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溫室大棚的灌溉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溫室大棚的種植物澆灌水路。
背景技術:
在溫室大棚中,我們會在種植物的中間布設一條排水溝,用于種植物的供水,但是在干旱季節(jié),種植物需要灌溉方可獲得最夠的水分,因此,為了方便管理,我們會在大棚內布設噴淋系統(tǒng),但是噴淋系統(tǒng)有個弊端,需要對大棚進行頂部的管路布設,整個過程需要使用到電能,因此還必須要進行拉線,不僅管路的布設成本大,而且使用必須依靠電能,而大棚區(qū)域一般布設在農村,由于用電緊張,我們時常面臨斷電的問題,因此采用能源消耗的方式實現(xiàn)對種植物的灌溉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且增加了農戶的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其可實現(xiàn)無能源消耗而實現(xiàn)對種植物的澆灌,有效利用水流,實現(xiàn)自動引導分流,實現(xiàn)節(jié)能灌溉。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溫室大棚的種植物澆灌水路,包括布設在溫室大棚中的一條以上的排水溝,在每條排水溝內布設一個以上的水流引導器,水流引導器的兩側為種植物,水流引導器內具有一個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進水口端正對水流的進入端,整個水流引導器傾斜布設在排水溝內,其進水口端的高度低于出水口端的高度,水流從進水口端進入到排水通道中并從水流引導器的兩個排水管內排出。
作為優(yōu)選,所述排水管分別設置于水流引導器的兩側,其位置設置于水流引導器的高端位置,排水管正對兩側的種植物。
作為優(yōu)選,各水流引導器的頂部設置有一個頂部固定裝置。
作為優(yōu)選,所述頂部固定裝置包括兩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內安裝有一定位板,各水流引導器呈“一”字形排列。
作為優(yōu)選,所述水流引導器的頂部均設置一磁吸塊,磁吸塊位于水流引導器的低端,其與上端的定位板互相吸合時整個水流引導器平行于水平面。
作為優(yōu)選,所述水流引導器的兩側均設置有一個支撐裝置。
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裝置包括一底座,底座內設置有軸承,軸承孔內設置一根轉軸,所述轉軸的另一端連接水流引導器。
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裝置設置于兩個排水管的下端位面,兩個支撐裝置嵌入設置于排水溝兩側泥土中。
作為優(yōu)選,所述水流引導器內設置有兩導流葉片,所述導流葉片之間形成一個導流槽,導流槽正對排水管內開設的排水管路。
作為優(yōu)選,兩導流葉片呈“八”字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其可實現(xiàn)無能源消耗而實現(xiàn)對種植物的澆灌,有效利用水流,實現(xiàn)自動引導分流,實現(xiàn)節(jié)能灌溉。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水流引導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水流引導器在傾斜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支撐座,2為排水管,3為底座,4為轉軸,5為水流引導器,6為磁吸塊,7為定位板,8為排水管路,9為導流葉片,11為排水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示,本溫室大棚的種植物澆灌水路,包括布設在溫室大棚中的一條以上的排水溝,在每條排水溝內布設一個以上的水流引導器5,水流引導器5的兩側為種植物,水流引導器5內具有一個排水通道11,排水通道11的進水口端正對水流的進入端,整個水流引導器5傾斜布設在排水溝內,其進水口端的高度低于出水口端的高度,水流從進水口端進入到排水通道11中并從水流引導器5的兩個排水管2內排出。
本實施例中,排水管2分別設置于水流引導器的兩側,其位置設置于水流引導器5的高端位置,排水管2正對兩側的種植物,排水溝內的水進入到排水通道中,進而通過兩端的排水管排出,實現(xiàn)對兩側種植物的澆灌,由于水流具有一定沖擊力,因此可以克服傾斜設置的水流引導器,進而實現(xiàn)出水以及排水灌溉使用。
本實施例中,各水流引導器的頂部設置有一個頂部固定裝置,頂部固定裝置包括兩支撐座1,所述支撐座內安裝有一定位板7,各水流引導器呈“一”字形排列,水流引導器5的頂部均設置一磁吸塊6,磁吸塊6位于水流引導器的低端,其與上端的定位板互相吸合時整個水流引導器平行于水平面。當不使用并不需要灌溉時,各水流引導器是與上端的定位板吸合的,因此各水流引導器也不會影響排水溝的正常使用。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水流引導器的兩側均設置有一個支撐裝置,支撐裝置包括一底座3,底座3內設置有軸承,軸承孔內設置一根轉軸4,轉軸4的另一端連接水流引導器5,支撐裝置設置于兩個排水管的下端位面,兩個支撐裝置嵌入設置于排水溝兩側泥土中,整個水流引導器在失去上端定位板的吸合后,會出現(xiàn)呈傾斜的結構,此時排水通道的進口端正對水流的沖擊端,因此水流很容易被沖入到排水通道中,并通過排水管排出。
本實施例中,水流引導器內設置有兩導流葉片9,導流葉片9之間形成一個導流槽,導流槽正對排水管內開設的排水管路8,兩導流葉片9呈“八”字形,如圖2所示,這種結構能夠有效完成將水的引導,水流進入到排水通道內首先與導流葉片接觸,進而分流到排水管路8中,如圖2中箭頭方向,而部分水流則通過導流葉片中間處排入到下一個水流引導器內,以此實現(xiàn)種植物的自動灌溉,非常的方便。
在使用時,水流引導器必須是如圖3的結構,必須具有一個傾斜的結構,方可配合沖擊的水流,完成水的分流,實現(xiàn)對種植物的無能源澆灌。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其可實現(xiàn)無能源消耗而實現(xiàn)對種植物的澆灌,有效利用水流,實現(xiàn)自動引導分流,實現(xiàn)節(jié)能灌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