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淡水魚類人工繁育過程中的人工催產技術,屬于水產養(yǎng)殖應用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到一種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專用孵化池。
背景技術:
:多鱗鏟頜魚(largescaleshoveljawfish)為鯉科突吻魚屬魚類,又名多鱗白甲魚、赤鱗魚、錢魚。該魚主要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漢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和山東泰山及北京拒馬河流域;因其獨特的地理分布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性,被稱為魚類的“活化石”。陜西、山東、甘肅等地已將多鱗鏟頜魚列為省級保護動物。近年來,已有一些水產工作者對多鱗鏟頜魚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工人繁殖技術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從全國近來多鱗鏟頜魚養(yǎng)殖生產的產量情況來看,均沒有達到人為可控的規(guī)?;a,其原因主要在于沒有真正突破多鱗鏟頜魚人工催產的技術瓶頸。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專用孵化池,為多鱗鏟頜魚生產上獲得發(fā)育整齊批量的受精卵。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1)選擇親魚:每年的4—6月在成熟親魚中選擇:雌性親魚的腹部松軟,生殖孔略呈紅色并向外突;雄性親魚的頭部吻端及殿鰭上有明顯的珠星,腹部松軟,生殖孔略呈紅色;(2)催產:催產的條件:水溫在18—20℃;水中溶解氧7.0㎎/l以上;水體ph值7.9—8.1;催產藥物及劑量:催產劑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黃體釋放激素(lhrh-a2)和地歐酮(dom)混合使用;雌魚催產劑量控制在lhrh-a2:1o—20ug/kg,hcg:800—1500iu/kg,dom:5—10mg/kg進行混合使用,一次性注射,雄魚減半注射;使用2ml醫(yī)用注射器,每次每尾親魚注射溶液總量為0.5ml;催產部位及方法:催產部位選擇胸鰭基部肩帶窩處;催產方法為進針0.3㎝并與魚體成30度角;催產后的管理:催產完成12小時后,每隔1小時檢查雌、雄魚一次,直到效應時期;(3)孵化:將催產后親魚按照放入雌雄魚的比例為5:1專用的孵化池的儲水容器中,儲水容器水保持在100㎝深左右,微微進水,保持水溫在20℃,根據授精卵確定放置網箱的數量,每個網箱放入10萬粒授精卵,每個孵化容器中可一次性放置三個網箱,將授精卵均勻地放入孵化容器的網箱中,開啟增氧機,根據多鱗鏟頜魚胚胎發(fā)育的不同時期,調整孵化水溫,至出膜時可將水溫調至22℃,利用比重原理,即時清理壞死魚卵,這種條件下孵化大約在70—72小時仔魚出膜;所述孵化池由儲水容器構成,在儲水容器的上面設置有總進水管,總進水管出口連接上位進水管和下位進水管,上位進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儲水容器的上半部,下位進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儲水容器的下半部;在上位進水管上設置有上位進水閘伐,在下位進水管上設置有下位進水閘伐;在儲水容器的下端設置有出水口,出水管一端與出水口連接,一端連接可轉動的彎頭向上的水管彎頭,水位控制排水管上端出水口向上,水位控制排水管的下端與水管彎頭連接。本發(fā)明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專用孵化池,由儲水容器構成,其要點是,在儲水容器的上面設置有總進水管,總進水管出口連接上位進水管和下位進水管,上位進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儲水容器的上半部,下位進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儲水容器的下半部;在上位進水管上設置有上位進水閘伐,在下位進水管上設置有下位進水閘伐;在儲水容器的下端設置有出水口,出水管一端與出水口連接,一端連接可轉動的彎頭向上的水管彎頭,水位控制排水管上端出水口向上,水位控制排水管的下端與水管彎頭連接。本發(fā)明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專用孵化池,所述水位控制排水管的長度大于儲水容器高度的三分之二。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是:本發(fā)明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由于選擇的親魚的腹部松軟,生殖孔略呈紅色并向外突的雌性親魚及頭部吻端及殿鰭上有明顯的珠星,腹部松軟,生殖孔略呈紅色的雄性親魚;在催產時保持水溫在20℃,催情藥物及劑量為:雌魚催產劑量lhrh-a2:15ug/kg,hcg:1000iu/kg,dom:5mg/kg進行混合使用,一次性注射,雄魚減半注射。并使用2ml醫(yī)用注射器,每次每尾親魚注射溶液總量為0.5ml。選擇胸鰭基部肩帶窩處,進針0.3㎝并與魚體成30度角。催產后,將本發(fā)明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專用的孵化池用網片蓋上,防止魚跳出,12小時后,每間隔1小時檢查一次雌魚。采用人工授精,將授精卵均勻地放入孵化容器的網箱中,開啟增氧機,根據多鱗鏟頜魚胚胎發(fā)育的不同時期,調整孵化水溫,至出膜時可將水溫調至22℃。還由于本發(fā)明的孵化池由于結構上設置上、下位進水,與現有技術相比,這種方式進水能有效地保證在孵化過程中容器中下層水與上層水的交換,從而保證了容器內溫度的均衡和溶氧的保證。孵化池的排水采用活動彎頭連接排水管,可方便控制孵化池中的水位,該項結構能保證孵化過程中的溶氧需求,同時還節(jié)省水量、保證了多鱗鏟頜魚授精卵的正常發(fā)育。因此,本孵化池完全克服了現在孵化過程存的溶氧問題、溫度隨氣候異常對多鱗鏟頜魚授精卵發(fā)育的不利影響,達到孵化的數量多,幼苗出膜時間短,成活率高,實現高效生產、全人工可控,特別適合多鱗鏟頜魚授精卵的孵化,為批量獲得多鱗鏟頜魚魚苗提供保障。由此,本發(fā)明多鱗鏟頜魚的人工繁育方法,產生的技術效果有:親魚催產效應時間精準,受精率達95%以上、孵化率達90%以上;親魚損傷率較小,約為5%。以雌魚為例其結果見下表:年度雌魚數量(尾)效應時間(小時)受精率(%)孵化率(%)親魚損傷率(%)201312414959152014260129794320153181295925獲得以上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親魚選擇、催產方法、人工授精方法正確,催產條件、孵化條件均可控制。本發(fā)明的各項技術的指標,容易掌握,操作方便,生產上便于推廣。可實現多鱗鏟頜魚的一次性排卵,克服了該魚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多次排卵;另一方面也利于人工授精要求,可獲得批量規(guī)?;氖芫?,進而得到批量的仔魚。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標記為:儲水容器1,總進水管2;上位進水管3;下位進水管4;下位進水閘伐5;上位進水閘伐6;水位控制排水管7;水管灣頭8;出水管9;儲水容器出水口1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在每年的4—6月間,選擇晴朗的天氣,將多鱗鏟頜魚親魚培育池水放淺易于網捕操作。將要選擇的親魚捕于網中,選擇雌性腹部松軟,生殖孔略呈紅色并向外突。雄性頭部吻端及殿鰭上有明顯的珠星,腹部松軟,生殖孔略呈紅色,輕壓魚體腹部有精液流出。將選出的雌雄親魚按雌雄魚的比例為5:1放入工廠化的孵化池中,保持水溫在20℃,并充氧。按常規(guī)的方法配制催產溶液。催情藥物及劑量為:雌魚催產劑量lhrh-a2:15ug/kg,hcg:1000iu/kg,dom:5mg/kg進行混合使用,一次性注射,雄魚減半注射。并使用2ml醫(yī)用注射器,每次每尾親魚注射溶液總量為0.5ml。催產部位:選擇胸鰭基部肩帶窩處,進針0.3㎝并與魚體成30度角。催產后,將孵化池用網片蓋上,防止魚跳出,12小時后,每間隔1小時檢查一次雌魚。催產后雌魚的效應時間一般在12—16小時之間。檢查時,輕壓雌魚體腹部,魚卵即流出,便可即時人工授精。參照圖1,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孵化池由儲水容器1構成,在儲水容器1的上面設置有總進水管2,總進水管2出口連接上位進水管3和下位進水管4,上位進水管3的出水口位于儲水容器1的上半部,下位進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儲水容器1的下半部;在上位進水管3上設置有上位進水閘伐6,在下位進水管4上設置有下位進水閘伐5;在儲水容器1的下端設置有出水口10,出水管9一端與出水口連接,一端連接可轉動的彎頭向上的水管彎頭8,水位控制排水管7上端出水口向上,水位控制排水管7的下端與水管彎頭8連接;水位控制排水管7的長度大于儲水容器1高度的三分之二。實施例22013年5月12日至14日,按上述方法共選親魚149尾,其中雌魚124尾、雄魚25尾。水溫控制在20℃,分三批催產,雌魚催產劑量lhrh-a2:15ug/kg,hcg:1000iu/kg,dom:10mg/kg進行混合使用,一次性注射,雄魚減半注射。并使用2ml醫(yī)用注射器,每次每尾親魚注射溶液總量為0.5ml。平均效應時間為13小時,共收集到受精卵372000粒;孵化水溫為21℃,平均受精率95%、平均孵化率91%、70小時稚魚出膜,產后親魚死亡7尾。實施例32014年5月15日至18日,共選親魚312尾,其中雌魚260尾、雄魚52尾。催產水溫控制在20℃,分四批催產,雌魚催產劑量lhrh-a2:20ug/kg,hcg:1200iu/kg,dom:5mg/kg進行混合使用,一次性注射,雄魚減半注射。并使用2ml醫(yī)用注射器,每次每尾親魚注射溶液總量為0.5ml。平均效應時間為14小時,共收集到受精卵832000粒;孵化水溫為21℃,平均受精率97%、平均孵化率94%、71小時稚魚出膜,產后親魚死亡9尾。實施例42015年5月13日至20日,共選親魚382尾,其中雌魚318尾、雄魚52尾。催產水溫控制在20℃,分六批催產,雌魚催產劑量lhrh-a2:15ug/kg,hcg:1200iu/kg,dom:10mg/kg進行混合使用,一次性注射,雄魚減半注射。并使用2ml醫(yī)用注射器,每次每尾親魚注射溶液總量為0.5ml。平均效應時間為13小時,共收集到受精卵954000粒;孵化水溫為21℃,平均受精率95%、平均孵化率92%、平均71小時稚魚出膜,產后親魚死亡15尾。上述實施例2——4的步驟與實施例1相同,只是控制的技術參數不同。雖然以上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文字性說明及具體案例的詳盡描述,但在本發(fā)明的基礎上可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于本領導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容易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核心內容及技術指標的基礎上所作的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