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面和底可分離更換的鞋子。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shù)的鞋子,是在工廠內(nèi)通過膠粘或者縫合的方式將鞋面和鞋底組合起來,一般消費者無法自行將鞋面與鞋底分離,以更換鞋面或鞋底。另外,國內(nèi)外也有少數(shù)文章和專利提及用不同方式制作可分離鞋面與鞋底的鞋子結構,如用拉鏈、特制的扣具連接鞋面與鞋底,但這些結構較為復雜,導致鞋子生產(chǎn)成本較高;并且拉鏈、扣具等,通常比較硬,影響穿著舒適度;還有,在穿著鞋子進行跑步等強度大的運動時,拉鏈、扣具等容易裂開,即鞋面與鞋底的連接不夠牢固。
另外,3D打印技術正在迅猛發(fā)展,家庭裝3D打印機正在大量普及。鞋底是3D打印理想而實用的部件??墒?,現(xiàn)有鞋子的結構,以及以往文章和專利提到的鞋子結構,鞋底基本上都需要在工廠車間內(nèi),通過專業(yè)設備,經(jīng)過成型、貼合加工、縫制等后續(xù)工序才能生產(chǎn)完成。使家庭用3D打印技術在鞋子的實際應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面和底可分離更換的鞋子,生產(chǎn)成本較低,穿著舒適度好,鞋面與鞋底的連接牢固,而且本發(fā)明的鞋底可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直接連接鞋面使用,鞋底不需要任何要在工廠車間內(nèi)完成的后續(xù)工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xiàn):
一種面和底可分離更換的鞋子,包括鞋面和鞋底,鞋面的底部周邊固定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連接鞋面與鞋底的繩圈,鞋底的頂部周邊開設有若干個與繩圈對應的且供繩圈穿過的通孔;若干個通孔沿著鞋底的頂部周邊均勻間隔排列,若干個繩圈沿著鞋面的底部周邊均勻間隔排列,且每個繩圈均為凸出于鞋面的底部而形成一個封閉的供前一個繩圈穿過的圈體。
作為其中一個方案,所述鞋底的頂部周邊向上凸起有凸緣,所述通孔傾斜置于凸緣的底部;當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繩圈由內(nèi)向外穿過于通孔。
作為另一個方案,所述鞋底的頂部周邊向外凸出有凸緣,所述通孔垂直置于凸緣的內(nèi)側;當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繩圈由上向下穿過于通孔。
作為又一個方案,所述鞋底的頂部周邊開設有凹槽,所述通孔傾斜設置,且通孔的內(nèi)側與凹槽連通;當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繩圈由外向內(nèi)穿過于通孔。
其中,所述鞋底是通過3D打印技術制成。
其中,所述繩圈是縫制固定于鞋面。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無需采用拉鏈、扣具等復雜結構,使生產(chǎn)成本較低;而且,與采用拉鏈、扣具等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鞋面與鞋底采用繩圈與通孔連接,柔軟舒適,所以穿著舒適度好;進一步,本實用新型鞋面與鞋底是通過若干個繩圈拉緊連接,使鞋面與鞋底連接牢固,即使強度大的運動,也不容易斷裂。再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鞋底可以完全由家庭裝的3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來,不需要任何要在工廠車間內(nèi)通過專業(yè)設備才能完成的加工、貼合、縫制等工序,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鞋底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鞋底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鞋面與鞋底連接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鞋底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谒枋龅谋緦嵱眯滦偷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1,為本實用新型鞋子的實施例一,其包括鞋面1和鞋底2。鞋面1的底部周邊固定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連接鞋面1與鞋底2的繩圈3,鞋底2的頂部周邊開設有若干個與繩圈3對應的且供繩圈3穿過的通孔4;若干個通孔4沿著鞋底2的頂部周邊均勻間隔排列,若干個繩圈3沿著鞋面1的底部周邊均勻間隔排列,且每個繩圈3均為凸出于鞋面1的底部而形成一個封閉的供前一個繩圈3穿過的圈體。如圖1,當需要將鞋面1與鞋底2連接時,首先把鞋面1的繩圈3穿過對應的鞋底2的通孔4,然后將前一個繩圈3穿過后一個繩圈3(見圖1中的A處所示),依次類推,直至穿到最后一個繩圈3;接著,將最后一個繩圈3固定,即完成鞋面1與鞋底2的連接;反之,當需要將鞋面1與鞋底2分離時,首先解開最后一個繩圈3,再依次序解開所有繩圈,即可輕松抽離鞋面1。
因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無需采用拉鏈、扣具等復雜結構,使生產(chǎn)成本較低;而且,與采用拉鏈、扣具等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鞋面與鞋底采用繩圈與通孔連接,柔軟舒適,所以穿著舒適度好;進一步,本實用新型鞋面與鞋底是通過若干個繩圈拉緊連接,使鞋面與鞋底連接牢固,即使強度大的運動,也不容易斷裂。
其中,優(yōu)選的,繩圈3的長度等于或略小于兩個通孔4之間的距離及通孔4的厚度。這樣,當鞋面1與鞋底2連接時,前一個繩圈3拉緊后一個繩圈3,從而使鞋面1與鞋底2連接更緊密牢固,形成類似運動鞋的結構?;蛘撸K圈3的長度大于兩個通孔4之間的距離及通孔4的厚度。這樣,當鞋面1與鞋底2連接時,前一個繩圈3與后一個繩圈3連接較松動,從而使鞋面1與鞋底2連接有一定的松動,甚至形成一定的間隙,形成類似拖鞋或涼鞋的結構。即根據(jù)不同需要,消費者可自行設定及連接,十分方便。
進一步,最后一個繩圈3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多種,例如:可以是打結固定;或者在最后一個繩圈3的鞋底旁邊設置一個扣子,將最后一個繩圈3通過扣子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3所示,鞋底2的頂部周邊向上凸起有凸緣5,通孔4傾斜置于凸緣5的底部;當鞋面1與鞋底2連接時,繩圈3由內(nèi)向外穿過于通孔4。此種結構,繩圈3的穿設方便。
其中,優(yōu)選的,鞋底2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制成。即本實用新型的鞋底2可以完全由家庭裝的3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來,不需要任何要在工廠車間內(nèi)通過專業(yè)設備才能完成的加工、貼合、縫制等工序。消費者可以自行設計鞋子的底部,自行創(chuàng)建,或者分享3D檔案,并選用適當?shù)拇蛴『牟?,將其?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來。再配上本實用新型的鞋面與連接方法,消費者就可以輕松自由的設計,并制作自己的鞋底,進而DIY制作出屬于自己,而又舒適實用的鞋子。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鞋子結構不需要任何刷膠粘合,沒有任何脫膠問題。當鞋底磨損到一定程度時,消費者可以輕松自行分離更換新的鞋底。
其中,優(yōu)選的,繩圈3是縫制固定于鞋面1,這樣,固定比較牢固,穿著舒適性也好;當然,根據(jù)需要,繩圈3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于鞋面1,例如:鞋面開設孔位,由一根繩子依次穿過鞋面的孔位而形成,但這些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二
請參考圖4、5,為本實用新型鞋子的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鞋底2的頂部周邊向外凸出有凸緣5,通孔4垂直置于凸緣5的內(nèi)側;當鞋面1與鞋底2連接時,繩圈3由上向下穿過于通孔4。此種結構,向外凸出的凸緣5可遮住繩圈3,使得美觀、耐用。
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及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實施例三
請參考圖6、7,為本實用新型鞋子的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鞋底2的頂部周邊開設有凹槽6,通孔4傾斜設置,且通孔4的內(nèi)側與凹槽6連通;當鞋面1與鞋底2連接時,繩圈3由外向內(nèi)穿過于通孔4。此種結構,繩圈3可置于凹槽6內(nèi),使得實用、美觀、方便等。
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及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鞋子,生產(chǎn)成本較低,穿著舒適度好,鞋面與鞋底的連接牢固;而且,鞋面與鞋底的分離更換方便,使得鞋子可以有多種變化,適合于多種鞋型與設計,也給消費者更多更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