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錢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錢包,尤其涉及到男士使用的錢包。
背景技術(shù):
眾所周知,多數(shù)男士都將錢包揣在上裝的外套口袋里。但是,在炎熱的夏季,不穿外衣時,就只能將錢包塞在褲子口袋中。男士們都有體會:將錢包塞在褲子口袋中鼓鼓的,非常難過不說,還會將錢包擠壓得折皺不堪不成樣,對于職場男士而言,在別人的心目中會造成邋遢的印象,從而使得其職場形象會大打折扣,影響其風范。因此,在不能穿著外套的夏天,如何攜帶錢包就成男士們的一大煩心事。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攜帶非常方便、并且不會折皺的錢包。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錢包,包括:含有至少一個口袋和至少一個設置在口袋正面的層疊式插袋的袋體,口袋的高度高出百元人民幣面鈔的高度,口袋的長度長出IC卡的長度,口袋的背面設置有至少一對相互平行的皮帶扣。
所述口袋的上沿口處設置有蓋過最外面插袋的翻蓋,翻蓋的頂部背面與最外面插袋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鎖定機構(gòu)。所述的鎖定機構(gòu)為相互配合的刺毛、相互配合的磁鐵和鐵片或者相互配合的鎖扣和鎖眼。所述插袋的開口由外及內(nèi)從低到高布置,所有插袋的深度相當。所述口袋高度高出百元人民幣面鈔的高度8-50毫米、長度長出IC卡的長度8-50毫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口袋的背面設置了至少一對皮帶扣,從而可以將錢包穿設在皮帶上,攜帶十分方便,并不會折皺,而且,至少一對皮帶扣會使錢包較為平整服貼地懸掛在腰間,保持良好的風范。另外,由于錢包裸露在外面,不再藏在口袋中,通過設置翻蓋和鎖定機構(gòu)可以很好地防止錢包中的鈔幣和各種卡片掉出來。除此之外,通過控制錢包的尺寸,使得攜帶更加方便,并提高佩帶的舒適度。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圖1的后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至圖2中:1、袋體,10、翻蓋,11、插袋,12、插袋,13、插袋,14、口袋,2、皮市扣,
21、縫制線,3、鈕扣式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錢包,包括:含有一個口袋14和三個設置在口袋14正面的層疊式插袋11、12和13的袋體1,插袋11、12和13的開口由外及內(nèi)從低到高布置,插袋11、12和13的深度相當,所述口袋14的高度通常在84 126毫米之間(百元人民幣面鈔的高度約76毫米),口袋14的長度通常在94 136毫米之間(IC卡的長度約86毫米),如圖2所示,口袋14的背面通過一對縫制在其與一對相互平行的皮帶扣2的上、下端的雙行縫制線21將該對皮帶扣2縫制在口袋14的背面;所述口袋14的上沿口處設置有蓋過最外面插袋11的翻蓋10,翻蓋10的頂部背面設置有鈕扣式磁鐵3,最外面插袋設置有夾層,夾層中設置有與鈕扣式磁鐵3相配合的鐵片。當然,翻蓋10與最外面的插袋11之間還設置其它鎖定機構(gòu),例如:相互配合的刺毛或者相互配合的鎖扣和鎖眼等。使用時,將皮帶穿過袋體I背面的一對皮帶扣2,將錢包佩帶在腰間。翻開翻蓋10,可以將面鈔對折后放置口袋14中,將第二代身份證、各種信用卡放置在插袋11、12或13中,然后,蓋上翻蓋10, 并將翻蓋10鎖在最外面的插袋11上。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錢包,包括:含有至少一個口袋和至少一個設置在口袋正面的層疊式插袋的袋體,其特征是:所述口袋的高度高出百元人民幣面鈔的高度,口袋的長度長出IC卡的長度,口袋的背面設置有至少一對相互平行的皮帶扣。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錢包,其特征是:所述口袋的上沿口處設置有蓋過最外面插袋的翻蓋,翻蓋的頂部背面與最外面插袋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鎖定機構(gòu)。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錢包,其特征是:所述的鎖定機構(gòu)為相互配合的刺毛、相互配合的磁鐵和鐵片或者相互配合的鎖扣和鎖眼。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袋的開口由外及內(nèi)從低到高布置,所有插袋的深度相當。
5.如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錢包,其特征是:所述口袋高度高出百元人民幣面鈔的高度8-50毫米、 長度長出IC卡的長度8-5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攜帶非常方便、并且不會折皺的錢包,包括含有至少一個口袋和至少一個設置在口袋正面的層疊式插袋的袋體,口袋的高度高出百元人民幣面鈔的高度,口袋的長度長出IC卡的長度,口袋的背面設置有至少一對相互平行的皮帶扣。該錢包在口袋的背面設置了至少一對皮帶扣,從而可以將錢包穿設在皮帶上,攜帶十分方便,并且不會折皺;尤其適用于男士在夏天使用。
文檔編號A45C1/06GK203087839SQ20122068105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鄧志東 申請人:鄧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