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治療頑痹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風濕性疾病指主要侵犯關節(jié)、肌肉、骨骼及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入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炎性肌病、硬皮病等)、系統(tǒng)性血管炎、脊柱關節(jié)病(如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jié)炎等)、骨關節(jié)炎、痛風等多種以累積骨及關節(jié)等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多數風濕病需要長期、終身服藥,西醫(yī)采用非留體抗炎藥、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進行免疫治療,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中醫(yī)治療風濕病具有悠久歷史,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中藥藥效作用溫和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接受長期治療的耐受性較好,發(fā)揮中醫(yī)藥治療頑痹的優(yōu)勢,結合現代制藥技術,提供一種有效治療頑痹的中藥組合物,使頑痹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預防和改善骨質破壞,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發(fā)明內容
針對傳統(tǒng)西醫(yī)采用的免疫治療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治療頑痹、骨關節(jié)疼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具有宣透伏邪、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強壯筋骨的功效。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痛風等頑痹證。并且具有藥效作用溫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長期治療耐受性好的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一種中藥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21 93份、制草烏21 93份、南蛇藤 140 620份、鹿銜草140 620份、模柳105 465份、青嵩105 465份、草果105 465 份、白芍O 372份、知母O 372份。本發(fā)明還可做以下改進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27 84份、制草烏27 84份、南蛇藤 180 560份、鹿銜草180 560份、檳榔135 420份、青蒿135 420份、草果135 420 份、白芍27 348份、知母81 261份。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3份、制草烏3份、南蛇藤20份、鹿銜草20 份、檳榔15份、青蒿15份、草果15份、白芍6份。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形式為口服劑型。所述口服劑型為顆粒劑、片劑、膠囊劑、丸劑、膏劑或口服液。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為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將21 93份的制川烏、21 93份的制草烏和105 465份的檳榔用藥材量 3倍以上的50 80%的乙醇水溶液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I 3小時,合并濾液過濾,將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60°C密度為I. 02 I. 05g/ml的浸膏;
4
2).將105 465份的草果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將揮發(fā)油用 β-環(huán)糊精和水進行包合,其中揮發(fā)油與β-環(huán)糊精的比例為I : 2 I : 10,30°C 60°C 攪拌I 4小時,(TC 15°C冷藏靜置,抽濾,30°C 60°C干燥后粉碎成細粉;3).將上述步驟1,2的藥渣與余下的南蛇藤140 620份、鹿銜草140 620份、 青蒿105 465份、白芍O 372份、知母O 372份的原料藥一起加水煎煮I 3小時, 煎煮液過濾后再與步驟2)中的蒸餾后水溶液合并,濃縮成60°C密度為I. 02 I. 05g/ml的浸膏;4).將步驟I)、步驟3)得到的提取液采用柱層析方法進一步分離純化,將分離得到的產品粉碎至細粉。5).將上述步驟制備出的活性成分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制成所需藥物劑型。本發(fā)明還可做以下改進步驟5)中,將步驟3)所得浸膏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步驟I)所得浸膏合并,濃縮至60°C時密度為I. 20 I. 25g/ml的稠膏,經過干燥,將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合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制成顆粒, 用于制備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或丸劑。將步驟I)和步驟3)所得的提取物采用柱層析方法用大孔樹脂、聚酰胺樹脂、或硅膠進一步分離純化,將分離得到的產品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合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制成顆粒,用于制備成膠囊劑或片劑。所述干燥過程采用真空干燥或噴霧干燥。步驟4)中,將步驟3)所得浸膏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步驟I)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包合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矯味劑和稀釋劑水,制成口服液。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為在治療風濕性疾病時,本發(fā)明采用的一種藥物組合,具有宣透伏邪、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強壯筋骨的功效,不需要使用非留體抗炎藥、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藥效作用溫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長期治療耐受性好,解決了西醫(yī)藥物治療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等問題。同時,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合理高效,可將藥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完全,滿足治療要求。本發(fā)明可廣泛應用于治療頑痹、骨關節(jié)疼痛類疾病。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顆粒劑的制備準備制川烏30g、制草烏30g、南蛇藤200g、鹿銜草200g、檳榔150g、青蒿150g、草果150g、白茍60g、知母150g。制備方法取制川烏、制草烏和檳榔用6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濾液過濾,將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在60°C密度為I. 02g/mL的浸膏;草果提取揮發(fā)油,蒸餾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將揮發(fā)油用β_環(huán)糊精和水進行包合,60°C攪拌2 小時,4°C冷藏靜置,抽濾,低溫干燥后粉碎成細粉;上述藥渣與南蛇藤、鹿銜草、青蒿一起加 6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過濾并將上述草果蒸餾后水溶液合并,濃縮成
5在60°C密度為1.05g/mL的浸膏,然后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上述制川烏、制草烏和檳榔的浸膏合并,濃縮至60°C時密度為I. 20g/mL的稠膏,經過干燥,將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細粉, 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結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玉米淀粉等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制成顆粒劑。實施例2 :膠囊劑的制備準備制川烏21g、制草烏93g、南蛇藤140g、鹿銜草620g、檳榔105g、青蒿465g、草果 105g。制備方法草果提取揮發(fā)油,蒸餾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將揮發(fā)油用環(huán)糊精和水進行包合,50°C攪拌I小時,4°C 12°C冷藏靜置,抽濾,低溫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取制川烏、制草烏、檳榔、白芍用6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濾液過濾,將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在60°C密度為I. 05g/mL的浸膏;上述藥渣與剩余藥材一起加 6倍量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過濾,濃縮成在藥材與藥液比為I : I的浸膏, 合并上述兩種浸膏,用大孔樹脂分離純化,用80 %乙醇洗脫,洗脫液濃縮至60°C時密度為
I.25g/mL的稠膏,經過干燥,將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結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裝入膠囊殼。實施例3 :片劑的制備準備制川烏27g、制草烏84g、南蛇藤180g、鹿銜草560g、檳榔135g、青蒿420g、草果 135g。制備方法草果提取揮發(fā)油,蒸餾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I : 2 I : 10將揮發(fā)油用β-環(huán)糊精和水進行包合(揮發(fā)油與β-環(huán)糊精的比例為I : 4),50°c攪拌2小時,冰箱冷藏靜置,抽濾,低溫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取制川烏、制草烏和檳榔用8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小時,過濾,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在60°C密度為I. 02g/mL的浸膏;上述藥渣與剩余藥材一起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過濾并將上述草果蒸餾后水溶液合并,濃縮成在60°C密度為I. 05g/mL的浸膏,然后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上述制川烏、制草烏和檳榔的浸膏合并,濃縮至60°C時密度為1.20g/mL的稠膏,經過干燥,將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結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與制備片劑常用的賦形劑如淀粉等制成濕顆粒,烘干,添加潤滑劑或助流劑,壓片。實施例4 丸劑的制備準備制川烏27g、制草烏84g、南蛇藤180g、鹿銜草560g、檳榔135g、青蒿420g、草果135g、白芍27g。制備方法白芍粉碎成細粉g;草果提取揮發(fā)油,蒸餾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將揮發(fā)油用β -環(huán)糊精和水進行包合,45°C攪拌2小時,4°C冷藏靜置,抽濾,低溫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取制川烏、制草烏和檳榔用6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濾液過濾,將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在60°C密度為I. 02g/mL的浸膏;上述藥渣與剩余藥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過濾并將上述草果蒸餾后水溶液合并,濃縮成在60°C密度為I. 05g/mL的浸膏,然后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上述制川烏、制草烏和檳榔的浸膏合并,濃縮至60°C時密度為I. 20g I. 25g/mL的稠膏,經過干燥,將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白芍藥材細粉、揮發(fā)油包結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煉蜜制
6成水泛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實施例5 口服液的制備準備制川烏30g、制草烏30g、南蛇藤200g、鹿銜草200g、檳榔150g、青蒿150g、草果150g、白芍348g、知母90g。制備方法上述藥材,草果提取揮發(fā)油,用β_環(huán)糊精包合,藥渣與剩余藥材一起加4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為70%,靜置,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加入揮發(fā)油包合物及適量蜂蜜、蔗糖及藥學上可接受的矯味劑,制成口服液。實施例6 口服液的制備準備制川烏30g、制草烏30g、南蛇藤200g、鹿銜草200g、檳榔150g、青蒿150g、草果150g、白茍60g、知母348g。制備方法上述所有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同時收集揮發(fā)油及揮發(fā)油乳濁液,第二次I. 5小時,合并煎煮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入85%乙醇使含醇量為40 %,靜置,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量,加入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乳濁液及適量蜂蜜、蔗糖及藥學上可接受的矯味劑,制成口服液。實施例7:臨床應用病例選擇標準觀察2009年I月至2011年6月在醫(yī)院門診及住院的RA(類風濕)病人60例,其中女48例,男12例;年齡最小者19歲,最大者67歲,平均年齡37. 7歲。病程最短5個月, 最長28年。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兩組間在性別、年齡及病程方面基本相似, 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 > O. 05),具有可比性。給藥方法雷公藤多甙組(對照組)服用雷公藤多甙片(由江蘇美通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2021007),每次10mg,每日3次。本發(fā)明的藥物組合組(治療組)實施例I所制備的顆粒劑,每袋裝4g,溫水沖服, 一次I袋,一日2次,飯后半小時溫服。治療期間停用其它免疫調節(jié)藥物及與治療本病有關的其它藥物,囑患者適度保暖,忌勞累、風冷潮濕及過度發(fā)汗,忌食膏粱厚味、油膩、辛辣、醇酒葷腥等食物。8周為I個療程,觀察I個療程。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①關節(jié)疼痛程度0級為無痛,I級為輕度痛、可耐受、不影響睡眠, 2級為中度痛、常影響睡眠,3級為重度痛、日夜持續(xù)難忍,分別計0、1、2、3分;②晨僵時間;③關節(jié)腫脹數;④關節(jié)壓痛數;⑤關節(jié)功能分數;記錄治療前后類風濕因子(RF,采用乳膠凝集法測定)、血沉(ESR,采用Western法測定)、C-反應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的變化,并監(jiān)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等情況。每周觀察患者用藥所導致的不良反應。
療效標準根據2004年8月首屆國際中西醫(yī)結合風濕病學術會議標準擬定,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主要理化檢查指標正常。顯效癥狀消失或主要癥狀消失,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正常工作和勞動,理化檢查指標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主要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生活不能自理轉為能夠自理,主要理化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與治療前比較各方面均無改善。療效結果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I。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 O. 01)表I兩組臨床療效比較(η)
組另Ijη臨床治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309154293. 33α對照組303912680. 00注與對照組比較,Δ P < O. 01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變化的比較見表2。治療后2組5項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 <0.01)。治療后,治療組的關節(jié)疼痛程度、關節(jié)壓痛數 2項評分均較對照組下降,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 O. 05),提示改善關節(jié)疼痛程度、關節(jié)壓痛數,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表2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變化比較( ±s)
組另U關I疼痛程度忌僵時間關1腫脹數關1壓痛數關1功能分數治療組治療前2. 42±0· 4858. 86 士 10. 436. 12±1· 0114. 61 ±2. 5220. 22 ±4. 95
(η = 30)治療后O. 95±0· 39*δ20. 26土丄3. 17*2. 25±丄.12*3. 48土丄.04'δ5. 58±2· 76*對照組治療前2. 41±0· 3058. 68±11· 976. 09±1· 1214. 45±2· 7120. 56±4· 63(η = 30)治療后I. 07±0. -15*2,1. 75±17. 6*2. 25±1. 06-4. 71 ±1. 08·5. 85 ±2. 51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 O. 01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ΔΡ < O. 05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的比較見表3。兩組在恢復或改善實驗室指標方面均有較好的作用(P < O. 01),并且治療組改善ESR,CRP, RF優(yōu)于對照組(P < O. 05)。表3兩組治療如后實驗室指標變化比較(x±s)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21 93份、制草烏21 93份、南蛇藤140 620份、鹿銜草140 620份、檳榔105 465份、青蒿105 465份、草果105 465份、白芍O 372份、知母O 372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27 84份、制草烏27 84份、南蛇藤180 560份、鹿銜草180 560份、檳榔135 420份、青蒿135 420份、草果135 420份、白芍27 348份、知母81 261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3份、制草烏3份、南蛇藤20份、鹿銜草20份、檳榔15份、青蒿15份、草果15份、白芍 6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任一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形式為口服劑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劑型為顆粒劑、片劑、膠囊劑、丸劑、膏劑或口服液。
6.一種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21 93份的制川烏、21 93份的制草烏和105 465份的檳榔用藥材量3倍以上的50 80%的乙醇水溶液加熱回流提取三次,每次I 3小時,合并濾液過濾,將濾液回收乙醇后濃縮至60°C密度為I. 02 I. 05g/ml的浸膏;2).將105 465份的草果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將揮發(fā)油用β-環(huán)糊精和水進行包合,其中揮發(fā)油與β-環(huán)糊精的比例為I : 2 I : 10,30°C 60°C攪拌 I 4小時,(TC 15°C冷藏靜置,抽濾,30°C 60°C干燥后粉碎成細粉;3).將上述步驟1,2的藥渣與余下南蛇藤140 620份、鹿銜草140 620份、青蒿 105 465份、白芍O 372份、知母O 372份的原料藥一起加水煎煮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后與步驟2)中的蒸餾后水溶液合并,濃縮成60°C密度為I. 02 I. 05g/ml的浸膏;4).將步驟I)、步驟3)得到的提取液采用柱層析方法進一步分離純化,將分離得到的產品粉碎至細粉。5).將上述步驟制備出的活性成分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制成所需藥物劑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將步驟 3)所得浸膏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步驟I)所得浸膏合并,濃縮至60°C時密度為I. 20 I.25g/ml的稠膏,經過干燥,將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合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制成顆粒,用于制備成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或丸劑。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I)和步驟3)所得的提取物采用柱層析方法用大孔樹脂、聚酰胺樹脂、或硅膠進一步分離純化,將分離得到的產品粉碎至細粉,再與上述揮發(fā)油包合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組合制成顆粒,用于制備成膠囊劑或片劑。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過程采用真空干燥或噴霧干燥。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將步驟3) 所得浸膏離心分離,取上清液與步驟I)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驟2)所得揮發(fā)油包合物的細粉,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矯味劑和稀釋劑水,制成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醫(yī)中藥領域。該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比組成制川烏21~93份、制草烏21~93份、南蛇藤140~620份、鹿銜草140~620份、檳榔105~465份、青蒿105~465份、草果105~465份、白芍0~372份、知母0~372份。該組合物具有宣透伏邪、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強壯筋骨的功效,并且藥效作用溫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長期治療耐受性好,解決了西醫(yī)藥物治療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等問題。同時,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合理高效,可將藥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完全,滿足治療要求??蓮V泛應用于治療頑痹、骨關節(jié)疼痛類疾病。
文檔編號A61P19/02GK102579947SQ20121003386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15日
發(fā)明者陳志煌, 韋嵩, 韓麗萍 申請人:韋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