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主要是由黨參、黃芪、知母、黃連、五味子、玄參、白茅根、桑白皮、忍冬藤、玉竹、黃精等藥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本發(fā)明藥物具有養(yǎng)心安神,疏肝解郁,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療肺熱咳嗽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肺熱咳嗽是由于風熱邪毒犯肺,或風寒化熱,邪熱蘊肺,肺受熱毒所灼,痰熱內(nèi)部導致肺內(nèi)郁熱出現(xiàn)以咳嗽為主的典型癥狀,常在肺熱感冒癥狀后出現(xiàn)。肺熱咳嗽常多見于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體弱者,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咳嗽。目前,西藥治療肺熱咳嗽效果不佳,且長期服用西藥有較多副作用,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肺熱咳嗽的中藥存在很大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人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及臨床反復的試驗和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治療肺熱咳嗽的組合藥物。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6]本發(fā)明藥物是選用黨參、黃芪、知母、黃連、五味子、玄參、白茅根、桑白皮、忍冬藤、玉竹、黃精、北沙參、麥冬、金銀花、寒水石、山茱萸、大黃、益智仁、甘草、白術、蓽澄茄、金櫻子、澤蘭、菟絲子、生 地黃、紅花、女貞子、天花粉、石膏、山藥藥物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快速治療肺熱咳嗽的復發(fā)。其中選用黨參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經(jīng)氣分,有補中益氣,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選用黃芪是因為其性味甘,微溫,入肺、脾經(jīng),生用有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斂;炙用有補中益的功能,治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選用知母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肺、胃、腎經(jīng),有滋陰降火,潤燥滑腸的功能,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選用黃連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有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的功能,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疫,湯火燙傷。選用五味子是因為其性味酸,溫,入肺、腎經(jīng),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的功能,治肺虛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選用玄參是因為其性味苦咸,涼,入肺、腎經(jīng),有滋陰,降火,除煩,解毒的功能,治熱病煩渴,發(fā)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津傷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癰腫,瘰疬。選用白茅根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小腸經(jīng),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能,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選用桑白皮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脾經(jīng),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的功能,治肺熱喘咳,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選用忍冬藤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心、肺經(jīng),有清熱,解毒,通絡的功能,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傳染性肝炎,癰腫瘡毒,筋骨疼痛。選用玉竹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肺,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燥,除煩,止渴的功能,治熱病陽傷,咳嗽,煩渴,虛勞發(fā)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shù)。選用黃精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jīng),有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的功能,治虛損寒熱,肺癆咳血,病后體虛食少,筋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癩癬疾。選用北沙參是因為其性味甘苦淡,涼,入肺、脾經(jīng),有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的功能,治肺熱燥咳,虛癆久咳,陰傷咽干、口渴。選用麥冬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清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選用金銀花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的功能,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選用寒水石是因為其性味辛咸,寒,入心、胃、腎經(jīng),有清熱降火,利竅,消腫的功能,治時行熱病,積熱煩渴,吐瀉,水腫,尿閉,齒衄,丹毒,燙傷。選用山茱萸是因為其性味酸,微溫,入肝、腎經(jīng),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的功能,治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肝虛寒熱,虛汗不止,心搖脈散。選用大黃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胃、大腸、肝徑,有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的功能,治實熱便秘,譫語發(fā)狂,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jīng)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赤,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選用益智仁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腎經(jīng),有溫脾,暖腎,固氣,澀精的功能,治冷氣腹痛,中寒吐瀉,多唾,遺精,小便余浙,夜多小便。選用甘草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經(jīng),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fā)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癰,生用治咽喉腫痛,消 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選用白術是因為其性味苦甘,溫,入脾、胃經(jīng),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選用蓽澄茄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腎經(jīng),有溫暖脾腎,健胃消食的功能,治食積氣脹,脘腹冷痛,反胃嘔吐,腸鳴泄瀉,痢疾,痰癖。選用金櫻子是因為其性味酸澀,平,有固精澀腸,縮尿止瀉的功能,治滑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脾虛瀉痢。選用澤蘭是因為其性味苦辛,微溫,入肝、脾經(jīng),有活血,行水的功能,治經(jīng)閉,癥瘕,產(chǎn)后瘀滯腹痛,身面浮腫,跌撲損傷,金瘡,癰腫。選用菟絲子是因為其性味辛甘,平,入肝、腎經(jīng),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的功能,治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余浙,目暗。選用生地黃是因為其性味甘,寒,歸心、肝、腎經(jīng),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的功能,治熱病煩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衄血,發(fā)斑發(fā)疹。選用紅花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心、肝經(jīng),有活血通經(jīng),去瘀止痛的功能,治經(jīng)閉,癥瘕,難產(chǎn),死胎,產(chǎn)后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選用女貞子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平,入肝、腎經(jīng),有補肝腎,強腰膝的功能,治陰虛內(nèi)熱,頭暈,目花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選用天花粉是因為其性味甘苦酸,涼,入肺、胃經(jīng),有生津,止渴,降火,潤燥,排膿,消腫的功能,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瘺。選用石膏是因為其性味辛甘,寒,入肺、胃經(jīng),生用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的功能,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fā)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fā)斑發(fā)疹,口舌生瘡,煅敷生肌斂瘡,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回,湯火燙傷。選用山藥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腎經(jīng),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能,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shù)。
【具體實施方式】
[0007]本發(fā)明組分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jīng)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療效
黨參 5-15克黃芪10-20克知母10-20克黃連 5-15克五味子10-20克玄參10-20克
白茅根 15-25克桑白皮15-25克忍冬藤15-25克
玉竹 15-25克黃精15-25克北沙參15-25克
麥冬 15-25克金銀花15-25克寒水石15-25克
山茱萸 5-15克大黃10-20克益智仁10-20克
甘草 5-15克白術10-20克蓽澄茄10-20克
金櫻子 5-15克澤蘭10-20克菟絲子10-20克
生地黃 5-15克紅花10-20克女貞子10-20克
天花粉 5-15克石膏15-25克山藥10-20克
優(yōu)選用量為
黨參 10克 黃芪15克知母15克
黃連 10克五味子15克玄參15克
白茅根 20克桑白皮20克忍冬藤20克
玉竹 20克黃精20克北沙參 20克
麥冬 20克金銀花20克寒水石20克
山茱萸 10克大黃15克益智仁15克
甘草 10克白術15克蓽澄茄15克
金櫻子 10克澤蘭15克菟絲子15克
生地黃 10克紅花15克女貞子15克
天花粉 10克石膏20克山藥15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
2、黃芪: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者,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曬干;
3、知母:揀凈雜質(zhì),用水撞洗,撈出,潤軟,切片曬干;
4、黃連: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5、五味子:篩去灰屑,除去雜質(zhì),置蒸籠內(nèi)蒸透,取出曬干;
6、玄參:揀凈雜質(zhì),除去蘆頭,洗凈潤透,切片,晾干;
7、白茅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
8、桑白皮:刷去灰屑,洗凈,潤透后切絲,曬干;
9、忍冬藤:揀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潤透,切片,曬干;
10、玉竹:除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
11、黃精:洗凈泥土,略潤,切片,曬干;
12、北沙參:揀去雜質(zhì),除去莖基,用水略洗,撈出,稍潤,切段,曬干;
13、麥冬: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抽去心,再洗凈曬干;
14、金銀花:篩去泥沙,揀凈雜質(zhì);
15、寒水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打成碎塊;
16、山茱萸:洗凈,除去果核及雜質(zhì),曬干;17、大黃: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檔,燜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
18、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鍋內(nèi),炒至外殼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殼,取仁搗碎用;
19、甘草:揀去雜質(zhì),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涼干;
20、白術: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21、蓽澄茄:揀去雜質(zhì),摘去果柄,洗凈,曬干;
22、金櫻子:揀去雜質(zhì),切兩瓣,用水稍浸泡,撈出,悶潤后除去殘留毛刺,挖凈毛、核,干
燥;
23、澤蘭: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根,噴水稍潤,切段曬干;
24、菟絲子:過蘿去凈雜質(zhì),洗凈,曬干;
25、生地黃: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
26、紅花:揀凈雜質(zhì),除去莖葉、蒂頭,曬干;
27、女貞子:揀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28、天花粉:揀去雜質(zhì),大小塊分開,用水泡至六成透,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或用水洗凈,撈出,曬干,搗成小塊;
29、石膏:去凈雜石,洗凈泥土,打碎成小塊;
30、山藥: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時,撈出稍晾,切片曬干或烘干。
[0008]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黨參、黃芪、知母、黃連、五味子、玄參、白茅根、桑白皮、忍冬藤、玉竹、黃精、北沙參、麥冬、金銀花、寒水石、山茱萸、大黃、益智仁、甘草、白術、蓽澄茄、金櫻子、澤蘭、菟絲子、生地黃、紅花、女貞子、天花粉、石膏、山藥藥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80分鐘后,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0009]2、將過濾的藥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0010]3、合并兩次煎煮液,分成4劑服用。
[0011]本發(fā)明藥物具有養(yǎng)心安神,疏肝解郁,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療程短、見效快、無毒副作用。
[0012]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了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觀察資料。
[0013][試驗例I]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0-2.3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20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2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
[0014][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治療肺熱咳嗽的觀察資料
1、一般資料
收治肺熱咳嗽患者共217例。
[0015]2、診斷標準
肺熱咳嗽主 要癥狀之一為反復咳嗽,常伴有惡寒發(fā)熱,咳嗽胸痛,痰少而粘,呼吸不利、口干咽燥,舌苔薄黃,脈浮滑而數(shù)。部分還伴有胸脅隱痛、氣短乏力、自汗盜汗,低熱或潮熱,面色少華,形體消瘦等癥狀。
[0016]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咳嗽,咳黃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熱或伴有喘息等癥狀,舌質(zhì)紅,苔薄黃或黃膩,少津,脈滑數(shù)或細數(shù)。
[0017]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次服用I劑,每天早、晚各服I次,7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用3個療程。
[0018]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肺熱咳嗽癥狀消失,觀察半年無反彈者;
好轉(zhuǎn):肺熱咳嗽癥狀明顯改善,體質(zhì)逐步增強;
無效:肺熱咳嗽癥狀無改變,達不到好轉(zhuǎn)標準者。
[0019]5、治療結果(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肺熱咳嗽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圍內(nèi)的原料藥制成: 黨參5-15克黃芪10-20克知母10-20克 黃連5-15克五味子10-20克玄參10-20克 白茅根15-25克桑白皮15-25克忍冬藤15-25克 玉竹15-25克黃精15-25克北沙參15-25克 麥冬15-25克金銀花15-25克寒水石15-25克 山茱萸 5-15克大黃10-20克益智仁10-20克 甘草5-15克白術10-20克蓽澄茄10-20克 金櫻子5-15克澤蘭10-20克菟絲子10-20克 生地黃5-15克紅花10-20克女貞子10-20克 天花粉5-15克石膏15-25克山藥10-20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黨參10克黃芪15克知母15克 黃連10克五味子15克玄參15克 白茅根20克桑白皮20克忍冬藤20克 玉竹20克黃精20克北沙參20克 麥冬20克金銀花20克寒水石20克 山茱萸 10克大黃15克益智仁15克 甘草10克白術15克蓽澄茄15克 金櫻子10克澤蘭15克菟絲子15克 生地黃10克紅花15克女貞子15克 天花粉10克石膏20克山藥15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備料 (1)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 (2)黃芪: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者,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曬干; (3)知母:揀凈雜質(zhì),用水撞洗,撈出,潤軟,切片曬干; (4)黃連: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5)五味子:篩去灰屑,除去雜質(zhì),置蒸籠內(nèi)蒸透,取出曬干; (6)玄參:揀凈雜質(zhì),除去蘆頭,洗凈潤透,切片,晾干; (7)白茅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 (8)桑白皮:刷去灰屑,洗凈,潤透后切絲,曬干; (9)忍冬藤:揀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潤透,切片,曬干; (10)玉竹:除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 (11)黃精:洗凈泥土,略潤,切片,曬干; (12)北沙參:揀去雜質(zhì),除去莖基,用水略洗,撈出,稍潤,切段,曬干; (13)麥冬: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抽去心,再洗凈曬干; (14)金銀花:篩去泥沙,揀凈雜質(zhì);(15)寒水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打成碎塊; (16)山茱萸:洗凈,除去果核及雜質(zhì),曬干; (17)大黃: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檔,燜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 (18)益智仁:取益智仁置鍋內(nèi),炒至外殼焦黑,取出冷透,除去果殼,取仁搗碎用; (19)甘草:揀去雜質(zhì),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涼干; (20)白術: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21)蓽澄茄:揀去雜質(zhì),摘去果柄,洗凈,曬干; (22)金櫻子:揀去雜質(zhì),切兩瓣,用水稍浸泡,撈出,悶潤后除去殘留毛刺,挖凈毛、核,干燥; (23)澤蘭: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根,噴水稍潤,切段曬干; (24)菟絲子:過蘿去凈雜質(zhì),洗凈,曬干; (25)生地黃: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 (26)紅花:揀凈雜質(zhì),除去莖葉、蒂頭,曬干; (27)女貞子 :揀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28)天花粉:揀去雜質(zhì),大小塊分開,用水泡至六成透,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或用水洗凈,撈出,曬干,搗成小塊; (29)石膏:去凈雜石,洗凈泥土,打碎成小塊; (30)山藥: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時,撈出稍晾,切片曬干或烘干; (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黨參、黃芪、知母、黃連、五味子、玄參、白茅根、桑白皮、忍冬藤、玉竹、黃精、北沙參、麥冬、金銀花、寒水石、山茱萸、大黃、益智仁、甘草、白術、蓽澄茄、金櫻子、澤蘭、菟絲子、生地黃、紅花、女貞子、天花粉、石膏、山藥藥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80分鐘后,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將過濾的藥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3)合并兩次煎煮液,分成4劑服用。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3751682SQ20141003849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月27日
【發(fā)明者】蔣玲 申請人:蔣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