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用品,特別涉及用于包扎頭顱部的包扎套。
背景技術:
人體頭顱部創(chuàng)傷或者手術后需要進行敷料包扎,正確適度的包扎有助于傷口的愈合,通常情況下采用紗布纏繞頭部及面部對傷口處加壓包扎。紗布纏繞包扎過程中,若包扎過緊,則引起頭痛不適,影響進食、睡眠,傷口處出現(xiàn)腫脹,甚至導致患者呼吸困難;若包扎過松又達不到加壓包扎的目的。目前這種包扎方式難以達到包扎后頭部的舒適度,并且由于包扎過程繁瑣、包扎時間過長,導致患者難以忍受痛苦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專利申請人針對上述頭顱創(chuàng)傷后用紗布纏繞包扎方式的缺點,進行了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其具有操作簡便,舒適度高的優(yōu)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為一彈性布料構成的可貼合裹套于頭顱的套體,所述套體帶有與面額部貼合的前張口以及與后枕部貼合的后張口,所述前張口以及后張口之間有分別與下頜部、面額部以及頭顱部貼合的連貫套體面。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套體面帶有耳孔;所述套體面由左右兩片彈性布料連接構成;所述左右兩片彈性布料面積相等;所述前張口以及后張口分別帶有包邊;所述耳孔帶有鎖邊;所述前張口的周長大于后張口的周長,所述連貫套體面與頭顱部貼合的面積大于與下頜部貼合的面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為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與傳統(tǒng)的紗布繃帶包扎相比,具有包扎方便,包扎速度快,拆卸方便的特點,并且采用彈性布制成,提高了包扎后的舒適度。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為一彈性布料構成的可貼合裹套于頭顱的套體,所述套體帶有與面額部貼合的前張口 5以及與后枕部貼合的后張口 4,所述前張口 5以及后張口4之間有分別與下頜部、面額部以及頭顱部貼合的連貫套體面2,套體面2上設置耳部孔3。套體面2由左右兩片面積相等的彈性布料縫合連接構成,實施例選用尼龍布料。前張口 5以及后張口4分別帶有包邊。耳孔3帶有鎖邊。前張口 5的周長大于后張口4的周長,所述連貫套體面與頭顱部貼合的面積大于與下頜部貼合的面積,圖2中I為套體面2與頭顱部貼合的部位。本實用新型的戴入過程見圖2,圖3,將后張口 4張開,從頭部的面額部戴入,直至面額部與前張口 5貼合,兩耳朵分別從耳孔3露出。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為準。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其他改進和變化,均應 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為一彈性布料構成的可貼合裹套于頭顱的套體,所述套體帶有與面額部貼合的前張口以及與后枕部貼合的后張口,所述前張口以及后張口之間有分別與下頜部、面額部以及頭顱部貼合的連貫套體面。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體面帶有耳孔。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體面由左右兩片彈性布料連接構成。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兩片彈性布料面積相等ο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張口以及后張口分別帶有包邊。
6.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孔帶有鎖邊。
7.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張口的周長大于后張口的周長,所述連貫套體面與頭顱部貼合的面積大于與下頜部貼合的面積。
專利摘要一種頭顱創(chuàng)傷包扎套,其特征在于為一彈性布料構成的可貼合裹套于頭顱的套體,所述套體帶有與面額部貼合的前張口以及與后枕部貼合的后張口,所述前張口以及后張口之間有分別與下頜部、面額部以及頭顱部貼合的連貫套體面。本實用新型與傳統(tǒng)的紗布繃帶包扎相比,具有操作簡便、包扎速度快的特點,并且由于所用材料為彈性布,從而提高了包扎后的舒適度。
文檔編號A61F13/12GK202589775SQ2012201559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丁旭, 丁加根, 孟志兵, 王玉海, 蔡學見 申請人:丁旭, 丁加根, 孟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