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殺菌劑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
背景技術(shù):
水稻白葉枯病是水稻葉部的一種細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水稻黃單胞稻致病變種。病菌從根、莖、葉部的傷口或水孔侵入稻體,在維管束的導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蘗期最易受害。秧苗葉片多表現(xiàn)葉枯癥狀。
在感染品種上多出現(xiàn)急性凋萎癥狀,病斑青灰色水漬狀,病葉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種上產(chǎn)生褐色枯斑。病菌的發(fā)育適溫26-30℃,在病殘體上越冬,稻種亦可帶菌,經(jīng)風雨傳播。氮肥過多和低洼積水田發(fā)病早而重。臺風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種上迅速擴散。
目前,常用化學藥劑或抗生素進行病害防治,但是化學藥劑和抗生素容易遭成環(huán)境污染和藥物殘留,影響環(huán)境和食品安全,且細菌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降低藥效。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shù)存在的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本發(fā)明從增強水稻自身抗性和外部殺菌兩個方面共同作用,使得本發(fā)明具有良好的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效果,且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3份,中藥提取物20-30份,水楊酸甲酯0.5-1份,胺鮮酯0.5-0.7份,滲透劑1-3份,分散劑10-15份,助劑8-10份,水100-20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
小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早春萌發(fā),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嫩苗可食。全草入藥,味甘、苦,性涼。能祛濕,清熱解毒。用于瘡瘍腫毒,疥癬瘙癢。小藜含有抗菌抗病毒成分。
高良姜,別名為風姜、小良姜、膏涼姜、良姜、蠻姜、佛手根、海良姜、高涼姜等,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莖。味辛,性熱;歸胃、脾經(jīng)。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嘔吐;噫氣。高良姜具有抗菌作用。
麻黃,別名為色道麻、龍沙、卑相、卑鹽、狗骨等,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草質(zhì)莖。味辛、苦,性溫;歸肺、膀胱經(jīng)。能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石菖蒲,別名為菖蒲葉、山菖蒲、水劍草、香菖蒲、藥菖蒲、昌本、菖蒲、昌陽、昌羊等,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莖。味辛,性溫;歸胃、心經(jīng)。能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麻黃具有抗菌作用。
大蒜油,由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經(jīng)水蒸氣蒸餾得到。具有抗菌抗霉作用。
丁香油,為桃金娘科丁子香屬丁香提煉而來。味辛、甘,性熱;入胃、脾、腎經(jīng)。能暖胃,溫腎。用于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丁香油具有抗菌作用。
優(yōu)選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2-2.8份,中藥提取物22-28份,水楊酸甲酯0.6-0.8份,胺鮮酯0.55-0.65份,滲透劑1.5-2.5份,分散劑11-13份,助劑8.5-9.5份,水130-170份。
優(yōu)選地,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15-20:5-7:8-10:10-12:1-3:1-3。
優(yōu)選地,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17-19:5.5-6.5:8.5-9.5:10.5-11.5:1.5-2.5:1.5-2.5。
優(yōu)選地,在中藥提取物的制備過程中,將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粉碎混勻得到混合物;依次用乙醇、丙酮回流浸提,每次浸提3-5h,合并浸提液,減壓濃縮,干燥得到中間物料;將中間物料與大蒜油、丁香油混勻得到中藥提取物,混合物、乙醇、丙酮的重量比為1:15-20:20-25。
優(yōu)選地,滲透劑為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
優(yōu)選地,分散劑為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
優(yōu)選地,助劑為甘油。
優(yōu)選地,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的重量比為3-5:1-2:1-2。
優(yōu)選地,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的重量比為1-1.5:2-3:2-3。
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按照本領(lǐng)域常規(guī)制備方法制備得到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
本發(fā)明選用肟菌酯具有廣譜殺菌的作用,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一方面能減少化學抗菌藥肟菌酯的用量,另一方面與肟菌酯相互配合進一步增加本發(fā)明的抗菌性,且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肟菌酯、大蒜油、丁香油與滲透劑相互配合,可以促進本發(fā)明向水稻內(nèi)部組織滲透,大大增加抗菌效果;并且肟菌酯、大蒜油、丁香油與分散劑相配合,使得各物質(zhì)均勻分散并能增加本發(fā)明與水稻的粘附性,使其不易被沖刷,進一步增加藥效;選用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作為滲透劑,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作為分散劑,可以進一步增加本發(fā)明的滲透作用和粘附性;并且分散劑與助劑相互配合,可以促進各物質(zhì)均勻分散,避免藥效分布不均的問題;肟菌酯、水楊酸甲酯、胺鮮酯、小藜相互配合,在滲透劑、肟菌酯、大蒜油、丁香油的作用下,滲透進入水稻內(nèi)部組織,可以激活水稻防御基因的表達,增加水稻自身的抗性,從增強水稻自身抗性和外部殺菌兩個方面共同作用,使得本發(fā)明具有良好的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5份,中藥提取物25份,水楊酸甲酯0.7份,胺鮮酯0.6份,滲透劑2份,分散劑12份,助劑9份,水15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份,中藥提取物30份,水楊酸甲酯0.5份,胺鮮酯0.7份,滲透劑1份,分散劑15份,甘油8份,水20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其中,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15:7:8:12:1:3;
滲透劑為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
分散劑為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
實施例3
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3份,中藥提取物20份,水楊酸甲酯1份,胺鮮酯0.5份,滲透劑3份,分散劑10份,甘油10份,水10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其中,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20:5:10:10:3:1;
在中藥提取物的制備過程中,將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粉碎混勻得到混合物;依次用乙醇、丙酮回流浸提,每次浸提5h,合并浸提液,減壓濃縮,干燥得到中間物料;將中間物料與大蒜油、丁香油混勻得到中藥提取物,混合物、乙醇、丙酮的重量比為1:15:25;
滲透劑為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其中,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的重量比為3:2:1;
分散劑為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其中,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的重量比為1.5:2:3。
實施例4
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2份,中藥提取物28份,水楊酸甲酯0.6份,胺鮮酯0.65份,滲透劑1.5份,分散劑13份,甘油8.5份,水17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其中,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17:6.5:8.5:11.5:1.5:2.5;
在中藥提取物的制備過程中,將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粉碎混勻得到混合物;依次用乙醇、丙酮回流浸提,每次浸提3h,合并浸提液,減壓濃縮,干燥得到中間物料;將中間物料與大蒜油、丁香油混勻得到中藥提取物,混合物、乙醇、丙酮的重量比為1:20:20;
滲透劑為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其中,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的重量比為5:1:2;
分散劑為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其中,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的重量比為1:3:2。
實施例5
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8份,中藥提取物22份,水楊酸甲酯0.8份,胺鮮酯0.55份,滲透劑2.5份,分散劑11份,甘油9.5份,水13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其中,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19:5.5:9.5:10.5:2.5:1.5;
在中藥提取物的制備過程中,將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粉碎混勻得到混合物;依次用乙醇、丙酮回流浸提,每次浸提4.5h,合并浸提液,減壓濃縮,干燥得到中間物料;將中間物料與大蒜油、丁香油混勻得到中藥提取物,混合物、乙醇、丙酮的重量比為1:16:23;
滲透劑為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其中,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的重量比為3.5:1.8:1.2;
分散劑為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其中,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的重量比為1.3:2.2:2.8。
實施例6
一種治療水稻白葉枯病的殺菌劑,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肟菌酯2.5份,中藥提取物25份,水楊酸甲酯0.7份,胺鮮酯0.6份,滲透劑2份,分散劑12份,甘油9份,水150份;
其中,中藥提取物的原料包括: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其中,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大蒜油、丁香油的重量比為18:6:9:11:2:2;
在中藥提取物的制備過程中,將小藜、高良姜、麻黃、石菖蒲粉碎混勻得到混合物;依次用乙醇、丙酮回流浸提,每次浸提4h,合并浸提液,減壓濃縮,干燥得到中間物料;將中間物料與大蒜油、丁香油混勻得到中藥提取物,混合物、乙醇、丙酮的重量比為1:17:22;
滲透劑為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其中,氮酮、薄荷醇和油酸乙酯的重量比為4:1.5:1.5;
分散劑為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其中,吐溫80、op-10、有機硅表面活性劑的重量比為1.2:2.5:2.5。
試驗例1
選取2塊已經(jīng)感染上白葉枯病菌但還未發(fā)病的稻田水稻,其面積、土壤成分、含水量、水稻種植密度均相同,一塊田施用實施例6作為試驗組,另一塊田施用普通市售殺菌劑作為對照組,兩組殺菌劑的使用方法均為:一次噴施后7天再二次噴施,每次噴施量均為250ml/畝,兩組的管理措施相同,30天后對兩組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試驗組的發(fā)病率比對照組降低了17%。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發(fā)明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