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靈鼠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鼠夾的改進。
傳統的捕鼠夾捕鼠時,是把由彈簧牽引而具有彈力的鐵絲圈從一端壓置到另一端后,再將直線型的支桿放置于鐵絲圈上并插入引發(fā)板牽引突起的小孔內,當鼠前往鼠夾取食放置在引發(fā)板小鉤上的食餌時,因觸動引發(fā)板,引起與引發(fā)板連為一體成直角的牽引突起向前轉動,直線型的支桿脫出小孔,這時鐵絲圈失去支桿阻擋而迅速轉回到鼠夾原來一端,正好打在前來取食鼠的身上。在實際使用這類鼠夾時,頗難掌握支桿插入小孔長度。支桿插入突起小孔內太多,鼠夾靈敏度降低,捕鼠率也低。因而在捕鼠現場,鼠夾引發(fā)板上誘餌被鼠盜食后,鼠夾仍未引發(fā)的情況并非罕見,故使用這類傳統鼠夾進行鼠密度調查時,容易受人為因素影響,使鼠密度調查結果失實。而支桿插入小孔內太少,鼠夾放置時易自然引發(fā),傷害放鼠夾人的手。
為克服上述部分缺點,后有人在引發(fā)板牽引突起小孔前添置了一小檔板(簡稱改良型鼠夾),這樣,一方面防止放置鼠夾時,直線型支桿過分插入小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靈敏度;另一方面消除了使用鼠夾進行鼠密度調查時人為因素的影響。但使用這種改良型鼠夾進行捕鼠時,因支桿插入小孔部分較少,放置鼠夾時觸及地面,輕輕震動也常引起鼠夾引發(fā),從而容易傷害放夾者的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放置時不會引發(fā),而靈敏度更高的鼠夾。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傳統鼠夾的直線型支桿的前部制成圓弧型,形成彎鉤型支桿,彎鉤前端留出一小端,其長度略大于引發(fā)板牽引突起部鐵皮的厚度,引發(fā)板牽引突起的頂端由直線型改為“
”型。
以下將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它是由引發(fā)板1、鼠夾底板2、彈簧3、鐵絲圈4、突引小孔9、引發(fā)板食餌鉤10組成,其特征在于支桿5的前部制成園弧型,形成支桿彎鉤部6和支桿小端8;引發(fā)板牽引突起7制成“
”型。放夾時,使用者拇指和食指很容易拿住支桿彎鉤部6,把彎鉤前的支桿小端8插入引發(fā)板突起的小孔9內,由于支桿小端8的長度固定,支桿彎鉤部6不能通過小孔9,對支桿插入突引小孔9內的長度起到了定位作用,故用于捕鼠或進行鼠密度調查時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支桿小端8放入小孔9后,只要將拇指和食指捏住引發(fā)板牽引突起7和支桿彎鉤部6,支桿小端8插入突引小孔9就無法滑出,故將鼠夾放置到欲放部位,不管鼠夾在地面上如何移動均不會因震動而引發(fā),省去了放置時因自然引發(fā)而須重新安置的煩瑣,也不會出現傷人的情況,使用上既方便又安全。由于放置時不會引發(fā),彎鉤前的小端長度可制作得比改良型鼠夾插入小孔內支桿部分更短,捕鼠靈敏度進一步得到提高。
本實用新型比現有的鼠夾更易操作,靈敏度更高,結構簡單,使用更方便和安全,是理想的捕鼠工具,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權利要求1.一種便靈鼠夾,它是由引發(fā)板1、鼠夾底板2、彈簧3、鐵絲圈4、突引小孔9、引發(fā)板食餌鉤10組成,其特征在于支桿5的前部制成圓弧型,形成支桿彎鉤部6和支桿小端8引發(fā)板牽引突起7制成“
”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鼠夾的改進。它只需把現有鼠夾的直線形支桿改為彎鉤形支桿,彎鉤前端留出一小端,其長度略大于引發(fā)板牽引突起部鐵皮的厚度,引發(fā)板牽引突起的頂端由直線形改為“∴”形。本實用新型比現有的鼠夾更易操作,靈敏度更高,結構簡單,使用更方便和安全,是理想的捕鼠工具,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01M23/00GK2167522SQ932015
公開日1994年6月8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1月5日
發(fā)明者陳心堯 申請人:陳心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