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箱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拉桿箱提拉把手。
背景技術:
拉桿箱提拉把手通常與拉桿箱的拉桿配合使用,幫助使用者將拉桿箱的拉桿拉出或者收回。通過拉桿箱提拉把手與拉桿之間的定位配合,幫助使用者將拉桿箱的拉桿調節(jié)至合適的長度。
現(xiàn)有的拉桿箱提拉把手,作為拉桿箱最常使用的易損件,通常與拉桿箱的拉桿一體成型不可拆卸,這就導致不可更換、難以維修、功能固化等缺陷,有必要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狀況,提供一種拉桿箱提拉把手。
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包括:
提拉件、支撐件和第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件的兩側端部,所述提拉件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相對設置,所述提拉件與支撐件固定連接;
提拉按鈕,所述提拉按鈕活動安裝于提拉件的內側;
所述提拉件的兩側端部分別一體成型地設有兩個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分別與提拉件之間形成凹槽;
所述支撐件具有支撐件本體,所述支撐件本體在拉桿箱提拉把手的寬度方向一體延伸并且向拉桿箱提拉把手的高度方向折彎,形成支撐件折彎部;
所述支撐件還包括兩個水平定位件,所述水平定位件均位于支撐件的下側并且分別相互獨立地與所述支撐件折彎部固定連接;
所述支撐件還包括兩個垂直定位件,所述垂直定位件均位于支撐件的下側并且分別相互獨立地與所述支撐件本體固定連接。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提拉件的兩側端部分別設有第一貫通孔,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分別設有第二貫通孔。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提拉件的一側向內收縮凹陷形成半封閉的容納腔,所述提拉按鈕內置于上述容納腔。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垂直定位件與支撐件本體之間的垂直距離小于所述水平定位件的中心軸線與支撐件本體之間的垂直距離。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套管的頂端端部焊接支撐件本體的一側端部。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套管的內側壁進一步設有內凹槽,所述內凹槽位于第二貫通孔的下方,所述內凹槽的下端延伸至第二套管的下邊緣,所述內凹槽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貫通孔的下側邊。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內凹槽的凹槽厚度由下自上逐步收縮,所述內凹槽的上端與第二貫通孔的厚度一致。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分別內置有與支撐件本體固定連接的第一緩沖件,所述支撐件本體還設有第一安裝孔。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的內側壁在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的高度方向上一體成型地設有第一收縮層和第二收縮層,所述第二套管、第二收縮層和第一收縮層的管徑依次遞減。
根據(jù)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互為鏡像。
本發(fā)明公開的拉桿箱提拉把手,其有益效果包括:能夠與各類型、各尺寸的雙桿拉桿箱等箱包相適配,可拆卸地與拉桿箱的雙側拉桿形成提拉配合,從而幫助使用者快捷、穩(wěn)固地安裝和/或拆卸拉桿箱提拉把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右視結構圖。
圖3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仰視結構圖。
圖4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仰視角度的局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拉桿箱提拉把手,下面結合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
優(yōu)選地,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與各類型、各尺寸的雙桿拉桿箱等箱包相適配。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可拆卸地與拉桿箱的雙側拉桿形成提拉配合,從而幫助使用者快捷、穩(wěn)固地安裝和/或拆卸拉桿箱提拉把手。
參見附圖的圖1和圖2,分別示出了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的優(yōu)選結構。優(yōu)選地,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包括提拉件11、支撐件21和第一、第二套管31,32,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31,32分別固定連接于支撐件21的兩側端部,所述提拉件11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31,32相對設置,所述提拉件11與支撐件21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提拉件11的一側向內收縮凹陷形成半封閉的容納腔,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還包括內置于上述容納腔的提拉按鈕111,所述提拉按鈕111活動安裝于提拉件11的內側。
優(yōu)選地,所述提拉件11的兩側端部還分別一體成型地設有兩個凸出部112,113,所述凸出部112,113分別與提拉件11的本體之間形成凹槽,方便使用者懸掛小件物品的同時,有助于減少物料,以便減輕自重和降低生產成本。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件21具有支撐件本體211,其在拉桿箱提拉把手的寬度方向一體延伸并且向拉桿箱提拉把手的高度方向折彎,從而形成所述支撐件21的支撐件折彎部212。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21還包括兩個水平定位件213,214,所述水平定位件213,214均位于支撐件21的下側并且分別相互獨立地與所述支撐件折彎部212固定連接。由于所述水平定位件213,214具有一定的截面直徑,使得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沿其高度方向豎直提拉時,拉桿箱的上頂面與所述水平定位件213,214接觸時即為其極限位置,盡可能避免所述支撐件21由于人為誤操作而造成的物理損壞。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21還包括兩個垂直定位件215,216,所述垂直定位件215,216均位于支撐件21的下側并且分別相互獨立地與所述支撐件本體211固定連接。由于所述垂直定位件215,216在拉桿箱提拉把手的高度方向與支撐件本體211具有一定的垂直距離,并且所述垂直定位件215,216與支撐件本體211之間的垂直距離小于所述水平定位件213,214的中心軸線與支撐件本體211之間的垂直距離。
優(yōu)選地,所述水平定位件213,214和垂直定位件215,216分別外接拉桿箱的雙側拉桿等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提拉件11的兩側端部分別設有第一貫通孔114,115,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31,32分別設有第二貫通孔311,312,有助于減少物料、減輕自重的同時便于使用者觀察拉桿箱提拉把手的內部情況。
根據(jù)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參見附圖的圖3和圖4,所述第一套管31和第二套管32互為鏡像。以第二套管32為例,所述第二套管32的頂端端部固定連接(以焊接為佳)支撐件本體211的一側端部,所述第二套管32的內側壁進一步設有內凹槽313,所述內凹槽313位于第二貫通孔312的下方,所述內凹槽313的下端延伸至第二套管32的下邊緣,所述內凹槽313的上端延伸至第二貫通孔312的下側邊,所述內凹槽313的凹槽厚度由下自上逐步收縮過渡直至所述內凹槽313的上端與第二貫通孔312的厚度一致,使得所述內凹槽313與第二貫通孔312平滑過渡,進而使得所述第二套管32與內接其中的拉桿箱拉桿之間的間隙,在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的高度方向上呈現(xiàn)由寬到窄的限位效果。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套管32內置有與支撐件本體211固定連接的第一緩沖件314,所述支撐件本體211還設有第一安裝孔315,所述第一緩沖件314和第一安裝孔315均內設于第二套管32,以便外接拉桿箱的雙側拉桿等部件,提高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的提拉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32的內側壁在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的高度方向上由寬到窄一體成型地設有第一收縮層316和第二收縮層317,所述第二套管32、第二收縮層317和第一收縮層316的管徑依次遞減,不同拉桿箱的拉桿管徑各不相同,第二套管32的不同管徑內側壁有助于卡接適配不同類型、不同型號的拉桿,擴大所述拉桿箱提拉把手安裝和/或拆卸的適配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套管31,32互為鏡像,具有相同的內部結構。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