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具機的防塵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具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工具機的防塵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圖I是一種以往的工具機,該工具機包含一個承載單元11、一個安裝于該承載單元11的主軸單元12,及一個安裝于該主軸單元12的刀具13。該承載單元11具有一個中空的殼體111,及一個用于夾持一個待加工物14的夾持座112。該主軸單元12具有一個安裝于該殼體111的圍繞壁121,及一個供該刀具13安裝的安裝壁122。以往的工具機在使用時,是利用可移動的刀具13切割或鉆磨該待加工物14,以讓該待加工物14呈現(xiàn)出欲雕塑的外型。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卻會產(chǎn)生大量四處飛散的粉塵碎屑,這些粉塵碎屑容易影響該主軸單元12的性能甚至造成損壞,因而降低該主軸單元12 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具機的防塵裝置。本實用新型工具機的防塵裝置,該工具機包含一個承載單元、一個安裝于該承載單元的主軸單元,及一個安裝于該主軸單元的刀具。該承載單元具有一個形成一個容置空間的殼體。該主軸單元安裝于該殼體的容置空間,并具有一個部分外露于該容置空間的圍繞壁,及一個形成于該圍繞壁遠離該容置空間的一端的安裝壁。該刀具是可轉(zhuǎn)動地安裝于該安裝壁。該防塵裝置安裝于該承載單元與該主軸單元間,并包括一個套設(shè)于該主軸單元的防塵套、一個套設(shè)于該防塵套的卡套框,及數(shù)個限位條。該防塵套具有數(shù)個中央耳翼、一個套體,及數(shù)個外圍耳翼。所述中央耳翼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對應(yīng)于該圍繞壁的容裝口,并分別密合地緊靠于該圍繞壁,而使該刀具及該安裝壁皆外露于該容裝口,該套體自所述中央耳翼朝該殼體的方向延伸且遮蔽該容置空間,所述外圍耳翼分別連接于該套體且鄰靠該殼體。該卡套框套設(shè)于所述中央耳翼外圍,并與該圍繞壁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中央耳翼,而使所述中央耳翼被限位固定于該圍繞壁。所述限位條分別與該殼體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外圍耳翼,而使所述外圍耳翼被限位固定于該殼體。本實用新型所述工具機的防塵裝置,還包括多個固定單元,其中一部分的固定單元分別將該卡套框及所述中央耳翼固定于該圍繞壁,其余部分的固定單元分別將所述限位條及所述外圍耳翼固定于該殼體。本實用新型所述工具機的防塵裝置,該圍繞壁及該卡套框的橫剖面皆呈中空矩形。本實用新型所述工具機的防塵裝置,所述固定單元為螺絲。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該防塵裝置的設(shè)計,使用時可防止粉塵碎屑影響該主軸單元的性能或造成損壞,所以能達到防塵的效果。
圖I是一剖切俯視圖,說明以往的工具機;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實用新型工具機的防塵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與一主軸單元及一承載單元;圖3是一剖切俯視圖,說明該較佳 實施例安裝于該主軸單元及該承載單元的外觀;圖4是一正視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卡套框與四個中央耳翼的組裝關(guān)系;及圖5是一部分剖切側(cè)視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其中一限位條與一外圍耳翼的組裝關(guān)系。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2、圖3、圖4,本實用新型工具機的防塵裝置5的一個較佳實施例,是以制作假牙(圖未示出)的工具機作為說明,但是該防塵裝置5適用于使用過程中會產(chǎn)生粉塵碎屑的其他類型的工具機,因此實施時不限于制作假牙的工具機。該工具機包含一個承載單元2、一個安裝于該承載單元2的主軸單元3,及一個安裝于該主軸單元3的刀具4。在本實施例中,該承載單元2是一個中空箱體,并具有一個形成一個容置空間211的殼體21、一個能夾持待加工的假牙牙體6的夾持座22,及一個可開闔地連接于該殼體21的門23。該殼體21具有一個環(huán)繞該主軸單元3的頸緣212。該頸緣212是輪廓呈四邊形的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并界定出一個連通該容置空間211的開口 213。該夾持座22安裝于該殼體21內(nèi)部遠離該容置空間211的位置,并與該開口 213間隔相對。由于該承載單元2的外型是配合制作假牙的用途所示意繪出,因此實施時該承載單元2不以中空箱體為限,該殼體21及其頸緣212的形狀也不需限制,更不必然具有該夾持座22及上述的門23。該主軸單元3是可移動地安裝于該殼體21的容置空間211,并具有一個部分外露于該容置空間211的圍繞壁31,及一個形成于該圍繞壁31遠離該容置空間211的一端的安裝壁32。本實施例的圍繞壁31的橫剖面是呈中空矩形但不以此為限。該安裝壁32是面向該夾持座22。此外,該主軸單元3在該容置空間211內(nèi)部還會安裝有圖未示出的軸動馬達及導(dǎo)線等零件,因所述零件及其運作原理已為普遍習(xí)知技術(shù),所以在此不多做說明,但需要知道的是,所述零件容易受灰塵異物而影響其性能,甚至引起故障損壞。該刀具4是可轉(zhuǎn)動地安裝于該安裝壁32并鄰近該夾持座22,藉由該主軸單元3的驅(qū)動,該刀具4可用于切割雕塑該假牙牙體6。該防塵裝置5安裝于該主軸單元3及該承載單元2間,并包括一個套設(shè)于該主軸單元3的防塵套51、一個套設(shè)于該圍繞壁31的卡套框52、四個限位條53,及多個固定單元54。該防塵套51是以軟性的防塵材質(zhì)制成,并具有四個中央耳翼511、一個套體512,及四個遠離所述中央耳翼511的外圍耳翼513。所述中央耳翼511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對應(yīng)于該圍繞壁31的容裝口 514,并分別密合地緊靠于該圍繞壁31,而使該刀具4及安裝壁32皆外露于該容裝口 514。該套體512是自所述中央耳翼511朝遠離該刀具4的方向延伸,且遮蔽該開口 213及該容置空間211。所述外圍耳翼513是分別連接于該套體512遠離所述中央耳翼511的一側(cè),并鄰靠于該殼體21且共同包圍該開口 213。該防塵套51的所述中央耳翼511、套體512及外圍耳翼513是一體相連的設(shè)計,因此具備了優(yōu)良的防塵效果。該卡套框52的橫剖面是呈中空矩形,套設(shè)于所述中央耳翼511外圍并與該圍繞壁31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中央耳翼511,而使所述中央耳翼511被限位固定于該圍繞壁31。所述固定單元54的其中一部分固定單元54分別將該卡套框52及所述中央耳翼511固定于該圍繞壁31。參閱圖2、圖3、圖5,所述限位條53分別與該殼體21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外圍耳翼513,而使所述外圍耳翼513皆被限位固定于該殼體21。所述固定單元54的其余部分固定單元54分別將所述限位條53及所述外圍耳翼513固定于該殼體21。需了解的是,所述中央耳翼511的數(shù)目以及該卡套框52的形狀,皆是為了配合該圍繞壁31的外型而設(shè)計,因此本實施例是以四個中央耳翼511及中空矩形的卡套框52作·說明,但是在實施上,所述中央耳翼511的數(shù)目以及該卡套框52的形狀當(dāng)然可以因為該圍繞壁31的外型而有所變化。相同地,所述外圍耳翼513以及限位條53的數(shù)量,也是為了配合該殼體21的外型而設(shè)計,因此實施時不以本實施例所述的數(shù)量為限。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要配合該承載單元2的結(jié)構(gòu),其中三個外圍耳翼513及限位條53是分別安裝于該頸緣212,最后一個外圍耳翼513及限位條53則是安裝于該頸緣212旁側(cè)且靠近該開口 213的位置,而與前述三個外圍耳翼513及限位條53呈垂直角度,這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式具有相當(dāng)大的彈性,且不應(yīng)以本實施例所示為限。本實用新型組裝時,先將該承載單元2的門23打開,再將該防塵套51的容裝口514對準該主軸單元3的安裝壁32,并將該防塵套51自該刀具4往該容置空間211的方向套設(shè)于該主軸單元3,直到該刀具4及安裝壁32皆外露于該容裝口 514為止,由于該容裝口 514的形狀是對應(yīng)于該圍繞壁31,所以所述中央耳翼511會共同緊貼于該圍繞壁31,此時,該套體512會遮蔽住該開口 213及該容置空間211,且所述外圍耳翼513也會分別鄰近該殼體21。然后,將該卡套框52自該刀具4往該容置空間211的方向套設(shè)于該主軸單元3,而使所述中央耳翼511皆被該卡套框52緊密套住,再利用所述固定單元54分別將該卡套框52及所述中央耳翼511鎖接固定于該圍繞壁31,以使所述中央耳翼511被限位固定于該圍繞壁31。接著,將所述外圍耳翼513分別鄰靠于該殼體21及其頸緣212,再把所述限位條53分別壓靠于所述外圍耳翼513,并利用所述固定單元54分別將所述限位條53及外圍耳翼513鎖接固定于該殼體21及其頸緣212,以使所述外圍耳翼513皆被緊貼限位于該殼體21且包覆該開口 213。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中央耳翼511和卡套框52的每一邊皆設(shè)置有相對應(yīng)的三個穿孔,且該圍繞壁31也設(shè)置有對應(yīng)于所述穿孔的螺孔,相同地,每一外圍耳翼513和限位條53也都設(shè)置有相對應(yīng)的三個穿孔,且該殼體21及其頸緣212也設(shè)置有對應(yīng)于所述穿孔的螺孔,但所述穿孔及螺孔只是為了便于鎖固,因此其數(shù)目不需加以限制。本實施例的所述固定單元54是能分別螺入所述穿孔及螺孔的螺絲,但實施時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態(tài)樣的元件例如魔鬼氈,因此甚至也可不必設(shè)置所述穿孔及螺孔。最后,將待加工的該假牙牙體6置放于該夾持座22并關(guān)上該門23,即可移動該主軸單元3并利用該刀具4的切割功能對該假牙牙體6進行加工。綜上所述,藉由該防塵裝置5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使該防塵套51封住該開口 213及該容置空間211,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粉塵碎屑能被有效地隔絕,不容易從所述中央耳翼511與圍繞壁31間或所述外圍耳翼513與殼體21間的縫隙滲入,確保了粉塵碎屑不會進入該容置空間211,而造成該主軸單元3的內(nèi)部零件損壞,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另外,當(dāng)該防塵套51使用一段時間后而呈現(xiàn)臟污時,也可將所述固定單元54分別自該卡套框52與所 述限位條53拆卸下來,并先后移除該卡套框52、所述限位條53及該防塵套51,再針對該防塵套51進行清潔處理后將其安裝回去即可重復(fù)使用,所以符合了環(huán)保趨勢。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工具機的防塵裝置,該工具機包含一個承載單元、一個安裝于該承載單元的主軸單元,及一個安裝于該主軸單元的刀具,該承載單元具有一個形成一個容置空間的殼體,該主軸單元安裝于該殼體的容置空間,并具有一個部分外露于該容置空間的圍繞壁,及一個形成于該圍繞壁遠離該容置空間的一端的安裝壁,該刀具是可轉(zhuǎn)動地安裝于該安裝壁;該防塵裝置安裝于該承載單元與該主軸單元間,其特征在于 該防塵裝置包括一個套設(shè)于該主軸單元的防塵套、一個套設(shè)于該防塵套的卡套框,及數(shù)個限位條;該防塵套具有數(shù)個中央耳翼、一個套體,及數(shù)個外圍耳翼;所述中央耳翼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對應(yīng)于該圍繞壁的容裝口,并分別密合地緊靠于該圍繞壁,而使該刀具及該安裝壁皆外露于該容裝口 ;該套體自所述中央耳翼朝該殼體的方向延伸且遮蔽該容置空間;所述外圍耳翼分別連接于該套體且鄰靠該殼體;該卡套框套設(shè)于所述中央耳翼外圍,并與該圍繞壁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中央耳翼,而使所述中央耳翼被限位固定于該圍繞壁;所述限位條分別與該殼體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外圍耳翼,而使所述外圍耳翼被限位固定于該殼體。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工具機的防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防塵裝置還包括多個固定單元,其中一部分的固定單元分別將該卡套框及所述中央耳翼固定于該圍繞壁,其余部分的固定單元分別將所述限位條及所述外圍耳翼固定于該殼體。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工具機的防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圍繞壁及該卡套框的橫剖面皆呈中空矩形。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機的防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單元為螺絲。
專利摘要一種工具機的防塵裝置,該工具機包含一個承載單元,及一個主軸單元。該承載單元具有一個形成一個容置空間的殼體。該主軸單元安裝于該殼體并具有一個圍繞壁。該防塵裝置安裝于該承載單元及主軸單元間,并包括一個防塵套、一個卡套框,及數(shù)個限位條。該防塵套套設(shè)于該主軸單元,并具有數(shù)個分別緊靠于該圍繞壁的中央耳翼、一個遮蔽該容置空間的套體,及多個分別緊靠該殼體的外圍耳翼。該卡套框與該圍繞壁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中央耳翼。所述限位條分別與該殼體配合緊密地夾抵所述外圍耳翼。本實用新型具有防止粉塵影響該主軸單元的性能。
文檔編號A61C13/38GK202571997SQ20122022456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5月18日
發(fā)明者陳宗明 申請人:彭慶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