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減震排汗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正裝皮鞋的鞋底,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減震、排 汗功能的正裝皮鞋的鞋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鞋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 求美觀大方,還要求穿著舒適。所謂穿鞋的舒適性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 括皮鞋的減震和排汗(濕)兩大因素。
近些年來,全世界對鞋的功能研究很廣泛。國外一些知名品牌的制鞋廠商 對舒適性功能鞋的研究很多,但大都是以運動鞋和旅游鞋為研究對象,例如耐
克公司氣墊式避震鞋和彈簧鞋,銳步公司的蜂巢式氣墊鞋,阿迪達斯的Beer Foot 彈力鞋,彪馬的Disk System彈力鞋,匡威的React彈力減壓鞋等。國內(nèi)的一 些廠家這些年來也研究出了一些功能鞋,例如雙星的"鞋用避震空調(diào)衛(wèi)生技術" 和空調(diào)鞋,還有其他廠家研制的按摩鞋、彈簧鞋、磁療鞋、排氣鞋等。
縱觀國內(nèi)外制鞋廠家的研究對象大都集中在運動鞋和旅游鞋上,而對正裝 皮鞋的功能研究很少,特別是對于正裝鞋減震排汗的功能研究更少,即使有個 別國內(nèi)廠家進行過減震排汗皮鞋的研究工作,但其換氣排汗功能很不理想,達 不到對鞋前掌部位的理想排汗效果,而對于穿鞋者來說最需要換氣排汗的是前 掌部位。減震方面多采用氣囊緩沖,由于氣囊安裝空間較小,儲氣量受到很大 限制,因此減震效果不夠理想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全新結(jié)構(gòu)的減震排汗鞋底,用以克服上述已有 產(chǎn)品的缺陷。主要解決穿皮鞋時腳前掌部位暢通排汗這一關鍵問題,同時還有 良好的減震性能。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減震排汗鞋底,包括皮鞋外底和固定于皮鞋外底上方的皮鞋內(nèi)底,其 特征在于在皮鞋外底前掌部上表面,開設有互相連通的縱向氣道和橫向氣道, 在前掌部與后跟部之間的中間部位的上表面,開設有前端與所述縱向氣道和橫 向氣道連通的引導氣道;所述的這些氣道是皮鞋外底上表面上的凹槽,這些凹
槽的上端口被皮鞋內(nèi)底的下表面封閉;引導氣道的后端與開設于后跟部的儲氣 槽連通;在儲氣槽后方開設有換氣室,該換氣室通過安裝在連接槽內(nèi)的單向吸 氣閥與儲氣槽連接,該換氣室的一側(cè)安裝有與外界相通的單向排氣閥;
在換氣室底部中間位置設有下彈性柱,在扣合在換氣室端口的橡膠蓋內(nèi)側(cè) 中間位置設有上彈性柱,減震彈簧套接在下彈性柱和上彈性柱上;所述橡膠蓋 為圓弧面狀,凸起部分在上。
在所述連接槽內(nèi)灌注有密封膠。
所述單向吸氣閥和單向排氣閥是一種管壁上帶裂縫的橡皮管,其中,單向 吸氣閥前端開口后端封閉,而單向排氣閥內(nèi)端開口外端封閉。
在所述皮鞋內(nèi)底后跟部位與所述橡膠蓋對應的位置鏤有橡膠蓋孔;所述皮 鞋內(nèi)底在前掌部位鏤有若干透氣孔。
本發(fā)明的積極效果在于,(1)、當穿著者走路抬腳時,吸排氣裝置通過氣 道會將腳掌部位的濕氣抽到裝置的換氣室中;當落腳時,腳后跟壓迫換氣室, 將濕氣從鞋跟內(nèi)踝一側(cè)壓出。單向吸氣閥和單向排氣閥確保濕氣不倒流, 隨著腳起落,新的空氣不斷地從鞋口進入到達鞋的前掌部位,前掌部位的濕氣 不斷進入換氣室,換氣室的濕氣不斷地從后跟內(nèi)踝側(cè)面排出,這樣保持了腳的 干爽,不利于細菌的滋生,從而使腳舒適,同時起到了防臭、防腳氣的作用。 (2)、當腳后跟落下時,先落在鞋墊上,同時壓到凸起的橡膠蓋上和支撐上蓋的減震彈簧,此時減震彈簧起到緩沖作用,這是第一道減震;腳跟繼續(xù)下落,當落至與鞋的內(nèi)底齊平時,此時套在減震彈簧中的上下兩個彈性柱體對到一起,
柔和地終止下落,這是第二道減震。通過上述過程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減震效果。(3)、在連接槽內(nèi)灌注有密封膠,在儲氣槽和換氣室之間僅通過單向吸氣閥單向通氣,儲氣槽和換氣室嚴格分離,互相獨立,空氣和水汽不會倒流,確保排汗效果更好。(4)、所述單向吸氣閥和單向排氣閥選擇管壁上帶裂縫的橡皮管, 一方面具有較好的單向通氣(汽)性,另一方面構(gòu)造簡單,性能穩(wěn)定,成本低,易于實施。
圖l是本發(fā)明皮鞋外底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皮鞋內(nèi)底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包括皮鞋外底和固定于皮鞋外底上方的皮鞋內(nèi)底。
本發(fā)明皮鞋外底如圖l、 2所示。在其前掌部l上表面,開設有互相連通的三條縱向氣道3和若干條橫向氣道2。在前掌部1與后跟部10之間的中間部位的上表面,開設有前端與所述縱向氣道3和橫向氣道2連通的兩條引導氣道4。所述的這些氣道實際上是皮鞋外底上表面上的凹槽,這些凹槽的上端口被皮鞋內(nèi)底的下表面封閉。
如圖l、 2,兩條引導氣道4的后端與開設于后跟部10的儲氣槽5連通,儲氣槽5的深度遠大于上述氣道。在儲氣槽5后方開設有圓孔狀換氣室12,該換氣室12通過安裝在連接槽6內(nèi)的單向吸氣閥9與儲氣槽5連接,該換氣室12的內(nèi)側(cè)(即鞋跟內(nèi)踝一側(cè))安裝有與外界相通的單向排氣閥7。為了使所述儲氣槽5和換氣室12之間嚴格分離,互相獨立,僅通過單向吸氣閥9單向通氣,在所述連接槽6內(nèi)灌注有密封膠。
如圖2,在換氣室12底部中間位置加工有與換氣室12—體的下彈性柱11,在扣合在換氣室12端口的橡膠蓋8內(nèi)側(cè)中間位置加工有與橡膠蓋8—體的上彈性柱13,減震彈簧14套接在下彈性柱11和上彈性柱13上。所述橡膠蓋8為圓弧面狀,凸起部分在上。 .
所述單向吸氣閥9和單向排氣閥7的結(jié)構(gòu)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本實例選擇的是一種管壁上帶裂縫的橡皮管,其中,單向吸氣閥9前端開口后端封閉,而單向排氣閥7內(nèi)端開口外端封閉。
排汗功能采用的原理是當穿著者走路抬腳時,吸排氣裝置通過氣道會將腳掌部位的濕氣抽到裝置的換氣室中;當落腳時,腳后跟壓迫換氣室,將濕氣從鞋跟內(nèi)踝一側(cè)壓出。單向吸氣閥和單向排氣閥確保濕氣不倒流,隨著腳起落,新的空氣不斷地從鞋口進入到達鞋的前掌部位,前掌部位的濕氣不斷進入換氣室,換氣室的濕氣不斷地從后跟內(nèi)踝側(cè)面排出,這樣保持了腳的干爽,不利于細菌的滋生,從而使腳舒適,同時起到了防臭、防腳氣的作用。
減震功能的實現(xiàn)主要依靠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減震彈簧的彈性,彈性常數(shù)5kgf/m;第二、橡膠蓋的彈性,采用彈性橡膠材料,厚度2.5mm,突出鞋內(nèi)底7.5mm;第三、下彈性柱和上彈性柱之間接觸的彈性,上、下彈性圓柱體上彈性柱是橡膠材料,下彈性柱是聚氨酯材料,兩者的直徑都是12mm。減震原理是當腳后跟落下時,先落在鞋墊上,同時壓到凸起的橡膠蓋上和支撐上蓋的減震彈簧,此時減震彈簧起到緩沖作用,這是第一道減震;腳跟繼續(xù)下落,
當落至與鞋的內(nèi)底齊平時,此frt套在減震彈簧中的上下兩個彈性柱體對到一起,柔和地終止下落,這是第二道減震。通過上述過程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減震效果。在皮鞋外底上方覆蓋固定連接有如圖3所示的皮鞋內(nèi)底。在所述皮鞋內(nèi)底后跟部位與所述橡膠蓋8對應的位置鏤有橡膠蓋孔15。為了保證進、排氣的暢
通,所述皮鞋內(nèi)底在前掌部位鏤有若干透氣孔16。
權利要求
1、一種減震排汗鞋底,包括皮鞋外底和固定于皮鞋外底上方的皮鞋內(nèi)底,其特征在于在皮鞋外底前掌部(1)上表面,開設有互相連通的縱向氣道(3)和橫向氣道(2),在前掌部(1)與后跟部(10)之間的中間部位的上表面,開設有前端與所述縱向氣道(3)和橫向氣道(2)連通的引導氣道(4);所述的這些氣道是皮鞋外底上表面上的凹槽,這些凹槽的上端口被皮鞋內(nèi)底的下表面封閉;引導氣道(4)的后端與開設于后跟部(10)的儲氣槽(5)連通;在儲氣槽(5)后方開設有換氣室(12),該換氣室(12)通過安裝在連接槽(6)內(nèi)的單向吸氣閥(9)與儲氣槽(5)連接,該換氣室(12)的一側(cè)安裝有與外界相通的單向排氣閥(7);在換氣室(12)底部中間位置設有下彈性柱(11),在扣合在換氣室(12)端口的橡膠蓋(8)內(nèi)側(cè)中間位置設有上彈性柱(13),減震彈簧(14)套接在下彈性柱(11)和上彈性柱(13)上;所述橡膠蓋(8)為圓弧面狀,凸起部分在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排汗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接槽(6) 內(nèi)灌注有密封膠。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減震排汗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吸氣閥(9)和單向排氣閥(7)是一種管壁上帶裂縫的橡皮管,其中,單向吸氣閥(9)前 端開口后端封閉,而單向排氣閥(7)內(nèi)端開口外端封閉。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排汗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皮鞋內(nèi)底后跟部位與所述橡膠蓋(8)對應的位置鏤有橡膠蓋孔(15);所述皮鞋內(nèi)底在前掌部位鏤有若干透氣孔(1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減震排汗鞋底,在皮鞋外底前掌部(1)開設有互相連通的縱向氣道(3)和橫向氣道(2),在中間部位開設有前端與所述氣道連通的引導氣道(4);引導氣道(4)的后端與開設于后跟部(10)的儲氣槽(5)連通;儲氣槽(5)后方開設的換氣室(12)通過單向吸氣閥(9)與儲氣槽(5)連接,該換氣室(12)的一側(cè)安裝有與外界相通的單向排氣閥(7);在換氣室(12)底部中間位置設有下彈性柱(11),在扣合在換氣室(12)端口的橡膠蓋(8)內(nèi)側(cè)中間位置設有上彈性柱(13),減震彈簧(14)套接在下彈性柱(11)和上彈性柱(13)上。主要解決了穿皮鞋時腳前掌部位暢通排汗這一關鍵問題,同時還有良好的減震性能。
文檔編號A43B13/18GK101467802SQ20071011634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5日
發(fā)明者于為鋒, 于開起, 孟慶海 申請人:于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