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果樹栽培學及果樹生態(tài)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
背景技術:
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是當前中國梨產業(yè)發(fā)展的方向,中國全國各地正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根據不同整形方式下幼樹的生長和結果狀況選擇不同栽植密度下適宜的樹形,對于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外,梨、蘋果生產先進國家,多采用帶分枝的大苗建園,其苗木的整形工作于苗圃就已經開始,并已初步成形,苗木出圃后采用高密度、超高密度寬行密植栽培,栽后第二年掛果,第三年形成產量,后期管理省時省工。在國內,雖有類似研究,但未見大面積應用。生產中,仍廣泛采用普通苗木及常規(guī)整形技術建園,盡管密植省力化栽培理念深入其中,但苗木質量及配套整形技術無法適應現(xiàn)代梨樹生產高密度、超高密度栽培的技術要求,導致梨園成形晚、控冠難、管理費時費工,短期內會形成大的冠幅,樹體間交叉郁閉明顯,造成栽培密度不合適,連年疏除過粗、過長的枝條,浪費大量樹體營養(yǎng)及人工,嚴重的刨樹、毀園。
例如,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枮?01510780001.7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果樹“三芽二度一單軸”快速整形早期豐產栽培法。該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果樹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果樹栽培的過程中,采用三芽二度一單軸的策略對果樹進行修剪;“三芽”指定芽、抹芽和刻芽;“二度”指通過調整主枝的角度來控制主枝的粗度,以達到合理的枝干比;“一單軸”指及時清理和/或剪除各主枝上的分枝,確保各主枝僅保留結果短枝、單軸延伸。本發(fā)明在蘋果及甜櫻桃等果樹上實施,取得了定植3年見果見效、4年豐產高效的效果,有效解決了“櫻桃好吃樹難栽”等問題。如采用傳統(tǒng)的辦法,至少需要4~5年見果見效、6~7年豐產高效。因此,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對果樹產業(yè)轉型升級及高效發(fā)展具有重大價值。
現(xiàn)有技術中的果樹整形方法存在上述缺陷,難以適應當今果樹栽培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和實際需要。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諸多缺陷,本發(fā)明人結合多年科研與實際果園工作經驗,提出一種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生產中廣泛采用的梨樹普通苗木建園時整形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實施簡單、操作方便,適宜于現(xiàn)代密植省力化栽培技術要求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
上述的“細長直立主干形”株高3.5~3.8m,干高50~60cm,冠幅0.8~1.2m,中心干上均勻著生35~40個結果枝組。苗木定植后,經過2~3年培養(yǎng)即可成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籬架網面:沿梨樹種植行每間隔10m均勻樹立1根鍍鋅管支架,鍍鋅管支架的埋入端用水泥澆筑,使鍍鋅管支架地上的部分高度為3m,在鍍鋅管地面部分上分別距地面40cm、90cm、150cm、200cm高度的位置順行打孔,將鋼絲以相同的高度穿過鍍鋅管支架上的孔,將不同高度的鋼絲在梨樹種植行的頭部和尾部匯合,打地錨固定在地面上,再用緊線器拉緊;
步驟2、第一年整形;
步驟2.1、定植苗木:選取苗木高度大于1.2m,粗度大于1.0cm,芽體飽滿,根系健壯的苗木定植,定植行距3.5~4.0m,株距0.8~1.0m,沿建設好的籬架網面順行定植,澆水,再將苗木垂直固定在籬架網面上;
步驟2.2、定干:定植苗木完成后1~2天內進行定干,定干高度設置為45~48cm,在苗木距地面45~48cm上下找一飽滿芽,于芽體上部1~2cm處定干;
步驟2.3、抹芽:待芽體萌發(fā)后,保留剪口下方2個芽,其它芽立即抹除,一次抹不干凈的,整個生長季節(jié)可多次抹除,保留2個芽,其中一個芽為犧牲芽,待另一個芽成活后擇優(yōu)保留,另一芽立即抹除;
步驟2.4、將新梢木質化部分垂直綁縛在網面上:隨著芽體的生長,新梢長高,將新梢木質化部分垂直綁縛在網面上,防止枝頭彎曲生長,以保障新梢的頂端優(yōu)勢,加強水肥管理,前期適當多施氮肥,后期適當多施鉀肥,并注意后期控水,以保證苗木生長的高度、粗度與充實度;
步驟3、第二年整形;
步驟3.1、刻芽:對經過第一年整形的苗木采取刻芽處理以促進中心干分枝,在中心干上距頂端20cm以下的位置進行刻芽,刻芽的時間為芽體萌發(fā)前一周左右,刻芽方法為在芽體正上方0.5~1.0cm處,用鋸條或刻芽刀繞芽體1/2~2/3圈,并輕刻至木質部;
步驟3.2、開基角:待中心干上促發(fā)的新梢長至16~20cm時,采用兩頭尖的牙簽進行開基角,基角的角度以65~80°為宜;
步驟3.3、開腰角:在新梢長至30~35cm時,采用竹簽尖的一頭插入中心干韌皮部內,圓的一頭,根據所需的長度,用剪枝剪剪截成梯形面,置于新梢合適的位置,使腰角達到70~80°,中心干下部的新梢的腰角達到80~90°;
步驟3.4、疏除分枝:在中心干上的芽體萌芽后,開始疏除過多的分枝,全樹保留30~35個枝條;
步驟3.5、促進花芽形成:在當年7月份新梢停長前,對樹體下部枝條噴霧800~1000mg/L多效唑溶液,促進枝條停長及花芽形成;
步驟4、第三年整形;
步驟4.1、中心干延長枝的管理:對中心干延長枝繼續(xù)刻芽,使全樹總的保留枝條數量達到35~40個;
步驟4.2、側枝的管理:超過中心干粗度1/3以上的側枝,留橛疏除,利用隱芽,重新分枝,對保留的側枝,疏除其背上枝及粗壯的枝條,去強留弱。
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步驟1中打孔的孔徑為1.5~4.0mm。
進一步地,步驟1中地錨的埋進深度為80cm,地錨的傾斜角度為30~40°。
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步驟2.2中的飽滿芽在西北方位選擇。
進一步地,步驟3.1中還包括對刻芽后的枝干進行塑料套管的步驟及去除塑料套管的步驟,新梢長出3~5cm時去除塑料套管。
進一步地,步驟3.1中還包括對中心干延長枝進行冬剪的步驟,經過冬剪,保留主枝中心干的“弱枝弱芽”。
本發(fā)明優(yōu)選地,步驟3.4中疏除時,疏除旺枝條,保留弱枝條。
進一步地,步驟4.1中還包括重復操作第二年整形的步驟。
進一步地,步驟4.2還包括疏除枝頭強旺的競爭枝,側枝保持單軸不延伸的步驟。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采用45~48cm處低定干,僅保留剪口下兩個芽(其中1個為犧牲芽),并及時抹除犧牲芽,所有營養(yǎng)供給一個芽體生長,有利于強壯中心干的培養(yǎng),與傳統(tǒng)的70cm或90cm,甚至更高的定干整形技術相比較,沒有“整形帶”的存在,營養(yǎng)物質更加集中,經過一年的生長,苗木能到達理想的高度與粗度,為冠幅的控制及樹形的培養(yǎng)打下了關鍵基礎,這是傳統(tǒng)整形方式所不能達到的。
2、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采用籬架網面對幼樹進行及時垂直固定,以保證中心干的頂端優(yōu)勢,并削弱了側枝的垂直優(yōu)勢,有利于第一年整形時,中心干盡快達到理想高度,同時可確保第二年刻芽后的新梢不出現(xiàn)偏冠旺長,與傳統(tǒng)的使用竹竿固定幼樹相比較,鋼絲網面對中心干上芽體的生長幾乎沒有影響,芽體生長受外界干擾影響少,第二年刻芽效果好,且對側枝的生長影響也較竹竿固定的小。
3、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采用“逢芽必刻”的方式促進中心干分枝,有利于控制前期枝展,縮小冠幅,并為后期的疏除多余枝條,提供更多留枝選擇。
4、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通過在新梢停長前,對樹體下部枝條噴霧800~1000mg/L多效唑溶液,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及基部枝展的控制,同時,縮小了樹體上部與下部冠幅的差異。
5、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使用牙簽開基角后,在當年利用大竹簽,進一步開腰角,有利于控制枝展及花芽形成,且操作簡便,省時省工。實踐表明,利用該技術進行整形的幼樹,只有基部少數枝條需要進一步開腰角,采用上述開腰角技術,確保竹簽在風雨中不被吹掉。傳統(tǒng)的方式多在下一年使用麻袋線進行拉枝,當年花芽量形成少,不利于枝展的控制及以花緩勢力與以果壓冠。
6、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采用普通苗木建園,來源廣泛,適宜國內當前生產的普遍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的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附圖1所示,一種梨樹細長直立主干形的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籬架網面:沿梨樹種植行每間隔10m均勻樹立1根鍍鋅管支架,鍍鋅管支架的埋入端用水泥澆筑,使鍍鋅管支架地上的部分高度為3m,在鍍鋅管地面部分上分別距地面40cm、90cm、150cm、200cm高度的位置順行打孔,將鋼絲以相同的高度穿過鍍鋅管支架上的孔,將不同高度的鋼絲在梨樹種植行的頭部和尾部匯合,打地錨固定在地面上,再用緊線器拉緊;
步驟2、第一年整形;
步驟2.1、定植苗木:選取苗木高度大于1.2m,粗度大于1.0cm,芽體飽滿,根系健壯的苗木定植,定植行距3.5~4.0m,株距0.8~1.0m,沿建設好的籬架網面順行定植,澆水,再將苗木垂直固定在籬架網面上;
步驟2.2、定干:定植苗木完成后1~2天內進行定干,定干高度設置為45~48cm,在苗木距地面45~48cm上下找一飽滿芽,于芽體上部1~2cm處定干;
步驟2.3、抹芽:待芽體萌發(fā)后,保留剪口下方2個芽,其它芽立即抹除,一次抹不干凈的,整個生長季節(jié)可多次抹除,保留2個芽,其中一個芽為犧牲芽,待另一個芽成活后擇優(yōu)保留,另一芽立即抹除;
步驟2.4、將新梢木質化部分垂直綁縛在網面上:隨著芽體的生長,新梢長高,將新梢木質化部分垂直綁縛在網面上,防止枝頭彎曲生長,以保障新梢的頂端優(yōu)勢,加強水肥管理,前期適當多施氮肥,后期適當多施鉀肥,并注意后期控水,以保證苗木生長的高度、粗度與充實度;
步驟3、第二年整形;
步驟3.1、刻芽:對經過第一年整形的苗木采取刻芽處理以促進中心干分枝,在中心干上距頂端20cm以下的位置進行刻芽,刻芽的時間為芽體萌發(fā)前一周左右,刻芽方法為在芽體正上方0.5~1.0cm處,用鋸條或刻芽刀繞芽體1/2~2/3圈,并輕刻至木質部,距頂端20cm以下的位置采用“逢芽必刻”的方式刻芽;
步驟3.2、開基角:待中心干上促發(fā)的新梢長至16~20cm時,采用兩頭尖的牙簽進行開基角,基角的角度以65~80°為宜;
步驟3.3、開腰角:在新梢長至30~35cm時,采用竹簽,其尖的一頭插入中心干韌皮部內,圓的一頭,根據所需的長度,用剪枝剪剪截成梯形面,置于新梢合適的位置,使腰角達到70~80°,中心干下部的新梢的腰角可適當大一些,達到80~90°,隨著中心干上新梢的繼續(xù)生長,新梢枝頭表現(xiàn)為偏向上旺長,此時應通過開腰角,抑制新梢旺長,促進花芽形成;
步驟3.4、疏除分枝:在中心干上的芽體萌芽后,開始疏除過多的分枝,全樹保留30~35個枝條,在春梢生長中后期,根據樹形要求,全樹均勻保留30~35個分枝,其余枝條從基部疏除;
步驟3.5、促進花芽形成:在當年7月份新梢停長前,對樹體下部枝條噴霧800~1000mg/L多效唑溶液,促進枝條停長及花芽形成;
步驟4、第三年整形;
步驟4.1、中心干延長枝的管理:對中心干延長枝繼續(xù)刻芽,使全樹總的保留枝條數量達到35~40個;
步驟4.2、側枝的管理:超過中心干粗度1/3以上的側枝,留橛疏除,利用隱芽,重新分枝,對保留的側枝,疏除其背上枝及粗壯的枝條,去強留弱。
所述步驟1中打孔的孔徑為1.5~4.0mm。
所述步驟1中地錨的埋進深度為80cm,地錨的傾斜角度為30~40°。
所述步驟2.2中的飽滿芽在西北方位選擇。
所述步驟3.1中還包括對刻芽后的枝干進行塑料套管的步驟及去除塑料套管的步驟,新梢長出3~5cm時去除塑料套管。
所述步驟3.1中還包括對中心干延長枝進行冬剪的步驟,經過冬剪,保留主枝中心干的“弱枝弱芽”。
所述步驟3.4中疏除時,應疏除較強旺的枝條,保留中庸偏弱枝條。
所述步驟4.1中還包括重復操作第二年整形的步驟。
所述步驟4.2還包括疏除枝頭強旺的競爭枝,側枝保持單軸不延伸的步驟。
對比例1
傳統(tǒng)整形方法
第一年整形:以株距2.0m,行距4.0~4.5m順南北行向定植。定植后用竹竿扶正苗木,于80~100cm飽滿芽處定干,定干后50cm以上,每隔2~3個芽刻一個芽,側枝長到30~40cm時進行拿枝、拉枝。
第二年整形:疏除中心干上第一年長出的所有側枝,疏除時留橛,重新誘發(fā)弱枝。對中心干延長枝在70~90cm高度處剪截,并參照第一年的方法對中心干延長枝刻芽促分枝,當側枝長到40cm時進行拿枝、拉枝。
第三年整形:對中心干上長勢較強的側枝,適當留橛疏除,其它全部保留,對中心干上有嚴重光禿現(xiàn)象的,適當短截,促進延長枝生長,下一年繼續(xù)刻芽,促進分枝。
經過3~4年的培養(yǎng),樹高可達3.0~3.5m,主枝上配備25~35條側枝,冠幅2.0~2.5m。
于定植第一年秋季落葉后,對實施例1與對比例1的整形方法處理的梨樹進行對比,各比較30株,實施例1的平均株高可達308.5cm,中心干上飽滿芽的平均數量為58.6個,側枝數量為0;對比例1的平均株高231.6cm,中心干上飽滿芽的平均數量為30.3個,著生側枝的平均數量為5.1個,側枝長度平均為61.1cm,平均枝干比1:2.01,超過1:3,所有枝條將在冬剪時全部留橛疏除,重新誘發(fā)弱枝。
于定植第二年秋季落葉后,對上述實施例1與對比例1的整形方法處理的梨樹進行再次對比,各比較30株,實施例1的平均株高328.8cm,中心干上著生枝條平均數量為36.3個,平均枝條長度31.4cm,枝干比:1:3.21,枝條分布均勻,同側分枝間保持10~15cm間距;對比例1的平均株高為288.4cm,中心干上著生枝條平均數量為25.6個,平均枝條長度為48.7cm,枝干比1:2.94,枝條分布均勻,同側分枝間保持10~15cm間距。
于定植第三年果實成熟后,對上述實施例1與對比例1的整形方法處理的梨樹進行進一步對比,各比較30株,實施例1的平均株高356.4cm,中心干上均勻著生枝條41.2個,平均枝條長度48.6cm,枝干比1:3.15,冠幅116.8cm;對比例平均株高332.0cm,中心干上均勻著生枝條32.5個,平均枝條長度63cm,基部枝展較大,枝干比大于1:2,冠幅達213.1cm。對30株樹進行測產,并折合為畝產,實施例1每畝定植167株(定植株行距1m×4m),畝產為1345.0kg,對比例1每畝定植84株(定植株行距2m×4m),畝產為534.5kg。至此,整形工作基本完成。
于定植第四年果實成熟后,對上述實施例1與對比例1的整形方法處理的梨樹進行進一步測產與用工對比,各比較30株,實施例1平均畝產4354.3kg,果園每畝管理用工28.9個,對比例1平均畝產3465.6kg,果園每畝管理用工34.4個。
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的任何變形、改進、替換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