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
背景技術:
黃芽茶加工工藝流程一般包括手工殺青鍋殺青→草紙初包悶黃→殺青鍋再殺青→草紙再復包→殺青鍋炒制→簸箕上堆積攤放→殺青鍋四炒做形→簸箕上再堆積攤放→烘籠烘焙。
隨著社會發(fā)展,傳統(tǒng)商品生產(chǎn)加工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清潔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不單提高了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提升和穩(wěn)定了產(chǎn)品質量,同時食品安全、清潔衛(wèi)生條件也得到保證。上述黃芽茶加工工藝主要存在工藝復雜難掌握,工藝技術憑經(jīng)驗掌握,產(chǎn)品質量不穩(wěn)定,勞動生產(chǎn)率低,成本奇高的問題。以初包悶黃為例,每次投葉量0.125-0.15公斤,用草紙包好后進行自動悶黃,由于保溫受限,包內溫度降低快,自動氧化、水解不充分,需多次悶黃;包面與包心溫度不一,悶黃不均勻;而且加工周期太長,從鮮葉到干茶需3-4天時間,一個熟練技師一天加工黃芽干茶不足2斤,這些造成了品質不穩(wěn)定、生產(chǎn)成本奇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影響整個黃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黃芽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香氣清鮮,甜香顯著,滋味甘甜醇和,湯色嫩黃明亮。它是鮮葉通過高溫殺青破壞茶葉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濕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自動氧化。
黃芽茶“悶黃”設備裝置非常簡單,葉子用草紙包好后堆放在簸箕上(或利用殺青鍋余熱)自然悶黃。
缺點:
1、草紙包裹葉子太少,降溫快,內含成分轉化不充分;
2、包面與包心溫度差異大,悶黃不均勻;
3、需要多次悶黃才能轉色,一般需3-4次,加工周期太長,從鮮葉到干茶需3-4天時間;
4、人工成本高,一個熟練技師一天加工干茶不足2斤,是一般芽茶加工人工成本30倍以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以解決原有方式悶黃轉化不充分需多次悶黃,品質不穩(wěn)定,勞動生產(chǎn)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控制系統(tǒng),所述箱體的一側設有了開閉的活動門,所述控制系統(tǒng)設置在箱體的上方,所述箱體內左右兩側各有一組電阻加熱絲,所述電阻加熱絲與所述控制系統(tǒng)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下方設有滾輪。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內的頂壁上設有鼓風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統(tǒng)的處理單元為單片機。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時間顯示單元、溫度顯示單元、時間設定單元、溫度設定單元、運行狀態(tài)顯示單元和時間提示單元,所述時間顯示單元、溫度顯示單元、時間設定單元、溫度設定單元、運行狀態(tài)顯示單元和時間提示單元均與單片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悶黃葉在一定溫度、含水量進入恒溫自動悶黃機后在可控狀態(tài)下(溫度、時間),茶葉內含成分自動氧化水解,達到悶黃的最佳效果。葉綠素充分轉化,色澤微黃帶潤,苦澀味重的酯型兒茶素(L-ECG、L-EGCG)部分轉化為不苦澀的非酯型兒茶素(L-EC+D,L-C、L-EGC),降低苦澀味,苦味的花青素部分轉化為其他物質,降低苦味,蛋白質部分轉化為氨基酸,提高鮮爽味,纖維素、果膠和茶多糖轉化為可溶性糖提高甜味,而且與香氣成分作用組合形成黃芽茶特有的“甜香”,滋味特別甘醇。清潔化作業(yè),保證了安全衛(wèi)生,提質增效明顯。
實踐結果表明,使用本黃芽茶自動恒溫悶黃技術加工的黃芽,無論是感官品質,還是氨基酸、水溶性糖、兒茶素內含物質含量指標上都優(yōu)于以往技術加工的黃芽,而且清潔衛(wèi)生、流水作業(yè)。
本實用新型實質就是將原有的草紙包自然悶黃方式改為箱裝袋包自動恒溫悶黃方式,徹底解決了原有方式悶黃轉化不充分需多次悶黃,品質不穩(wěn)定,勞動生產(chǎn)率低的問題,提升了黃芽茶品質,提高了勞動生產(chǎn)率(人工成本至少提高30倍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的結構,帶時間提示的自動恒溫茶葉悶黃裝置,包括箱體4、控制系統(tǒng)3,箱體4的一側設有了開閉的活動門2,在本實施例中,活動門2為矩形,采用活動門一邊設置的上下兩個活頁實現(xiàn)開閉,控制系統(tǒng)3設置在箱體4的上方,箱體4內左右兩側各有一組電阻加熱絲7,另外在箱體內設有多層放置網(wǎng)6,用以放置悶黃茶葉的紙箱5;在本實施例中,電阻加熱絲7左右各有一組,并且,電阻加熱絲7采用的是電加熱, 5為裝悶黃葉的紙箱,電阻加熱絲7與控制系統(tǒng)3連接。
本實施例中,箱體4的下方設有滾輪1,滾輪1設置四個,分別在箱體4下表面的四個角。
本實施例中,在箱體4內的頂壁上設有鼓風裝置,可以使得整個箱體內的空氣對流更充分,保證溫度的均勻。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控制系統(tǒng)3的處理單元為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的時間顯示單元、溫度顯示單元、時間設定單元、溫度設定單元、運行狀態(tài)顯示單元和時間提示單元均與單片機連接;其中時間顯示單元、溫度顯示單元為LED顯示,運行狀態(tài)顯示單元為二極管,時間提示單元包括二極管和蜂鳴報警;時間顯示單元、溫度顯示單元、時間設定單元、溫度設定單元、運行狀態(tài)顯示單元和時間提示單元統(tǒng)統(tǒng)設置在一塊操作面板上,操作面板設置在控制系統(tǒng)3上。
本實用新型實質就是將原有的草紙包自然悶黃方式改為箱裝袋包自動恒溫悶黃方式,徹底解決了原有方式悶黃轉化不充分需多次悶黃,品質不穩(wěn)定,勞動生產(chǎn)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升了黃芽茶品質,提高了勞動生產(chǎn)率(人工成本至少提高30倍以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優(yōu)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