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1507閱讀:4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浮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釣魚用的浮漂,特別是稱為中通浮漂的類型的浮漂。
背景技術
作為釣魚之際所用的浮漂有稱為‘中通浮漂’的類型。
在該‘中通浮漂’中,第1類型稱為‘固定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固定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沿軸向具有釣魚線從其中穿過的貫通孔,使釣魚線穿過該貫通孔后,再把止動銷等插入貫通孔而將釣魚線定位于貫通孔內,從而把浮漂固定于釣魚線上的任意的縱長方向位置。
‘中通浮漂’的第2類型稱為‘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例如,歷來的該類型的浮漂,具有帶釣魚線從其中穿過的貫通孔的主體部,并且該貫通孔的水底側出口的直徑被小直徑化。而且,把浮漂止動件安裝于釣魚線后,進行釣魚操作(參照特開平8-33443號公報)。
在該第2類型的浮漂中,如果把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中通浮漂浮游于水面,在安裝于釣魚線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的重量的作用下釣魚線從前端側沉降。如果釣魚線沉降到安裝浮漂止動件的位置后,則浮漂止動件碰到游動浮漂的貫通孔內的小直徑部,使釣魚線的沉降停止。這樣一來,可以使釣鉤位于離水面一定的深度。
這種‘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用于所要捕獲的魚生活在較深的水域的場合。也就是說,如果所要捕獲的魚生活在較深的水域,則由于按該水深設定浮漂與釣鉤組件之間的距離,所以浮漂與釣鉤組件之間的距離較長。如果在浮漂與釣鉤組件之間的距離長的場合利用‘固定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則由于只能在卷線軸上把釣魚線卷繞到該浮漂的位置,所以難以取到掛在釣鉤組件上的魚。因此,可以根據(jù)需要變更浮漂與釣鉤組件之間的距離的‘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成為必要。
此外,如果利用這種‘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則通過調整浮漂止動件的位置,能容易地變更釣鉤組件所處的深度,可以機動地適應釣魚場所的狀況。
但是,在上述這種‘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中出現(xiàn)問題。
作為第1個問題,歷來的‘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存在著受風的影響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歷來的‘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中,即使把釣鉤等釣鉤組件留在離水面一定的深度,如果位于水面的釣魚線受強風而飄動,則釣魚線反向穿過浮漂并從水面被拉起,從而使釣鉤等釣鉤組件被向上拉至比預定的深度淺的位置,如果釣鉤所處的水深變化,則不能捕獲所要的魚。
對于這種問題,可以考慮在主體部的貫通孔的上側的口端,配置防止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的逆行用的環(huán)等的處理方法。
但是,即使采用上述處理方法,作為第2個問題,在歷來的‘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中還存在著在魚釣在釣鉤組件上時不能對‘上鉤’作出迅速反應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在進一步采用上述處理方法的‘半游動釣鉤組件用中通浮漂’進行釣魚時,即使受到風等的影響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也能靠上述環(huán)而留在中通浮漂的主體部內,由此,可以防止釣鉤等釣鉤組件被拉到比預定的深度淺的位置。但是,由于浮漂止動件與上述環(huán)處于接觸狀態(tài),即使釣在釣鉤組件上的魚拉動釣魚線也發(fā)生浮漂止動件碰到貫通孔內的小直徑部分為止在貫通孔內移動的一定的時間滯后。由于釣魚者看到浮漂的動作而對‘上鉤’作出反應,所以這種時間滯后對釣魚者及時且適當?shù)貙Α香^’作出反應而把魚釣在釣鉤來說成為大的障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漂,其即使受到風的影響,釣魚線也不容易被拉起,從而可以使釣鉤位于一定的深度。進而,提供一種釣魚者可以可靠地對‘上鉤’作出反應的浮漂。
本發(fā)明的浮漂,是把浮漂止動件安裝于釣魚線而在釣魚之際所用的浮漂,備有主體部,該主體部沿鉛直方向形成有用于使釣魚線從其中穿過的貫通孔;第1限制機構,該第1限制機構限制穿過前述貫通孔的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向水底側的導出;以及第2限制機構,該第2限制機構用于限制被前述第1限制機構所限制的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從被第1限制機構所限制的狀態(tài)向上側被反向地導出。
該浮漂在使釣魚線穿過主體部的貫通孔的狀態(tài)下使用。例如,把線結或小球安裝于釣魚線的一定的位置,并將其作為浮漂止動件。如果把連接于釣魚線的前端的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主體部浮游于水面,釣魚線靠安裝于釣魚線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釣鉤組件的重量從前端側沉降。如果釣魚線沉降到線結等浮漂止動件的位置,則第1限制機構卡住線結等,限制釣魚線進一步向水底側導出。由此,釣魚線的沉降停止。這樣一來,可以使釣鉤等釣鉤組件位于離水面一定的深度。
另一方面,如果在水面上,釣魚線因強風等而飄動,則有時釣魚線反向地從浮漂止動件向上空方向被拉回。在該場合,第2限制機構卡住靠第1限制機構限制向水底側的移動的釣魚線的線結等浮漂止動件,限制釣魚線從該位置向上側被反向導出。由此,把沉降的釣鉤的深度保持在一定的位置。這樣一來,在浮漂止動件被第1限制機構所限制的狀態(tài)下,第2限制機構限制釣魚線的反向導出。由此,在魚掛在釣鉤組件上,魚拉動釣魚線之際,浮漂瞬時地碰到第1限制機構,使浮漂作出反應。
本發(fā)明另一技術方案的浮漂,其還備有第1構件,該第1構件作為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的構件,形成有連通于前述貫通孔并且直徑小于前述貫通孔的孔,在該孔的內周面上形成多個凹凸;以及第2構件,該第2構件作為與前述第1構件保持一定間隔地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的前述第1構件的上側的構件,具有在前述貫通孔的軸向上朝水底方向傾斜且在徑向上向內伸出的凸緣,其中,前述第1構件是前述第1限制機構,前述第2構件是前述第2限制機構。
該浮漂也是在使釣魚線穿過主體部的貫通孔的狀態(tài)下使用。此外,把線結或小球等作為浮漂止動件安裝于釣魚線的一定的位置。如果把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主體部浮游于水面,釣魚線靠安裝于釣魚線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釣鉤組件的重量從前端側沉降。釣魚線的線結等浮漂止動件穿過第2構件到達主體部的貫通孔內,然后,線結等浮漂止動件被卡在第1構件的小直徑的孔內,由此限制釣魚線進一步向水底側被導出。由此,釣魚線的沉降停止。
另一方面,如果在水面上,釣魚線因強風等而飄動,則雖然釣魚線反向地從浮漂止動件向上空方向被拉回,但是釣魚線的線結等被第2構件的凸緣卡住,釣魚線不會進一步向上側被反向拉回。再者,用卷線軸卷取釣魚線時,進一步將釣魚線從主體部向上側拉出,能使釣魚線的線結等跨越凸緣。
本發(fā)明另一技術方案的浮漂,其還備有磁鐵,該磁鐵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并具有連通于前述貫通孔的孔;以及磁性體,該磁性體裝設于釣魚線上的規(guī)定位置,其中,前述第1限制機構和前述第2限制機構是前述磁鐵,前述磁性體是前述浮漂止動件。
該浮漂也是在使釣魚線穿過主體部的貫通孔的狀態(tài)下使用。此外,把磁性體作為浮漂止動件安裝于釣魚線的一定的位置。如果把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主體部浮游于水面,釣魚線靠安裝于釣魚線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釣鉤組件的重量從前端側沉降。釣魚線的磁性體到達主體部的貫通孔內并磁性吸著于磁鐵,由此限制釣魚線進一步向水底側被導出。由此,釣魚線的沉降停止。
另一方面,如果在水面上,釣魚線因強風等而飄動,則雖然釣魚線反向地從浮漂止動件向上空方向被拉回,但是磁性體磁性吸著于磁鐵,釣魚線不會向上側被反向拉回。再者,如果用卷線軸卷取釣魚線時,進一步將釣魚線從主體部向上側拉出,則可以解除釣魚線的磁性體與磁鐵的磁性吸著。
本發(fā)明另一技術方案的浮漂,其還備有磁性體,該磁性體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并具有連通于前述貫通孔的孔;以及磁鐵,該磁鐵裝設于釣魚線上的規(guī)定位置,其中,前述第1限制機構和前述第2限制機構是前述磁性體,前述磁鐵是前述浮漂止動件。
本發(fā)明另一技術方案的浮漂,其中,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局部地形成與其他部分相比小直徑化的部分,所述浮漂還備有作為與前述第1構件保持一定間隔地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的前述小直徑化的部分的上側的構件,并且該構件具有在前述貫通孔的軸向上朝水底方向傾斜且在徑向上向內伸出的凸緣,前述貫通孔的小直徑化的部分是前述第1限制機構,前述構件是前述第2限制機構。
該浮漂也是在使釣魚線穿過主體部的貫通孔的狀態(tài)下使用。此外,在釣魚線的一定的位置上形成線結等浮漂止動件。如果把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主體部浮游于水面,釣魚線靠安裝于釣魚線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釣鉤組件的重量從前端側沉降。釣魚線的線結穿過構件到達主體部的貫通孔內,被卡在貫通孔的小直徑化部分,能限制釣魚線進一步向水底側被導出。由此,釣魚線的沉降停止。另一方面,如果在水面上,釣魚線因強風等而飄動,則雖然釣魚線反向地從浮漂止動件向上空方向被拉回,但是釣魚線的線結被構件的凸緣卡住,釣魚線不會向上側被拉回。如果用卷線軸卷取釣魚線時,將釣魚線進一步從主體部向上側拉出,則釣魚線的線結等能跨越凸緣。
再者,在本發(fā)明的浮漂中,最好使第1限制機構和第2限制機構配置于主體部的貫通孔的軸向的中央附近。
如果用本發(fā)明的浮漂,則即使受到風的影響,釣魚線也不容易被拉回而可以使釣鉤位于一定的深度。進而,釣魚者可以可靠地對‘上鉤’作出反應。


圖1是采用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浮漂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浮漂的使用形態(tài)的示意圖。
圖3是采用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浮漂的示意圖。
圖4是采用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浮漂的示意圖。
圖5是采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浮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1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就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中所示,采用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浮漂,由主體部1,收容于主體部1的內部的釣墜2,和凸緣體3組成。
主體部1是由發(fā)泡聚氨酯或ABS樹脂等硬質合成樹脂材料來構成的球狀的構件。作為浮漂總體其與水的相對比重調整為大約1左右。浮漂用來漂浮于水面附近。在主體部1上沿一個軸向貫通有貫通孔1a。在該貫通孔1a的水底側的開口中嵌入固定有釣墜2。此外,凸緣體3鄰接于釣墜2且在其上面?zhèn)惹度牍潭ㄓ谪炌?a中。
釣墜2插入固定于將貫通孔1a的一方的開口附近的內周面局部切削而擴徑化的部分。釣墜2由例如鉛或黃銅、其他金屬等來構成。釣墜2沿軸向貫通有孔,該孔連通于上述主體部1的貫通孔1a。釣墜2的孔的在主體部1的內部一側具有較大且與貫通孔1a的直徑相一致的直徑,而該孔的在主體部1的外部一側被小直徑化。在小直徑化的孔的內周面上,沿圓周方向延伸地形成凹凸槽。該小直徑化的孔的直徑設定成釣魚線L能夠穿過的程度,例如,設定成0.5~1.5mm左右。浮漂的這種釣墜2所配置的一側在鉛直方向上位于水底的一側。
凸緣體3是內嵌于貫通孔1a中的大致呈管狀的構件,其由合成樹脂材料等來構成。凸緣體3的管子的孔也可以加工成越往貫通孔1a的底面?zhèn)仍叫≈睆交男螤?。特別是,該凸緣體3的底面?zhèn)?釣墜2一側)端部成為向水底方向傾斜且在徑向上向內側伸出的凸緣。該凸緣體3的最小直徑稍大于上述釣墜2的孔的最小直徑,可以設定成2.0~4.0mm左右。該例如,可以通過把貫通孔1a的內周面的一部分局部地大直徑化后,再將凸緣體3從貫通孔1a的上端側強行嵌入至該大直徑化的部分,從而使凸緣體3嵌入。該釣墜2與凸緣體3的距離最好是設定成1.0~4.0mm左右。
像這樣所構成的浮漂,像以下這樣使用。首先,如圖2(a)中所示,在把來自卷線軸的釣魚線L穿過釣魚竿的規(guī)定的釣魚線導向器后,從凸緣體3經(jīng)由主體部1的貫通孔1a穿過釣墜2的孔。然后,在釣魚線L的前端部裝設釣鉤或彈丸墜等必要的構件。此外,在浮漂的卷線軸一側的釣魚線L的一部分上,把釣魚線另外打結形成浮漂止動結P,或者安裝小球等‘浮漂止動件’。
如圖2(b)中所示,如果把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使釣墜2朝水底側而浮漂的主體部1浮游于水面,釣魚線L靠安裝于釣魚線L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的重量從前端向水底方向沉降。釣魚線L的浮漂止動結P穿過凸緣體3到達主體部1內的貫通孔1a,卡在釣墜2的小直徑部分。釣魚線L被限制而不會進一步向水底側導出,從而使釣魚線L的沉降停止。
另一方面,如圖2(c)中所示,如果在水面上,釣魚線L因強風等而飄動,則釣魚線L相反地從浮漂向上空方向(釣魚竿一側)被拉回。但是,釣魚線L的浮漂止動結P卡在凸緣體3的內側的凸緣上,釣魚線L不會進一步向上側返回。由此,從浮漂到釣鉤的距離不變化,可以使釣鉤位于一定的水深位置。進而,在魚掛在釣魚線L的前端的釣鉤組件的釣鉤上,魚拉動釣鉤的場合,浮漂止動結P立即碰到釣墜2,浮漂的主體部1出現(xiàn)反應。釣魚者可以瞬時地知道魚的‘上鉤’而把魚釣起來。
再者,如果用卷線軸卷取釣魚線L等,浮漂到達釣魚竿的釣魚線導向器,進一步施加從主體部1向上側拉出釣魚線L的力,則釣魚線的浮漂止動結P跨越凸緣體3的凸緣并從其中穿過,可以充分地卷起釣魚線L。
〔第2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就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3中所示,采用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浮漂,由主體部11,和收容于主體部11的內部的磁鐵12組成。此外,在釣魚線L上另外裝設磁性體13。
主體部11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是由發(fā)泡聚氨酯或ABS樹脂等硬質合成樹脂材料構成的球狀的構件。沿一個軸向貫通有貫通孔11a。該貫通孔11a的一方的開口附近特別地使其一段小直徑化。在該貫通孔11a的小直徑化的一側收容磁鐵12。再者,也可以在另一側的開口中另外裝設保護環(huán)等。
磁鐵12是中央有孔貫通的帶孔圓盤形的構件。其外徑與貫通孔11a大直徑部分的內徑一致,其內徑與貫通孔11a的小直徑部分的內徑一致,并收容于貫通孔11a內。再者,磁鐵12的內徑(貫通孔11a的小直徑部分的內徑)設定成釣魚線L能從其中夠穿過的程度,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同樣,例如,設定成0.5~1.5mm左右。這種磁鐵12還作為釣墜起作用,浮漂的裝設磁鐵12的一側在鉛直方向上位于水底方向。
磁性體13是由金屬等制成的構件,其形成有沿軸向貫通的貫通孔和從外部到達該貫通孔的窄縫。使釣魚線L從窄縫滑入貫通孔,通過施加壓力把磁性體13壓扁,使磁性體13裝設于釣魚線L上的任意的位置。雖然該磁性體13只要能夠收容于主體部11的貫通孔11a內的大直徑部分就可以了,但是其直徑最好大于貫通孔11a的小直徑部分的直徑。
像這樣所構成的浮漂,像以下這樣使用。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把來自卷線軸的釣魚線L穿過釣魚竿的規(guī)定的釣魚線導向器后,引向主體部11的貫通孔11a,然后從磁鐵12的孔引出。然后,在釣魚線的前端側裝設釣鉤或彈丸墜等必要的構件。使磁性體13相對于主體部11更接近釣魚竿的一側。
如果把釣鉤組件投入水中,則使磁鐵12一側為水底側而浮漂的主體部11浮游于水面,釣魚線L靠安裝于釣魚線L的前端的釣墜或釣鉤等的重量從前端側向水底方向沉降。固定于釣魚線L上的磁性體13收容于主體部11的貫通孔11a內,并磁性吸著于磁鐵12。而且,限制釣魚線L進一步向水底側導出,從而使釣魚線L的沉降停止。
另一方面,如果在水面上,釣魚線L因強風等飄動,則釣魚線L反向地從浮漂向上空方向被(釣魚竿一側)拉回。但是,磁性體13磁性吸著于磁鐵12,釣魚線L不會向上側返回。由此,從浮漂到釣鉤的距離不變化,可以使釣鉤位于一定的水深位置。進而,如果用卷線軸卷取釣魚線L等,浮漂到達釣魚竿的釣魚線導向器后,進一步對釣魚線L施加從主體部11向上側引出的力,則釣魚線L的磁性體13從磁鐵12脫開,可以充分地卷起釣魚線L。
再者,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浮漂上用磁鐵,并且把磁性體用作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但是其也可以互換。
〔第3實施方式〕進而,示出另一個變形例。
如圖4中所示,采用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浮漂,由主體部21、收容于主體部21的內部的釣墜22,和凸緣體23組成。主體部21和凸緣體23與第1實施方式是同樣的,省略其說明。
釣墜22插入并固定于局部切削主體部21的貫通孔21a的一方的開口附近的內周面而擴徑化的部分。釣墜22例如由鉛或黃銅、其他金屬等來構成。釣墜22沿軸向有孔貫通,該孔連通于上述主體部21的貫通孔21a。釣墜22的孔直徑小于貫通孔21a。其直徑設定成釣魚線L能夠從其中穿過的程度,例如設定成0.5~1.5mm左右。這種釣墜22所配置的一側在鉛直方向上位于水底一側。
在這種浮漂中,通過在釣魚線L的規(guī)定位置上,裝設例如止浮球P1,也可以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使用。
〔第4實施方式〕
進而,示出另一個變形例。
如圖5中所示,采用本發(fā)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浮漂,由主體部31和凸緣體33組成。
在主體部31上,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形成有貫通孔31a。主體部31的貫通孔31a在其軸長方向中央附近的一定區(qū)域中,比其他部分小直徑化而加工成頸狀。在成為頸狀的部分,貫通孔31a形成1.0mm左右的孔徑。鄰接于成為頸狀的部分的上側的凸緣體33內嵌于貫通孔31a。凸緣體33與上述實施方式是同樣的,省略其說明。再者,根據(jù)需要,也可以在主體部31中的水底側適當配置釣墜。
在這種浮漂中,通過在釣魚線L的規(guī)定位置上,裝設浮漂止動件P2,也可以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浮漂,是把浮漂止動件安裝于釣魚線而在釣魚之際所用的浮漂,備有主體部,該主體部沿鉛直方向形成有用于使釣魚線從其中穿過的貫通孔;第1限制機構,該第1限制機構限制穿過前述貫通孔的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向水底側的導出;以及第2限制機構,該第2限制機構用于限制被前述第1限制機構所限制的釣魚線的浮漂止動件從被第1限制機構所限制的狀態(tài)向上側被反向地導出。
2.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漂,其還備有第1構件,該第1構件作為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的構件,形成有連通于前述貫通孔并且直徑小于前述貫通孔的孔,在該孔的內周面上形成多個凹凸;以及第2構件,該第2構件作為與前述第1構件保持一定間隔地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的前述第1構件的上側的構件,具有在前述貫通孔的軸向上朝水底方向傾斜且在徑向上向內伸出的凸緣,其中,前述第1構件是前述第1限制機構,前述第2構件是前述第2限制機構。
3.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漂,其還備有磁鐵,該磁鐵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并具有連通于前述貫通孔的孔;以及磁性體,該磁性體裝設于釣魚線上的規(guī)定位置,其中,前述第1限制機構和前述第2限制機構是前述磁鐵,前述磁性體是前述浮漂止動件。
4.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漂,其還備有磁性體,該磁性體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并具有連通于前述貫通孔的孔;以及磁鐵,該磁鐵裝設于釣魚線上的規(guī)定位置,其中,前述第1限制機構和前述第2限制機構是前述磁性體,前述磁鐵是前述浮漂止動件。
5.如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漂,其中,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局部地形成與其他部分相比小直徑化的部分,所述浮漂還備有作為與前述第1構件保持一定間隔地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內部的前述小直徑化的部分的上側的構件,并且該構件具有在前述貫通孔的軸向上朝水底方向傾斜且在徑向上向內伸出的凸緣,前述貫通孔的小直徑化的部分是前述第1限制機構,前述構件是前述第2限制機構。
6.如權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項中所述的浮漂,其中,前述第1限制機構和前述第2限制機構配置于前述主體部的貫通孔的軸向的中央附近。
全文摘要
一種浮漂,其即使受到風的影響,釣魚線也不容易拉回而可以使釣鉤位于一定的深度。該浮漂由主體部(1),收容于主體部(1)的內部的釣墜(2),和凸緣體(3)組成。釣墜(2)插入固定于主體部(1)的貫通孔(1a)的一方的開口附近。沿軸向有孔貫通著,該孔連通于上述主體部(1)的貫通孔(1a)。凸緣體(3)在主體部(1)的貫通孔(1a)內,內嵌于鄰接于上述釣墜(2)的上側。該浮漂的該凸緣體(3)的水底側的端部,成為向水底方向傾斜且在徑向上向內伸出的凸緣。
文檔編號A01K93/00GK1509604SQ20031012248
公開日2004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2月25日
發(fā)明者東山貴一, 菊池利行, 行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渭南市| 黎川县| 合江县| 夏津县| 习水县| 阿荣旗| 商河县| 夏河县| 漳平市| 平原县| 大连市| 苏尼特右旗| 中江县| 遂川县| 家居| 龙山县| 册亨县| 龙南县| 温宿县| 连城县| 兖州市| 凤翔县| 广平县| 邵武市| 西华县| 宜黄县| 额尔古纳市| 龙川县| 衡南县| 乐清市| 勃利县| 兴隆县| 洪江市| 银川市| 黄浦区| 枣庄市| 深州市| 上思县| 万安县| 礼泉县| 长春市|