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穿著用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適于吸收和保存身體排泄物的一次性穿著用品。
背景技術:
已經提出一種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前腰圍區(qū)、后腰圍區(qū)以及在這些腰圍區(qū)之間延伸的襠區(qū),并且包括面對穿用者的透液性表面片、背對穿著者的不透液性背面片以及介于該表面片和該背面片之間并在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之間延伸的吸液性芯。所述芯由在尿布厚度方向上彼此疊放的上層芯和下層芯組成。例如在日本待審專利申請公開No.1996-196565(以下被稱為“引用文獻”)中披露了這種尿布。
上層芯又包括從前腰圍區(qū)延伸到襠區(qū)的前芯以及從襠區(qū)延伸到后腰圍區(qū)的后芯。相互面對的前芯和后芯的端部在前后方向上間隔預定尺寸。在相互面對的前芯和后芯的端部之間,露出用表面片包覆的下層芯。包覆上層芯的上表面的表面片沿相互面對的前芯和后芯的各個端部朝下層芯被向下折疊并被折疊成在上層芯和下層芯之間限定空間。在這種現有技術的尿布中,在前芯和后芯之間即在襠區(qū)的上層芯和下層芯之間限定了水平差異,使得相互面對的前芯和后芯的端部可以與下層芯配合以在尿布厚度方向上形成凹下的袋部。
但是,對引用文獻披露的尿布來說,前芯和后芯的各個下表面很容易與下層芯的上表面接觸,并且這種已知的尿布難以在前芯和下層芯之間形成所需空間以及難以在后芯和下層芯之間形成所需空間。即使身體排泄物進入在襠區(qū)形成的袋部,身體排泄物也不能妥善地容納在前芯和下層芯之間以及后芯和下層芯之間。即使在前芯和后芯與下層芯之間形成有限的空間,該有限的空間也不能容納相當于遍布在前芯和后芯和/或下層芯的上表面上的大量身體排泄物。因而,身體排泄物中的尿和糞便會相互混合并且穿用者的皮膚會被這種混合物污染。此外,上層芯和下層芯在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被相互疊放,并且在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上的芯的厚度尺寸無法被接受地增大,使得所述芯在這些腰圍區(qū)上體積龐大。這種龐大的體積會對穿用者形成不舒適的感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一次性穿著用品,使得一方面能夠將襠區(qū)形成為具有適于不與尿混合地容納糞便的袋部,另一方面使穿用者不會有由于芯的局部體積龐大而造成的不舒適的感覺。
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一次性穿著用品,其包括具有前腰圍區(qū)、后腰圍區(qū)、襠區(qū)的不透液性底面片,位于底面片橫向相對側緣上的不透液性底面片,位于底面片的橫向相對側緣上的一對不透液性防漏片,位于所述一對防漏片之間并連接在底面片上的體液吸收性第一嵌板,其中防漏片分別具有沿底面片的側緣在縱向上延伸的近端側向區(qū)段;設有在縱向上延伸并可收縮地連接在其上的可拉伸彈性部件的遠端區(qū)段,該遠端區(qū)段通常被偏壓以在底面片上方隆起;以及分別位于底面片的前端和后端上并在橫向上塌陷的縱向相對端部。
所述用品還包括位于所述一對防漏片之間并在底面片的后腰圍區(qū)以及襠區(qū)上延伸的體液吸收性第二嵌板,第一嵌板在底面片的襠區(qū)以及后腰圍區(qū)上延伸,并且第二嵌板具有至少沿其前端連接在底面片的前腰圍區(qū)上的近端前部、在襠區(qū)上延伸的遠端部分以及沿底面片的側緣延伸的橫向相對側緣,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具有從底面片的側緣向上延伸并連接在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的一對側區(qū)段以及在側區(qū)段之間延伸以在側區(qū)段上方朝上凸出的橫向中間區(qū)段,所述中間區(qū)段至少部分地向上延伸超過各個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的上端,使得底面片與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配合以形成適于在前腰圍區(qū)和襠區(qū)中或至少在襠區(qū)中開放的袋部。
本發(fā)明可以包括以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
遠端部分的遠端緣在第二嵌板上方被向上折疊,使得遠端緣向上延伸超過防漏片的遠端緣。
至少第二嵌板的遠端緣的中間區(qū)段的厚度尺寸比除遠端緣之外的遠端部分的厚度尺寸更大并且所述中間區(qū)段向上延伸超過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的遠端緣。
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在比遠端緣更低的水平面上連接在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使得防漏片的遠端緣在側區(qū)段上方朝上延伸。
袋部具有隔片,其在橫向上延伸并具有連接在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和橫向相對側緣中的至少一個上的橫向相對端部以及限定在橫向相對端部之間的中間區(qū)段,并且在底面片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通過隔片被向內拉伸。
隔片可在橫向上被彈性拉伸并且可收縮地連接在袋部上,使得在底面片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在隔片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
在橫向上相互間隔預定尺寸并在縱向上延伸的一對折疊導向部在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中形成在側區(qū)段和中間區(qū)段之間。
折疊導向部在前部一側延伸到橫向相對側緣,使得折疊導向部之間的距離從遠端部分的遠端緣向前部逐漸增大。
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在折疊導向部的附近連接在各個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
第二嵌板沿折疊導向部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之外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所具有的剛度更低。
第二嵌板沿折疊導向部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之外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所具有的剛度更高。
第一嵌板在底面片的后腰圍區(qū)以及襠區(qū)的大體后半部分上延伸,同時第二嵌板在底面片的前腰圍區(qū)以及襠區(qū)的大體前半部分上延伸,并且第一嵌板的前端位于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下面并延伸到袋部內。
第一嵌板包括透液性第一片和位于透液性第一片下面的透液性第二片,同時第二嵌板包括透液性第二片和由第二片包覆的吸液性第二芯。
利用根據本發(fā)明的用品,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在底面片上方隆起呈向上凸出的圓弧形并且至少在襠區(qū)開放的袋部形成在底面片和遠端部分之間。這樣,如果排放在襠區(qū)后半部分和后腰圍區(qū)上的糞便向前腰圍區(qū)移動,則袋部會可靠地容納糞便。排放在前腰圍區(qū)和襠區(qū)上的尿由第二嵌板吸收并容納,同時排放在襠區(qū)和后腰圍區(qū)上的糞便由第一嵌板吸收并容納并隨后容納在袋部內。這樣,尿和糞便相互分開并且因此穿用者的皮膚得到可靠的保護以免受到尿和糞便混合物的污染。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連接在各個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并且由此,遠端部分通過遠端區(qū)段被保持在底面片上方,使得遠端部分可以通過遠端區(qū)段被保持處于向上凸出的形狀并且可以防止在底面片上方朝上延伸的側區(qū)段無意中塌陷。因此,袋部幾乎不會閉合而可靠地容納糞便。遠端部分的橫向中間區(qū)段在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的遠端緣上方延伸,使得橫向中間區(qū)段與在穿用者生殖器和肛門之間限定的中間區(qū)域緊密接觸,并由此形成適于將生殖器和肛門相互分開的隔層。因而,尿和糞便可以可靠地相互分離,并且由此,穿用者的皮膚會得到可靠的防護以免受到尿和糞便混合物的污染。此外,不可能發(fā)生的是第一和第二嵌板會在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上相互重疊而使得這些嵌板局部大體積以及用品的穿用者會遭受不舒適的感覺。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遠端緣在第二嵌板上方被向上折疊并且以這種方式被折疊的遠端緣的中間區(qū)段向上延伸超過各個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的遠端緣,遠端緣的中間區(qū)段與穿用者的生殖器和肛門之間的中間區(qū)域緊密接觸并形成適于將生殖器和肛門相互分開的隔層。這一隔層可靠地將尿和糞便相互分開并可靠的保護穿用者的皮膚免受混合在一起的尿和糞便的污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的厚度尺寸比除遠端緣之外的遠端部分的厚度尺寸更大,遠端緣向上延伸超過各個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的遠端緣,遠端緣的中間區(qū)段可靠地與穿用者的生殖器和肛門之間的中間區(qū)域緊密接觸并形成適于將生殖器和肛門相互分開的隔層。這一隔層可靠地將尿和糞便相互分開并可靠的保護穿用者的皮膚免受混合在一起的尿和糞便的污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在低于遠端緣的水平面上連接在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使得防漏片的遠端緣在側區(qū)段上方朝上延伸,遠端緣以尿在遠端部分的的上表面上分布的方式豎起并防止尿側漏超過遠端部分。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袋部具有在橫向上延伸的隔片并且在底面片的橫向上觀察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通過隔片被向內拉拽,遠端部分的形狀通過隔片被保持為在底面片上方朝上凸出,并且不可能發(fā)生的是在底面片上方朝上延伸的側區(qū)段會無意中發(fā)生塌陷。這樣,可有效地利用隔片可靠地保持在底面片和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之間形成的袋部的形狀。袋部難以閉合并且可以可靠地容納糞便。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隔片可在橫向上彈性拉伸并可收縮地連接在袋部上,使得在底面片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在隔片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遠端部分的形狀通過隔片被保持為在底面片上方朝上凸出,并且不可能發(fā)生的是在底面片上方朝上延伸的側區(qū)段會無意中發(fā)生塌陷。這樣,可有效地利用隔片可靠地保持在底面片和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之間形成的袋部的形狀。袋部難以閉合并且可以可靠地容納糞便。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在橫向上相互分開預定尺寸并在縱向上延伸的一對折疊導向部在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中形成在側區(qū)段和中間區(qū)段之間,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沿折疊導向部被折疊,并且由此,遠端部分明顯被限定成位于各個折疊導向部外部的側區(qū)段以及在折疊導向部之間延伸的橫向中間區(qū)段。這種特征便于側區(qū)段在底面片上方隆起,同時便于遠端部分變?yōu)樵诘酌嫫戏匠贤钩?。因此,袋部可靠地形成在底面片和遠端部分之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折疊導向部之間的距離從遠端部分的遠端緣向前部逐漸增大并且這些折疊導向部延伸到橫向相對側緣,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沿折疊導向部被折疊,并且由此,遠端部分明顯被限定成位于各個折疊導向部外部的側區(qū)段以及在折疊導向部之間延伸的橫向中間區(qū)段。這種特征便于側區(qū)段在底面片上方隆起,同時便于遠端部分變?yōu)樵诘酌嫫戏匠贤钩觥R虼?,袋部可靠地形成在底面片和遠端部分之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構成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的側區(qū)段在各個折疊導向部的附近連接在各個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使得在各個遠端區(qū)段在底面片上方使遠端部分隆起時,遠端部分沿折疊導向部被折疊。這樣,遠端部分沿各個折疊導向部被可靠地折疊,從而便于側區(qū)段在底面片上方隆起并且由此便于遠端部分變?yōu)樵诘酌嫫戏匠贤钩觯沟么靠梢钥煽康匦纬稍诘酌嫫偷诙栋宓倪h端部分之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第二嵌板沿折疊導向部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之外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的剛度更低,遠端部分可以沿折疊導向部可靠地被折疊,并且由此,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可以很容易變?yōu)樵诘酌嫫戏匠贤钩?。這樣,袋部可以可靠地形成在底面片和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之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第二嵌板沿折疊導向部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之外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的剛度更高,遠端部分可以在折疊導向部每一個的兩側可靠地被折疊并且由此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可以很容易變?yōu)樵诘酌嫫戏匠贤钩?。這樣,袋部可以可靠地形成在底面片和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之間。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第一嵌板在底面片的后腰圍區(qū)以及襠區(qū)的大體后半部分上延伸,同時第二嵌板在底面片的前腰圍區(qū)以及襠區(qū)的大體前半部分上延伸,并且第一嵌板的前端位于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下面并延伸到袋部內,袋部形成在襠區(qū)的大體前半部分,使得排放在襠區(qū)前半部分上的尿可以由第二嵌板吸收并容納,同時排放在襠區(qū)后半部分上的糞便可以由第一嵌板吸收并容納而隨后容納在袋部內。在該用品中,第二嵌板的遠端部分與穿用者的生殖器和肛門之間的中間區(qū)域接觸,使得尿和糞便可以可靠地相互分離并且穿用者的皮膚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護以免受到尿和糞便混合物的污染。即使尿通過第二嵌板泄漏到袋部內,該尿液可以與糞便一起由第一嵌板吸收并容納,并且可能發(fā)生的是尿和糞便在袋部內混合在一起。
通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第一嵌板包括透液性第一片和位于該第一片下面的吸液性第一芯,同時第二嵌板包括透液性第二片和由該第二片包覆的吸液性第二芯,尿由第二芯吸收并容納,同時糞便由第一芯吸收并容納。這樣,不可能發(fā)生的是尿和糞便從第一和第二嵌板漏出。
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典型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的透視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穿著用品從嵌板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3是沿圖1中的線3-3截取的截面圖;圖4是沿圖1中的線4-4截取的截面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的透視圖;圖6是表示圖5所示的穿著用品從嵌板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7是沿圖5中的線7-7截取的截面圖;圖8是沿圖5中的線8-8截取的截面圖;圖9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的透視圖;圖10是表示圖9所示的穿著用品從嵌板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11是沿圖9中的線11-11截取的截面圖;圖12是沿圖9中的線12-12截取的截面圖;圖13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的透視圖;
圖14是表示圖13所示的穿著用品從嵌板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15是沿圖13中的線15-15截取的截面圖;以及圖16是沿圖13中的線16-16截取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從以下參照附圖給出的典型實施方式的描述將會更詳盡地了解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次性穿著用品的細節(jié)。
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典型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20A的透視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穿著用品20A從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3是沿圖1中的線3-3截取的截面圖以及圖4是沿圖1中的線4-4截取的截面圖。在圖1和2中,橫向由箭頭L表示,縱向由箭頭M表示并且厚度方向由箭頭N(僅在圖1中示出)表示。圖2表示在縱向以及橫向上克服彈性部件33,37的收縮力而展開的用品20A。
用品20A包括透液性底面片21、在底面片21內側的縱向上延伸的一對不透液性防漏片22、以及在底面片內側的縱向上前后設置的第一和第二體液吸收嵌板23,24。
底面片21由包括層疊在一起的一對疏水性纖維無紡布層25,26的復合片制成,其中無紡布層25,26的相對表面被相互連接。底面片21在縱向上限定了前腰圍區(qū)27、后腰圍區(qū)29以及在這兩個腰圍區(qū)27,29之間延伸的襠區(qū)28。底面片21還由分別延伸穿過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27,29并處于橫向上的前端部和后端部30,31以及在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27,29之間的縱向上橫向相對的側向區(qū)段32限定輪廓。在襠區(qū)28上,在橫向上觀察時這些側向區(qū)段32呈現向內凸出的圓弧形以將用品20A形成為基本上的沙漏狀形狀。沿襠區(qū)28的側向區(qū)段32延伸的多個腿圍用彈性部件33可收縮地連接在底面片21上。腿圍用彈性部件33介于無紡布層25,26之間并連接在這些層25,26的相對表面上,同時彈性部件33在縱向上以預定比例被拉長。
防漏片22被設置在底面片21的各個側向區(qū)段32上并包括在縱向上延伸的近端側向區(qū)段34、平行于近端側向區(qū)段34延伸并通常被偏壓以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的遠端區(qū)段35、以及分別設置在前端部區(qū)域和后端部區(qū)域30,31上并且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是向內彎曲的縱向相對端部36。近端側向區(qū)段34和遠端區(qū)段35在底面片21的前端部區(qū)域和后端部區(qū)域30,31之間延伸。遠端區(qū)段35分別具有遠端緣38和分別從近端側向區(qū)段34延伸到遠端緣38的中間區(qū)段39,在縱向上延伸的可拉長彈性部件37沿所述遠端緣38可收縮地連接在防漏片24上。彈性部件37被固定在各個遠端緣38上同時這些彈性部件37在縱向上以預定的比例被拉長。當用品20A隨著底面片21的內表面向內彎曲并且彈性部件37收縮時,遠端緣38相應地在縱向上收縮并且遠端區(qū)段35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以形成一對阻隔身體排泄物的阻擋層。
第一嵌板23被形成為矩形,其在縱向上相對較長并且被設置在防漏片24的各個遠端區(qū)段63之間以占據襠區(qū)28大體后半部分并且占據除后端部31以外的底面片21的后腰圍區(qū)域29大體前半部分。第一嵌板23包括面對穿用者的透液性片40(透液性第一片)、背對穿用者的不透液性片41以及介于透液性片40和不透液性片41之間并連接在這兩個片40,41各個內表面上的吸液性芯42(吸液性第一芯)。芯42其上表面由透液性片40完全包覆并且其下表面由不透液性片41完全包覆。
第一嵌板23具有連接在底面片21的襠區(qū)28的后半部分上的前部43、連接在底面片21的后腰圍區(qū)29的前半部分上的后部44以及連接在底面片21的各個側緣32上的橫向側緣45。前部和后部43,44中的每個由片40,41和芯42形成。橫向相對的側緣45由重疊在一起的片40,41形成。在前部和后部43,44以及橫向側緣45中,不透液性片41連接在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上。在第一嵌板23中,片40的縱向相對端部47以及片41的縱向相對端部48在縱向上朝外延伸超出芯42的縱向相對端部46并且片40的橫向相對側緣部分50以及片41的橫向相對側緣部分51在橫向上向上朝外延伸超出芯42的橫向相對側緣49。片40,41的各個端部47,48被重疊并連接在一起,同時片40,41的各個側緣部分44,45被重疊并連接在一起。
第二嵌板24被形成為矩形,其在縱向上相對較長并且被設置在防漏片22的各個遠端區(qū)段63之間以占據除前端部30以外的前腰圍區(qū)域27大體后半部分以及底面片21的襠區(qū)28大體前半部分。第二嵌板24包括面對穿用者的透液性片52(透液性第二片)、背對穿用者的透液性片53(透液性第二片)以及介于片52,53之間并連接在這兩個片52,53各個內表面上的吸液性芯54(吸液性第二芯)。芯54其上表面由透液性片52完全包覆并且其下表面由透液性片54完全包覆。
第二嵌板24具有連接在底面片21的前腰圍區(qū)27的后半部分上的前部55、位于底面片21的襠區(qū)28的前半部分的遠端部分56以及連接在底面片21的各個側向區(qū)段32上的橫向相對側緣57(橫向相對側緣區(qū)域)。前部55和遠端部分56由片52,53和芯54形成。橫向相對的側緣57由重疊在一起的片52,53形成。在前部55和橫向相對的側緣57中,透液性片53連接在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上。在第二嵌板24中,片52,53的縱向相對端部59,60在縱向上朝外延伸超出芯54的縱向相對端部58并且片52,53的橫向相對側緣62,63在橫向上朝外延伸超出芯54的橫向相對側緣61。在第二嵌板24中,片52,53的各個端部59被重疊并連接在一起,同時片52,53的各個側緣62,63被重疊并連接在一起。在遠端部分56的內端部64,片52,53的各個端部59,60向芯54的下表面被折疊。
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包括分別設置在底面片21的各個側向區(qū)段32上的一對側區(qū)段65以及在側區(qū)段65之間延伸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側區(qū)段65和橫向中間區(qū)段66由片52,53和芯54形成。側區(qū)段65從底面片21向上延伸以在底面片21上方呈現向上凸出的圓弧形。橫向中間區(qū)段66在側區(qū)段65上方呈現向上凸出的圓弧形。側區(qū)段65部分地連接在位于向著防漏片22的遠端緣38一側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中間區(qū)段39上。沿側區(qū)段65,透液性片52其外表面通過粘合劑67連接在防漏片22上。備選地,側區(qū)段65可以與遠端區(qū)段35的中間區(qū)段39完全相連或者是相應的防漏片22包括遠端緣38的遠端區(qū)段35可以與側區(qū)段65完全相連。
從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下端68到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所測量的最大高度尺寸N1比從下端68到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所測量的最大高度尺寸N2更大。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的一部分(橫向中間區(qū)段66的橫向中間區(qū)域)在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上方朝上延伸(參見圖4)。遠端緣38又在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的上方朝上延伸。
當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時,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被保持在底面片21的上方。在底面片21和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之間形成從襠區(qū)28向后腰圍區(qū)29開口的袋部69。更具體地說,袋部69在襠區(qū)28的大體前半部分上延伸。在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下方,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的前端70延伸到袋部69內。
在底面片21的前腰圍區(qū)27上,各個防漏片22的縱向相對端部36連接在片21(無紡布層25)的內表面上,并且各個透液性片52,53的端部59,60介于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和防漏片22之間并連接在底面片21和片22上。在底面片21的后腰圍區(qū)29上,各個防漏片22的縱向相對端部36連接在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的內表面上并且透液性片40的縱向相對端部47以及不透液性片41的縱向相對端部48介于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和防漏片22之間并連接在底面片21和片22上。沿底面片21的側向區(qū)段32,各個防漏片22的近端側向區(qū)段34連接在底面片21的內表面上,并且透液性片40,52,53以及不透液性片41的側緣部分50,51,62,63介于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和防漏片22之間并連接在底面片21和片22上。
后腰圍區(qū)29的側向區(qū)段32分別具有一對包括纖維無紡布的柔性帶式扣件71。這些帶式扣件71中每個都具有在橫向上延伸的近端部72和遠端部73。近端部72介于無紡布層25,26之間,并連接在這些無紡布層25,26的相對表面上。遠端部73在其內表面上設有鉤掛部件74。遠端部73在橫向上觀察是被向內折疊并通過鉤掛部件74暫時被固定在底面片21(無紡布層25)上。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施加在遠端部73上的壓敏粘合劑代替鉤掛部件74。
前腰圍區(qū)27具有柔性目標帶條75,帶式扣件71的遠端部73可裝拆地被固定在所述目標帶條75上。目標帶條75被形成為矩形,其在橫向上相對較長并包括塑料薄膜和設置在該塑料薄膜上的環(huán)形部件(未示出)。更具體地說,塑料薄膜連接在底面片21的外表面(無紡布26)上。當需要用壓敏粘合劑涂敷帶式扣件70的遠端部73時,塑料薄膜可被用作制成目標帶條75的材料。
為了將用品20A放在穿用者身體上,后腰圍區(qū)29的側向區(qū)段32被放置在前腰圍區(qū)27的側向區(qū)段32的各個外側上,并且隨后各個帶式扣件71的遠端部73通過各個鉤掛部件74被固定在目標帶條75上以使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27,29相互連接。通過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27,29以這種方式相連,用品20A被形成為具有腰圍開口和一對腿圍開口(未示出)。排放在穿用者穿著的用品20A的前腰圍區(qū)27和襠區(qū)28的前半部分上的尿通過第二嵌板24的芯54被吸收并限制,同時移向前腰圍區(qū)27的糞便容納在袋部69內。
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在底面片21上方呈現向上凸出的圓弧形并且在底面片21和遠端部分56之間形成從襠區(qū)28向后腰圍區(qū)29開口的袋部69。這樣,袋部54在糞便排入襠區(qū)28的后半部分并且后腰圍區(qū)29向前腰圍區(qū)27移動的情況下可靠地容納糞便。在用品20A中,尿被第二嵌板24吸收并限制,同時糞便被第一嵌板23吸收并限制并且隨后容納在袋部69內。這樣,尿和糞便相互分開并且因此可靠的保護穿用者的皮膚免受尿和糞便混合物的污染。
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連接在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上并且由此遠端部分56通過遠端區(qū)段35被保持在底面片21上方,使得遠端部分56可以通過遠端區(qū)段35被保持處于上凸形狀并且可以防止在底面片21上方朝上延伸的側區(qū)段65無意中塌陷。因此袋部69幾乎不會閉合地可靠地容納糞便。
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在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上方延伸,使得橫向中間區(qū)段66與在穿用者生殖器和肛門之間限定的中間區(qū)域緊密接觸并由此形成適于將生殖器和肛門相互分開的隔層。這樣,尿和糞便可以可靠地相互分開,并且因此能夠可靠地保護穿用者的皮膚免受尿和糞便混合物的污染。
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在第二嵌板24中的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上方延伸。這些遠端緣38以尿在第二嵌板24的上表面(透液性片52的上表面)上分布的方式豎起,并且即使在尿向遠側緣區(qū)域57移動的情況下也可以防止尿側漏超過橫向相對側緣57。位于遠端緣38平面上方的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在遠端緣38之前與穿用者的皮膚接觸。因此,不可能發(fā)生的是遠端緣38在用品20A的橫向上塌陷以及作為對尿的隔層的這些遠端緣38的作用失效。由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形成的對尿的隔層即使在分布于第一嵌板23的上表面(透液性片40的上表面)上的尿流向側向區(qū)段32的情況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尿側漏超過底面片21的側向區(qū)段32。
第一嵌板23的前端70位于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之下并延伸到袋部69內。這種結構允許尿以及糞便可以被第一嵌板的芯42吸收并容納,并且由此即使在尿透過第二嵌板24滲入到袋69內的情況下也可以防止尿和糞便相互混合。而且,不可能發(fā)生的是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在前腰圍區(qū)和后腰圍區(qū)27,29上相互重疊地形成這些嵌板23,24以及用品20A的穿著者會有不舒適的感覺。
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20B的透視圖,圖6是表示圖5所示的穿著用品20B從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7是沿圖5中的線7-7截取的截面圖,圖8是沿圖5中的線8-8截取的截面圖。在圖5和6中,橫向由箭頭L表示,縱向由箭頭M表示并且厚度方向由箭頭N(僅在圖5中示出)表示。圖6表示在縱向以及橫向上克服彈性部件33,37,77的收縮力而展開的用品20B。
該用品20B與圖1-4所示的用品20A類似,除了以下結構外,即,袋部69具有在橫向上延伸的隔片76以及第二嵌板24被形成具有折疊導向部81。與圖1-4所示的用品20A中類似的構件由與圖1-4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并且與圖1-4所示的用品20A類似的結構在此將不再重復描述。
隔片76可以在橫向上彈性拉伸并且可收縮地連接在袋部69上。具體地說,隔片76包括透水性片78,在橫向上延伸的多個彈性部件77可收縮地連接在其上。這些彈性部件77被固定在片75上,同時彈性部件77在橫向上以預定比例被拉伸。隔片76具有連接在遠端部分56的各個側區(qū)段65上的橫向相對固定端部79以及在這些端部79之間延伸的中間部分80。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在橫向上觀察第一嵌板23的橫向相對側緣45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并且前部43被彎曲成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
備選地是,隔片76橫向相對的固定端部79可以連接在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和側緣57中的至少一個上。固定端部79可以介于第一嵌板23的橫向相對側緣45和第二嵌板24的橫向相對側緣57之間并連接在這些側緣45,57上??梢圆捎糜刹痪哂腥魏螐椥圆考膹椥钥衫焱杆云鐝椥钥衫煊H水性纖維無紡布制成的隔片76。還可以采用單獨由不可拉伸的透水性片例如親水性纖維無紡布制成的隔片76。當需要采用由這種不可拉伸的透水性片制成的隔片76時,隔片76被制成具有比構成第二嵌板24的芯54的橫向相對側緣61之間的橫向尺寸更小的橫向尺寸,使得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56的腿狀部分65可以被向內拉拽。
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被形成為具有大體在縱向上延伸并在相應側區(qū)段65和橫向中間區(qū)段66之間沿橫向相互間隔開預定尺寸的一對折疊導向部81。具體地說,這些折疊導向部81在前部55一側延伸到橫向相對側緣57,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呈現向內凸出的圓弧形,使得這些折疊導向部81之間的距離從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向前部55逐漸增大。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沿折疊導向部81被折疊。
沿折疊導向部81的芯54的密度和基本重量小于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芯54的密度和基本重量。相應地,沿這些折疊導向部81的第二嵌板24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第二嵌板24所具有的剛度更低。備選地,折疊導向部81可以不包含芯54,即折疊導向部81可以由除芯54之外的透水性片52,53構成。也可以采用以下備選結構,即在遠端部分56上折疊導向部81從遠端緣64延伸并在未達到橫向相對的固定側緣57處終止。
側區(qū)段65在折疊導向部81附近部分地連接在朝向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緣38一側定位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中間區(qū)段39上。
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沿各個折疊導向部81被折疊,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其側區(qū)段65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并通過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支持在底面片21上方。
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被彎曲成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使得與圖1所示的用品20A相比,用品20B可以容納更大量的糞便。
可在橫向上彈性拉伸的隔片76可收縮地連接在袋部69上,使得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可以被向內拉拽。這種結構確保遠端部分56通過遠端區(qū)段35保持成向上凸出的形狀,而無需擔心在片21上方朝上延伸的側區(qū)段65會無意中塌陷以封閉袋部69的開口。即使穿用者身體壓力在其厚度方向上被施加在用品20B上并且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以及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塌陷,就在用品20B上的身體壓力解除時,隔片76的收縮力導致前部43被壓下以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并導致遠端部分56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以呈現向朝上方向凸出的圓弧形。從而,袋部69靠在底面片21和遠端部分56之間形成。
構成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的側區(qū)段65在各個折疊導向部81的附近連接在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上,使得當各個遠端區(qū)段35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遠端部分56時,遠端部分56沿折疊導向部81被折疊。這樣,遠端部分56沿各個折疊導向部81可靠地被折疊。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沿折疊導向部81被折疊并且由此遠端部分56清楚地被限定為位于各個折疊導向部81外部的側區(qū)段65以及在折疊導向部81之間延伸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這一特征便于側區(qū)段65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并同時便于遠端部分56變?yōu)樵诘酌嫫?1上方朝上凸出。因此袋部69可靠地形成在底面片21和遠端部分56之間。
在其收縮狀態(tài)下隔片76的橫向尺寸,相對于構成第二嵌板23的芯54的橫向相對側緣61之間的尺寸L1,優(yōu)選處于20%-93%的范圍,更優(yōu)選的是處于50%-80%的范圍。
包括彈性部件77的隔片76在100%-250%受拉伸狀態(tài)下在橫向上的拉應力處于0.5N-1.5N范圍內。如果隔片76的拉應力小于0.5N,則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自由后部56的側區(qū)段65在隔片的收縮力作用下將得不到充分地向內拉拽,即使微小的身體壓力施加在用品20B上,遠端部分56也很容易塌陷而封閉袋部69的開口。如果隔片76的拉應力超過1.5N,則襠區(qū)28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在橫向上過分地向內收縮,導致底面片21、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以及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上的多個不規(guī)則褶皺變形。這些不規(guī)則褶皺不僅使保持袋部69的所需形狀變得困難,此外還使對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所需的體液吸收功能變差。因此,在襠區(qū)28不可能進行尿和糞便的充分吸收。具有拉應力處于以上規(guī)定范圍的隔片76的用品20B允許形成在底面片21和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之間的袋部69可靠地保持處于所需形狀,而不會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在襠區(qū)28中的體液吸收功能變差。通過以下方法測量隔片76的拉應力(1)隔片76(包括彈性部件77在內)與用品20B和隔片76分離,隨后隔片73被切割以得到具有30mm縱向尺寸和100mm橫向尺寸、用于拉應力測量的試樣。對于隔片76的拉應力測量,采用日本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的拉力試驗機。
(2)在彈性部件77的收縮力作用下收縮的試樣的橫向相對側緣部分由拉力試驗機的各個夾盤(每個端部由夾盤夾緊的尺寸大約30mm,夾盤之間測量的試樣長度尺寸大約100mm)夾緊。試樣在橫向上以100mm/min的比率被拉伸,并且在試樣已經被拉伸260%之后,解除拉力。試樣在橫向上以100mm/min的比率再次被拉伸,并且在試樣被拉伸100%-250%時施加在試驗機上的力被測量作為隔片在橫向上的拉應力。已經以這種方式測量到的試樣在橫向上的拉應力處于0.5N-1.5N的范圍。在此采用的“試樣被拉伸200%”意思是例如具有30mm橫向尺寸的試樣被拉伸到30mm×2.0=60mm。
包括折疊導向部81的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包含芯54)的橫向彎曲剛度處于0.5mN-1.5mN的范圍,并且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包含芯54)的橫向彎曲剛度處于1.0mN-2.0mN的范圍。如果包括折疊導向部81的遠端部分56(包含芯54)的剛度超過1.5mN,則沿折疊導向部81褶起遠端部分56并在底面片21上方隆起側區(qū)段65是困難的。如果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遠端部分56的剛度小于1.0mN,則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遠端部分56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明顯向內收縮并且不可能將袋部69保持處于有效的形狀。如果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的剛度擴大超過2.0mN,則第二嵌板24的柔韌性將變差并且與用品穿用者皮膚接觸的第二嵌板24會不舒服地刺激用品穿用者。采用以下的Gurley法(JIS L 1096-01-8.20.1)測量這些剛度值(1)從用品20B上取出第二嵌板24并且第二嵌板24被切割以得到每個都具有25mm縱向尺寸和30mm橫向尺寸的用于剛度值測量的試樣。作為用于該測量的試樣,制備包括折疊導向部81的第一試樣(包含芯54)以及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第二試樣(包含芯54)。對于彎曲剛度的測量,采用Gurley的剛度試驗機。
(2)第一試樣的縱向相對端部中的一個通過試驗機的夾盤被固定并且另一端部被保持與試驗機的擺錘接合,試驗機通過加載附重得到初始化使得試驗機刻度可以指示3-6范圍的讀數;試驗機被打開并且擺錘的樞轉桿與第一試樣分離時的刻度讀數被記為第一剛度值。此時第一試樣的縱向相對端部的另一個通過試驗機的夾盤被固定并且這些端部中的一個被保持與試驗機的擺錘接合。試驗機通過加載附重得到初始化使得試驗機刻度可以指示3-6范圍的讀數;試驗機被打開并且擺錘的樞轉桿與試樣分離時的刻度讀數被記為第二剛度值。以這種方式得到的這些第一和第二剛度值的平均值被記為第一試樣的剛度值并且第一試樣的彎曲剛度值被記為包括折疊導向部81的遠端部分56的彎曲剛度值。第一試樣的彎曲剛度值處于0.5mN-1.5mN的范圍。
(3)第二試樣的縱向相對端部中的一個通過試驗機的夾盤被固定并且另一端部被保持與試驗機的擺錘接合,試驗機通過加載附重得到初始化使得試驗機刻度可以指示3-6范圍的讀數;試驗機被打開并且擺錘的樞轉桿與第二試樣分離時的刻度讀數被記為第三剛度值。此時第二試樣的縱向相對端部的另一個通過試驗機的夾盤被固定并且這些端部中的一個被保持與試驗機的擺錘接合。試驗機通過加載附重得到初始化使得試驗機刻度可以指示3-6范圍的讀數;試驗機被打開并且擺錘的樞轉桿與試樣分離時的刻度讀數被記為第四剛度值。以這種方式得到的這些第三和第四剛度值的平均值被記為除折疊導向部81之外的遠端部分56的剛度值。第二試樣的彎曲剛度值處于1.0mN-2.0mN的范圍。
圖9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20C的透視圖,圖10是表示圖9所示的穿著用品從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11是沿圖9中的線11-11截取的截面圖以及圖12是沿圖9中的線12-12截取的截面圖。在圖9和10中,橫向方向由箭頭L表示,縱向方向由箭頭M表示并且厚度方向由箭頭N表示(僅在圖9中示出)。圖10表示在縱向以及橫向上克服彈性部件33,37,77的收縮力而展開的用品20C。
該用品20C與圖5-8所示的用品20B類似除了第一嵌板23被進一步形成為具有折疊導向部82以及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在第二嵌板24上被向上折疊這些結構。與圖5-8所示的用品20B中類似的構件由與圖5-8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并且與圖5-8所示的用品20B類似的結構在此將不再重復描述。
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被形成為具有大體在縱向上延伸并在橫向上相互分開預定尺寸的一對折疊導向部82。具體地說,這些折疊導向部82在后部44一側延伸到橫向側緣45,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呈現向內凸出的圓弧形從前部43的前端70向后部44逐漸增大。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橫向相對的側緣45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響應這一變化,前部43沿各個折疊導向部82被折疊,使得前部43被彎曲成在用品20C的厚度方向上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
沿折疊導向部82的芯42的密度和基本重量比除折疊導向部82之外的芯42的密度和基本重量更小。相應地,沿這些折疊導向部82的第一嵌板23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82之外的第一嵌板24所具有的剛度更低。
備選地,折疊導向部82可以不包含芯42,即折疊導向部82可以由除芯42之外的透液性片40,41構成。也可以采用以下備選結構,即折疊導向部82延伸并終止于未達到橫向相對固定側緣45處。
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在第二嵌板24上被向上折疊。側區(qū)段65在折疊導向部81附近部分地連接在朝向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緣38一側定位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中間區(qū)段39上。
從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下端68到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所測量的最大高度尺寸N1比從下端68到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所測量的最大高度尺寸N2更大。向上折疊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在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端部38上方朝上延伸。遠端緣38又在側區(qū)段65上方朝上延伸。
第一嵌板23的前端70位于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的下面并延伸到袋部69內。前端70被彎曲成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并由此形成袋部69。
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被彎曲成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使得與圖1所示的用品20A相比用品20C可以容納更大量的糞便。
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在第二嵌板24上被向上折疊并向上延伸超過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使得當用品20C穿在穿用者身體上時以這種方式被折疊的遠端緣64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可靠地與在穿用者生殖器和肛門之間限定的中間區(qū)域緊密接觸,并由此形成適于使生殖器和肛門相互分開的隔層。
圖13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穿著用品20D的透視圖,圖14是表示圖13所示的穿著用品20D從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一側觀察得到的局部剖視平面圖,圖15是沿圖13中的線15-15截取的截面圖以及圖16是沿圖13中的線16-16截取的截面圖。在圖13和14中,橫向方向由箭頭L表示,縱向方向由箭頭M表示并且厚度方向由箭頭N表示(僅在圖13中示出)。圖14表示在縱向以及橫向上克服彈性部件33,37,77的收縮力而展開的用品20D。
該用品20D與圖5-8所示的用品20B類似除了第一嵌板23被進一步形成為具有折疊導向部82并且在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側區(qū)段65以及橫向中間區(qū)段66的厚度尺寸比在遠端部分56除遠端緣64之外的其余區(qū)域的厚度尺寸更大這些結構。與圖5-8所示的用品20B中類似的構件由與圖5-8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并且與圖5-8所示的用品20B類似的結構在此將不再重復描述。
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被形成為具有大體在縱向上延伸并在橫向上相互分開預定尺寸的一對折疊導向部82。具體地說,這些折疊導向部82在后部44一側延伸到橫向側緣45,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呈現向內凸出的圓弧形從前部43的前端70向后部44逐漸增大。在底面片21的橫向上觀察橫向相對的側緣45在隔片76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響應這一變化,前部43沿各個折疊導向部82被折疊,使得前部43被彎曲成在用品20D的厚度方向上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
沿折疊導向部82的芯42的密度和基本重量比除折疊導向部82之外的芯42的密度和基本重量更小。相應地,沿這些折疊導向部82的第一嵌板23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折疊導向部82之外的第一嵌板24所具有的剛度更低。也可以采用以下備選結構,即折疊導向部82延伸并終止于未達到橫向相對固定側緣45處。
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呈現在側區(qū)段65上方朝上凸出的圓弧形。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的厚度尺寸比遠端部分56除遠端緣64之外的其余區(qū)域的厚度尺寸更大。側區(qū)段65在折疊導向部81附近部分地連接在朝向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緣38一側定位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中間區(qū)段39上。
從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下端68到遠端部分56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所測量的最大高度尺寸N1比從下端68到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所測量的最大高度尺寸N2更大。向上折疊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在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端部38上方朝上延伸。遠端緣38又在側區(qū)段65上方朝上延伸。
第一嵌板23的前端70位于第二嵌板24的遠端部分56的下面并延伸到袋部69內。前端70被彎曲成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向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并由此形成袋部69。
第一嵌板23的前部43被彎曲成與底面片21一起呈現向朝下方向凸出的圓弧形,使得與圖1所示的用品20A相比用品20D可以容納更大量的糞便。
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的厚度尺寸比遠端部分56除遠端緣64之外的區(qū)域的厚度尺寸更大并向上延伸超過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的遠端緣38。這種結構確保了當用品20D穿在穿用者身體上時遠端緣64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可靠地與在穿用者生殖器和肛門之間限定的中間區(qū)域緊密接觸,并由此形成適于使生殖器和肛門相互分開的隔層。
在用品20B,20C和20D任何一個中,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沿折疊導向部81,82具有的剛度可以比除折疊導向部81,82之外的這些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的剛度更高。作為在備選結構中建立這種關系所采用的措施的實例,第一和第二嵌板23,24可以沿折疊導向部81,82在厚度方向上被壓縮并由此提高芯42,54沿折疊導向部81,82的遞增密度。在這種情況下,前部43沿折疊導向部82被折疊并且遠端部分56沿折疊導向部81被折疊。
盡管用品20A,20B,20C和20D被示出其第二嵌板24的前部55連接在底面片21的前腰圍區(qū)27上,但也可以使前部55僅連接在底面片21的前端30上。在這種情況下,袋部69形成在底面片21的前腰圍區(qū)27的大體后半部分和襠區(qū)28的大體前半部分之間。
盡管用品20A,20B,20C和20D被示出其第二嵌板24的橫向相對側緣57連接在底面片21的橫向相對側向區(qū)段32上,但相對側緣57不必在其整個長度上連接在底面片21上。更具體地說,至少這些側緣57沿遠端部分56的遠端緣64延伸的部分可以連接在底面片21的側向區(qū)段32上以獲得期望的效果。在用品20A,20B,20C和20D的任何一個中,可以采用第一嵌板23在襠區(qū)28上完全延伸以及在后腰圍區(qū)29上完全延伸的備選結構。
假定這些用品20A,20B,20C和20D中的每個由平分其縱向尺寸的橫向中心線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并且前半部分進一步由橫向分隔線分成朝向橫向中心線一側設置的中間區(qū)段和遠離橫向中心線的遠端區(qū)段,則只要遠端部分50位于用品20A,20B,20C或20D的所述中間區(qū)段就可以有效地實施本發(fā)明。
用于透液性片40,52,53的原材料可以從由親水性纖維無紡布、具有多個穿孔的疏水性纖維無紡布以及具有多個細孔的塑料薄膜組成的組中選擇。用于防漏片22和不透液性片41的原材料可以從由疏水性纖維無紡布、透氣的不透液性塑料薄膜、包括相互層疊的兩個或多個疏水性纖維無紡布的合成無紡布以及包括相互層疊的疏水性纖維無紡布和透氣的不透液性塑料薄膜的合成片組成的組中選擇??梢栽诓幻撾x本發(fā)明范圍的前提下采用由具有高防水性的熔噴纖維無紡布和層疊在熔噴纖維無紡布的至少一側上的具有高強度以及高柔韌性的紡粘纖維無紡布組成的合成無紡布(SM無紡布,SMS無紡布或SMMS無紡布)形成底面片21、防漏片22和不透液性片41。
用于纖維無紡布層的原材料可以從由射流噴網、針刺、熔噴、熱壓粘合以及紡粘等類型的無紡布層組成的組中選擇。這些無紡布層的組成纖維可以從由聚酯基、聚丙烯腈基、聚氯乙烯基、聚乙烯基、聚丙烯基以及聚苯乙烯基纖維組成的組中選擇。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前提下還可以采用從由芯鞘組合纖維、并排組合纖維、改進中空纖維、微孔纖維以及熔合式組合纖維組成的組中選擇的組成纖維。
形成透水性片的可拉伸親水性纖維無紡布可以由熔噴無紡布或紡粘無紡布形成。作為用于可拉伸的纖維無紡布的組成纖維,可拉伸纖維通過熔融紡絲熱塑性彈性體樹脂獲得。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包括由熱塑性彈性體樹脂纖維制成的親水性可拉伸纖維無紡布和層疊在親水性可拉伸纖維無紡布的至少一個表面上的由卷曲纖維制成的親水性纖維無紡布的合成無紡布形成透水性片,所述卷曲纖維通過從由聚丙烯、聚乙烯和聚酯組成的組中選擇的熔融紡絲熱塑性合成樹脂獲得。
芯42,54中的每個包括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適當地被壓縮到預定厚度尺寸的微?;蚶w維超吸收性聚合物和短纖漿纖維的混合物或者微粒或纖維超吸收性聚合物、短纖漿纖維和熱塑性樹脂纖維的混合物。因此,芯42,54的剛度比片的剛度更高。芯42,54完全由透液性片(未示出)例如薄紙或親水性纖維無紡布包覆以防止芯42,54脫離其各自的初始形狀。
可以通過采用粘合劑或焊接技術例如熱密封或聲密封實現片20,40,41,52,53連接在底面片21上;片40,41,52,53相互連接;芯42,54連接在片40,41,52,53上;以及彈性部件33,37,77固定在片22,25,26,78上。粘合劑可以從由熱熔性粘合劑、丙烯酸粘合劑、橡膠基粘合劑等組成的組中選擇。
粘合劑優(yōu)選以螺旋形、波浪形、鋸齒形、虛線或條紋方式被施加在底面片21、防漏片22、透液性片40,52,53和不透液性片41上。這些底面片21和片22,40,41,52,53可以通過如下方式被涂敷以粘合劑,即在這些底片21和片22,40,41,52,53上限定涂敷粘合劑區(qū)域和無粘合劑區(qū)域并由此確保這些底片21和片22,40,41,52,53間斷地相互連接,芯42,54間斷地連接在片40,41,52,53上并且彈性部件33,37間斷地連接在片22,25,26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縱向和橫向的一次性穿著用品,其包括具有前腰圍區(qū)、后腰圍區(qū)、襠區(qū)的不透液性的底面片,位于所述底面片的橫向相對側緣上的一對不透液性的防漏片;位于所述一對防漏片之間并連接在所述底面片上的體液吸收性的第一嵌板,其中所述防漏片分別具有近端側向區(qū)段、遠端區(qū)段以及縱向相對端部;所述近端側向區(qū)段沿所述底面片的所述側緣在縱向上延伸;所述遠端區(qū)段設有在縱向上延伸并可收縮地連接在其上的可拉伸彈性部件,這樣,該遠端區(qū)段通常被偏壓而在所述底面片上方隆起;所述縱向相對端部分別位于所述底面片的前端和后端上并在橫向上塌陷;位于所述一對防漏片之間并在所述底面片的所述后腰圍區(qū)以及所述襠區(qū)上延伸的體液吸收性的第二嵌板;所述第一嵌板在所述底面片的所述襠區(qū)以及所述后腰圍區(qū)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嵌板具有至少沿其前端連接在所述底面片的所述前腰圍區(qū)上的近端前部、在所述襠區(qū)中延伸的遠端部分以及沿所述底面片的所述側緣延伸的橫向相對側緣;以及所述第二嵌板的所述遠端部分具有從所述底面片的側緣向上延伸并連接在所述防漏片的遠端區(qū)段上的一對側區(qū)段、以及在所述側區(qū)段之間延伸以在所述側區(qū)段上方朝上凸出的橫向中間區(qū)段,所述中間區(qū)段至少部分地向上延伸超過各個防漏片的所述遠端區(qū)段的上端,使得所述底面片與所述第二嵌板的所述遠端部分配合以形成適于在所述前腰圍區(qū)和所述襠區(qū)中或至少在所述襠區(qū)中開放的袋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部分的遠端緣在所述第二嵌板上方被向上折疊,使得遠端緣的所述中間區(qū)段向上延伸超過所述防漏片的所述遠端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部分的遠端緣的厚度尺寸比除所述遠端緣之外的所述遠端部分的厚度尺寸更大,并且遠端緣的所述中間區(qū)段向上延伸超過所述防漏片的所述遠端區(qū)段的所述遠端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部分的所述側區(qū)段在比所述遠端緣更低的水平面處連接在所述防漏片的所述遠端區(qū)段上,使得所述防漏片的遠端緣在所述側區(qū)段上方朝上延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部設置有隔片,該隔片在橫向上延伸并具有連接在所述遠端部分的所述側區(qū)段和所述橫向相對側緣中的至少一個上的橫向相對端部、以及限定在所述橫向相對端部之間的中間區(qū)段,并且在所述底面片的橫向上觀察時,所述遠端部分的所述側區(qū)段被所述隔片向內拉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可在橫向上被彈性拉伸并且可收縮地連接在所述袋部上,使得在所述底面片的橫向上觀察時,所述遠端部分的所述側區(qū)段在所述隔片的收縮力作用下被向內拉拽。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在橫向上相互間隔預定尺寸并在縱向上延伸的一對折疊導向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嵌板的所述遠端部分中的側區(qū)段和中間區(qū)段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導向部在所述前部一側延伸到所述橫向相對側緣,使得所述折疊導向部之間的距離從所述遠端部分的所述遠端緣向前部逐漸增大。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端部分的所述側區(qū)段在所述折疊導向部的附近連接在各個防漏片的所述遠端區(qū)段上。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嵌板沿所述折疊導向部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所述折疊導向部之外所述第二嵌板的所述遠端部分所具有的剛度更低。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嵌板沿所述折疊導向部所具有的剛度比除所述折疊導向部之外所述第二嵌板的所述遠端部分所具有的剛度更高。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板在所述底面片的所述后腰圍區(qū)以及所述襠區(qū)的大體后半部分上延伸,同時所述第二嵌板在所述底面片的前腰圍區(qū)以及襠區(qū)的大體前半部分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嵌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二嵌板的所述遠端部分下面并延伸到袋部內。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著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板包括透液性第一片和位于所述透液性第一片下面的透液性第二片,同時所述第二嵌板包括透液性第二片和由所述第二片包覆的吸液性第二芯。
全文摘要
一次性穿著用品(20A)包括不透液性底面片(21)、沿底面片(21)的橫向相對側緣(32)設置的一對不透液性防漏片(22)、在片(21)的襠區(qū)(28)和后腰圍區(qū)(29)上延伸并連接在底面片(21)上的體液吸收性第一嵌板(23)以及在前腰圍區(qū)(27)和襠區(qū)(28)上延伸的體液吸收性第二嵌板(24)。第二嵌板(24)具有連接在前腰圍區(qū)(28)上的前部(55)、遠端部分(56)以及連接在底面片(21)上的橫向相對側緣(57)。遠端部分(56)具有在底面片(21)上方朝上延伸并連接在各個防漏片(22)的遠端區(qū)段(35)上的側區(qū)段(65)以及在側區(qū)段(65)之間延伸并在側區(qū)段(65)上方呈現向上凸出的圓弧形的橫向中間區(qū)段(66),并且由此在底面片(21)和遠端部分(56)之間形成從襠區(qū)(28)向后腰圍區(qū)(29)開放的袋部(69)。
文檔編號A61F13/494GK1942151SQ20058001105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三島祥宜, 中島海陽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