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畜禽養(yǎng)殖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三烏雞的養(yǎng)殖方法。
背景技術:
三烏雞是廣西東蘭縣的家禽品種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三烏雞其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藥用價值高和觀賞價值高而名揚區(qū)內外。傳統(tǒng)的養(yǎng)殖方法是散養(yǎng),散養(yǎng)雖然能確保三烏雞肉質的品質,但養(yǎng)殖的時間;目前,在養(yǎng)殖三烏雞時多采用圈養(yǎng)和復合飼料喂養(yǎng)的方法,三烏雞成熟出欄快,但三烏雞肉質的品質、口感會有所下降。而復合飼料的喂養(yǎng)滿足不了三烏雞生長發(fā)育及營養(yǎng)的需求,易造成三烏雞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由于各種營養(yǎng)的不足,易造成三烏雞生長發(fā)育慢,個頭小、重量輕、羽毛松亂、活動量少,適口性能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三烏雞的養(yǎng)殖方法,以解決采用圈養(yǎng)和復合飼料的喂養(yǎng)容易導致三烏雞的肉質的品質下降的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三烏雞的養(yǎng)殖方法,使用一種三烏雞生態(tài)園,該三烏雞生態(tài)園包括有多間雞舍,于近多間所述雞舍處設有一個通過步行通道與所述雞舍連通的植物園,所述植物園和由磚墻圍成的植物園,在所述植物園和的上方蓋設有防護網,所述防護網的周邊固定在所述磚墻頂部;
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長滿五周三烏雞的雛雞放入雞舍中,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早上、晚上各投喂一次,并逐步在精飼料中增加小米和大麥的量;期間,每周讓雛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4小時-6小時;
b、雛雞生長滿第七周,開始給雛雞在所述植物園投喂食物,每天早上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晚上投喂小米和大麥;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蚯蚓,兩次投喂量占整天食物投喂量的15%;每天讓雛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3小時-4小時;
c、三烏雞的養(yǎng)殖到100天后開始育肥,育肥期每天早上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晚上投喂玉米和豆餅;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蚯蚓和墨米稻谷,蚯蚓和墨米稻谷的總量占每日食物的25%;每天讓三烏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6小時-8小時,120天三烏雞即可出欄。
上述三烏雞的養(yǎng)殖方法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植物園選擇在草多向陽的小山坡,小山坡的地表鋪有回填營養(yǎng)土,所述回填營養(yǎng)土由回填土與有機肥按3:1比例混合。
進一步的:所述烏雞精飼料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制成:黑豆粉10份-20份,玉米粉10份-14份,墨米粉10份-12份,骨粉6份-10份,魚粉3份-5份,大蒜粉0.5份-1份,火麻粉8份-10份,板蘭根粉6份-8份,山楂粉0.5份-1份,磷酸氫鈣0.5份-1份,黃芪0.1份-0.3份,黨參0.1份-0.3份,蒼術0.1份-0.3份,食鹽0.5份-1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三烏雞用山坡散養(yǎng)法,活動范圍和運動量都很大,這樣養(yǎng)殖出來的雞肉更加的緊實,同時由于植物園設在山坡,三烏雞在活動時能覓得很多昆蟲和雜草,再加上養(yǎng)殖飼料以谷物為主配合蚯蚓等餌料,不含有害物質且三烏雞獲取的營養(yǎng)元素更加的全面,三烏雞的肉質品質好,食用起來風味和營養(yǎng)價值很好;2、烏雞精飼料中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豐富,各種成份搭配配伍合理,飼料中烏雞對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和礦物質的需求都能滿足;加之配方中含有東蘭特有的天然的火麻粉、墨米粉、黑豆粉和大蒜粉、板蘭根粉、黃芪和黨參等中草藥成份,對三烏雞的感冒、咳嗽、脫毛、啄食毛等疾病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使三烏雞食用飼料后,體格健壯,生長發(fā)育快,防病性能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一種三烏雞的養(yǎng)殖方法,使用一種三烏雞生態(tài)園,該三烏雞生態(tài)園包括有多間雞舍,于近多間雞舍處設有一個通過步行通道與雞舍連通的植物園,植物園和由磚墻圍成的植物園,植物園選擇在草多向陽的小山坡,小山坡的地表鋪有回填營養(yǎng)土,回填營養(yǎng)土由回填土與有機肥按3:1比例混合,使地表土符合蚯蚓等小昆蟲生長的環(huán)境;并在植物園內種一些三烏雞喜受的草本植物植物,至少種有火麻、板蘭根;在植物園和的上方蓋設有防護網,防護網的周邊固定在磚墻頂部;
包括以下步驟:
a、將生長滿五周三烏雞的雛雞放入雞舍中,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早上、晚上各投喂一次,并逐步在精飼料中增加小米和大麥的量,兩周后,晚上投喂的飼料全為小米和大麥;期間,每周讓雛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4小時;b、雛雞生長滿第七周,開始給雛雞在植物園投喂食物,每天早上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晚上投喂小米和大麥;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蚯蚓,兩次投喂量占整天食物投喂量的15%;每天讓雛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3小時;c、三烏雞的養(yǎng)殖到100天后開始育肥,育肥期每天早上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晚上投喂玉米和豆餅;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蚯蚓和墨米稻谷,蚯蚓和墨米稻谷的總量占每日食物的25%;每天讓三烏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6小時,120天三烏雞即可出欄。本實施例的烏雞精飼料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制成:黑豆粉10份,玉米粉10份,墨米粉10份,骨粉6份,魚粉3份,大蒜粉0.5份,火麻粉8份,板蘭根粉6份,山楂粉0.5份,磷酸氫鈣0.5份,黃芪0.1份,蒼術0.1份,黨參0.1份,食鹽0.5份。
實施例2:
一種三烏雞的養(yǎng)殖方法,使用一種三烏雞生態(tài)園,該三烏雞生態(tài)園包括有多間雞舍,于近多間雞舍處設有一個通過步行通道與雞舍連通的植物園,植物園和由磚墻圍成的植物園,植物園選擇在草多向陽的小山坡,小山坡的地表鋪有回填營養(yǎng)土,回填營養(yǎng)土由回填土與有機肥按3:1比例混合,使地表土符合蚯蚓等小昆蟲生長的環(huán)境;并在植物園內種一些三烏雞喜受的草本植物,至少種有火麻、板蘭根;在植物園和的上方蓋設有防護網,防護網的周邊固定在磚墻頂部;
包括以下步驟:a、將生長滿五周三烏雞的雛雞放入雞舍中,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早上、晚上各投喂一次,并逐步在精飼料中增加小米和大麥的量,兩周后,投喂的飼料全為小米和大麥;期間,每周讓雛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6小時;b、雛雞生長滿第七周,開始給雛雞在植物園投喂食物,每天早上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晚上投喂小米和大麥;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蚯蚓,兩次投喂量占整天食物投喂量的15%;每天讓雛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4小時;c、三烏雞的養(yǎng)殖到100天后開始育肥,育肥期每天早上投喂烏雞精飼料,每天晚上投喂玉米和豆餅;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蚯蚓和墨米稻谷,蚯蚓和墨米稻谷的總量占每日食物的25%;每天讓三烏雞通過步行通道到植物園活動8小時,120天三烏雞即可出欄。本實施例的烏雞精飼料由下列質量份的原料制成:黑豆粉20份,玉米粉14份,墨米粉12份,骨粉10份,魚粉5份,大蒜粉1份,火麻粉10份,板蘭根粉8份,山楂粉1份,磷酸氫鈣1份,黃芪0.3份,蒼術0.3份,黨參0.3份,食鹽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