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制鞋機構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皮鞋后跟的壓合機構。
背景技術::在制鞋過程中,在半成品的皮鞋鞋底后跟處需要釘制鞋后跟,而傳統(tǒng)的方式是采用人員手工釘制,如此操作工人一天需要釘制成百上千個鞋后跟,其不僅工人勞動強度高,而且制鞋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輔助人工進行釘制鞋后跟,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并提高制鞋效率的皮鞋后跟的壓合機構。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皮鞋后跟的壓合機構,包括底盤,所述底盤上端面的外端均勻固定有多個鞋楦安置座,所述鞋楦安置座上安裝有鞋楦,底盤的中心處開設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內設有氣缸座,所述氣缸座的上端面高出底盤的上端面,氣缸座的上端面上設有壓合氣缸,所述壓合氣缸的活塞桿上固定連接有壓合板,所述壓合板的底面中心處固定有壓合氣缸;所述壓合板的底面的外端均勻固定有多個壓合桿,所述壓合桿的底端固定有壓合圓盤,壓合桿均勻固定在所述壓合圓盤上端面的外端,壓合圓盤的中心處開設有中心通孔,所述氣缸座部分設置在所述中心通孔內,中心通孔四周的壓合圓盤底面上均勻開設有多個移動槽,所述移動槽的縱向方向與鞋楦的縱向方向相同,所述移動槽內插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底面上固定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底端固定有壓塊,所述壓塊位于鞋楦的正上方,所述連接桿和壓合桿處于同一條豎直線上。按上述技術方案,將待釘制后跟的皮鞋套設在各個鞋楦上,再將安置有釘子的鞋后跟放置在皮鞋后跟處,此時壓塊位于皮鞋后跟的正上方;之后,氣缸座上的壓合氣缸動作,初始時壓合氣缸的活塞桿處于伸展狀態(tài),壓合氣缸動作使活塞桿向下收縮,并帶動壓合板向下運行,壓合板帶動其上的壓合桿向下運行,壓合桿帶動壓合圓盤及其移動槽上的壓塊向下運行直至壓塊下壓鞋后跟,使鞋后跟釘制在皮鞋上,由此完成鞋后跟的釘制過程。上述方案中,壓塊通過連接桿及移動塊安裝在移動槽內,當需要釘制不同尺寸的皮鞋時,只需操作工人拉動連接桿,使移動塊在移動槽內移動至壓塊至合適的位置,即可調節(jié)壓塊至合適的壓合定位點。通過上述方案,本發(fā)明的壓合機構可輔助工人進行釘制皮鞋鞋后跟,壓合圓盤一次下壓即可一次性壓合多個皮鞋的鞋后跟,且能釘制不同尺寸的皮鞋的鞋后跟,從而減輕的人工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制鞋的生產效率。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所述中心孔兩側的底盤上固定有兩根豎直的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上端依次貫穿壓合圓盤和壓合板,導向桿豎直設置,壓合圓盤和壓合板依次插套在導向桿上,導向桿的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