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癌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我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中藥的技術范疇,是通過辯證 施治的方法治療癌癥。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癌癥的治療, 一般采用兩種基本的方法, 一是手術去除病灶, 并且加以放、化療等手段進行輔助治療。另一是采用傳統(tǒng)的中醫(yī)中藥的內 服為主的治療方法。由于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沒有得到確切的定性和定量以 及當代科學技術和前沿技術的技術支撐,目前正逐漸減少使用。癌癥是一 種病因極其復雜,死亡率高,難以治療的惡性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
康,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精神負擔。國內外還沒有找到有效的 治療方法。西醫(yī)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放療、化療介入療法等為主,同時 采用藥物控制。西藥對癌痛患者止痛雖可以起到短暫的緩解作用,副作用 較大,而且藥效過去,仍復疼痛。采用中藥治療癌癥雖然也研究出了多種 藥物,但至今仍然沒有研制出療效確切的藥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治療癌癥行之有效的藥物。
該組合物的中藥組份為廉香3—5,冰片2—30,贍酥3—30,硼砂3 一50,大黃9_150,桃仁9一150,紅花10_200,西洋參100-200,黃茂50-70,獲養(yǎng)60-80蒼術30-50白術100-150,木香30-150馬榜榔100-120, 后樸80-100 ,香附45-85 ,矽仁30-60雞內金90-110 , 丁香50-70 ,阿魏100-200 , 紅花100-200,黃連闖100-200水蛙150-200,蜈松3條,土鱉100-200, 白介子50-70,穿山甲50-100,甘草 100-120,單復100-150,阿膠100-200。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 中藥配方通過多年來臨床驗證,具有清熱解毒、散結化瘤、消腫 止痛、行氣活血、止血化風、祛邪除濕、之功效;
2、 本發(fā)明由于藥物配方合理,不僅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殺滅和抑制作 用,同時能夠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和免疫力;
3、 內服、外用方便,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
4、 原料藥來源廣泛,制備工藝簡單,易于工業(yè)化生產,成本低廉, 造福于人類,深受廣大患者及家庭的歡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廉香、冰片、硼砂共餛后在沙鍋內隔水浴蒸煮l一2個小時,然后 取出,陰干。將干燥的上述混合物研磨成為15_50目粉末,將干燥的大黃、 桃仁、紅花研磨成為15—50目的粉末,將上述兩種粉末,共同混合而成。
實施例l、西洋參50,黃茂50,獲養(yǎng)60,蒼術30,白術IOO,木香 140,香附50,紅花IOO,黃連闖IOO,水蛙70,蜈松3條,土鱉120,白 介子70,穿山甲90,甘草100混合后制成。
實施例2、木香50,馬榜榔IOO,后樸80,香附50,矽仁40,雞內 金IOO, 丁香50,阿魏150,贍酥15,單復IOO,阿膠IOO混合后制成。
治療標準痊愈一癥狀、疼痛、腫塊消失,肢體活動正常,生活自理,或能 恢復正常工作;
顯效一癥狀、體征減輕,疼痛基本消失,腫塊縮小,浮腫自消, 能生活自理;
好轉一疼痛減輕,食量增加,精神狀態(tài)好轉,包塊無變化; 無效一癥狀、體征無改善,病癥繼續(xù)發(fā)展。
療效觀察用藥1—2周患者腫瘤縮小,疼痛明顯減輕,有的患者用 藥3 — 4周腫瘤消失。
進一步說明一點桃仁最好采用生桃仁。磨香最好采用天然蜃香,如果 沒有,可以采用合成覆香代替,冰片和贍酥亦同。紅花最好采用傳統(tǒng)的 西紅花,至少也要采用藏紅花。上述的藥材應當采用地道的中藥材和保
證質量o
該組合物研磨的細(粒)度,要求不嚴格,以病人能夠接受為準,略粗
點或者細點均不影響效果。(例如粒度達到10目或以下亦可,粒度從理 論上講是越細約好,以超過30目,甚至達到60河皿目效果更佳)。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癌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案西洋參50,黃茂50,獲養(yǎng)60,蒼術30,白術100,木香140,香附50,紅花100,黃連闖100,水蛙70,蜈蚣3條,土鱉120,白介子70,穿山甲90,甘草100混合后制成。
2. —種治療癌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案木香50,馬榜 榔IOO,后樸80,香附50,矽仁40,雞內金IOO, 丁香50,阿魏150,贍 酥15,單復IOO,阿膠IOO混合后制成。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癌癥的中藥屬于我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中藥的技術范疇,是通過辯證施治的方法治療癌癥。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治療癌癥行之有效的藥物。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方案將西洋參50,黃茂50,獲養(yǎng)60,蒼術30,白術100,木香140,香附50,紅花100,黃連闖100,水蛙70,蜈蚣3條,土鱉120,白介子70,穿山甲90,甘草100混合后制成。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642515SQ200810117650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4日
發(fā)明者劉小明 申請人:劉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