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特別涉及到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治
療高血壓的藥物,本發(fā)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尤其是高血壓的患病人數(shù)更是急劇增加,并且患者越來越趨于低齡化,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體質(zhì)的增強。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在1. 6億以上,且還在不斷增加。目前,尚沒有治療高血壓的特效方法和藥物,大部分
患者通過服用降壓片來維持血壓的正常,但不能根治。另外,還有很多治療高血壓的中藥,但大多具有治療效果差、易復發(fā)等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成本低、無毒副作用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c提供該藥物的制備方法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藥物是由下述質(zhì)量比例的原料制成
丹參川芎白芍當歸
8-1610-1510-1510-20
赤芍甘草牛膝黃芪
10-2010-158-1510-20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是
將丹參、赤芍、川芎、甘草、白芍、牛膝、當歸、黃芪加入100-15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0. 5-1. 5小時,反復煎3次后,取出藥渣,將3次藥液混合放入砂鍋煎2-4小時,將藥液濃縮成稠膏狀,然后加入常規(guī)輔料,制成臨床接受的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散劑、注射劑或膏劑。 本發(fā)明組方中各藥間有相加互補和協(xié)同作用,補氣益血,強心通絡,清熱涼血,活血行瘀可以治療各種類型高血壓。 本發(fā)明是發(fā)明人經(jīng)過反復研究,逐步改進,最后成功的一種療效較好的治療高血
壓的藥物,為表明本發(fā)明藥物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本發(fā)明對221例服用本藥物的高血壓
患者進行了臨床觀察,并選擇具有可比性的高血壓患者215例作為對照組。治療組患者每
天服用本發(fā)明藥物兩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服用5克藥物,對照組患者服用常規(guī)治療高血壓
的口服藥物。治療一個月后,治療結果見表l 表1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結果對照表治愈有效治愈率有效率
治療組195例216例88. 23%97. 73%
對照組123例148例57. 21%68. 84% 治療組相比對照組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由此認為,本發(fā)明藥物治療高血壓具有較好的效果,并且經(jīng)過一個月的治療觀察,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沒有出現(xiàn)任何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準備原材料(kg): 丹參1. 0、赤芍1. 2、川芎1. 2、甘草1. 0、白芍1. 2、牛膝1. 0、當歸1. 2、黃芪1. 5。
將上述9. 3kg中草藥放入砂鍋中,加入12kg的清水,文火煎1. 5小時,反復煎3次后,取出藥渣,將3次藥液混合再放入砂鍋煎3. 5小時,將藥液濃縮成稠膏狀,然后加入煉蜜,混合均勻,制成大蜜丸,包裝后得成品。
實施例2 按照下述重量準備原材料(kg): 丹參1. 2、赤芍1. 5、川芎1. 2、甘草1. 2、白芍1. 3、牛膝1. 2、當歸1. 5、黃芪1. 8。
將上述10. 9kg中草藥放入砂鍋中,加入15kg的清水,文火煎1. 5小時,反復煎3次后,取出藥渣,將3次藥液混合再放入砂鍋煎3小時,將藥液濃縮成稠膏狀,然后將所得的稠膏狀藥物烘干、研碎、裝膠囊,包裝后得成品。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是由下述質(zhì)量比例的原料制成丹參8-16 赤芍10-20川芎10-15甘草10-15白芍10-15牛膝8-15當歸10-20黃芪10-20。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將丹參、赤芍、川芎、甘草、白芍、牛膝、當歸、黃芪加入100-150重量份的清水,文火煎O. 5-1.5小時,反復煎3次后,取出藥渣,將3次藥液混合放入砂鍋煎2-4小時,將藥液濃縮成稠膏狀,然后加入常規(guī)輔料,制成臨床接受的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散劑、注射劑或膏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為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其主要以丹參、赤芍、川芎、甘草、白芍、牛膝、當歸、黃芪等中草藥為原料,通過文火反復煎熬,將藥液濃縮成稠膏狀,然后加入常規(guī)輔料,制成臨床接受的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散劑、注射劑或膏劑。本發(fā)明藥物補氣益血,強心通絡,清熱涼血,活血行瘀,可以治療各種類型高血壓,并具有治療效果好、治療成本低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K36/71GK101773554SQ20101012983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8日
發(fā)明者鮑旭剛 申請人:鮑旭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