]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 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 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中醫(y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目前市場 上治療感冒的藥品不少,但治療風熱感冒的不多,且大多起效慢或沒有經(jīng)過驗證,目前市場 急需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制劑。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發(fā)明目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
[0004]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0005] 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方案實現(xiàn)的:
[0006] -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藥配比提取制備 而成:滇苦菜12份、幌傘楓8份、樗葉花椒14份、桑黃10份、狹眼鳳尾蕨12份、刺針草15 份、闊葉垂頭菊14份、短瓣花12份、隨手香6份、紫荊皮8份、蛇王藤12份、黃毛巖白菜8 份、繡線菊10份。
[0007] 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取所述原料藥合并,加水煎煮 兩次,合并煎液,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1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65%,攪 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0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噴霧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加入糊精,制粒,烘干,制成顆粒劑。
[0008] 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中煎煮條件為:第一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8 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6倍量,煎煮lh。
[0009] 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中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100,出風溫 度為8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0. 2兆帕,噴霧速度為10ml/S。
[0010] 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在制備治療風熱感冒藥物中的應用。
[0011] 上述滇苦菜為菊科苦苣菜屬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以全草入藥。清 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闌尾炎,乳腺炎,口腔炎,咽炎, 扁桃體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癰瘡腫毒,中耳炎。
[0012] 幌傘楓,為五加科,幌傘楓屬常綠喬木,拉丁學名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以根入藥,能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止痛。用于感冒,中暑頭痛;外用治癰癤腫毒,淋巴 結(jié)炎,骨折,燒燙傷,扭挫傷,蛇咬傷。
[0013] 樗葉花椒為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樗葉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樹皮、果實和葉入藥。根春秋米挖;樹皮5月米收曬干;果實10?11月米收陰 干;葉夏秋采集。根:祛風通絡(luò),活血散瘀,解蛇毒。外用治跌打腫痛,風濕關(guān)節(jié)痛。樹皮: 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用于腰膝疼痛,頑痹,疥癬等癥。果實:溫中,除濕,止痛,殺蟲??纱ń?用。為芳香健胃,驅(qū)風藥。治中暑腹脘冷痛吐瀉,并能驅(qū)蛔蟲。葉:外用治毒蛇咬傷腫痛及 外傷出血。本發(fā)明以樹皮入藥。
[0014] 桑黃,拉丁名為 Phellinus igniarius (L. ex Fr.) Qeul?,是一種真菌,因寄生于桑 樹而得名。子實體無柄,菌蓋扁半球形或馬蹄形,木質(zhì),淺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在楊、柳、 樺、櫟等樹干上也有生長。清熱,滋陰,收斂,止血。治崩漏帶下、血淋、脫肛瀉血、婦人勞損、 瘰疬潰爛、癥瘕積聚、脾虛泄瀉。
[0015] 狹眼鳳尾蕨為鳳尾蕨科植物狹眼鳳尾蕨的全草。拉丁名:PterisbiauritaL.,止 痢;收斂止血。主治泄瀉;痢疾;外傷出血。
[0016] 刺針草,拉丁名為Bidens bipinnata L.,菊科,刺針草屬植物,刺針草多生于山 坡、草地或路旁。廣布于全國各地。完達山區(qū)數(shù)量較多。以全草入藥。夏季開花時采收,切 段,曬干。清熱解毒,祛風活血。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傳 染性肝炎,胃腸炎,消化不良,風濕關(guān)節(jié)痛,瘧疾;外用治瘡市,毒蛇咬傷,跌打腫痛。本發(fā)明 以全草入藥。
[0017] 闊葉垂頭菊為菊科垂頭菊屬植物叢葉垂頭菊Cremanthodium stenactinum Diels,以全草入藥。6?7月采收,洗凈切碎,曬干。清熱解毒。用于癰疽腫毒,外傷感染, 燒傷疼痛。
[0018] 短瓣花為石竹科短瓣花屬植物短瓣花Brachystemma calycinum D. Don,以帶根全 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清熱解毒,舒筋活絡(luò)。根:用于白喉,風濕痹痛,跌打 損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病后虛弱。莖、葉:外用治手足痙攣,骨折。
[0019] 隨手香為天南星科菖蒲屬植物隨手香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us Engl.,f.suaveolens C.Y.Cheng,mss.,以全草入藥。四季可米,曬干。行氣止痛,祛風逐 寒,解毒利水,豁痰開竅。用于痰迷心竅,神志昏迷,牙關(guān)緊閉,胸悶腹痛,濕濁中阻,風濕關(guān) 節(jié)痛,疝痛,水腫;外用治無名腫毒。
[0020] 紫荊皮為豆科植物紫荊的干燥樹皮,拉丁學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能活血 通經(jīng),消腫止痛,解毒。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腹痛,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咽喉腫痛; 外用治痔瘡腫痛,蟲蛇咬傷。
[0021] 蛇王藤為西番蓮科西番蓮屬植物蛇王藤Passiflora cochinchinensis Spreng., 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碎,曬干。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毒蛇咬傷,胃、十二指腸 潰瘍;外用治瘭疽,瘡癰。
[0022] 黃毛巖白菜為苦苣苔科馬鈴苣苔屬植物川滇馬鈴苣苔Oreocharis henryana Oliv.,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曬干。能清肺止咳,平喘,止血。用于勞傷咳嗽,哮喘,吐血。
[0023] 繡線菊屬薔薇目、薔薇科直立灌木,拉丁學名Spiraea Salicifolia L.,繡線菊 花、葉、根都可作藥用,能清熱解毒。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牙痛,肺熱咳嗽;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 本發(fā)明以繡線菊花入藥。
[0024] 有益效果:通過動物和臨床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治療風熱感 冒作用。因此,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藥物組合物的用途,即上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在制備 治療風熱感冒藥物中的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對本發(fā)明的上述內(nèi)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 理解為本發(fā)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fā)明上述內(nèi)容所實現(xiàn)的技術(shù)均 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0026] 1 ?制備實施例
[0027] 取滇苦菜12g、幌傘楓8g、樗葉花椒14g、桑黃10g、狹眼鳳尾蕨12g、刺針草15g、闊 葉垂頭菊14g、短瓣花12g、隨手香6g、紫荊皮8g、蛇王藤12g、黃毛巖白菜8g、繡線菊10g, 合并,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6 倍量,煎煮lh,合并煎液,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1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 65%,攪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0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噴 霧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粉,加入糊精,制粒,烘干,制成顆粒劑。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 100,出風溫度為8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0. 2兆帕,噴霧速度為lOml/s。
[0028] 2?本發(fā)明對風熱感冒的實驗研究
[0029] 2. 1樣品的制備:按上述顆粒劑實施例方法制備。
[0030] 2. 2給藥劑量:按小鼠體重計,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分別灌胃6g生藥量/ kg、12g生藥量/kg和24g生藥量/kg。陽性藥雙黃連口服液,則按小鼠體重計,用量為 7. 8ml/kg。2. 3主要儀器和試劑:雙黃連口服液,每支10ml,中國哈爾濱制藥三廠,批號: 20120324322. 4實驗動物:ICR小鼠18-22g,雄性,由南京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生產(chǎn) 許可證:SCXK (滬)2008-0004。
[0031]2. 5動物飼養(yǎng):自由飲食飼養(yǎng)5d后進行實驗,恒溫23°C,濕度60 %,人工照明12小 時白天與12小時黑夜交替,給予常規(guī)的實驗室飲食,不限制飲水。
[0032] 2. 6實驗過程:
[0033] 2. 6. 1本發(fā)明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
[0034] 取雄性小鼠50只,隨機分為五組,即為(1)本發(fā)明小劑量組;(2)本發(fā)明中劑量 組;;(3)本發(fā)明大劑量組;(4)雙黃連組;(5)生理鹽水組:生理鹽水20ml/kg。每天1次, 連續(xù)給3天。于末次給藥30min后,用2%巴豆油0. 05ml涂于小鼠左耳兩側(cè),致炎4h后脫 椎處死,剪下左右耳。然后用打孔器(直徑為9_)分別在同一部位取下圓耳片,扭力天平 稱重,計算耳殼重量,比較各組間小鼠耳殼腫脹度。
[0035] 2. 6. 2對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0036] 取雄性小鼠50只,隨機分為五組,即為(1)本發(fā)明小劑量組(2)本發(fā)明中劑量組 (3)本發(fā)明大劑量組(4)雙黃連組(5)生理鹽水組:生理鹽水20ml/kg。各組灌胃給藥,每 天1次,連續(xù)給3天。于末次給藥30min后尾靜脈注射0. 5%伊文思藍5ml/kg,同時腹腔注 射醋酸0. 2ml/只。20min后脫頸椎處死小鼠,剪開腹腔,用5ml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用吸管 吸出腹腔洗液約4. 5ml。IOOOrpm離心5min,在751分光光度計590nm處測定OD值。
[0037] 實驗結(jié)果表明,本發(fā)明三個劑量組能減輕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腫脹,對抗醋酸所 致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腹腔內(nèi)透出染料減少,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具有顯 著性差異(P〈〇. 05、P〈0. 01),提示本發(fā)明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0038] 3.臨床實驗研究
[0039] 3. 1臨床藥物:按上述顆粒劑實施例方法制備。
[0040] 3. 2病例選擇:診斷標準(根據(jù)中藥新藥研究臨床指導原則制定)
[0041] 3. 2. 1中醫(yī)感冒診斷標準
[0042] (1)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
[0043] (2)舌淡紅或邊尖紅,苔薄或黃,脈浮數(shù)。
[0044] (3)氣候反常或起居不慎引起,突然發(fā)病。
[0045] 3. 2. 2中醫(yī)感冒辨證標準
[0046] 風熱證: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咳嗽,痰粘或黃,咽燥,或咽喉紅腫 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渴欲飲,舌邊尖紅,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0047] 3. 2. 3普通感冒西醫(yī)診斷標準
[0048] (1)臨床表現(xiàn):咽干咽痛,鼻塞噴嚏,流涕,咳嗽,發(fā)熱,頭痛,全身酸痛。
[0049] (2)白細胞計數(shù)正?;蚱?。
[0050] 3. 3納入病例標準
[0051] 符合中醫(yī)感冒、西醫(yī)普通感冒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標準,體溫在37°C以上,病程在 48h之內(nèi)者,可納入試驗病例。入選病例30名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25-46歲,每次 服用顆粒劑1包,早中晚各一次,1個月為一個療程。
[0052] 3.4療效判斷:根據(jù)《中藥(新藥)治療感冒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分痊愈、顯 效、進步、無效。主要根據(jù)體溫及減分率判定。①痊愈:治療3天以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感冒癥 狀全部消失。②顯效:治療3天以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感冒癥狀大部分消失。③進步:治療3 天以內(nèi)體溫較前降低,感冒主要癥狀全部消失。④無效:治療3天以內(nèi)體溫未降或升高,感 冒主要癥狀無改善。
[0053] 表1.本發(fā)明對風熱感冒病人的療效觀察
[0054]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藥配 比提取制備而成:滇苦菜12份、幌傘楓8份、樗葉花椒14份、桑黃10份、狹眼鳳尾蕨12份、 刺針草15份、闊葉垂頭菊14份、短瓣花12份、隨手香6份、紫荊皮8份、蛇王藤12份、黃毛 巖白菜8份、繡線菊10份。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取所 述原料藥合并,加水煎煮兩次,合并煎液,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10,加乙醇使含醇量 的體積百分比達65%,攪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0并回收乙 醇,得濃縮液,噴霧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粉,加入糊精,制粒,烘干,制成顆粒劑。
3. 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中煎煮條件為:第一 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為藥材重量的6倍量,煎煮lh。
4. 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中噴霧干燥條件 為:進風溫度為100,出風溫度為80°C,物料溫度為70°C,霧化壓力為0.2兆帕,噴霧速度為 10ml/s。
5.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在治療風熱感冒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6/888GK104306594SQ201410608120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1月3日
【發(fā)明者】李正梅 申請人:李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