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和預防艾滋病的系列中藥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治療和預防艾滋病的系列中藥制品,命名《艾立康》。起效迅速,安全性大,癥狀控制快,體質恢復快,HIV抗體轉陰快和整體效果好是其特點。首例抗體轉陰的累計服藥時間僅47天,第二例轉陰的累計服藥時間54天。轉陰病例均經河南省衛(wèi)生防疫站艾滋病研究所進行HIV確認試驗。
艾滋病的全名,稱為“獲得性免疫缺損綜合癥”,亦有稱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英文縮寫為AIDS。邏輯上應以“獲得性免疫缺損綜合癥”為準確。艾滋病毒,人們命之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或“人體T細胞白血病病毒”,英文縮寫為HIV。艾滋病在人體的發(fā)生過程分兩個階段(1)病毒感染與病毒復制的過程,習慣上稱為潛伏期,指的是病毒感染后至出現(xiàn)明顯體癥前的較長一段時間,一般有4——10年時間或更長。這一階段的HIV宿主醫(yī)學上稱為HIV攜帶者。(2)艾滋病,是指HIV感染晚期出現(xiàn)的一組復雜疾病的總稱,這一階段的病員稱艾滋病患者。至于HIV感染這一名詞,是概括了感染HIV到最終發(fā)展成為艾滋病,直至死亡或治愈前的全過程。本發(fā)明的“治療”,是指對艾滋病患者進行藥物實施從而達到病毒轉陰或癥狀減輕而言;本發(fā)明的“預防”,是指對HIV攜帶者進行藥物實施從而達到病毒轉陰,截斷其艾滋病的發(fā)生。艾滋病從發(fā)現(xiàn)至今,僅僅20年時間,但全世界已有6000萬人感染了這一病毒,其中2200萬已經死亡。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慌,遠非只是因為它的高傳染性和高死亡率,更重要的是,盡管全世界醫(yī)學科學家們已經為此付出了20年的艱辛努力,但至今仍然未能獲得治愈率的O屏障突破,所以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艾滋病就等于死亡!艾滋病最早蔓延于非洲。在南非,9個人就已有一個是HIV攜帶者。現(xiàn)在的亞洲,已經是繼非洲之后的又一個嚴重的艾滋病流行區(qū)。中國的近鄰泰國、緬甸、柬埔寨都已是HIV高發(fā)區(qū)。國內是1985年發(fā)現(xiàn)首例艾滋病人,截止2001年,專家估計我國的實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過60萬,并且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估計到2010年達1000萬人,形勢十分嚴峻!總之,艾滋病已經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并且還在進一步傳播,艾滋病的防治已面臨生死訣譯!《艾立康》系列中藥,經國內艾滋病嚴重流行區(qū)河南省上蔡縣50多例試點臨床檢驗,證明是目前進行治療和預防的最有效藥物。
一、《艾立康》系列中藥的產品特征(一)方藥組成與適用范圍等1、《艾立康》液劑1號藥物組成生芪40-60 人參25-40 生首烏30-50 當歸20 地黃30-40 玄參20-30麥冬10-15 玉竹15 白芍10-15 丹參10-20 紅花10-20 丹皮10 升麻10-20地鱉10 柴胡10-12 防風10-12 蒼術10-15 麻黃10-12 桑白皮15 肉桂15炮姜8-12 乳香8-12 白蒺藜15 蜈蚣3-5條 黃芩10-15 白蘞12-15 土伏苓30飛來鶴50 銀花15-30 五倍子5-10 枳實6-10 清半夏10-15 茯苓12-20澤瀉10-20 陳皮8-12 生苡仁20-30 生甘草12-20 細辛5-10 制附子10-15生牡蠣20-30 石菖蒲10-15共41味主要功效增強免疫機能,旺盛基礎代謝,提高機體對HIV的撥亂反正能力,促進HIV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從而達到消除癥狀(包括消散皰塊腫瘤和康復機體)之目的。
適應癥所有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的必用藥物。
制劑每100ml含生藥量85克。
劑量成人每天100-200ml,兒童減半或酌定。
2、《艾立康》液劑2號藥物組成桂枝10-15 羌活7-10 防風10-15 麻黃10 蒼術12 丹參10 杏仁10白芍12 炙甘草10 干姜6 炙百部12 射干8 黃芩10 連翹12 細辛5 紫菀10半夏10-12 象貝8-10 茯苓10-15 陳皮10 魚腥草20-30 桑白皮10-15 蘆根10-15生芪20-30 麥冬10-12 生姜5片 大棗10枚共27味。
主要功效解表化飲,潤肺止咳,調整心肺功能。
適應癥適用于按中醫(yī)辯證具衛(wèi)分癥狀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如發(fā)熱、頭痛、咳嗽多痰或少痰,喘急,心悸、胸悶、失眠等。
制劑每100ml含生藥量80克。
劑量成人每天100-200ml,兒童減半或酌定。
3、《艾立康》液劑3號藥物組成羌活12 蒼術20 藿香20 佩蘭20 厚撲14 澤蘭20 白僵蠶12白豆叩12 茯苓20 車前子24 銀花20 白蘞15 板蘭根25 玄參30 炮姜15共15味主要功效燥濕解毒,溫中止痢。
適應癥適用于艾滋病患者舌苔厚濁或丘疹、皰疹嚴重者,或拉稀不止者。
制劑每100ml含生藥量80克。
劑量成人每天100ml,兒童減半或酌定,皰疹清除或痢停即止。
4、《艾立康》液劑4號藥物組成人參35 白術20 當歸20 麥冬20 制首烏40 白芍20 吐絲子20炙黃芪40 柴胡10 升麻10 黃芩10 炙甘草20 肉桂8 半夏15 羌活10防風12 地黃40 小茴香12 鹿角膠15 共19味主要功效免疫機能穩(wěn)定劑,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抑制其免疫反應的雙重功能。增進食欲,化生元氣,提高藥物吸收能力,強化機體和相關藥物對病毒撥亂反正能力。
適應癥胃納不佳,極度消瘦,陰火上沖,面色緋紅,或體溫居高不下者。
制劑每100ml含生藥量80克。
劑量成人每天100ml,兒童減半或酌定。
5、《艾立康》膠囊1號藥物組成蜈蚣15條、靳蛇30克、板蘭根100克。
主要功效通絡、祛風、殺毒。
適應癥加用于口腔白膜,或體表白色皰疹、彌漫性丘疹、渾身搔癢者,或身體康復后HIV尚未轉陰者。
制劑每粒含生藥量0.6克。
劑量成人每天4-6粒,兒童減半或酌定。
6、《艾立康》膠囊2號藥物組成赤石脂、烏賊骨等量主要功效生肌、收斂、解毒。
適應癥加用于口腔潰瘍患者和拉稀久不愈者。
制劑每粒含生藥量0.6克。
劑量口腔潰瘍者外敷于潰瘍部,每日3-4次,每次1-2粒或酌加。拉稀久不愈者加服,成人每天4-8粒,分二次與藥液同服,兒童減半或酌定。
(二)《艾立康》使用方法由于艾滋病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表現(xiàn)在患者身上的證候,同中有異,故決不可能以一方統(tǒng)治所有艾滋病患者。按照中醫(yī)辯證施治原則,本發(fā)明根據病勢深淺和不同癥候群,創(chuàng)立了六個品種的系列方劑,便于靈活搭配應用。其中液劑1號是所有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必用之藥。其它方劑則根據不同癥候靈活搭配。例如某甲,應是液劑1號搭配液劑2號;某乙則可能是液劑1號搭配液劑3號;某丙則可能是液劑1號,搭配液劑3號加膠囊1號,等等。
服用方法,一般是根據癥情需要,將兩種、三種或四種藥物混合后使用,早晚二次分服。膠囊則在服藥時吞服或和入液劑一同服用。劑量大小,參照每個方劑的劑量說明,據病情深淺或成人小孩之別斟酌。
(三)禁忌1、忌口中藥治病講究忌口,這與西醫(yī)不同。中醫(yī)忌口,有其理論和實踐依據,此不贅述。
服藥期間,必須禁忌豆腐、豬爪、豬頭、豬牛羊血、雞肉、雞蛋、無鱗魚、龜鱉、辣椒、綠豆、蘿卜及生冷食品(尤是冰飲冷食),不宜多吃水果。這與西醫(yī)的營養(yǎng)理論有很大不同。
2、忌食復勞復忌食復,也包括前述的忌口。這里講的食復,就是指身體康復到一定程度后,因飲食失節(jié),脾胃損傷,產生新的病變或使病情復發(fā)。胃納增加,也不能恣食,以小量多餐為原則。
忌勞復,是指身體康復到一定程度后,忌過分的勞作,或男女過早同房。勞則氣衰精竭,易致產生新的病變或使病情復發(fā)。
在中醫(yī)學上,食復與勞復,救治較難。醫(yī)者不能不囑其病員注意。例如杜仲恩例,男,28歲,河南省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有多年賣血史,HIV抗體陽性。發(fā)病已一整年,病重住衛(wèi)生院。主要癥狀極度消瘦,高燒,最高體溫41℃,拉稀厲害,臥床,不能自行起臥,飲食要人喂,納差,臉色緋紅,神情呆滯,苔白厚膩,口腔白膜遍布,右頸側有一鴨蛋大淋巴結腫瘤,潰瘍流血水。腹痛,咳嗽,四肢末腫脹。2001年12月27日首次進行《艾立康》藥物實施。翌日夜,自覺渾身發(fā)熱,唇周水泡滿布,不斷渴開水,一夜喝開水一水瓶余。次日晨口周水泡干癟,體溫下降,僅36℃-36.6℃,口腔白摸退凈,拉出大便很多白色膜片,拉稀遂止,腫瘤血水不再流淌。胃納逐日增加。不到10日,腫瘤大小不到原先的1/2。2002年1月22回訪,一天已能吃三大碗稀飯,一只半饃,能自行坐起飲食,神氣轉佳,腫瘤僅為原先的1/4大小,瘤面結痂,僅留小指指甲大小瘡痂,手腳腫脹均消,以后一直不曾再發(fā)熱。2002年1月26日已能自行走出屋外散步,腫瘤全消。所憾大年前夕2月8日(農歷12月27日),恣意吃豬肉一大碗(一斤余),脾胃受損,于2月13日(年初二)才吐出,所吐還是塊狀豬肉(但已變色),遂亡。食復勞復可不慎乎!二、對現(xiàn)有艾滋病治療技術的突破(一)《艾立康》技術突破的背景形勢及其要點當前,國內對艾滋病的治療,大多采用對癥療法。高燒發(fā)熱,一般都用柴胡針劑、安基比林,或清開靈之類;呼吸急迫則多用麻黃素、氨茶鹼之類;稀便則用抑菌止瀉類藥。用之得當,旋用旋愈,然每每旋愈旋發(fā)。例如發(fā)熱,用柴胡針劑、安基比林或清開靈每可控制,但體質差或頻繁使用者,時效僅能維持4-5小時。前二者主要是通過解表發(fā)汗退熱。但艾滋病患者大多極度消瘦,發(fā)汗后則體液更加不支,形成惡性循環(huán)。后者主要是通過抑制并發(fā)感染退熱,治標而不治本?,F(xiàn)有已知的抗HIV藥物,有美國默沙東公司出品的“佳息患”與“施復寧”,以及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出品的“克艾特”膠囊。最近,權威研究機構指出,HIV的耐藥性能之高均出于醫(yī)療專家的預料。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用≥3個藥聯(lián)合療法的病人中,87%有耐藥HIV”,“不僅長期應用抗HIV藥治療的病人出現(xiàn)耐藥HIV,在尚未開始治療的HIV感染新病人中,≤20%也有耐藥病毒”注(1)?!凹严⒒肌迸c“施復寧”據稱是世界公認的治療艾滋病毒感染的最有效藥物,但實踐證明,HIV對該類蘗物的抗蘗性愈來愈大,從世界範圍的多年應用并不能突破其治愈率的O屏障這點上説,其治療方向不能不令人懐疑。我國艾滋病嚴重流行區(qū)河南省上蔡縣所應用的國產抗HIV藥是《克艾特》膠囊,但該藥使用一年多來,并無明顯效果,且副作用大,“燒心”,胃納減少,服后難過,政府發(fā)放后病員棄置不予服用的不在少數。另有一種“雞尾酒療法”,實質是一種維持療法,費用昂貴,據說可延緩生存期,但并無治愈希望。
人們現(xiàn)在最大的希望是寄托于艾滋病疫苗,期待其奇跡的出現(xiàn)。據稱,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研究出了能預防慢病毒傳染疫苗的國家,艾滋病毒疫苗的研究也處于世界中上水平,預計將于2006年左右完成全部臨床試驗。但有鑒于艾滋病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有關部門亦已表示,其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發(fā)明人認為,公眾對疫苗的期望不應過高。須知病毒有陰性陽性之別。這指的是病毒的陰陽屬性,并非是指病毒檢測結果的陰性陽性。西醫(yī)說的慢病毒,就是陰性病毒,HIV屬陰性病毒。疫苗發(fā)揮作用的關鍵是機體的應答性。陰性病毒疫苗的機體應答性差,這是病毒的屬性所決定。乙肝病毒也是慢病毒,其疫苗的應答性至今未能有效解決,所以乙肝疫苗雖已臨床應用多年,但至今未見實質性整體成效。由此不難推斷,艾滋病毒疫苗對于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其前景不容樂觀!本發(fā)明的技術突破,集中體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1)系統(tǒng)創(chuàng)立了“內源性寒疫濕毒逆向傳變說”這一艾滋病的成因理論和相應治療法則。
(2)本發(fā)明不但首次突破了世界艾滋病治療史上治愈率的O屏障,而且整體治療效果好,胃納改善,體重增加,癥狀控制快,體質恢復快,病毒轉陰快,不但病情尚未嚴重者可以根治,嚴重病例也不排除其高治愈率。
(3)本發(fā)明首次開啟了中醫(yī)藥以成方組合應用于臨床之先河,增強了中醫(yī)辯證施治在臨床藥物實施上的靈活性和簡便性。
(二)實踐檢驗例證發(fā)明人在河南省上蔡縣的艾滋病試點治療實施中,到目前為止,先后收治五十余例,獲得了顯著整體效果,截至2002年3月31日,已獲連續(xù)二例HIV抗體轉陰,其他病例均在向愈康復之中,HIV抗體轉陰亦指日可待。舉例如下例一萬心才,男,48歲,河南省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夫妻均有多年賣血史,HIV抗體陽性。其妻已死于艾滋病二周年余。
主要癥狀遍身游走性疼痛,以膝與膝關節(jié)上下為甚,走路后加劇,不能走長路。渾身發(fā)癢,多疹點。腰疼,小便不暢,小便時覺膀胱痛??人?、多痰、人消瘦、皮膚干枯粗糙、臉色痿黃。2001年12月29日進行《艾立康》藥物實施。服藥二天后,游走性疼痛即感減輕,自覺精神力氣好轉,小便暢順,小便時膀胱已不痛。如今精神煥發(fā),面色紅潤,皮膚光潔,渾身疼痛、搔癢、腰痛、咳嗽均無,胃納增加,食后快饑,體重已增加7公斤。2002年2月24日縣防疫站復檢HIV抗體陰性,并經省防疫站艾滋病研究所進行確認試驗證實。轉陰的累計服藥時間僅47天。
例二鄭鳳蓮,女,41歲,河南省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有多年賣血史,HIV抗體陽性。
主要癥狀2001年下半年起感四肢無力,動則虛汗,食納不佳,咳嗽,心悸胸悶,拉稀厲害,人消瘦,眼圈暗黑,臉色萎黃而暗,脈細弱,舌質暗,少苔而滑。于2002年元月22日首次進行《艾立康》藥物實施。癥狀迅速好轉,3月初拉稀止,隨后諸證悉除,面色紅潤,體重增加5公斤。2002年3月31日縣防疫站復檢,HIV抗體陰性,并經省防疫站艾滋病研究所進行確認試驗證實。抗體轉陰的累計服藥時間54天。
例三聶粉,女,33歲,河南省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有多年賣血史,檢查HIV抗體陽性。
主要癥狀咳膿樣痰,頭痛頭暈頭脹,全身搔癢,面色緋紅,多痱子樣丘疹。右腰側有二手掌大一片皰疹,刺癢疼痛,常覺渾身如火燎,但測量體溫僅36.6℃。乏力,動輒多虛汗、胸悶、呼吸急迫、食欲不振、想吃涼物。舌質紅、楊梅點滿布、脈細弱。2001年12月27日進行《艾立康》藥物實施。截至2002年4月2日,咳嗽咳痰、胸悶、呼吸急迫均除,渾身搔癢火燎樣感覺已去,頭痛頭暈已無,皰疹已愈。臉色已正常,斑疹已不見,走路已無虛汗。舌質變淡,舌體楊梅點顯著減少。自謂“此藥服后,人覺有勁,胃口好,飲食加倍,有這藥,我們不會死了?!盚IV抗體有待復查確認試驗。
例四邵生,男,38歲,河南省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有多年賣血史,HIV抗體陽性。
主要癥狀食欲有減,呼吸急迫,胸悶咳嗽,無痰,有膿樣腹瀉,身癢,右腰側痛。舌質堅斂,苔白而厚膩,脈沉細濡軟。2002年元月22日首次進行《艾立康》藥物實施。服藥后有稀便,但與前膿樣腹瀉不同,色黑。如今諸癥悉除,納增而體重增加,面色紅潤,人覺有勁,已參加正常勞動。偶有腰側疼。厚白膩苔已化,脈有顯象。HIV抗體有待復查確認試驗。
例五邵友,男,34歲,河南省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有多年賣血史,HIV抗體陽性。
主要癥狀食欲有減,咳嗽,全身發(fā)癢,時有發(fā)熱,頭頂部及右側有皰塊數個,2-3cm大小,右耳流膿感染而痛,舌質偏紅,苔白厚膩,脈沉細微數。為中耳炎流膿感染已化去治療費用數百元而乏效。2001年12月26日首次進行《艾立康》藥物實施。如今食欲增加,諸癥悉除,體重增加,面色紅潤,已參加勞動,唯勞累時頭上皰塊出現(xiàn),休息后能自行平復,厚白膩苔已化,脈數已除。HIV抗體有待復查確認試驗。
治療體會發(fā)明人對上述患者的《艾立康》治療系無償實施,由于效果迅速,要求服用者與次俱增。但由于千里迢迢,加之條件限制,每次實施僧多粥少,供不應求,故而不少患者無法連續(xù)服用,且斷藥時間較長。不少患者服藥后癥狀很快消失,如丘疹、搔癢、失眠、咳嗽等,但停藥10天半月后,又逐漸出現(xiàn)。故而,《艾立康》當以連續(xù)服用為佳。轉陰二例,均系中間停藥時間短暫者即是明證。
三、《艾立康》系列藥物的理論治則闡述(一)艾滋病的中醫(yī)學定位內源性寒疫濕毒逆向傳變論HIV最早蔓延于非洲高熱炎燥之地,體外不能存活,世界各地有不同種系。
世界萬物有常有變。HIV的產生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近三十年來,全球氣溫急劇上升;二是伴隨氣溫上升而來的制冷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冰飲冷食風靡人間。物極則反,陽極反從陰化,此陰陽逆變之理。人體外陽內陰,外受炎燥煎迫,內則寒濕蘊生,加之長期冰飲冷食誘導,人類體內的某種蛋白從寒從濕變性游離,遂成HIV。故HIV為內源性陰性病毒。津血為陰,是以津血良為HIV的潛匿寄生處所,其傳染途徑也自當從津從血,故而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為主要傳染途徑。非洲本乃高熱炎燥之地,人體外蒸內冽,致HIV最早蔓延則是順乎自然!現(xiàn)今一種不甚正確的傾向認為,艾滋病毒都來自傳染,其實不然。請問第一例從何而來?傳染所得,固然是絕大多數,但長期冰飲冷食誘導的體內滋生,才是這場人類災難的源頭。世界各地艾滋病的不同種系足以佐證這一點。值得重視的是,艾滋病雖然可通過性傳播,但上述成因機理表明,將其歸類于性病是一種分類學上的錯誤。當今,人們只注重傳染的預防,卻不重視冰飲冷食生活習慣之改變,乃舍本逐末之圖!HIV既自內生,其癥狀之復雜多變,自非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上的六淫之邪外襲可比。《內經》論六淫,均從外感而言,故張仲景《傷寒論》立六經傳變,葉天土《溫熱論》立衛(wèi)氣營血傳變。
艾滋病毒的侵襲,主要是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人體一旦失去最起碼的保護機能,則諸證烽起,變癥百出,目前的已知藥物均難以有效控制。根據發(fā)明人在河南上蔡縣實施試點治療時考察,艾滋病的傳變規(guī)律大致可分為血分、氣分、衛(wèi)分三個過程,這與傳統(tǒng)中醫(yī)的外源性傳染病溫病的傳變途徑正好相反。溫病是溫邪從外向內傳變,癥情變化迅速;艾滋病則是寒疫濕毒由內而外傳變,證候演變緩慢,特別是潛伏期長是其特點。雖然本文表達證候所用的名詞與溫病相同——衛(wèi)分、氣分、血分,但癥情實質迥異,醫(yī)者必須明確??傊?,六經傳變與衛(wèi)氣營血傳變,是外源性感染向內傳變,艾滋病的營血一—氣——衛(wèi)傳變,是內源性感染向外傳變。艾滋病的這一逆?zhèn)饕?guī)律,是由HIV屬內源性陰性病毒這一性質所決定。
艾滋病演變過程中三個時期的特點是(1)津血期,即潛伏期。該期HIV的復制還處于人體正氣的控制之下,因而還表現(xiàn)不出明顯體癥,但面色大多萎黃,往往帶有陰慘之象。
(2)氣分期。該期HIV復制迅速,正氣削弱。早期面色萎黃或緋紅,丘疹、搔癢、連綿皰疹、斷續(xù)拉稀相繼發(fā)生。續(xù)之納差乏力,長期低熱(亦可偶有高熱,或自感發(fā)燒但體溫偏低),明顯消瘦,頭暈頭痛,動則虛汗或短氣胸悶。
(3)衛(wèi)分期。該期人體免疫功能被大量破壞,衛(wèi)分癥狀顯著,畏寒發(fā)熱,或持續(xù)高熱,咳痰氣短胸悶加劇,或拉稀不止,或皰塊腫瘤,極度消瘦而四末腫脹,面色往往緋紅終日不退。病情雖然演變到衛(wèi)分期,但氣分期的癥狀可依然存在。
疾病性質的不同,決定其治則的不同。傷寒溫病,乃天地自然不正之氣傷人,早期可以透解,而艾滋病乃人體津血內生之邪,決非透解所能去病。由于內源性寒濕之邪長期菌蘊,人體真陽元氣被削,因而衛(wèi)氣不固,諸證并起?!秲冉洝吩啤靶l(wèi)出于下焦”。下焦者,腎間真陽元氣之所系也,真陽元氣一虛,則陰火上沖。故凡艾滋病患者,傳變至氣分、衛(wèi)分,不論發(fā)熱或不發(fā)熱,每每頭面緋紅,劇者可見紫筋顯現(xiàn)。味者不知,每被誤診為陰虛火旺。其實陰虛火旺或陽虛外越者,色如驕陽,多在顴部,而艾滋病患者的緋紅充滿顏面,總帶陰慘之象,拌有丘疹搔癢。陰虛火旺者,面紅有漲有退,而艾滋病患者的面色緋紅,在未得到有效治療前,始終如是。
(二)免疫系統(tǒng)的中醫(yī)學臟腑定位現(xiàn)代醫(yī)學的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主要指的是淋巴系,它由淋巴組織、淋巴器官和淋巴管組成。淋巴組織是由無粒白細胞和網狀結締組織共同組成的一種特殊組織。淋巴器官包括胸腺、骨髓、脾、扁桃體、淋巴結等。免疫系統(tǒng)還應包括淋巴樣細胞。淋巴結是機體的重要防御器官之一,可以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也是淋巴的過濾器管,清除體內的細菌和異物。血液內的淋巴細胞絕大部分是由淋巴結產生的。淋巴結對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如細菌侵入機體時,可使其中的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漿細胞等迅速增多。凡是進入淋巴中的異物如細菌,壞死細胞等,在流經淋巴結時,便被淋巴竇內的巨噬細胞所吞噬。但淋巴結對于病毒的過濾作用則遠不如細菌,且由于病毒可在淋巴結內生長繁殖,還有形成擴張中心的危險。
經胸腺內體液因子作用后的淋巴細胞,其細胞膜上具有θ抗元的特征,稱為T細胞。T細胞具有遲發(fā)過敏作用,又可與其它抗元起一定反應,破壞其它抗元,故又稱抗元反應細胞。這種抗元反應細胞的作用,屬于細胞免疫。有維持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此種免疫作用遠比循環(huán)抗體為強。但T細胞并不能產生抗體。T細胞為小型淋巴細胞,可生存數年或數月。
經腸淋巴結、扁桃體、闌屬的淋巴細胞,稱B細胞,它主要分布到淋巴結和脾,具有產生抗體的作用。在抗體產生過程中,往往需要T細胞及其它因素參與才能完成。B細胞首次接觸抗元,即引起初級免疫反應,可產生免疫球蛋白M,這是種大分子物質的原始抗體。B細胞在初級免疫反應后,如再受其它抗元或吞噬細胞經吞噬作用后所轉化的某些物質的影響,即產生次級免疫反應,分化形成漿細胞,從而產生大量抗體,如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是一種小分子高效活性抗體。這種抗體輸入血液后,可與相應抗元結合,此種作用稱為體液免疫。
總之,免疫反應是機體內的一種完整的防御機構,主要包括T、B兩種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以及漿細胞等,在它們的互相作用和影響下,才能產生抗體。
由于HIV主要是侵襲免疫系統(tǒng),故產生免疫T細胞和B細胞部位的相應癥狀,如咳痰短氣胸悶和不明原因的拉稀就顯得十分突出。
參與人體免疫的還有補體系統(tǒng)。補體是一組能自行裝配的系統(tǒng),至少由18種理化性狀和免疫學特性上不同的血清蛋白組成。補體系統(tǒng)各成份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是以非活動狀態(tài)的前體分子存在于血清中,約為漿球蛋白的15%。若受到某些激活劑的作用,補體各種成份便按一定順序呈現(xiàn)鏈鎖的酶促反應,而參與機體防御功能和維持自穩(wěn)狀態(tài)。補體系統(tǒng)的生物學作用是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既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和自身穩(wěn)定功能,也可引起免疫病理損害。一般來說,是通過激活補體成份所產生的各種活性物質而發(fā)揮作用。補體成份結合致敏病毒顆粒后,可顯著地增強抗體對病毒的滅活作用,其作用機理是阻止病毒進入易感細胞或干擾病毒復制。
由于中西醫(yī)是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所以中西醫(yī)在理論基礎上有其很大差異。中西醫(yī)不分地域國家,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互相不能取代。西醫(yī)注重于微觀解剖,其主要缺陷,在于它是一門建立于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的學科,從理論到實踐,往往容易受機械唯物論之影響。宇宙萬物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和物質的無限可分性,決定其自然科學永遠存在未知領域。西醫(yī)對很多疾病無法作出解釋,因而缺乏相應的藥物和療法,就是出于這一原因。中醫(yī)注重的是宏觀的調控,它的博大精深就在于理論的高度抽象,其辯證論治適用于任何疾病,一旦某種疾病的理論正確完善,其治療就可迎刃而解,艾滋病的治療自然也是如此?,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艾滋病的成因,是HIV破壞其免疫系統(tǒng)。中醫(yī)學上沒有免疫系統(tǒng)這一概念。中醫(yī)將任何疾病都分為邪正兩個方面,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就是正氣逐邪,張景岳所謂“養(yǎng)正積自除”即是此意。“養(yǎng)正”,也包括提高和平衡補體系統(tǒng)的功能。
中醫(y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元氣生發(fā)之地,脾胃為后天元氣生化之所,故先后天都不可偏廢。現(xiàn)代免疫學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明了中醫(yī)學這一理論的正確性。B細胞與T細胞的前身,即兩種不同的淋巴樣細胞,都由骨髓生成。在中醫(yī)學上,腎生精,精生骨髓,所以,補腎可以提高靜脈血中T細胞和B細胞的比值。HIV既然命之為“人體T細胞白血病病毒”,其補腎之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研究進一步表明,補腎陽藥物還可以使抗體形成時間提前,滋腎陰藥物還可以使抗體存在時間延長注(2),足以說明中醫(yī)補腎法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上的特殊地位。脾胃為后天之本,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包括先天之本的腎)都有賴后天脾胃的榮養(yǎng)。現(xiàn)代研究表明,補益脾胃的代表方劑,四君子湯和補中益氣湯,具有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雙重作用,而且有增強機體網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和促進機體非特異免疫功能之作用注(3)。更重要的是,此類補脾補腎方劑,具有免疫雙向調節(jié)作用,這是現(xiàn)代免疫學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綜上所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中醫(yī)藥實施,必須以調整脾腎為基礎。艾滋病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系統(tǒng)疾病,其防治自然更應從脾腎立論,發(fā)明人對艾滋病試點治療實施的出眾效果,使這一理論得到了充分驗證。
(三)艾滋病的特殊證候辯證艾滋病,由于HIV侵襲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引發(fā)多種疾病,其復雜性和特殊性有別于目前已知的所有疾病。但是,該病的復雜性與特殊性也有其規(guī)律可循。人們只有掌握其這種特殊性和規(guī)律性,才能找到治愈的鑰匙。
1、面色特征艾滋病患者的早期大多面色萎黃或萎黃而暗,后期則變?yōu)榫p紅,或帶紫筋,人們往往誤診為陰虛火旺,實乃脾胃氣虛,陰火上沖所致。陰火上沖與陰虛火旺的發(fā)病機制截然不同,陰火上沖屬氣火關系之失調,陰虛火旺是陰陽關系之失調。陰火上沖與陰虛火旺的主要鑒別是陰火上沖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之癥狀,如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動則虛汗淋漓,食納不佳,浮腫泄瀉等;陰虛火旺者,午后潮熱,手足心發(fā)熱,臉色之紅多在顴部,有漲有退。艾滋病的陰火上沖,系脾胃氣虛,元氣虧損,紅色滿臉,每有素體畏寒體癥。脾屬陰而用陽,脾胃氣虛而不健運,陽氣不得敷布,故不發(fā)熱時體溫較低,一般僅在36.6℃左右,甚至更低。
2、舌質舌苔特征艾滋病的舌質大多嫩滑,舌體偏大,紫暗舌者所占比例也不少,每見唇口色暗。最易錯亂者,是紅絳舌和紅絳裂紋舌,每被醫(yī)者誤認作陰虛火旺。其實紅絳舌紅絳裂紋舌者并非無苔。該病的特殊性在于,紅絳舌和紅繹裂紋舌者,晨起均有厚膩苔,一旦食后,就不見苔。但這種紅絳舌或紅絳裂紋舌,大多舌體潤滑,此為水濕內聚之指征。艾滋病的共同特征是滿口的白膩苔,或帶微黃之色,即便高熱達41℃,也未見焦黃苔??谏嗟牧硪坏湫吞卣魇菨M口白膜,甚至舌下也白膜遍布。此屬濕毒,不可誤作熱毒論治。
3、脈象特征艾滋病的脈象以沉細濡軟為特征,或遲或數。即便高熱,亦不見浮大洪實之象。沉則為里為寒,雖數亦寒;濡則為濕;細軟為虛,元氣不足。該病有陰火上沖之補中益氣湯證而無補中益氣湯證之浮大之脈。與補中益氣湯證的區(qū)別在于,補中益氣湯證在于氣虛發(fā)熱,陰火乘其土位;艾滋病在于寒濕侵襲,元氣被削,火不生土,進而演變?yōu)殛幓鹕蠜_,故與補中益氣湯證治則有別。
4、發(fā)熱特征發(fā)熱是艾滋病的常見癥狀。一般患者,在感染初期,正氣尚足,有一次高熱,體溫可高達39-41℃,之后可在很長時間內(甚至數年)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以后的發(fā)熱則以低熱為主,體溫常不高,甚至體溫偏低(一般36.6℃左右)而感全身火燒火燎。如體溫達到37℃,即感發(fā)燒明顯。當然,38℃以上至41℃者也不乏其例。外感病的高熱每見焦黃苔,舌質堅斂,常伴隨燥屎,脈大而實。而艾滋病的高熱,舌質多嫩,舌苔白膩或黃膩水滑,大便拉稀,脈象沉細濡軟。
5、拉稀特征拉稀也是艾滋病的共同癥候,偶有大便干燥者。艾滋病的拉稀與痢疾迥異,痢疾者多里急后重,艾滋病的拉稀多在飯后,此脾胃氣虛,濕濁內蘊,清陽下陷所致。稀便多為乳白色,帶泡沫,亦有粘凍樣,亦有肛口有燒灼感者。高熱時稀便為蛋黃色,如誤用寒涼,則陽氣愈損。
6、咳嗽短氣胸悶虛汗特征艾滋病患者不耐風寒,咳嗽久不愈,多為稀白痰或粘痰,劇者氣喘或短氣胸悶,動則虛汗淋漓。此因艾滋病病變在血、肺朝百脈,故心肺癥狀顯現(xiàn)最早,素有心肺疾患者為甚。動則虛汗淋漓,非是亡陽,乃氣虛典型癥狀,宜大補元氣為務。
7、消瘦特征艾滋病的消瘦系持續(xù)性消瘦,一般伴隨納減與肚腹鳴響出現(xiàn),早期可無其它癥狀。隨著拉稀發(fā)熱的出現(xiàn)和持續(xù),消瘦進程加快。晚期可極度消瘦,骨瘦如柴,但顏面和肢末往往腫脹。
8、丘疹皰疹特征丘疹、皰診出現(xiàn)在潛伏期與氣分期的交替時期,蓋因心主血脈,諸痛瘡癢皆屬于心,此為血瘀濕毒之指證。特征為彌漫性,與尋常丘疹、皰診不同。尋常丘疹多為紅疹,艾滋病的丘疹色暗;尋常皰疹多為水泡型,艾滋病的皰疹為灰白色,連綿顆粒,質地較硬。
9、皰塊腫瘤特征艾滋病的皰塊腫瘤多生于體表,大多在淋巴處。表皮色暗甚至灰黑色,晚期潰瘍流水,非化療解毒等可以控制,此系機體基礎代謝率偏低,寒濕蘊結,經絡運行不暢,代謝廢物凝聚稽留所致。
(四)群魔起舞,非大兵團不足以揚正義之威中醫(yī)治病,歷來提倡精方簡藥,所謂力專效宏。蓋既往中醫(yī)學理論,從《內經》起,即認為“百病之始生,必先于皮毛”,循皮毛——腠理一經絡——臟腑途徑由外而內。張仲景《傷寒論》的六經傳變蓋本于此,由于外感病比較單一,方藥自可從簡。即便《金匱要略》所論雜病,亦不過某臟、某腑而已,故治則亦可從簡。所謂“要略”者,即簡要謀略是矣!然而《要略》之方亦非一概從簡,如鱉甲煎丸,用藥即達二十三味之多!此即應癥制宜爾。蓋因瘧母一癥,其病既久,既涉寒熱又涉表里,既涉臟腑又涉經絡,既為實癥,又為虛癥,既涉氣血,又涉陰陽,既涉瘀滯又涉痰水,倘若廖廖數味,焉能敵其眾多癥候?萬物方始者均簡,深入則繁。凡病之規(guī)模古今亦有不同,疾病醫(yī)藥都在進化復雜化,各類疑難雜病、癌癥、白血病等等均是。艾滋病系現(xiàn)代新出現(xiàn)病種,其復雜性更不待言。疾病演變繁復,而用藥法則陳舊,豈能降其病魔?!古代兩軍對陣,無非弓箭大刀長矛,擂鼓助威,淹殺一陣,一戰(zhàn)可勝?,F(xiàn)代戰(zhàn)爭則規(guī)模不同,不但武器名目繁多,兵種亦殊。大戰(zhàn)役,海陸空聯(lián)合作戰(zhàn),通訊、雷達、導彈、火箭、飛機、大炮、坦克戰(zhàn)艦,戰(zhàn)科學戰(zhàn)實力。自古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一物克一物,豈是廖廖數兵可御千軍萬馬?治病亦是同理,復雜之病,決非廖廖數味可以穩(wěn)操勝券。民間雖有“草藥一味氣死名醫(yī)”之諺,某草藥治愈某重病者有之,卻至今未見某草藥統(tǒng)治某疾病之依據。以偏蓋全并不足取。按其邏輯推論,艾滋病之群魔起舞,非大兵團豈能揚正義之威?!不少名醫(yī)譏其孫思邈之方龐雜無章,藥味多至三四十、四五十甚至七八十味者。此猶門外漢坐井觀天。用藥之道,如將之用兵。無能之輩,將百兵難,大將之才統(tǒng)千軍萬馬而絲紋不亂,指揮若定,列陣布局,萬變千化,所謂“運籌于帷屋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是也!而不諳兵法者則眼花僚亂,不亂自亂。有人曾對孫思邈記載之數十味之方進行過臨床驗證,雖難釋其方義,然臨床用之,效果神奇。學者當勉已之不如,方能窺其奧秘之真諦!四、《艾立康》方論本發(fā)明之系列中藥用于艾滋病的治療和預防,乃本子辯證施治、靈活應用之原則?!栋⒖怠废盗兄兴幱辛滋幏?,為精簡文字,本方論不予一一分論,茲從綜合角度論述其用藥大法1、扭轉乾坤,全賴艷陽遍野艾滋病系人體免疫缺損綜合癥。前已論述,在中醫(yī)學上,免疫系統(tǒng)功能定位于脾腎。由于艾滋病病程長,陰陽俱損,上中下三焦同病,氣血津液均遭極大損傷。根據《內經》甘藥理虛的治療法則,當首重脾胃調治,即葉天士所謂“上下交損,當治其中”是也。蓋當此之時,《內經》所謂“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即陽脫”。唯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以甘藥入中焦脾胃以建中氣,則化源充足,氣血旺盛,新生之機不息矣!脾陽一運、胃陰一復,則高熱低燒自退,清升濁降,樞紐開合,則納減拉稀自消。故方以人參、黃芪、白術、茯苓、苡仁以補脾陽,玉竹、麥冬以養(yǎng)胃陰,大棗、甘草以緩中州。柴胡、升麻生發(fā)清陽,羌活撥亂反正,半夏枳實陳皮黃苓之辛開苦降使氣機暢順,當歸白芍首烏蒺藜防風,滋肝疏土。木不辱土,則土自安。地黃、玄參、吐絲,合附子肉桂以益火生土。蓋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少火者,腎間動氣,命門之火也。虛則補其母,人生元氣有賴此火。此火生發(fā),方能艷陽遍野,陰陽和調,否則,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雖效亦難持久矣!2、排毒解毒,首重新陳代謝艾滋病的治療,根本的問題就是去除HIV病毒?,F(xiàn)代研究表明,該病毒在體內活力極強,即便化療藥物亦難以抑制,更談不上殺滅,且抗藥性極大。美國研制的“佳息患”與“施復寧”,初用似可奏效,久則效減,故臨床多年以來,未見一則治愈先例。正因HIV抗藥性大,當前醫(yī)藥界,多傾向于以毒攻毒。然艾滋病人體質極其虛弱,豈耐毒藥煎迫?發(fā)明人在河南上蔡期間,曾見一患者忽然面烏耳焦、頭暈視蒙。詢期因,乃服山東某醫(yī)之藥所致,該藥內含火硝、飛銀之類燥烈極毒之品,正以毒攻毒之意,殊不知病毒無傷反致人體中毒。中藥臨證此類復雜疾病,當重扶正祛邪。所謂扶正祛邪,亦非一味蠻補,貴在流通。《內經》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升降出入者,人體新陳代謝也。升降出入之職,主之脾胃,助在肝肺。蓋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肝主氣機,肺主宣肅。艾滋病之起源,就在于人體外蒸內冽,長期冰飲冷食誘導體內某種蛋白從寒從濕畸變產生HIV所致。由于脾胃受傷,升降出入功能低下,新陳代謝遲緩,人體代謝廢物稽留,遂使病情惡化,變癥百出。故啟動樞機,平衡升降功能,提高新陳代謝,使其邪有出路,乃是排毒解毒的第一要素。是以,方由柴胡升麻以升清,半夏枳實陳皮以降濁,羌活撥亂反正,附子引群藥斬關奪門,麻黃桑皮宣肺以肅降,白芍蒺藜平肝氣之橫逆,丹參丹皮紅花澤蘭乳香之屬暢行血濁,牡蠣半夏茯苓陳皮徐消痰濁,蒼術佩蘭厚撲藿香菖蒲,芳化濕濁,首烏玄參銀花飛來鶴白斂板蘭根協(xié)同解毒,澤瀉、車前、苡仁導濁下行,黃芩苦參燥濕反佐,人參黃芪當歸扶正以逆流挽舟,烏梅五倍子以收斂正氣。如是則升降相因,開合相濟,行止相從,氣血津液兼理,臟臟經絡兼顧,HIV自無藏匿之地!蓋樞機旋運,升降有序,邪毒自從皮毛、大小便分途兩去,何必非用大毒硝黃攻伐之劑哉!實踐證明,《艾立康》無一味瀉藥、毒藥,但患者服后,不稀便者得以稀便,便色烏黑發(fā)粘,便次每日2-4次不等,飲食增加,精神振作,諸癥日減。隨服藥之持續(xù),便次日少,便色由烏黑至正常。拉稀患者,服《艾立康》后,便次反少,便色亦變,遂至正常。臨床實施中患者HIV的快速轉陰,再次證明了祖國醫(yī)學理論的正確性。
3、芳化疏利,平談卻見神奇HIV為寒濕陰邪。寒疫當用發(fā)散陽藥,故用麻黃桂枝細辛羌活附子辛甘發(fā)散,然必佐以甘寒,方得陰陽造化之妙,故以地黃玄參麥冬芍藥之類追隨。濕毒首取芳化,故以藿佩菖蒲蒼術豆叩化濁逐濕,輔以苡仁車前茯苓澤寫以淡滲之品導濁去邪,遂無閉門逐寇之虞。中醫(yī)藥治病,貴在藥癥相符,往往平淡卻見神奇。味者無知,意為抗癌化療藥物尚且不能奈HIV以何,非大毒焉能殺滅!山東某醫(yī)致患者面烏耳焦正因于此。其實,中醫(yī)藥的神奇效果并不在于藥物的峻烈程度,辯證論治是其精髓。例如,西醫(yī)對炎癥感染,講藥物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但中藥不是這樣解釋。如白虎湯能治腦膜炎,但白虎湯中的每味藥都未能證實有抗病毒作用,然而它能治愈腦膜炎是事實。中藥配方講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和歸經,注重的是藥物的協(xié)同效果,調動機體自身的抗菌抗病毒和排毒作用。中醫(yī)藥的這一特征,用西醫(yī)理論無法解釋。去年11月,義烏市物資局樓某3歲的外甥女患肺炎,高熱氣喘,住市醫(yī)院半月,多種抗生素抗病毒藥乏效,醫(yī)療費用達兩千余元。復求診于筆者,診為濕溫,處以甘露消毒丹、三仁湯化裁,一劑熱平。該方并無特殊抗菌抗病毒藥物,簡單的道理就是上中下分消其勢,使邪有出路。HIV屬寒濕之邪,寒熱有別,但治療機理相同,平淡可見神奇!4、除惡務盡,還需絡病功夫艾滋病潛服期長,早則5年,遲則10年或更長時間才表現(xiàn)出癥狀。但是,在潛服期,身體藐似正常,實則HIV正在加速復制,人體免疫功能逐步受到侵襲。根據葉天士“久病入絡”理論,除惡務凈,還需終病功夫。所謂絡病功夫者,即奇經的“通補”治則是也。所謂“通補”,即以補虛為主,突出通絡。奇經補虛,不離肝腎?!鞍嗣}隸乎肝腎”為葉氏治則之開宗明義之論,故藥用地黃、玄參、白芍、吐絲、首烏、蒺藜之屬補肝益腎,更以血肉有情之鹿解膠養(yǎng)有形之精血。根據奇經治則,通絡主用蟲蟻搜剔,故以地鱉、蜈蚣、全蟲、靳蛇之屬以搜逐幽隱沉混之邪,恕可除惡務盡,此所以《艾立康》能使HIV抗體于數十日之內轉陰是也!結束語艾滋病的治療,在人們心目中至今還是世界難題,如果有人告知說,某人已解決了這一難題,聞者必謂此為天方夜談。亦必有人說,美國科學那么發(fā)達尚且未能解決,何況某人乎?一無實驗室,二無研究設備。相信閱讀該專利申請書者也不無此疑竇。2002年3月4日,發(fā)明人送第一例HIV抗體轉陰者去河南省衛(wèi)生防疫站艾滋病研究所做確認試驗時,主持人崔大夫說“HIV抗體轉陰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世界上尚無此先例”。事實勝于雄辯,4月4日,當發(fā)明人再次送第二例轉陰者去做確認試驗時,他真誠地說“你為人類做了件大好事?!眹鴥扔心敲炊鄼嗤嗅t(yī)藥研究機構,為何對艾滋病的研究進展不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一種中醫(yī)西化傾向,自覺不自覺地將中醫(yī)藥研究置身于西醫(yī)框架之中。其實,中西醫(yī)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發(fā)明人希望能通過這一發(fā)明的成功,喚起國人的民族自尊,提高中華民族的國際地位,帶動中醫(yī)藥的國際化需求,從而對中華民族的振興帶來機遇!注釋(1)《中國醫(yī)學論壇報》《HIV的耐藥性要比專家預料的高》2002年1月10日28卷2期(總第795期)(2)劉亞光·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浙江中醫(yī)雜志,1978(4-1)8(3)陳克正·著名補益劑的免疫作用(綜述)·浙江中醫(yī)雜志,1981(12)56權利要求
1.《艾立康》液劑1號藥物組成生芪40-60 人參25-40 生首烏30-50 當歸20 地黃30-40 玄參20-30麥冬10-15 玉竹15 白芍10-15 丹參10-20 紅花10-20 丹皮10 升麻10-20地鱉10 柴胡10-12 防風10-12 蒼術10-15 麻黃10-12 桑白皮15 肉桂15炮姜8-12 乳香8-12 白蒺藜15 蜈蚣3-5 條黃芩10-15 白蘞12-15 土伏苓30飛來鶴50 銀花15-30 五倍子5-10 枳實6-10 清半夏10-15 茯苓12-20澤瀉10-20 陳皮8-12 生苡仁20-30 生甘草12-20 細辛5-10 制附子10-15生牡蠣20-30 石菖蒲10-15共41味
2.《艾立康》液劑2號藥物組成桂枝10-15 羌活7-10 防風10-15 麻黃10 蒼術12 丹參10 杏仁10白芍12 炙甘草10 干姜6 炙百部12 射干8 黃芩10 連翹12 細辛5 紫菀10半夏10-12 象貝8-10 茯苓10-15 陳皮10 魚腥草20-30 桑白皮10-15 蘆根10-15生芪20-30 麥冬10-12 生姜5片 大棗10枚共27味。
3.《艾立康》液劑3號藥物組成羌活12 蒼術20 藿香20 佩蘭20 厚撲14 澤蘭20 白僵蠶12白豆叩12 茯苓20 車前子24 銀花20 白蘞15 板蘭根25 玄參30 炮姜15共15味
4.《艾立康》液劑4號藥物組成人參35 白術20 當歸20 麥冬20 制首烏40 白芍20 吐絲子20炙黃芪40 柴胡10 升麻10 黃芩10 炙甘草20 肉桂8 半夏15 羌活10防風12 地黃40 小茴香12 鹿角膠15 共19味
5.《艾立康》膠囊1號藥物組成蜈蚣15條、靳蛇30克、板蘭根100克。
6.《艾立康》膠囊2號藥物組成赤石脂、烏賊骨等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首次提出了HIV的起源學說和艾滋病的中醫(yī)學定位是“內源性寒疫濕毒傳變”。建立于該理論基礎上的《艾立康》系列中藥制品,首次突破了世界艾滋病治療史上治愈率的O屏障。起效迅速,安全性大,癥狀控制快,體質恢復快,HIV抗體轉陰快和整體效果好是其特點。不但病情尚未嚴重者可以根治,嚴重病例也不排除其高治愈率。首例抗體轉陰的累計服藥時間僅47天,第二例轉陰的累計服藥時間54天。轉陰病例均經河南省衛(wèi)生防疫站艾滋病研究所確認試驗。
文檔編號A61P31/00GK1451398SQ02108668
公開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孫傳正 申請人:孫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